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生止鼾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27211发布日期:2021-01-26 17:35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属于保健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生止鼾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打鼾是指睡眠中因上呼吸道狭窄使悬雍垂(腭垂)发生振动而发出的鼾声。扁桃体肥大,舌部过大及过度饮酒等会引发打鼾。打鼾可导致白天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工作能力下降等,其不仅影响他人睡眠,更重要的是,患者会因缺氧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肌梗塞、心绞痛等严重疾病.
[0003]
目前,除可采用止鼾器及呼吸机类产品外,药物的效果仍不尽人意,主要是副作用较大或效果不够理想,而止鼾器或呼吸机对严重的鼾症患者来说,虽对症状有所减轻,但仍然未必能达到完全消除鼾症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养生止鼾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养生止鼾茶,安全食用无毒副作用,原料间作用相互协同,通过安神、通鼻、止鼾、诱导自然睡眠,静心除燥,镇静安神,对失眠、鼻塞、打鼾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和缓解作用。
[0005]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生止鼾茶。
[000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两种养生止鼾茶的制备方法。
[0007]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养生止鼾茶,所述养生止鼾茶由以下原料制备,所述原料包括:薏仁芽、茯苓、山药、百合、丁香、枸杞子、龙胆草、当归和花椒。
[0008]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养生止鼾茶,其中,所述养生止鼾茶由以下原料制备,所述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薏仁芽14-18份、茯苓13-17份、山药14-16份、百合16-18份、丁香13-15份、枸杞子18-22份、龙胆草11-15份、当归7-11份和花椒10-14份。
[0009]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养生止鼾茶,其中,所述养生止鼾茶由以下原料制备,所述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薏仁芽16份、茯苓15份、山药15份、百合17份、丁香14份、枸杞子20份、龙胆草13份、当归9份和花椒12份。
[0010]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养生止鼾茶,其中,所述薏仁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
将薏仁放入水中进行浸泡,然后在室温下使薏仁萌发形成薏仁芽;取发芽薏仁于烘干水份,去壳,粉碎,得薏仁芽粉,加水混合成薏仁芽粉溶液;加入薏仁芽粉溶液质量2-4%的糖化酶糖化,过滤,取滤过液,喷雾干燥即得所述薏仁芽。
[0012]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养生止鼾茶,进一步的,所述薏仁放入25-35℃水中浸泡20-25h;所述萌发的时间为2-3天。
[0013]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养生止鼾茶,进一步的,薏仁芽粉中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合均匀形成薏仁芽粉溶液。
[0014]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养生止鼾茶,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的温度为45-55
℃,所述薏仁芽粉的粒径为100-200目。
[0015]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养生止鼾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
(1)称取除薏仁芽和花椒外的所有原料,分别进行粉碎,然后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形成待提取料;
[0017]
(2)用60-90%的乙醇作为溶剂,对步骤(1)得到的所述待提取料进行浸渍6-18小时,过滤,收集滤过液,回收乙醇,形成醇提液;
[0018]
(3)向花椒中加入8-10倍重量的热水,混合均匀,浸泡并保温,捞出花椒,得到花椒水;
[0019]
(4)将步骤(2)得到的所述醇提液中加入步骤(3)得到的花椒水,混合均匀,浓缩成膏状,进行真空干燥,然后粉碎,过筛,加入薏仁芽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即得所述养生止鼾茶。
[0020]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养生止鼾茶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采用破壁机进行粉碎至所述待提取料的粒径为200目。
[0021]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养生止鼾茶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热水的温度为90-100℃。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3]
1、本发明所述的养生止鼾茶,采用天然的中药材和食材,经过严格筛选,乙醇提取,真空浓缩、低温干燥等先进工艺,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料药材的生物活性成分,合理搭配,有效促进吸收,达到养生止鼾的保健功效;
[0024]
2、本发明所述的养生止鼾茶,安全食用无毒副作用,依据传统中医理论发明的养生茶疗方,精选神农架药食同源的天然草本植物萃取而成,品性温和,口感自然,携带方便,是健康时尚的养生饮品;
