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香叶醇的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27002发布日期:2020-10-02 10:0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香叶醇的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载药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一种载香叶醇的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当前恶性肿瘤的治疗途径主要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目前使用的抗肿瘤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的分化来杀死肿瘤细胞,但是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缺乏选择性,因此对正常细胞表现出强烈的毒副作用。比如紫杉烷类的紫杉醇、多西他赛等,尽管上述药物已有相应的注射剂品种上市销售,并应用非常广泛,但紫杉烷类药物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赛诺菲安万特的多西他赛注射液中,多西他赛用吐温溶解,使用时需先用13%乙醇溶液预制备后再稀释至临床使用浓度,由于吐温和乙醇的存在,容易导致溶血、超敏反应、肾毒性、神经毒性及心脏毒性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近年来,聚合物胶束作为一种药物输送载体在肿瘤治疗研究中引起了很大重视。聚合物胶束载药范围广、结构稳定、表面易于修饰,具有优良的组织渗透性,体内滞留时间长,能使药物有效地到达靶点。而且聚合物胶束由于单体选择丰富,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定制。近几年的研究中,ph敏感的聚合物胶束研究得较为广泛。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和组织(ph7.4)相比,通常具有较低的ph(6.5~7.2)。在细胞内,核小体和溶酶体也有较低的ph(5.0~6.0)。这些酸性条件使得ph敏感的聚合物胶束成为肿瘤治疗的理想载体。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载香叶醇的纳米胶束,纳米胶束粒径均匀、包封率和载药率大,不仅增加了香叶醇的溶解性和可给药性,而且体外初期释药速度快,后期的药物释放趋缓,具有缓释作用,可体内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用药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载药纳米胶束,其特征在于由水难溶性药物与包载所述水难溶性药物的载体按照1:8~5的质量比组成,其中,包载所述水难溶性药物的载体是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其疏水基团是胆固醇基,亲水基团是重均分子量在4000~12000的海藻酸钠。

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水难溶性药物是香叶醇。

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载药纳米胶束是载药纳米胶束溶液或载药纳米胶束冻干粉,优选载药纳米胶束冻干粉。

另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载药纳米胶束冻干粉可通过在载药纳米胶束溶液中添加冻干保护剂,除菌过滤后在-20~-60℃条件下冷冻冻干获得。

另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冻干保护剂是乳糖、甘露醇、蔗糖、山梨醇、葡萄糖、海藻糖或半乳糖的至少一种,优选海藻糖。

另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冻干保护剂的含量是占据所述溶液形式载药纳米胶束的5.0μg/ml~10mg/ml。

本发明方法采用疏水基团是胆固醇基、亲水基团是海藻酸钠的的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为载体,将水难溶性的香叶醇进行包裹制成聚合物胶束,可容纳更多的药物芯材,提高香叶醇在水中的溶解度,解决了目前采用固体分散体、制成脂质体、自微乳给药系统等方法存在的毒性、老化、成本高昂、给药困难等问题,提供了增加香叶醇溶解性及可给药性的新思路;而且采用本申请所述载药纳米胶束给药的初期体外释药速度较快,而后期的药物释放趋缓,因此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可有效延长给药间隙,利于药效的发挥和降低被施用者对药物的依赖程度。

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经由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配制含有50~55g/l胆固醇氯甲酸酯的无水二氯甲烷(dcm)溶液,滴加至等体积的含有3.3~3.4g/ml乙二胺(eda)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冰浴搅拌至少1h,反应结束后反应液以蒸馏水萃取,萃取液脱除水分后过滤,滤液旋蒸脱除溶剂得改性胆固醇;

2)海藻酸钠溶解于足量的无水甲酰胺中,充分溶解后加入edc·hcl和nhs,冰浴下剧烈搅拌至少5h;搅拌下,将含有步骤1)改性胆固醇的dmf溶液以逐渐递减的方式滴加至海藻酸钠混合溶液,氮气保护下于55~60℃搅拌反应至少60h;

