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用的给药器及给药方法

文档序号:26398545发布日期:2021-08-24 16:0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鼻喉科用的给药器及给药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耳鼻喉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鼻喉科用的给药器及给药方法。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药物有几种给药途径,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药物还可舌下含化、直肠灌注、滴眼、鼻腔喷雾、口腔喷雾,也可皮肤局部或全身用药。患者一次只能操作一个耳朵,无法双耳同时操作,并在注射药液时不能提供稳定的支撑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的给药器及给药方法,通过第二螺纹杆带动两个第二螺纹座向内移动,可根据不同用户进行距离的调节,然后通过受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限位的第一外桶和第一内柱配合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通过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第一螺纹杆带动两个第一螺纹座同时向内移动,对气囊进行挤压施加压力,将药液输送至患者耳内,整体可对两耳同时进行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用的给药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固定设有横向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凹槽顶部设有两个固定板,所述横向调节装置设置于两个固定板底部,两个固定板关于第一凹槽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两个固定板顶部均开设有放置槽,两个放置槽相靠近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相靠近的一侧,所述放置槽内部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放置槽前后两侧内壁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两端外壁均螺纹有第一螺纹座,所述第一螺纹座与放置槽内壁相接触,所述固定板后侧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贯穿固定板与第一螺纹杆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后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两个第二锥齿轮之间设有第一外桶和第一内柱,所述第一外桶套设于第一内柱一端外部,所述第一外桶前后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设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分别与第一内柱靠近第一外桶的一端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桶和第一内柱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锥齿轮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桶和第一内柱两端外壁均套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外桶和第一内柱外壁均通过轴承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柱内壁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柱分别与两个固定板后侧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螺纹座之间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于第一螺纹杆远离放置槽的一侧,所述固定座顶部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第一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设有气囊,所述连接板远离气囊的一侧固定设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靠近气囊的一端贯穿连接板并与气囊固定连通,所述输液管靠近气囊的一端内壁固定嵌设有加热丝,所述输液管内部固定设有两个隔块,两个隔块关于输液管中心轴线上下对称设置,所述隔块的径向截面设置为直角梯形,所述隔块径向截面的锐角边角靠近输液管中心设置,所述连接板顶部固定连通有供液管,所述供液管底端贯穿连接板并与气囊固定连通,所述供液管顶端外壁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调节装置为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凹槽两侧内壁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两端外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座,所述第二螺纹座底部与凹槽内腔底部相接触,两个第二螺纹座顶部分别与两个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设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二凹槽两侧内壁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两端外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座,所述第三螺纹座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基板底部,所述支撑板前端底部固定设有夹板,所述夹板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限位槽前后两侧内壁连接,所述丝杆前端外壁套设有第一夹持板,所述丝杆前端外壁通过轴承与第一夹持板内壁连接,所述丝杆后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底端均贯穿限位槽并延伸至限位槽底部,所述夹板后侧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贯穿夹板与丝杆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后侧啮合有第四锥齿轮,两个第四锥齿轮之间设有第二外桶和第二内柱,所述第二外桶套设于第二内柱一端外部,所述第二外桶前后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部设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分别与第二内柱靠近第二外桶的一端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桶和第二内柱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四锥齿轮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桶和第二内柱两端外壁均套设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外桶和第二内柱外壁均通过轴承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柱外壁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柱分别与两个夹板后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顶部后侧铰接有防护盖。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顶部固定设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隔块由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两端螺纹螺向均相反,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两端螺纹分别关于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本发明还包括该耳鼻喉科用的给药器的给药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户打开防护盖,然后将药液经供液管输送至气囊内部,让后通过密封盖将供液管进行封堵;

步骤二:然后用户将基板上的第一夹持板放置于肩膀后侧,然后用户通过第三锥齿轮的转动带动两个第三螺纹座和其上的夹板同时向内移动,其在向内移动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用户的两肩距离进行调节,两个夹板向内移动的同时,第二外桶和第二内柱相互收缩;