[0025]
3、原料间相互协同,通过安神、通鼻、止鼾、诱导自然睡眠,静心除燥,镇静安神,对失眠、鼻塞、打鼾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和缓解作用。
[0026]
4、本发明所述的养生止鼾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制备方法可复制性强,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0028]
实施例1
[002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养生止鼾茶,由以下原料制备:薏仁芽18g、茯苓13g、山药16g、百合16g、丁香15g、枸杞子18g、龙胆草15g、当归7g和花椒14g;
[0030]
其中,所述薏仁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
将薏仁放入水中35℃水中浸泡20-25h,然后在室温下萌发3天形成薏仁芽;取发芽薏仁于55℃烘干水份,去壳,粉碎至粒径为200目,得薏仁芽粉,加入和薏仁芽粉等质量的水混合成薏仁芽粉溶液;加入薏仁芽粉溶液质量2%的糖化酶糖化,过滤,取滤过液,喷雾干燥
即得所述薏仁芽。
[0032]
养生止鼾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
(1)称取除薏仁芽和花椒外的所有原料,分别进行粉碎,然后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形成粒径为200目的待提取料;
[0034]
(2)用90%的乙醇作为溶剂,对步骤(1)得到的所述待提取料进行浸渍6-18小时,过滤,收集滤过液,回收乙醇,形成醇提液;
[0035]
(3)向花椒中加入8倍重量的90℃热水,混合均匀,浸泡并保温,捞出花椒,得到花椒水;
[0036]
(4)将步骤(2)得到的所述醇提液中加入步骤(3)得到的花椒水,混合均匀,浓缩成膏状,进行真空干燥,然后粉碎,过筛,加入薏仁芽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即得所述养生止鼾茶。
[0037]
实施例2
[003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养生止鼾茶,由以下原料制备:
[0039]
薏仁芽14g、茯苓17g、山药14g、百合18g、丁香13g、枸杞子22g、龙胆草11g、当归11g和花椒10g;
[0040]
其中,所述薏仁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
将薏仁放入水中35℃水中浸泡20h,然后在室温下萌发-3天形成薏仁芽;取发芽薏仁于55℃烘干水份,去壳,粉碎至粒径为100目,得薏仁芽粉,加入和薏仁芽粉等质量的水混合成薏仁芽粉溶液;加入薏仁芽粉溶液质量4%的糖化酶糖化,过滤,取滤过液,喷雾干燥即得所述薏仁芽。
[0042]
养生止鼾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
(1)称取除薏仁芽和花椒外的所有原料,分别进行粉碎,然后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形成粒径为200目的待提取料;
[0044]
(2)用60%的乙醇作为溶剂,对步骤(1)得到的所述待提取料进行浸渍6-18小时,过滤,收集滤过液,回收乙醇,形成醇提液;
[0045]
(3)向花椒中加入8倍重量的100℃热水,混合均匀,浸泡并保温,捞出花椒,得到花椒水;
[0046]
(4)将步骤(2)得到的所述醇提液中加入步骤(3)得到的花椒水,混合均匀,浓缩成膏状,进行真空干燥,然后粉碎,过筛,加入薏仁芽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即得所述养生止鼾茶。
[0047]
实施例3
[004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养生止鼾茶,由以下原料制备:
[0049]
薏仁芽16g、茯苓15g、山药15g、百合17g、丁香14g、枸杞子20g、龙胆草13g、当归9g和花椒12g;
[0050]
其中,所述薏仁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1]
将薏仁放入水中30℃水中浸泡23h,然后在室温下萌发2.5天形成薏仁芽;取发芽薏仁于50℃烘干水份,去壳,粉碎至粒径为200目,得薏仁芽粉,加入和薏仁芽粉等质量的水混合成薏仁芽粉溶液;加入薏仁芽粉溶液质量3%的糖化酶糖化,过滤,取滤过液,喷雾干燥即得所述薏仁芽。
[0052]
养生止鼾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3]
(1)称取除薏仁芽和花椒外的所有原料,分别进行粉碎,然后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形成粒径为200目的待提取料;
[0054]
(2)用85%的乙醇作为溶剂,对步骤(1)得到的所述待提取料进行浸渍12小时,过滤,收集滤过液,回收乙醇,形成醇提液;
[0055]
(3)向花椒中加入9倍重量的95℃热水,混合均匀,浸泡并保温,捞出花椒,得到花椒水;
[0056]
(4)将步骤(2)得到的所述醇提液中加入步骤(3)得到的花椒水,混合均匀,浓缩成膏状,进行真空干燥,然后粉碎,过筛,加入薏仁芽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即得所述养生止鼾茶。
[0057]
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0058]
现对制备所得的养生止鼾茶进行卫生学、稳定性检测:
[0059]
1、样品:样品为粉末状,将本发明实施例1-3得到的粉末状具有养生止鼾功能的多肽冲饮分别作为3个样品,每个样品1.0g,常温存放。
[0060]
2、检验依据:gb/t5009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方法、药典2000版、gb4789-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卫生部内统法等。
[0061]
3、检验结果:
[0062]
(1)卫生学检验:样品依据国标内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样品卫生学相关指标符合国标规定。
[0063]
(2)稳定性检验:样品在38
±
1℃,相对湿度75%下进行三个月保温实验,经理化、微生物检验,提示所检验指标质量稳定。
[006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