脉搏信息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9046发布日期:2020-05-26 17:4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脉搏信息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医学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脉诊是指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桡动脉以探查脉象,从而了解病情(包括感知人体信息、判断患者气血盛衰、疾病发生发展情况等)的一种诊断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中医发展出能够自动采集、辨识各种脉象的电子脉诊仪。

寸、尺、关等用于感知脉象的位置因人而异,与人的身高、体重、小臂形状、小臂粗细等有关。然而,现有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结构较为简单、设计不够合理,没有考虑患者之间的差异,缺乏灵活性、智能性,无法精确采集脉搏信息,导致难以客观、准确地得出诊断结果,不利于广泛利用。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能够准确、灵活地采集脉搏信息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的整体移动单元,所述整体移动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沿第一方向移动;翻转单元,所述翻转单元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至所述整体移动单元,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绕翻转轴线翻转,所述翻转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多个分立移动单元;以及与所述多个分立移动单元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感测单元。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多个分立移动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分立移动单元以及多个第二分立移动单元,所述第一分立移动单元能够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分立移动单元能够沿第三方向移动。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手臂表面的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方向为手臂长度方向;和/或所述第三方向为手臂宽度方向。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分立移动单元的数量为三个,与之对应连接的三个感测单元设置成分别采集尺下、尺、关位置处的脉搏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分立移动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与之对应连接的两个感测单元设置成分别采集寸、寸上位置处的脉搏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多个感测单元通过多个连接臂连接至所述多个分立移动单元。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感测单元包括:外壳;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的内壳;驱动所述内壳移动的第一电机;以及设置于所述内壳一端的传感器。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外壳的侧面开设有长孔,所述内壳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在所述长孔的两端之间滑动。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外壳在远离所述传感器的一端向两侧延伸出凸缘,所述凸缘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以及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加强臂。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多个分立移动单元通过安装板连接至所述翻转单元的第二部分。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分立移动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的第一滑块和驱动所述第一滑块移动的第二电机;以及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的第二滑块和驱动所述第二滑块移动的第三电机;其中,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分立移动单元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的第二滑块和驱动所述第二滑块移动的第三电机。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三安装孔;以及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对应的第四安装孔。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成确定手臂放置位置的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板。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翻转单元的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底板,两第一侧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第四电机和蜗杆;所述翻转单元的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底板,两第二侧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底板上的弧形齿条。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通过转轴连接。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所述第二侧板。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整体移动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导轨、沿所述第三导轨移动的第三滑块和驱动所述第三滑块移动的第五电机。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板连接至所述第三滑块。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中,通过设置整体移动单元,能够整体统一地调节多个感测单元在第一方向上到手臂的距离,从而快速实现粗调,使感测单元整体上接近脉位区域;通过设置多个分立移动单元与多个感测单元一一对应连接,能够分别独立地调节各感测单元的位置,从而在粗调的基础上实现精细化调节,使各感测单元对准相应的具体脉位;并且,通过设置翻转单元,能够调节多个感测单元相对于手臂的倾斜角度,从而更好地适应手臂形状。由此,基于以上部件的协调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能够精准、灵活、智能地采集脉搏信息,保证诊断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的第一分立移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的第二分立移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的感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的安装板和定位单元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的翻转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1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的底座和整体移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虽然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参数的示范,但应了解,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误差容限或设计约束内近似于相应的值。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的整体移动单元2,整体移动单元2能够相对于底座1沿第一方向a移动;翻转单元3,翻转单元3包括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1连接至整体移动单元2,第二部分32能够相对于第一部分31绕翻转轴线翻转,所述翻转轴线沿第二方向b延伸;设置于第二部分32的多个分立移动单元4;以及与多个分立移动单元4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感测单元5。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中,通过设置整体移动单元2,能够整体统一地调节多个感测单元5在第一方向上到手臂的距离,从而快速实现粗调,使感测单元整体上接近脉位区域;通过设置多个分立移动单元4与多个感测单元5一一对应连接,能够分别独立地调节各感测单元的位置,从而在粗调的基础上实现精细化调节,使各感测单元对准相应的具体脉位;并且,通过设置翻转单元3,能够调节多个感测单元相对于手臂的倾斜角度,从而更好地适应手臂形状。由此,基于以上部件的协调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能够精准、灵活、智能地采集脉搏信息,保证诊断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脉搏为人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血液经由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而挤压流入主动脉,随即传递到全身动脉,当大量血液进入动脉将使动脉压力变大而使管径扩张,在体表较浅处动脉即可感受到此扩张,即所谓的脉搏。脉搏作为一种周期性信号,可以通过脉搏波可视化地体现出来,具体可以通过波形、强度、速率与节律等来判断脉搏的情况。利用脉搏波进行疾病诊断,能够获得更为丰富和准确的信息,同时可以避免人为诊断造成的失误。获得脉搏波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精确可靠地采集脉搏信息,现有技术用于采集脉搏信息的方法包括压力检测法和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前者基于传感器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波形处理得到脉搏波波形,后者利用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获得脉搏信息。本实用新型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可以利用传感器采集脉搏信息。