3)步骤2)反应液以甲醇水溶液透析至少24h,再以去离子水透析至少48h,-20~-60℃下冷冻干燥即得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

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步骤1)中,滴加速率是10~15ml/min。

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步骤1)中,搅拌的速率不低于300r/min。

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步骤1)中,脱除水分可以加入无水硫酸镁的方式进行。

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步骤2)中,海藻酸钠的重均分子量是4000~12000。

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步骤2)中,海藻酸钠、edc·hcl、nhs、改性胆固醇的重量比是5~6:4~5:2~3:1。

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步骤2)中,足量的无水甲酰胺的重量是海藻酸钠的120~200倍。

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前述所述步骤2)的剧烈搅拌速率不低于3000r/min。

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前述所述步骤2)的搅拌速率不低于600r/min。

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前述所述步骤2)的改性胆固醇的dmf溶液的浓度是1.0~2.0mg/ml。

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前述所述步骤2)的逐渐递减的滴加方式具体是

第一个小时内滴加总量的35~50%;

第二个小时内滴加总量的25~35%;

第三个小时内滴加总量的15~25%;

第四个小时内滴加总量的5~10%;且均是匀速滴加。以逐渐递减的滴加方式将改性胆固醇的dmf溶液滴加至海藻酸钠溶液中,利于获得较为均匀的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海藻酸钠分子中胆固醇的接枝较为均匀,并有助于获得对香叶醇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率,并且对纳米胶束复溶后的静置稳定性有益。

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前述所述步骤3)的甲醇水溶液中甲醇的体积分数是30~50vol%。

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前述所述步骤3)的透析袋的透析孔径是4kda。

以本发明方法制备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反应过程易控,反应条件温和,产物产率较高,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将胆固醇氨基化改性,然后再将其接枝到海藻酸钠分子中制备得到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以其为载体对香叶醇进行包裹可获得具有较高包封率和载药率的载药胶束,为开发新颖的、增加香叶醇溶解性和可给药性的给药方式提供了方向。

[2]制备项[1]所述载药纳米胶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溶解于足量二氯甲烷中,香叶醇溶解于足量乙醇中,按照载体:药物重量比8~2:1混合,剧烈搅拌至少5min;

b)40~50℃常压或减压浓缩得到均匀的薄膜;

c)加入30~100重量倍的等温去离子水,保温水化至少10min;

d)取出后间歇超声至少10min即得。

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前述所述步骤a)的剧烈搅拌速率不低于3000r/min。

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前述所述步骤d)的间歇超声具体是以下述方式循环:

在超声频率50~90khz、超声密度0.42~0.60w/cm2条件下超声15~30s;

关闭超声15~30s。

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前述所述步骤d)后还包括下述步骤:载药纳米胶束中加入冻干保护剂,除菌后以0.22μm滤膜过滤,在-20~-60℃条件下冷冻冻干获得载药纳米胶束冻干粉。

另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冻干保护剂是乳糖、甘露醇、蔗糖、山梨醇、葡萄糖、海藻糖或半乳糖的至少一种,优选海藻糖。

另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冻干保护剂的含量是占据所述溶液形式载药纳米胶束的5.0μg/ml~10mg/ml。

以本申请方法制备得到载药纳米胶束溶液或载药纳米胶束冻干粉,制备过程中无需使用聚氧乙烯蓖麻油、吐温等增溶剂,避免了传统溶媒带来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将载药纳米胶束溶液通过超滤、冷冻干燥处理后,得到进一步的纯化,载药纳米胶束粒径均匀(80~100nm),残留的未反应单体、催化剂残留得到进一步降低,使得载药纳米胶束更能满足静脉注射的要求,用药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此外,载药纳米胶束还具有包封率高(>90.0%)、载药率大(大于12.0%)、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无毒性和免疫原性,在体内可生物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提供了增加香叶醇溶解性及可给药性的新思路。

