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气体多路主动扩散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5681发布日期:2020-12-29 09:4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二氧化氯气体多路主动扩散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多种场合进行二氧化氯气体消毒的装置,属于二氧化氯气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氧化氯气体是将一定浓度的氯酸钠水溶液(或者一定浓度的亚氯酸钠水溶液,a原料)和一定浓度的盐酸(b原料)被定量输送到反应罐内,反应后生成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气液混合物,经过气搅把气体吹出,制成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消毒气体。

现有二氧化氯消毒气体都是分散到单一的消毒环境中,不能实现多种消毒环境的切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二氧化氯气体消毒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合多种场合,实现不同消毒环境切换的二氧化氯气体多路主动扩散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二氧化氯气体多路主动扩散消毒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装置,包括二氧化氯气体发生器,二氧化氯气体发生器通过排气管分别连接开放支管和密闭支管,开放支管上设置有开放电磁阀,密闭支管上设置有密闭电磁阀,开放支管的另一端敞开,密闭支管的另一端连接密闭空间。

所述二氧化氯气体发生器,包括a原料瓶、b原料瓶、反应室和气搅管,a原料瓶与反应室之间通过a计量泵,b原料瓶与反应室之间连接b计量泵,反应室内设置有与搅动气泵连接的气搅管,反应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液阀,反应室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

所述开放支管上连接风机,通过风机可使二氧化氯气体快速扩散到开放空间的大气中。

所述密闭支管上连接抽气泵,通过抽气泵可使二氧化氯气体快速扩散到密闭空间。

所述密闭支管包括均连接密闭空间的第一密闭支管和第二密闭支管,第一密闭支管上设置有第一密闭电磁阀,第二密闭支管上设置有第二密闭电磁阀和密闭抽气泵。

所述密闭空间通过回收管与吸收器连接,回收管上连接回收电磁阀。所述回收管上还连接抽气泵。所述回收管包括第一回收管和第二回收管,第一回收管上设置有第一回收电磁阀,第二回收管上设置有第二回收电磁阀和回收抽气泵。回收管可用于初始将密闭空间内的多余气体抽出,使密闭空间内消毒气体达到所需浓度。

所述密闭支管包括连接密闭空间的第一密闭支管和第二密闭支管,第一密闭支管上设置有第一密闭电磁阀,第二密闭支管上设置有第二密闭电磁阀和密闭抽气泵。

通过二氧化氯气体发生器产生所需浓度的二氧化氯气体,打开开放电磁阀即可通过开放支管向开放空间环境中扩散消毒气体,打开密闭电磁阀即可通过密闭支管向密闭空间扩散消毒气体。密闭空间充入消毒气体的初始,同时对密闭空间抽气清空多余空气,使密闭空间内消毒气体达到所需浓度。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洁巧妙,通过切换方便地实现了开放空间环境消毒和密闭空间环境消毒的两种模式,为主动扩散式,可对密闭空间内的物品以及公用空间进行消毒,将多个系统模块合理布局在发生器中,节省空间、便于保养,便于清洁,体积精巧、浓度可调、独立使用,多次抽真空模式杀菌消毒,消毒更彻底,实现全时全面、随时随地安全无死角消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二氧化氯气体多路主动扩散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a原料瓶,2.a液位计,3.b原料瓶,4.b液位计,5.a计量泵,6.b计量泵,7.搅动气泵,8.排放电磁阀,9.第二密闭电磁阀,10.抽气泵,11.第一回收电磁阀,12.电磁阀,13.开放支路电磁阀,14.风机,15.第一密闭电磁阀,16.第二回收电磁阀,17.密闭空间,18.吸收器,19.反应液位计,20.反应室,21.排液阀,22.排气管,23.开放支管,24.第一密闭支管,25.二氧化氯气体发生器,26.第一回收管,27.第二密闭支管,28.第二回收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二氧化氯气体多路主动扩散消毒装置,包括二氧化氯气体发生器25,二氧化氯气体发生器通过排气管22分别连接开放支管23和密闭支管24。开放支管23和密闭支管24各至少设置一条,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可设置多条。密闭支管24的另一端连接密闭空间17。

可采用现有各种结构的二氧化氯气体发生器,本实施例中的发生器包括a原料瓶1和b原料瓶3,a原料瓶1与反应室20之间通过a计量泵5连接以输送a原料,b原料瓶3与反应室20之间连接b计量泵6以输送b原料。a原料瓶1内设置有a液位计2,b原料瓶3的底部设置有b液位计4。反应室20内设置有与搅动气泵7连接的气搅管,反应室20的底部设置有排液阀21,反应室20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22。反应室20的上部设置有反应液位计19。液位计可采用干簧管。