图2示出了图1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的第一分立移动单元41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的第二分立移动单元4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分立移动单元4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分立移动单元41以及多个第二分立移动单元42,第一分立移动单元41能够沿第二方向b和第三方向c移动,第二分立移动单元42能够沿第三方向c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a可以为垂直于手臂表面的方向,第二方向b可以为手臂长度方向,第三方向c可以为手臂宽度方向。由此,整体移动单元2能够带动多个感测单元5在垂直于手臂表面的方向往复运动,以调整多个感测单元5距手臂表面的距离。例如,在多个感测单元5由远及近逐渐靠近手臂的脉位的过程中,当至少一个感测单元5感知到脉搏时,即可控制整体移动单元2停止运动,初步定位多个感测单元5在垂直于手臂表面的方向上的位置。类似地,第一分立移动单元41能够带动对应连接的感测单元5沿手臂长度方向和手臂宽度方向运动,第二分立移动单元42能够带动对应连接的感测单元5沿手臂宽度方向运动,从而在手臂表面所在的二维平面上进一步寻找各脉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分立移动单元41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与之对应连接的三个感测单元5设置成分别采集尺下、尺、关位置处的脉搏信息;第二分立移动单元42的数量为两个,与之对应连接的两个感测单元设置成分别采集寸、寸上位置处的脉搏信息。即,尺下脉、尺脉和关脉的位置需要在手臂长度方向和手臂宽度方向两个方向上寻找,寸脉和寸上脉的位置则仅在手臂宽度方向上寻找(寸脉和寸上脉在手臂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基本是固定的)。由此,本实用新型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将寸脉和寸上脉在手臂长度方向上的间距设置为固定值,而寸脉、关脉、尺脉和尺下脉在手臂长度方向上的间距需要调节。需要说明的是,各脉沿手臂长度方向的位置,按逐渐远离手腕最前端的腕横纹的次序,依次为寸上脉、寸脉、关脉、尺脉和尺下脉。

图4示出了图1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的感测单元5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感测单元4可以包括:外壳51;与外壳51滑动连接的内壳52;驱动内壳52移动的第一电机54;以及设置于内壳52一端的传感器53。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感测单元5可以通过多个连接臂61连接至多个分立移动单元4。连接臂61与感测单元5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部,连接臂61与分立移动单元4连接的一端为第二端部。连接臂61大致沿第三方向c延伸,连接臂61的表面大致垂直于第二方向b和第三方向c确定的平面,感测单元5大致垂直于连接臂61安装,由此安装好的感测单元5大致沿第一方向a延伸。连接臂61可以相对于分立移动单元4朝一侧伸出,以便感测单元5有足够活动空间。相邻感测单元5之间的中心距可以为15~23mm。

外壳51和内壳52大致为空心柱状体,例如空心六面体。内壳52可以套设于外壳51的腔体内,外壳51和内壳52的两两接触的面相互平行。内壳52能够相对于外壳51滑动,具体地,对于安装好的感测单元5,内壳52相对于外壳51沿第一方向a滑动。外壳51的侧面可以开设有长孔55,内壳52可以设置有限位柱56,限位柱56在长孔55的两端之间滑动,即长孔55限定了限位柱56的移动范围,由此限定了内壳52的移动范围,以防止内壳52从外壳51滑落。长孔5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列排布;相应地,限位柱56的数量也为两个。设置长孔55的侧面可以为外壳51面积较大的一面,长孔55贯穿所述侧面,以供限位柱56穿过。限位柱56可以设置在内壳52表面,也可以从内壳52内部伸出。限位柱56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侧面,即限位柱56的任意一个横截面与外壳51的所述侧面平行。