[3]前述项[1]或[2]所述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是靶向肿瘤药物。

另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肿瘤具体由a549细胞所致。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以相互组合,得到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到的原料或试剂均为普通市售产品,涉及到的操作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疏水基团是胆固醇基、亲水基团是海藻酸钠的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为载体,将水难溶性的香叶醇进行包裹制成聚合物胶束,可容纳更多的药物芯材,提高香叶醇在水中的溶解度,解决了目前采用固体分散体、制成脂质体、自微乳给药系统等方法存在的毒性、老化、成本高昂、给药困难等问题,提供了增加香叶醇溶解性及可给药性的新思路;

2)载药纳米胶束还具有包封率高(>90.0%)、载药率大(大于12.0%)、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无毒性和免疫原性,在体内可生物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3)将载药纳米胶束溶液通过超滤、冷冻干燥处理后,得到进一步的纯化,载药纳米胶束粒径均匀(86.5±3.2nm),残留的未反应单体、催化剂残留得到进一步降低,使得载药纳米胶束更能满足静脉注射的要求,用药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

4)采用本申请所述载药纳米胶束给药的初期体外释药速度较快,而后期的药物释放趋缓,因此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可有效延长给药间隙,利于药效的发挥和降低被施用者对药物的依赖程度。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的制备工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载药纳米胶束的包封率统计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载药纳米胶束的载药率统计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载药纳米胶束在不同ph值的pbs缓冲溶液中的释药速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替换和/或改动工艺参数实现,然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或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所述产品和制备方法已经通过较佳实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产品和制备方法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本发明使用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材料;但本领域中已知的其他合适的方法和材料也可以被使用。本文中所描述的材料、方法和实例仅是说明性的,并不是用来作为限制。所有出版物、专利申请案、专利案、临时申请案、数据库条目及本文中提及的其它参考文献等,其整体被并入本文中作为参考。若有冲突,以本说明书包括定义为准。

除非另外说明,所有的百分数、份数、比例等都以重量计;另有说明包括但不限于“wt%”意指重量百分比、“mol%”意指摩尔百分比、“vol%”意指体积百分比。

当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给出数量、浓度或者其它数值或参数时,应理解其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较大的范围限值或优选值和任何较小的范围限值或优选值的任何一对数值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无论范围是否分别被公开。例如,当描述“1至5(1~5)”的范围时,所描述的范围应理解为包括“1至4(1~4)”、“1至3(1~3)”、“1至2(1~2)”、“1至2(1~2)和4至5(4~5)”、“1至3(1~3)和5”等的范围。除非另外说明,在本文描述数值范围之处,所述范围意图包括范围端值以及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当术语“约”用于描述数值或范围的端点值时,所公开的内容应理解为包括所指的具体值或端值。

此外,除非明确表示相反含义,“或者(或)”是指包容性的“或者(或)”,而非排它性的“或者(或)”。例如,以下任一条件都适用条件a“或”b:a是真(或存在)并且b是假(或不存在),a是假(或不存在)并且b是真(或存在),以及a和b均为真(或存在)。

此外,在本发明的要素或组分之前的不定冠词“一”和“一种”意图表示所述要素或组分的出现(即发生)次数没有限制性。因此“一”或“一种”应理解为包括一种或至少一种,除非明确表示数量为单数,否则单数形式的所述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除非具体说明,本文所描述的材料、方法和实例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尽管与本文所述的那些方法和材料类似或等同的方法和材料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但本文仍描述了合适的方法和材料。

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载体是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经测定其具体是由香叶醇与载体按照质量比1:7组成,具体经由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a)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溶解于足量二氯甲烷中,香叶醇溶解于足量乙醇中,按照载体:药物重量比5:1混合,以3600r/min剧烈搅拌5min;

b)50℃常压浓缩得到均匀的薄膜;

c)加入100重量倍的50℃去离子水,保温水化15min;

d)取出后以超声频率60khz、超声密度0.5w/cm2超声20s、关闭超声30s的方式循环间歇超声10min;

e)加入占溶液0.2mg/ml的海藻糖,除菌后以0.22μm滤膜过滤,在-50℃条件下冷冻冻干获得载药纳米胶束冻干粉。

其中,所述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经由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配制含有50g/l胆固醇氯甲酸酯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以10ml/min逐滴滴加至等体积的含有3.4g/ml乙二胺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冰浴下以450r/min搅拌2h,反应结束后反应液以蒸馏水萃取,萃取液加入无水硫酸镁脱除水分后过滤,滤液旋蒸脱除溶剂得改性胆固醇;

