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728101发布日期:2021-04-16 16:4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制备方法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包衣是在特定的设备中按特定的工艺将糖料或其它能成膜的材料涂覆在药物固体制剂的外表面,使其干燥后成为紧密粘附在表面的一层或数层不同厚薄、不同弹性的多功能保护层。
4.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动物升级成为人们的宠物,而宠物在圈养过程中,需要食用多种食品、药品去维持生命的健康,而传统的包衣技术生产中,不能有效阻碍米苦味的释放,进而会发生动物因苦味拒绝食用的现象,因而急需一种全新的包衣技术生产来改变动物拒食的情况。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7.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
8.该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替米考星5

10份、微晶纤维素3

7份、玉米淀粉2

5份、矫味配料1

3份、外包衣配料6

12份、内包衣配料4

6份、水2

3份。
9.其中,所述矫味配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酸味剂0.5

1.5份、淀粉糖0.5

1.5份。
10.其中,所述外包衣配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叶绿素0.5

1.5份、角鲨烯1

2份、类胡萝卜素0.5

1.5份、烯萜醇1

2份、氢化大豆油3

5份。
11.其中,所述内包衣配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亚麻油2

2.5份、棕榈酸1

1.5份、硬脂酸1

2份。
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制备方法。
13.该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101,根据上述质量份数,称取上述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所需的替米考星、微晶纤维素、玉米淀粉、矫味配料、外包衣配料、内包衣配料、水;s102,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替米考星、玉米淀粉、酸味剂及淀粉糖依次投入预先准备的搅拌装置内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料a;s103,将上述完成混合的混合物料a及称取完成后的水依次投入预先准备的挤压
机内进行挤压,得到颗粒a;s104,将上述挤压制得的颗粒a投入预先准备的抛丸机内进行塑形,得到颗粒b;s105,将预先准备的反应釜进行预热处理;s106,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亚麻油、棕榈酸、硬脂酸依次加入上述反应釜内进行加温融化处理;s107,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部分微晶纤维素投入上述反应釜内进行搅拌,得到内层包衣液;s108,将上述内层包衣液从反应釜内取出,并与上述颗粒b依次投入包衣机内进行处理,得到颗粒c;s109,将上述预先准备的反应釜再次进行预热处理;s110,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叶绿素、角鲨烯、类胡萝卜素、烯萜醇、氢化大豆油依次投入上述已预热处理的反应釜进行加温融化处理;s111,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剩余微晶纤维素投入上述反应釜内,得到外包衣液;s112,将上述外包衣液从反应釜内取出并与颗粒c依次投入上述包衣机内进行处理,得到颗粒d;s113,将上述颗粒d进行筛分,得到成品。
14.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105中预热温度为90℃。
15.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105中预热时间为30分钟。
16.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109中预热温度为110℃。
17.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109中预热时间为45分钟。
18.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113中筛网的网孔为25

70目。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采用先进微丸包衣技术生产,高科技复合树脂包衣材料,在微丸外包裹双层包衣膜,不仅能有效阻碍替米苦味的释放,防止动物因苦味而出现拒食现象;而且还能阻碍、延缓胃酸对药物的破坏、缩短药物在胃中的停留时间,并在肠道中完全崩解释放,提高药物在肠道的溶出度和吸收率,具有一定的过胃酸、肠溶吸收的效果,药效持久,药物利用率高。也能有效阻碍药物苦味释放,其流动性佳、口感好,使动物不会出现拒食的情况;同时,包衣膜能有效阻隔空气、水分及药物禁忌物质对药物的影响,防药物氧化降解,提高贮存能力和产品性的性价比;此外,提高了含量和易检的能力,可满足产品国家标准全项检测规定要求;该产品呈均匀圆球状、粒度适宜、流动性佳、掩味效果好;且表面光滑,手指轻搓丸体滑溜,无生涩阻滞感,流动性极好。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
24.该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替米考星5