与排气管22连接的开放支管23上连接开放支路电磁阀13和风机14,打开开放支路电磁阀13和风机14,可使二氧化氯气体快速扩散到开放空间的大气中。

密闭支管包括第一密闭支管24、第二密闭支管27、第一回收管26和第二回收管28。第一密闭支管24和第二密闭支管27的两端分别连接排气管22和密闭空间17;第一密闭支管24上设置有直接连接密闭空间17的第一密闭电磁阀15;第二密闭支管27上设置有抽气泵10和第二密闭电磁阀9,第二密闭支管27上是通过抽气泵10的抽吸使二氧化氯气体进入密闭空间17。第一回收管26和第二回收管28的两端分别连接密闭空间17和吸收器18,用于将参与消毒后的二氧化氯气体回收处理。第一回收管26上设置第一回收电磁阀11。第二回收管28上设置有第二回收电磁阀16和回收抽气泵(实际为抽气泵10,共用),第二回收管28是通过抽气泵的抽吸使消毒后的二氧化氯气体进入吸收器18。

为了减小体积、简化结构、方便操作及加快消毒后气体的回收,可对第一回收管26、第二密闭支管27和第二回收管28进行适当合并处理,具体参见图1。第一回收管26、第二密闭支管27和第二回收管28均通过电磁阀12与排气管22连接。第二密闭支管27和第二回收管28上的抽气泵共用,即可对密闭空间17送气(二氧化氯消毒气体)又可对密闭空间17抽气(消毒后的废气)。

上述装置的运行过程如下所述。

一.产生二氧化氯气体

1.启动a计量泵5、b计量泵6和搅动气泵7运行,将a原料瓶1中的a原料液和b原料瓶3中的b原料液打入反应室20中,产生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气体,气体浓度通过a原料液和b原料液的进料量控制,通过每分钟打料次数、打料时间、反应时间、循环次数精确控制二氧化氯气体浓度。

2.通过a液位计2和b液位计4分别检测a原料瓶1中反应室20内的液位过低时报警并传递信号。反应液位计19检测反应室20内的液位,液位过高时报警,此时需手动排液或排查排液阀21是否出现故障。

3.搅动气泵7在反应室20进料时开始工作,对反应室20内的反应液进行鼓气,可调节鼓气时间,通过气搅对稀释后的反应原液进行气液分离,产生二氧化氯气体,进入排气管22。

二.开放空间环境的消毒模式

调整二氧化氯气体发生器的反应条件,获得开放空间环境所需的消毒气体浓度。

打开开放空间电磁阀13和风机14,反应室20内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由排气管22通过电磁阀13和风机14进入大气中,对开放的空间环境进行消毒。风机14将消毒气体扩散到空间环境中。每次搅动气泵7鼓气完成后排液,排液时排液阀21和开放空间电磁阀13同时打开,排液时间可调。

三.密闭空间环境的消毒模式

调整二氧化氯气体发生器的反应条件,获得密闭空间环境所需的消毒气体浓度。

1.密闭空间充入消毒气体

打开电磁阀12、第二密闭电磁阀9和第一密闭电磁阀15,启动抽气泵10,反应室20内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由排气管22一部分通过第一密闭电磁阀15直接进入密闭空间17内,一部分通过电磁阀12、抽气泵10和第二密闭电磁阀9进入密闭空间17内。

2.密闭空间清空处理

关闭电磁阀12、第二密闭电磁阀9和第一密闭电磁阀15,打开排放电磁阀8、第一回收电磁阀11和第二回收电磁阀16,抽气泵10继续启动,搅动气泵7可停止运行。对密闭空间17内进行抽真空,将密闭空间17内多余空气抽出,使密闭空间17内达到所需浓度的二氧化氯消毒气体(即由排气管22输送的气体)。

抽出的空气在抽气泵10的作用下,经过第二回收电磁阀16、气泵10和第一回收电磁阀11进入吸收器18,经过吸收器18中的吸收液处理,然后经排放电磁阀8排放到大气中,这个处理时间可根据气泵10的开启时间调节。

3.熏蒸消毒作业

重复第1步,二氧化氯气体进入清空后的密闭空间17,对密闭空间17内的物品进行熏蒸消毒作业,时间可根据具体要求调节。

4.熏蒸消毒后的处理

熏蒸完成后,电磁阀12、第二密闭电磁阀9、第一密闭电磁阀15、排放电磁阀8、第一回收电磁阀11和第二回收电磁阀16均处于打开状态,同时气泵10开启,使用后的二氧化氯消毒气体,密闭空间消毒后产生的废气在气泵10的作用下,经过第二回收电磁阀16、气泵10和第一回收电磁阀11进入吸收器18,经过吸收器18中的吸收液处理,然后经排放电磁阀8排放到大气中,对消毒气体回收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