外壳51在远离传感器53的一端向两侧延伸出凸缘57,凸缘57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71,连接臂61的第一端部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571对应的第二安装孔611,第一安装孔571和第二安装孔611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由此将外壳51固定至连接臂61。第一安装孔571和第二安装孔611的数量可以各为四个,各凸缘上开设两个第一安装孔571。当外壳51安装至连接臂61之后,传感器53可以位于感测单元5朝下的一端。多个感测单元5各自的内壳52能够单独相对于外壳51滑动,从而带动传感器53在第一方向a上运动,由此能够针对各个脉位,精细地调整感测单元5距手臂表面的位置,以使传感器53更加接近或远离各脉位,起到调压的作用,使得传感器53的触头以预定压力接触各脉位。传感器53在第一方向a上运动的零点位置可以为其最远离手臂表面的位置。

连接臂61上可以设置有加强臂62,以增强其牢固性和可靠性。加强臂62可以大致呈钩状,连接到连接臂6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靠近第一端部的位置处,加强臂62与连接臂61之间成一角度延伸;在靠近第二端部的位置处,加强臂62回收连接至连接臂61。

第一电机54可以通过第一丝杆55驱动内壳52移动。第一电机54安装至连接臂61的第一端部,安装方式可以为螺钉螺孔的配合方式。感测单元5的外壳51和第一电机54可以安装至所述第一端部的两相背面。第一丝杆55穿过所述第一端部进入内壳52,第一丝杆55上可以设置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内壳52连接,当第一电机54驱动第一丝杆55转动时,使得第一螺母在第一丝杆55上移动,从而带动内壳52移动。第一电机54可以为微型的丝杆电机。第一电机54可以设有编码器,以将电机的运行状态实时传送给电机控制器,实现电机的调速、启停。所述第一端部开设有供第一丝杆55穿过的开孔,所述开孔可以设于所述第一端部中间。

传感器53可以通过传感器安装座531安装至内壳52的端部。传感器53可以为压力传感器,也可以为其他任何可以感测脉搏信息的传感器。传感器53还可以设置保护部532以包围传感器53的触头,保护部532的材质可以为硬质塑料,保护部532可以为柱状体,例如为圆柱状,其直径可以为7~9mm,轴向长度可以为4~6mm。内壳52还设有线孔58,以供传感器53的电力传输线和信号传输线等通过,同时连接臂61也设有类似的线孔。

图5示出了图1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的安装板7和定位单元8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5,多个分立移动单元4可以通过安装板7连接至翻转单元3的第二部分32。安装板7可以包括安装底板71、两第一安装侧板72和第二安装侧板73。安装底板71以及第一安装侧板72沿第二方向b延伸,安装底板71平行于第二方向b和第三方向c确定的平面。定位单元8设置于安装板7,具体可以设置在第一安装侧板72上。定位单元8设置成确定手臂放置位置,其可以为激光定位器。例如,激光定位器发出红光,此时就诊患者只需使手腕最前端的腕横纹对准红光即可确定手臂放置位置,之后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可以此为基准开始调节感测单元5的位置。当然,也可以手臂上其他明显的特征为参考来对准红光。

再次参照图1-3,第一分立移动单元41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第一导轨411、沿第一导轨411移动的第一滑块412和驱动第一滑块412移动的第二电机413;以及沿第三方向c延伸的第二导轨415、沿第二导轨415移动的第二滑块416和驱动第二滑块416移动的第三电机417;其中,第二导轨415设置在第一滑块412上,由此能够在沿第二方向b运动的基础上再沿第三方向c运动,从两个维度进行位置调节。

第二电机413可以通过第二安装座414进行安装。第一导轨411和第二安装座414可以安装至安装底板71。第二电机413可以驱动第二丝杆旋转,第二丝杆上设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与第一滑块412连接从而带动第一滑块412在第一导轨411上运动。第二电机413也可以为丝杆电机。第二电机413可以配置编码器。第一滑块412可以包括与第一导轨411接触滑动的滑动部4121以及与第二螺母连接的移动部4122,滑动部4121与移动部4122相连接,第二电机413驱动移动部4122移动,移动部4122同时带动滑动部4121沿第一导轨411滑动。滑动部4121与移动部4122也可以作为整体形成。第一导轨411的两端可以设置限位部,以防止第一滑块412滑出第一导轨411。第一滑块412运动的零点位置可以为第一导轨411上最靠近手腕前端的腕横纹的位置。

