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8F-FDGPET存活心肌显像调糖用血糖监测智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28266发布日期:2020-12-25 12:0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18F-FDG PET存活心肌显像调糖用血糖监测智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血糖检测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18f-fdgpet存活心肌显像调糖用血糖监测智能装置。



背景技术:

存活心肌是指功能障碍的缺血心肌,当血流灌注恢复后其功能可逐步恢复。再血管化治疗通过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可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和预后,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存活心肌的数量已被广泛用于预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管重建术后收缩功能的恢复,心室重构逆转、生活质量、运动能力及生存率的改善,是指导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在评价存活心肌的各种无创影像技术中,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是目前评价存活心肌的“金标准”,其联合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存活心肌对指导再血管化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多应用口服葡萄糖负荷联合使用胰岛素调节血糖,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多次测量血糖,待患者血糖明显升高大于阈值,再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密切监测血糖,血糖水平达标时(参照指南),注射显像剂18f-fdg,1小时后显像,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图像质量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糖负荷和体内胰岛素水平,需要精准把握18f-fdg注射的时机,因此血糖调节过程是18f-fdg心肌代谢显像成功和图像质量的关键。此外,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患者可能会发生低血糖反应,如若没有及时发现并抢救,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8f-fdgpet存活心肌显像调糖用血糖监测智能装置,提高血糖调节过程是18f-fdgpet心肌代谢显像成功、确保图像质量以及确保受检者血糖调节过程中安全性的关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18f-fdgpet存活心肌显像调糖用血糖监测智能装置,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对受检者的血糖信息进行采集;

电子传输模块,所述电子传输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受检者的血糖信息生成血糖变化曲线;

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对由电子传输模块生成的血糖变化曲线进行显示;

阈值对比模块,所述阈值对比模块设定受检者的低血糖的危险阈值,并将受检者的最低血糖值与阈值作对比;

报警模块,当阈值对比模块检测受检者的血糖值低于阈值时,此时所述报警模块报警警示;

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信息采集模块、电子传输模块和阈值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阈值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子传输模块与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子传输模块生成血糖变化曲线,医护人员根据血糖变化曲线,可以在整个葡萄糖负荷过程中实时关注患者血糖情况,待其血糖明显升高大于阈值时给一定剂量的胰岛素,然后在血糖下降曲线斜率最大时注射18f-fdg,最大程度地调动存活心肌对于葡萄糖的摄取,提高图像质量,确保显像成功;且可避免患者短时间内多次测量血糖被扎的疼痛及不适感,增加患者依从性;且通过阈值对比模块,在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即血糖值低于设置的阈值时,触动报警模块,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血糖仪主体,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电子传输模块、显示模块、阈值对比模块、报警模块以及主控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血糖仪主体上,所述血糖仪主体的一侧通过转动限位件固定连接有密封罩。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限位件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对称固定于所述血糖仪主体的一侧,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表面套设有固定管,所述密封罩固定于所述固定管表面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罩可以在不使用血糖仪主体时,对血糖仪主体设置有感应器的一侧进行密封保护,可以防止灰尘等异物粘附在感应器上,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管内表面的一侧对称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壁的一侧通过弹性件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固定管内表面的另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固定轴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与固定轴的轴心呈一百八十度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动限位件可以调节密封罩的角度,当使用时转动密封罩一百八十度,并限位,方便患者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块弧形面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固定管内壁底部且位于弧形块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两个所述固定块相对的一侧且位于固定管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弧形块与固定轴贴合,当转动固定管时,使固定轴与固定管之间转动更加的平滑,且设置挡块使固定管只能转动一百八十度,此时卡块与限位槽对应,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血糖仪主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松紧调节装置,所述松紧调节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缠绕轴,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缠绕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缠绕周可以对第一连接带进行缠绕,从而调节佩戴时的松紧。

进一步的,所述缠绕轴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帽,所述套管的顶端依次贯穿安装架的顶部和螺帽且延伸至螺帽的上侧,且所述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带动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帽当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松紧调节好后,可以通过套管表面的外螺纹与螺帽配合螺纹连接,对缠绕轴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缠绕轴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配合滑槽当传动套管时,可以带动缠绕轴跟随转动,并且套管可以相对缠绕轴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表面的下侧设置有外螺纹。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通过电子传输模块生成血糖变化曲线,医护人员根据血糖变化曲线,可以在整个葡萄糖负荷及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实时关注患者血糖情况,待其明显升高大于阈值时给予一定剂量的胰岛素,然后在血糖下降曲线斜率最大时注射显像剂,最大程度地调动存活心肌对于葡萄糖的摄取,提高图像质量,且可避免患者短时间内多次测量血糖被扎的疼痛及不适感;

且通过阈值对比模块,在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即血糖值低于设置的阈值时,触动报警模块,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局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转动限位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松紧调节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图2中固定轴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2中弧形块的侧视图;

图8为使用本发明调糖成功图像;

图9为未使用本发明调糖失败图像。

图中:1、血糖仪主体;2、转动限位件;21、固定块;22、固定轴;23、固定管,24、限位槽;25、卡块;26、调节槽;27、弹性件;28、弧形块;29、定位杆;210、挡块;3、密封罩;4、第一连接带;5、第二连接带;6、松紧调节装置;61、安装架;62、缠绕轴;63、螺帽,64、套管;65、滑块;66、滑槽;67、带动帽;68、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18f-fdgpet存活心肌显像调糖用血糖监测智能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对受检者的血糖信息进行采集;