10份、微晶纤维素3

7份、玉米淀粉2

5份、矫味配料1

3份、外包衣配料6

12份、内包衣配料4

6份、水2

3份。
25.其中,所述矫味配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酸味剂0.5

1.5份、淀粉糖0.5

1.5份。
26.其中,所述外包衣配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叶绿素0.5

1.5份、角鲨烯1

2份、类胡萝卜素0.5

1.5份、烯萜醇1

2份、氢化大豆油3

5份。
27.其中,所述内包衣配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亚麻油2

2.5份、棕榈酸1

1.5份、硬脂酸1

2份。
28.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29.实施例一一种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该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替米考星5g、微晶纤维素3g、玉米淀粉2g、矫味配料1g、外包衣配料6g、内包衣配料4g、水2g。
30.其中,所述矫味配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酸味剂0.5g、淀粉糖0.5g。
31.其中,所述外包衣配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叶绿素0.5g、角鲨烯1g、类胡萝卜素0.5g、烯萜醇1g、氢化大豆油3g。
32.其中,所述内包衣配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亚麻油2g、棕榈酸1g、硬脂酸1g。
33.该用于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101,根据上述质量份数,称取上述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所需的替米考星5g、微晶纤维素3g、玉米淀粉2g、矫味配料1g、外包衣配料6g、内包衣配料4g、水2g;s102,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替米考星5g、玉米淀粉2g、酸味剂0.5g及淀粉糖0.5g依次投入预先准备的搅拌装置内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料a;s103,将上述完成混合的混合物料a及称取完成后的水2g依次投入预先准备的挤压机内进行挤压,得到颗粒a;s104,将上述挤压制得的颗粒a投入预先准备的抛丸机内进行塑形,得到颗粒b;s105,将预先准备的反应釜进行预热处理;s106,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亚麻油2g、棕榈酸1g、硬脂酸1g依次加入上述反应釜内进行加温融化处理;s107,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部分微晶纤维素投入上述反应釜内进行搅拌,得到内层包衣液;s108,将上述内层包衣液从反应釜内取出,并与上述颗粒b依次投入包衣机内进行
处理,得到颗粒c;s109,将上述预先准备的反应釜再次进行预热处理;s110,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叶绿素0.5g、角鲨烯1g、类胡萝卜素0.5g、烯萜醇1g、氢化大豆油3g依次投入上述已预热处理的反应釜进行加温融化处理;s111,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剩余微晶纤维素投入上述反应釜内,得到外包衣液;s112,将上述外包衣液从反应釜内取出并与颗粒c依次投入上述包衣机内进行处理,得到颗粒d;s113,将上述颗粒d进行筛分,得到成品。
34.实施例二一种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该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替米考星7.5g、微晶纤维素5g、玉米淀粉3.5g、矫味配料2g、外包衣配料9g、内包衣配料5g、水2.5g。
35.其中,所述矫味配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酸味剂1g、淀粉糖1g。
36.其中,所述外包衣配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叶绿素1g、角鲨烯1.5g、类胡萝卜素1g、烯萜醇.5g、氢化大豆油4g。
37.其中,所述内包衣配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亚麻油2.25g、棕榈酸1.25g、硬脂酸1.5g。
38.该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101,根据上述质量份数,称取上述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所需的替米考星7.5g、微晶纤维素5g、玉米淀粉3.5g、矫味配料2g、外包衣配料9g、内包衣配料5g、水2.5g;s102,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替米考星7.5g、玉米淀粉3.5g、酸味剂1g及淀粉糖1g依次投入预先准备的搅拌装置内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料a;s103,将上述完成混合的混合物料a及称取完成后的水依次投入预先准备的挤压机内进行挤压,得到颗粒a;s104,将上述挤压制得的颗粒a投入预先准备的抛丸机内进行塑形,得到颗粒b;s105,将预先准备的反应釜进行预热处理;s106,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亚麻油2.25g、棕榈酸1.25g、硬脂酸1.5g依次加入上述反应釜内进行加温融化处理;s107,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部分微晶纤维素投入上述反应釜内进行搅拌,得到内层包衣液;s108,将上述内层包衣液从反应釜内取出,并与上述颗粒b依次投入包衣机内进行处理,得到颗粒c;s109,将上述预先准备的反应釜再次进行预热处理;s110,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叶绿素1g、角鲨烯1.5g、类胡萝卜素1g、烯萜醇.5g、氢化大豆油4g依次投入上述已预热处理的反应釜进行加温融化处理;s111,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剩余微晶纤维素投入上述反应釜内,得到外包衣液;s112,将上述外包衣液从反应釜内取出并与颗粒c依次投入上述包衣机内进行处理,得到颗粒d;
s113,将上述颗粒d进行筛分,得到成品。
39.实施例三一种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该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替米考星10g、微晶纤维素7g、玉米淀粉5g、矫味配料3g、外包衣配料12g、内包衣配料6g、水3g。
40.其中,所述矫味配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酸味剂1.5g、淀粉糖1.5g。
41.其中,所述外包衣配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叶绿素1.5g、角鲨烯2g、类胡萝卜素1.5g、烯萜醇2g、氢化大豆油5g。
42.其中,所述内包衣配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亚麻油2.5g、棕榈酸1.5g、硬脂酸2g。
43.该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101,根据上述质量份数,称取上述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所需的替米考星10g、微晶纤维素7g、玉米淀粉5g、矫味配料3g、外包衣配料12g、内包衣配料6g、水3g;s102,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替米考星10g、玉米淀粉5g、酸味剂1.5g及淀粉糖1.5g依次投入预先准备的搅拌装置内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料a;s103,将上述完成混合的混合物料a及称取完成后的水依次投入预先准备的挤压机内进行挤压,得到颗粒a;s104,将上述挤压制得的颗粒a投入预先准备的抛丸机内进行塑形,得到颗粒b;s105,将预先准备的反应釜进行预热处理;s106,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亚麻油2.5g、棕榈酸1.5g、硬脂酸2g依次加入上述反应釜内进行加温融化处理;s107,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部分微晶纤维素投入上述反应釜内进行搅拌,得到内层包衣液;s108,将上述内层包衣液从反应釜内取出,并与上述颗粒b依次投入包衣机内进行处理,得到颗粒c;s109,将上述预先准备的反应釜再次进行预热处理;s110,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叶绿素1.5g、角鲨烯2g、类胡萝卜素1.5g、烯萜醇2g、氢化大豆油5g依次投入上述已预热处理的反应釜进行加温融化处理;s111,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剩余微晶纤维素投入上述反应釜内,得到外包衣液;s112,将上述外包衣液从反应釜内取出并与颗粒c依次投入上述包衣机内进行处理,得到颗粒d;s113,将上述颗粒d进行筛分,得到成品。
4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制备方法。
45.如图1所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该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根据上述质量份数,称取上述掩味包衣替米考星预混剂所需的替米考星、微晶纤维素、玉米淀粉、矫味配料、外包衣配料、内包衣配料、水;步骤s102,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替米考星、玉米淀粉、酸味剂及淀粉糖依次投入预先准备的搅拌装置内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料a;
步骤s103,将上述完成混合的混合物料a及称取完成后的水依次投入预先准备的挤压机内进行挤压,得到颗粒a;步骤s104,将上述挤压制得的颗粒a投入预先准备的抛丸机内进行塑形,得到颗粒b;步骤s105,将预先准备的反应釜进行预热处理;步骤s106,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亚麻油、棕榈酸、硬脂酸依次加入上述反应釜内进行加温融化处理;步骤s107,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部分微晶纤维素投入上述反应釜内进行搅拌,得到内层包衣液;步骤s108,将上述内层包衣液从反应釜内取出,并与上述颗粒b依次投入包衣机内进行处理,得到颗粒c;步骤s109,将上述预先准备的反应釜再次进行预热处理;步骤s110,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叶绿素、角鲨烯、类胡萝卜素、烯萜醇、氢化大豆油依次投入上述已预热处理的反应釜进行加温融化处理;步骤s111,将上述称取完成后的剩余微晶纤维素投入上述反应釜内,得到外包衣液;步骤s112,将上述外包衣液从反应釜内取出并与颗粒c依次投入上述包衣机内进行处理,得到颗粒d;步骤s113,将上述颗粒d进行筛分,得到成品。
46.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5中预热温度为90℃。
47.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5中预热时间为30分钟。
48.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9中预热温度为110℃。
49.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9中预热时间为45分钟。
50.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13中筛网的网孔为25