2)50g重均分子量是6000的海藻酸钠溶解于足量的无水甲酰胺中,充分溶解后加入40gedc·hcl和22gnhs,冰浴下以3000r/min速率剧烈搅拌5h;600r/min搅拌下,将含有10g步骤1)改性胆固醇的dmf溶液(浓度是2.0mg/ml)以逐渐递减的方式滴加至海藻酸钠混合溶液,具体滴加方式包括:第一个小时内滴加40%、第二个小时内滴加30%、第三个小时内滴加20%、第四个小时内滴加10%;氮气保护下于60℃搅拌反应72h;

3)步骤2)反应液以40vol%甲醇水溶液透析24h,再以去离子水透析48h,透析袋的透析孔径是4kda,冷冻干燥即得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

实施例2:另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

本实施例提供以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其组分、配比、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制备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时,按照载体:药物重量比2:1混合。

实施例3:另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

本实施例提供以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其组分、配比、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制备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时,水化后未以超声分散。

实施例4:另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

本实施例提供以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其组分、配比、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制备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时,水化后未以以超声频率60khz、超声密度0.5w/cm2持续超声10min。

实施例5:另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

本实施例提供以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其组分、配比、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制备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时,水化后未以以超声频率60khz、超声密度0.5w/cm2持续超声4min,然后关闭6min。

实施例6:另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

本实施例提供以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其组分、配比、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制备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的步骤1)中,海藻酸钠的重均分子量是1000。

实施例7:另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

本实施例提供以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其组分、配比、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制备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的步骤1)中,海藻酸钠的重均分子量是10000。

实施例8:另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

本实施例提供以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其组分、配比、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制备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的步骤1)中,海藻酸钠的重均分子量是20000。

实施例9:另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

本实施例提供以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其组分、配比、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制备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的步骤2)中,改性胆固醇的添加量是2.0g。

实施例10:另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

本实施例提供以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其组分、配比、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制备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的步骤2)中,改性胆固醇的添加量是20.0g。

实施例11:另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

本实施例提供以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其组分、配比、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制备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的步骤2)中,改性胆固醇的dmf溶液的滴加方式是在四个小时内均匀等量滴加完成。

实施例12:另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

本实施例提供以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其组分、配比、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制备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的步骤2)中,改性胆固醇的dmf溶液的滴加方式是在两个小时内均匀等量滴加完成。

实施例13:另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

本实施例提供以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其组分、配比、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制备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的步骤2)中,改性胆固醇的dmf溶液的滴加方式是在一个小时内均匀等量滴加完成。

实施例14:另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

本实施例提供以一种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其组分、配比、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制备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的步骤2)中,改性胆固醇的dmf溶液的滴加方式是:第一个小时内滴加10%、第二个小时内滴加20%、第三个小时内滴加30%、第四个小时内滴加40%。

实验例1:稳定性检测:

分别取实施例1~14中的各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冻干粉,加入氯化钠注射液复溶并稀释至1mg/ml,稀释液置于25℃水浴,利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其粒径变化,并观察胶束的物理稳定性状态,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胶束稳定性检测结果

由表1可知,本申请优选实施例1中的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具有较短的复溶时间和更小的平均粒径,而且其经过24h静置无浑浊出现,表明其静置稳定性优异;从表1还可看出,本申请交替超声的方式有利于降低纳米胶束的粒径和复溶时间,同时可知,海藻酸钠分子量过大、胆固醇含量过高以及滴加改性胆固醇的dmf溶液的速度过快均会导致纳米胶束的静置稳定性下降以及平均粒径和复溶时间的延长,进而影响其静脉注射稳定性和可行性。