电子传输模块,所述电子传输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受检者的血糖信息生成血糖变化曲线;

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对由电子传输模块生成的血糖变化曲线进行显示;

阈值对比模块,所述阈值对比模块设定受检者的低血糖的危险阈值,并将受检者的最低血糖值与阈值作对比;

报警模块,当阈值对比模块检测受检者的血糖值低于阈值时,此时所述报警模块报警警示;

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信息采集模块、电子传输模块和阈值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较佳地,如图1所示,所述阈值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子传输模块与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阈值为人体低血糖的危险临界值,报警模块通过语音以及闪光配合提醒。

使用方法:首先通过血糖检测设备中信息采集模块采集患者的血糖信息,并通过电子传输模块生成血糖-时间变化曲线,医护根据血糖变化曲线,可以在整个葡萄糖负荷过程中实时关注患者血糖情况,待其明显升高大于阈值时给一定剂量的胰岛素;

然后在血糖下降曲线斜率最大时注射显像剂,最大程度地调动存活心肌对于葡萄糖的摄取,提高图像质量;

且通过阈值对比模块,在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即血糖值低于设置的阈值时,触动报警模块,通知医护进行处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且该装置可避免患者短时间内多次测量血糖被扎的疼痛及不适感。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2、图3和图5,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18f-fdgpet存活心肌显像调糖用血糖监测智能装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18f-fdgpet存活心肌显像调糖用血糖监测智能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18f-fdgpet存活心肌显像调糖用血糖监测智能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18f-fdgpet存活心肌显像调糖用血糖监测智能装置,还包括血糖仪主体1,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电子传输模块、显示模块、阈值对比模块、报警模块以及主控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血糖仪主体1上,所述血糖仪主体1的一侧通过转动限位件2固定连接有密封罩3。

较佳地,如图2、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所述转动限位件2包括两个固定块21,两个所述固定块21对称固定于所述血糖仪主体1的一侧,两个所述固定块2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2,所述固定轴22的表面套设有固定管23,所述密封罩3固定于所述固定管23表面的一侧。

固定管23相对固定轴22可以转动,密封罩3的背面固定有带动块。

较佳地,如图2、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所述固定管23内表面的一侧对称开设有调节槽26,所述调节槽26内壁的一侧通过弹性件27固定连接有弧形块28,所述固定管23内表面的另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挡块210,所述固定轴22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24,两个所述限位槽24与固定轴22的轴心呈一百八十度设置。

弧形块28的内表面与固定轴22的表面均设置为光滑的面,两个卡块25之间的距离与两个限位槽24之间的距离相同。

较佳地,如图2、图3、图4、图6和图7,所述弧形块28弧形面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29,所述固定管23内壁底部且位于弧形块28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两个所述固定块21相对的一侧且位于固定管2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挡块210。

定位杆29的一端延伸至定位孔的内部。

较佳地,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血糖仪主体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4和第二连接带5,所述第二连接带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松紧调节装置6,所述松紧调节装置6包括安装架61,所述安装架61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缠绕轴62,所述第一连接带4的一端与所述缠绕轴62固定连接。

较佳地,如图2、图3和图5,所述缠绕轴6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套管64,所述安装架6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帽63,所述套管64的顶端依次贯穿安装架61的顶部和螺帽63且延伸至螺帽63的上侧,且所述套管6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带动帽67。

套管64上侧的直径小于下侧。

较佳地,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套管64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66,所述缠绕轴62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65。

滑块65位于滑槽66的内部,滑块65与滑槽66配合形成缠绕轴62与套管64之间的滑动连接。

较佳地,如图1、2和3所示,所述套管64表面的下侧设置有外螺纹68。

外螺纹68与螺帽63相适配。

当受检者使用血糖仪主体1检测血糖时,可以通过将血糖仪套设在手臂上,然后通过顺时针拧动带动帽67,带动帽67带动缠绕轴62转动,从而对第一连接带4进行收绳,逐渐收紧,且缠绕至当接近收紧时,此时可以向上拉动带动帽67,使套管64表面的外螺纹68与螺帽63位置对应,然后继续拧动,使套管64与螺帽63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对缠绕轴62限位,同时使第一连接带4和第二连接带5收紧,拆卸时,通过反向转动,使第一连接带4调松,然后可以将其取下;

通过该松紧调节装置,可以使第一连接带4和第二连接带5调节至与佩戴者手臂相适配的位置,不会出现过紧或者过松的问题,且操作简单。

当使用血糖仪主体1时,通过向外侧拉动密封罩3,密封罩3拉动固定管23,固定管23向上移动,弹性件27受到固定轴22的压缩,且卡块25移出限位槽24;

此时可以转动密封罩3至不能再转动,此时你密封罩3与挡块210接触,即转动一百八十度,此时卡块25与另一侧的限位槽24对应,松开密封罩3,通过弹性件27的作用将卡块25推入到限位槽24内部,对其进行限位,操作简单;

且不使用时,同理向外侧拉动密封罩3,然后转动一百八十度对血糖仪主体1的感应区进行密封,防止灰尘等异物粘附在感应区,影响检测准确性,同时提高血糖仪主体1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