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弯度可控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11838发布日期:2020-05-06 19: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弯度可控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弯度控制组件(1)、y形连接组件(2)、弯管组件(3)、堵针组件(4);

所述弯度控制组件(1)包括旋帽(11)、把手左片(12)、把手右片(13)、梯形螺纹金属件(14)、弯度指示件(15)、锁紧件(16)、锁紧螺钉(17)、限位螺钉(18),其中所述旋帽(11)与所述梯形螺纹金属件(14)之间为梯形螺纹配合,所述梯形螺纹金属件(14)的梯形螺纹端内放置所述锁紧件(16)并由所述锁紧螺钉(17)锁紧,另一端安装所述弯度指示件(15);

所述y形连接组件(2)包括y形连接件(21)、橡胶密封圈(22)、顶紧螺纹件(23);弯管组件(3)包括金属外管(31)、外管端头(32)、塑料内管(33)、金属拉丝(34);所述y形连接件(21)前端安装所述金属外管(31),末端与所述弯度控制组件(1)连接,所述金属拉丝(34)贯穿于所述y形连接件(21),所述y形连接件(21)末端一侧内安装所述橡胶密封圈(22),并用所述顶紧螺纹件(23)旋入顶紧止退;

其中所述金属外管(31)前端开有焊接孔,焊接孔下方开有规则的切割缝,所述金属拉丝(34)置于所述金属外管(31)内并焊接在焊接孔处,所述塑料内管(33)置于所述金属外管(31)内并贴合管壁密封住切割缝,所述外管端头(32)与所述金属外管(31)前端焊接;

所述堵针组件(4)包括堵针外管(41)、金属丝(42)、卡扣(43)、拧帽(44),其中所述堵针外管(41)一端与所述金属丝(42)一端焊接,焊接处焊点呈光滑球状,所述堵针外管(41)另一端将所述金属丝(42)另一端卡紧并与所述卡扣(4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弯度可控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左片(12)与所述把手右片(13)内部设置有腔体,腔体用于安装所述旋帽(11)和所述梯形螺纹金属件(14),形成配合后通过转动所述旋帽(11)带动所述梯形螺纹金属件(14)沿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弯度可控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螺纹金属件(14)的梯形螺纹一端内设有台阶孔,所述锁紧件(16)安装在台阶孔并由所述锁紧螺钉(17)锁紧;所述梯形螺纹金属件(14)中间位置安装有所述限位螺钉(18),所述限位螺钉(18)的螺帽置于所述把手右片(13)腔体内的滑槽,防止所述梯形螺纹金属件(14)旋转;所述梯形螺纹金属件(14)另一端安装所述弯度指示件(15),所述弯度指示件(15)弯度指示处涂有鲜艳颜色,配合所述y形连接件(21)的窗口刻度指示所述金属外管(31)的弯曲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弯度可控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y形连接件(21)前段设有台阶孔安装所述金属外管(31),尾段设有台阶孔安装所述梯形螺纹金属件(14)和所述弯度指示件(15),前段与尾段相通的小孔仅可容纳所述金属拉丝(34)穿过;所述y形连接件(21)两侧设有指示窗口并配有刻度,刻度由小到大分别表示金属外管(31)弯度达到0~150°,所述y形连接件(21)侧段内孔与前段内孔相通,相通处孔径相等,通道可容纳所述堵针外管(41)穿过,同时该通道也是骨水泥注入通道,侧段接口处设计为通用鲁尔螺纹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弯度可控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管(31)前段开有两组尺寸不同的切割缝,切割缝前开有焊接孔;所述金属拉丝(34)焊接端冲压成扁平弧状,弧度与所述金属外管(31)内壁弧度一致,焊接时所述金属拉丝(34)焊接端与所述金属外管(31)焊接孔处的内壁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一种医用弯度可控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堵针外管(41)末端与所述卡扣(43)固定连接,所述卡扣(43)扣在拧帽上,所述堵针外管(41)开有螺旋切割缝使其变得柔软,工作时所述堵针组件(4)能够顺利从所述y形连接件(21)侧段接口穿进再从前段穿出并顺利进入所述塑料内管(33),最终旋紧所述拧帽(44)时所述堵针外管(41)头部刚好将所述外管端头(32)的孔洞堵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弯度可控穿刺针,包括弯度控制组件、Y形连接组件、弯管组件、堵针组件;弯度控制组件包括旋帽、把手左片、把手右片、梯形螺纹金属件、弯度指示件、锁紧件、锁紧螺钉、限位螺钉;Y形连接组件包括Y形连接件、橡胶密封圈、顶紧螺纹件;弯管组件包括金属外管、外管端头、塑料内管、金属拉丝,金属外管前端开有规则切割缝,金属拉丝与外管前端焊接,塑料内管置于金属外管内并贴合管壁将切割缝密封;堵针组件包括堵针外管、金属丝、卡扣、拧帽。本发明可通过转动旋帽带动梯形螺纹金属件移动,使锁紧的拉丝将金属外管定向弯曲0°到150°,在手术中可使椎体内形成弧形腔,提高了手术效率,降低了手术损伤病人的手术痛苦。

技术研发人员:王升;吴剑;冯胜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爱得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0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