第二导轨415可以通过第一固定板4151与第一滑块412的移动部4122连接,第二导轨415与第一固定板4151也可以作为整体形成。类似地,第二导轨415的两端也可以设置限位部。第三电机417可以通过第三安装座418安装至第一固定板4151。固定板4151的两端可以安装至两第一安装侧板72。第三电机417可以驱动第三丝杆旋转,第三丝杆上设有第三螺母419,第三螺母419与第二滑块416连接从而带动第二滑块416在第二导轨415上运动。第二滑块416沿第三方向c的行程可以为35~45mm,其中第二滑块416运动的零点位置可以为第二导轨415上最远离感测单元5的位置。第三电机417也可以为丝杆电机。第二滑块416可以包括与第二导轨415接触滑动的滑动部4161、与第三螺母419连接的移动部4162以及与连接臂61的第二端部相连接的安装部4163,滑动部4121、移动部4122以及安装部4163连接在一起,三者也可以作为整体形成。第二滑块416的安装部4163上设有第三安装孔4164,连接臂61的第二端部开设有与第三安装孔4164对应的第四安装孔612,第三安装孔4164与第四安装孔612可以通过螺钉连接。

第二分立移动单元42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c延伸的第二导轨415、沿第二导轨415移动的第二滑块416和驱动第二滑块416移动的第三电机417。第二分立移动单元42涉及的各部件与第一分立移动单元41的对应部件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一致,不再赘述。

图6示出了图1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的翻转单元3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6,翻转单元3的第一部分31可以包括:第一底板311,两第一侧板312,以及设于第一底板311上的第四电机313和蜗杆314;翻转单元3的第二部分32可以包括:第二底板321,两第二侧板322,以及设于第二底板321上的弧形齿条323。

第一底板311与两第一侧板312的连接处可以设置多个加强块310,加强块310同时与第一底板311和第一侧板312连接,能够增强两者的结合强度,提高第一部分31的牢固性。蜗杆314可以通过两第一轴承座316安装在第一底板311上,同时第一轴承座316使得蜗杆314距第一底板311一定距离,以保证蜗杆314无阻碍地转动。蜗杆314的旋转轴线可以沿第三方向c延伸。第四电机313驱动蜗杆314转动,第四电机313可以通过传动结构驱动蜗杆314转动。所述传动结构可以包括传动大轮317、轮带318以及传动小轮319,传动大轮317与传动小轮319通过轮带318连接,传动大轮317连接至电机,传动小轮319连接至蜗杆314一端。电机输出转速先后传至传动大轮317、传动小轮319,再输出至蜗杆314,由此能够提高蜗杆314的转速。传动大轮317和传动小轮319的大小比例决定转速提高的程度。第四电机313可以通过第四安装座315安装至第一底板311。第四电机313可以为步进电机。蜗杆314与第四电机313之间的中心距可以为70~90mm。

弧形齿条323与蜗杆314配合,蜗杆314可以驱动弧形齿条323转动,且其旋转轴线沿第二方向b延伸。弧形齿条323进而带动第二部分32相对于第一部分31绕翻转轴线翻转。蜗杆314与弧形齿条323的模数可以为1.5。第一侧板312和第二侧板322可以通过转轴33连接。转轴33设于第二侧板322,并安装至第一侧板312的配合孔内。每个第一侧板312可以具有第一延伸部,每个第二侧板322可以具有第二延伸部,转轴3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每个转轴33可以连接一侧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

安装板7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至两第二侧板322,具体地,安装底板71沿第二方向b的两端可以通过螺钉螺孔配合的方式连接到两第二侧板322。由此第二部分32的翻转运动可以通过安装板7、多个分立移动单元4以及多个连接臂61传递到多个感测单元5,从而调节多个感测单元5偏离第一方向a的角度,即调节多个感测单元5相对于手臂表面所在平面的倾斜度。当传感器53的触头平面与动脉血管法向接触时,感测效果最好,由于手臂具有一定弧度,动脉血管的法向因人而异,因此需要调节感测单元5相对于手臂表面所在平面的倾斜度,以保证更好的感测效果。翻转单元3的第二部分32能够翻转的角度范围可以为30度,其中,能够朝向感测单元5所在一侧翻转20度(例如沿逆时针方向),能够背离感测单元5翻转10度(例如沿顺时针方向),翻转单元3的零点状态可以为:第二底板321处于水平状态。