实验例2:药物包封率和载药率检测:

分别对实施例1~14中的各载香叶醇纳米胶束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统计各实施例的药物包封率和载药率,统计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由图2和图3可知,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1和实施例7中的纳米胶束均具有高达90%以上的包封率和12%以上的载药率,显著提高了香叶醇的溶解性和用药安全。结合表1和图2、图3还可看出,自主装过程中过高的药物含量于包封率和载药率无益,而持续的超声分散和载体较低的分子量虽然可降低胶束粒径,但是却无法提升载药率,而疏水基团含量的升高显然利于提升载药率,然而却会导致胶束粒径显著增大,不利于其复溶,特别地,本申请制备两亲性聚合物胆固醇-海藻酸钠时以特殊的逐渐递减的方式将胆固醇溶液滴加至海藻酸钠溶液则可显著提升终产物纳米胶束的载药率。

实验例3:体外药物释放检测:

采用透析法检测实施例1载香叶醇纳米胶束的体外释放行为,纳米胶束加入氯化钠注射液复溶30min并稀释至10mg/ml,分别取5ml载药纳米胶束溶液置于截留分子量4000的透析袋中,分别置于不同ph的pbs缓冲溶液(ph=7.4的pbs缓冲溶液:磷酸二氢钾1.36g,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79ml,稀释至200ml;ph=6.8的pbs缓冲溶液:0.2mol/l磷酸二氢钾250ml,加0.2mol/l氢氧化钠溶液118ml,稀释至1000ml)中,在34℃、120r/min条件下振荡,分别于0.5、1、2、4、8、12、24、48h时取出释放介质,测定香叶醇的含量,计算累积释放率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本申请优选实施例1中的载药纳米胶束在4h时药物的累积释放率已超过40%,表明其在介质中能迅速的释放药物,同时可得知其药物释放速度随时间逐渐减慢,可知其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特别地,对比不同ph值pbs缓冲溶液下的载药纳米胶束释药速度可以发现,本申请所述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在ph=6.8时具有更加迅速的释药速度,可知其具有ph响应性。

实验例4:细胞毒性检测:

将培养状态良好的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细胞以每孔8000个细胞的密度接种在96孔板中,每孔100μl,生长24h使细胞贴壁,去除培养液后分别加入自由药物香叶醇或者实施例1所述载香叶醇纳米胶束,以没有加药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培养箱中共孵育48h,去掉旧培养基,每孔加入mtt溶液(500μg/ml)后继续孵育4h,再加入100μldmso,以酶标仪检测575nm的吸光度,并计算细胞存活率。经检测,在相同香叶醇浓度10μg/ml条件下,自由状态香叶醇处理的细胞存活率是84.5%,而经实施例所述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处理的细胞存活率是38.2%,表明本申请所述载香叶醇纳米胶束对a549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鉴于本发明方案实施例众多,各实施例实验数据庞大众多,不适合于此处逐一列举说明,但是各实施例所需要验证的内容和得到的最终结论均接近。故而此处不对各个实施例的验证内容进行逐一说明,仅以实施例1~14和实验例1~4作为代表说明本发明申请优异之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对本发明已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并引证了一些具体实施例,但是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来说,只要不离开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作各种变化或修正是显然的。

虽然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已经显示、描述并指出应用于各种实施方案的新颖特征,但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的前提下,可对所说明的装置或方法的形式和细节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和改变。另外,上述各种特征和方法可彼此独立地使用,或可以各种方式组合。所有可能的组合和子组合均旨在落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上述许多实施方案包括类似的组分,并且因此,这些类似的组分在不同的实施方案中可互换。虽然已经在某些实施方案和实施例的上下文中公开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可超出具体公开的实施方案延伸至其它的替代实施方案和/或应用以及其明显的修改和等同物。因此,本发明不旨在受本文优选实施方案的具体公开内容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