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55307发布日期:2021-01-15 13:5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属于中药制剂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过多,尿酸钠盐在体内沉积所致的疾病。痛风是继糖尿病之后的第二大代谢疾病,这种疾病已被联合国列为21世纪二十大顽症之一。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疾病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据2004年中国疾病与健康调查中心分析报告表明,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达1.2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7500万人,而且正以每年0.97%年增长率增加,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痛风的发病是由于体内尿酸水平不断升高,引起高尿酸血症。随着尿酸水平过饱和,尿酸钠盐出现结晶化,并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等部位。当体内尿酸水平发生快速变化、局部创伤引起微小晶体释放或尿酸盐晶体蛋白包衣发生改变时,引起痛风的炎性反应,继而诱发痛风。尿酸为体内核酸(包括食物中的核酸)中嘌呤的代谢终产物。其含量与体内核酸的分解代谢速度、肾的排泄功能有关。当尿酸的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均可使尿酸蓄积而出现高尿酸血症。

痛风还可以导致诸多并发症。据统计,90%的痛风患者将引发阳萎、肾炎、结石等,也会导致慢性肾病和心脏病等并发症;50%的患者易产生关节的严重变形而致残;30%的患者易引起尿毒症、肾衰竭等疾病而导致死亡。痛风还与高血压、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等多种病症相关。

目前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有抗炎药,促进尿酸排泄药以及抑制尿酸生成药物。要更好地解决痛风症就要从根本上降低体内尿酸的水平。降低体内的尿酸水平主要是通过促进尿酸的排泄和减少尿酸的生成两种途径来解决。目前促进体内的尿酸的排泄药物主要有: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马隆等。该类药能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作用于肾近曲小管的尿酸盐转运体,从而抑制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其排泄,从而降低体内的尿酸浓度。痛风引起肾功能不正常,由于尿酸过而高引起的是痛风性肾炎为治疗痛风过程中临床的主要表现,严重的最终导致出血慢性肾衰。

因此,为了丰富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发明人以鸡血藤、猫须草、络石藤主要原料与其他中药经合理配伍制,在减少相关药物作用人体后产生相关毒副作用的前提下,开发一种应用于抗痛风、降尿酸、修复肾小球的功能中药制剂,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鸡血藤、猫须草、络石藤为主要原料,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根据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学理论相结合而组方,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发明内容如下:

一种具有抗痛风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鸡血藤100-300份、猫须草100-300份,络石藤100-200份,苍术80-150,防风50-100份,羌活50-100份。

上述的一种具有抗痛风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鸡血藤200份、猫须草200份,络石藤150份,苍术100,防风80份,羌活80份。

上述的一种具有抗痛风的药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配方量的鸡血藤、猫须草,络石藤进行粗粉碎,用乙醇作溶剂回流提取两次,合并药液,过滤,药渣备用,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2)、取步骤①的药渣及药材苍术、防风、羌活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冷至室温,加乙醇沉淀三次,每次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24小时,滤过,取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3)、将步骤①中浸膏粉与步骤②中的浸膏粉合并,混匀,与适宜辅料制成丸剂、片剂、胶囊剂等。

上述的一种具有抗痛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配方量的鸡血藤、猫须草,络石藤进行粗粉碎,用70%的乙醇作溶剂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药液,过滤,药渣备用,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2)、取步骤①的药渣及药材苍术、防风、羌活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在75℃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08~1.13的清膏,冷至室温,加乙醇沉淀三次,每次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24小时,滤过,取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3)、将步骤①中浸膏粉与步骤②中的浸膏粉合并,混匀,与适宜辅料制成丸剂、片剂、胶囊剂。

本组合配方,是发明人以民间验方为基础,以最新研究为前提,坚持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对症配方、科学配伍,能有效抗痛风、降尿酸、修复肾小球。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制剂的制备

处方:鸡血藤200g、猫须草200g,络石藤150g,苍术100g,防风80g,羌活80g。

制法:(1)、称取配方量的鸡血藤、猫须草,络石藤进行粗粉碎,用70%的乙醇作溶剂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药液,过滤,药渣备用,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2)、取步骤①的药渣及药材苍术、防风、羌活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在75℃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08~1.13的清膏,冷至室温,加乙醇沉淀三次,每次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24小时,滤过,取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3)、将步骤①中浸膏粉与步骤②中的浸膏粉合并,混匀,与适宜辅料制成片剂。

实施例2制剂的制备

处方:鸡血藤100g、猫须草300g,络石藤200g,苍术80g,防风100g,羌活100g。

制法:(1)、称取配方量的鸡血藤、猫须草,络石藤进行粗粉碎,用70%的乙醇作溶剂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药液,过滤,药渣备用,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2)、取步骤①的药渣及药材苍术、防风、羌活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在75℃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08~1.13的清膏,冷至室温,加乙醇沉淀三次,每次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24小时,滤过,取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3)、将步骤①中浸膏粉与步骤②中的浸膏粉合并,混匀,与适宜辅料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3制剂的制备

处方:鸡血藤300g、猫须草100g,络石藤100g,苍术150g,防风50g,羌活50g。

(1)、称取配方量的鸡血藤、猫须草,络石藤进行粗粉碎,用70%的乙醇作溶剂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药液,过滤,药渣备用,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2)、取步骤①的药渣及药材苍术、防风、羌活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在75℃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08~1.13的清膏,冷至室温,加乙醇沉淀三次,每次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24小时,滤过,取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3)、将步骤①中浸膏粉与步骤②中的浸膏粉合并,混匀,与适宜辅料制成丸剂。

实验例4:药效学研究

1、一般资料

选择经上述临床确诊的痛风患者90例,同时伴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其中治疗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5~59岁,病程5个月~5年;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6~58岁间,病程6个月~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2制得的口服固体制剂,每日3次。治疗1个月。

对照组口服至灵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治疗1个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①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基本消失,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降低,血红蛋白(lib)升高>30%;

②有效: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scr、bun、tg、ch及ldl有一定减低,血红蛋白升高15%~30%;

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各项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

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在抗痛风基础上,同时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而且治愈率高。

实验例5: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5-35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口服液体制剂,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30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600多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实施例3口服液体制剂对三组小鼠(每组20只)按低、中和高剂量组连续用药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