图7示出了图1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的底座1和整体移动单元2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7,整体移动单元2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第三导轨21、沿第三导轨21移动的第三滑块22和驱动第三滑块22移动的第五电机23。

底座1可以包括底座底板11以及两底座侧板12。底座底板11与底座侧板12的接触处可以设置多个加强块13,加强块13同时与底座底板11和底座侧板12连接,能够增强两者的结合强度,提高底座1的牢固性。

第三导轨21可以通过第二固定板211与一侧的底座侧板12连接,连接至一侧的底座侧板12的第三导轨21和第二固定板211的数量可以分别为两个,彼此并行排列,使得第三滑块22的滑动更加平稳高效。第三导轨21与第二固定板211也可以作为整体形成。第三导轨21的两端可以设置限位部。

第五电机23可以通过第五安装座24安装至底座侧板12。第五电机23可以为步进电机。第五电机23可以驱动第五丝杆25旋转,第五丝杆25上设有第五螺母26,第五螺母26与第三滑块22连接从而带动第三滑块22在第三导轨21上运动。第五丝杆25可以通过第二轴承座28安装至底座侧板12。第五丝杆25可以为滚珠丝杆。第五电机23的转轴与第五丝杆25可以通过联轴器24连接,联轴器24可以为梅花联轴器。

第三滑块22可以包括与第三导轨21接触滑动的滑动部221以及与第五螺母26连接的移动部222,滑动部221与移动部222相连接,两者也可以作为整体形成。设于一侧的底座侧板12的滑动部22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分别在两第三导轨21上滑动,两滑动部221通过移动部222连接。

对于另一侧的底座侧板12,其可以设置相同的部件,或者仅设置第三导轨21和第三滑块22,而由一侧的电机23同时驱动另一侧的第三滑块22运动。整体移动单元2的第三滑块22的行程可以为40~60mm。翻转单元3的第一侧板312可以连接至第三滑块22,由此第三滑块22带动翻转单元3沿第一方向a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可以安装至诊疗椅上进行使用。诊疗椅可以包括座椅本体、手臂放置部以及手臂固定部,患者坐到诊疗椅上就诊,诊疗椅起到就诊的辅助作用。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的各项操作可以由控制装置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各电机可以设有编码器,以将电机的运行状态实时传送给电机控制器,实现电机的调速、启停,从而实现对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的自动控制。

下面简要介绍本实用新型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患者将手臂放置于诊疗椅的手臂放置部,并调整手臂放置位置,使得手腕最前端的腕横纹与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的定位单元8发出的红光对准,之后利用手臂固定部将调整好位置的手臂固定住;

步骤2,控制装置基于接收到的患者特征信息,通过多个分立移动单元4调整多个感测单元5在第二方向b上的间距,并通过翻转单元3调整多个感测单元5的倾斜度;其中,患者特征信息可以包括身高、体重、小臂粗细、小臂形状、血管位置、血管斜度等;

步骤3,控制装置通过整体移动单元2控制多个感测单元5在第一方向a上运动,直至多个感测单元5中的至少一个感测到脉搏信息(例如检测到预定压力值)时,停止运动;

步骤4,控制装置通过多个分立移动单元4单独控制各个感测单元5在第三方向c上运动,同时通过第一电机54驱动感测单元5的内壳53沿第一方向a滑动,直至各个传感器53能够感测到脉搏信息。由此完成感测单元5的最终定位,之后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可以稳定、持续地采集脉搏波信息。

根据以上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100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电机驱动各单元模块运动,电机的运行状态由编码器检测及反馈,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机运行,可以实现脉搏信息采集装置的自动化操作;

(2)考虑到患者之间的差异,能够根据患者特征信息做出调整,操作灵活、智能;

(3)通过对三个维度的直线运动以及翻转运动进行控制,并且将整体运动与分立运动相结合,能够快速找到动脉血管的位置并采集到精准的脉搏波信息,提高采脉数据的可靠性;

(4)通过设置定位单元,能够方便、快速、准确地确定手臂放置位置;

(5)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自动完成脉位寻迹定位、取法压力调整和脉搏波形采集。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