70目。
51.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采用先进微丸包衣技术生产,高科技复合树脂包衣材料,在微丸外包裹双层包衣膜,不仅能有效阻碍替米苦味的释放,防止动物因苦味而出现拒食现象;而且还能阻碍、延缓胃酸对药物的破坏、缩短药物在胃中的停留时间,并在肠道中完全崩解释放,提高药物在肠道的溶出度和吸收率,具有一定的过胃酸、肠溶吸收的效果,药效持久,药物利用率高。也能有效阻碍药物苦味释放,其流动性佳、口感好,使动物不会出现拒食的情况;同时,包衣膜能有效阻隔空气、水分及药物禁忌物质对药物的影响,防药物氧化降解,提高贮存能力和产品性的性价比;此外,提高了含量和易检的能力,可满足产品国家标准全项检测规定要求;该产品呈均匀圆球状、粒度适宜、流动性佳、掩味效果好;且表面光滑,手指轻搓丸体滑溜,无生涩阻滞感,流动性极好;取少许微丸放在舌上,口含(静置)应在1分钟以上无苦味感觉,无甜味感觉(用高分子材料包衣无甜味);室温下,取少许微丸放入适量水中,静置浸泡十分钟以上,丸体不膨胀、不溃散,手捻有绵块感觉,证明是高分子材料。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