步骤三:用户通过其中一个第四锥齿轮的转动带动受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限位的第二外桶和第二内柱进行转动,第二外桶和第二内柱转动的同时带动另一个第四锥齿轮进行转动,两个第四锥齿轮转动的同时分别带动两个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两个第三锥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其上的第二夹持板向第一夹持板方向移动,其在移动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肩宽进行夹持调节;

步骤四:用户通过第二螺纹杆的转动带动受第一凹槽限位的两个第二螺纹座同时向内移动,并将固定板上的输液管移动至患者耳内,此过程可根据不同用户进行距离的调节,两个第二螺纹座向内移动的同时,第一外桶和第一内柱相互进行收缩;

步骤五:用户再通过其中一个第二锥齿轮的转动,带动受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限位的第一外桶和第一内柱进行转动,第一外桶和第一内柱转动的同时带动另一个第二锥齿轮的转动,两个第二锥齿轮分别通过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的同时带动受放置槽限位的两个第一螺纹座同时向内移动,并对气囊施加压力,受到压力后的气囊,将内部的药液输送至输液管内,同时输液管内的加热丝也可对药液进行加热,使其与人体体温接近,这样即可避免患者出现眩晕的情况,并通过这股压力对两个隔块进行冲击使其打开一个缺口,然后药液经缺口喷至患者的耳内,喷出之后,隔块不受冲击力进行回弹复位将输液管进行封堵,避免药液回流;

步骤六:操作结束之后,用户通过第二螺纹杆带动两个第一螺纹座同时向外进行移动,使固定板上的输液管与患者分离,之后用户再通过第二外桶和第二内柱带动两个第四锥齿轮转动,然后第四锥齿轮通过啮合的第三锥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则带动第二夹持板与患者肩膀分离,此时可将基板整体取下,然后翻转防护盖对基板上的设备整体进行防护。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第二螺纹杆带动两个第二螺纹座向内移动,可根据不同用户进行距离的调节,然后通过受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限位的第一外桶和第一内柱配合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通过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第一螺纹杆带动两个第一螺纹座同时向内移动,对气囊进行挤压施加压力,使气囊内部的药液输送至患者耳内,整体结构操作简单,可同时对两耳进行操作;

2、本发明通过第三螺纹杆带动两个第三螺纹座向内移动,可根据不同患者两肩距离进行调节,然后通过受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限位的第二外桶和第二内柱配合带动两个第四锥齿轮转动,第四锥齿轮通过第三锥齿轮的啮合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则带动其上的第二夹持板进行夹持移动,整体结构对基板进行了支撑,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基板俯剖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图3中a部分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夹板、第二外桶和第二内柱俯剖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螺纹杆和第二螺纹座俯剖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螺纹槽和第三螺纹杆俯剖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气囊、输液管和供液管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输液管和隔块侧视图。

图中:1基板、2第一凹槽、3固定板、4放置槽、5第一螺纹杆、6第一螺纹座、7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9第一外桶、10第一内柱、11第一滑槽、12第一滑块、13第一支撑柱、14固定座、15连接板、16气囊、17输液管、18隔块、19供液管、20密封盖、21第二螺纹杆、22第二螺纹座、23第二凹槽、24第三螺纹杆、25第三螺纹座、26夹板、27限位槽、28丝杆、29第一夹持板、30第二夹持板、31第三锥齿轮、32第四锥齿轮、33第二外桶、34第二内柱、35第二滑槽、36第二滑块、37第二支撑柱、38防护盖、39支撑板、40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的给药器,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内部固定设有横向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凹槽2顶部设有两个固定板3,所述横向调节装置设置于两个固定板3底部,两个固定板3关于第一凹槽2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两个固定板3顶部均开设有放置槽4,两个放置槽4相靠近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3相靠近的一侧,所述放置槽4内部设有第一螺纹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5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放置槽4前后两侧内壁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5两端外壁均螺纹有第一螺纹座6,所述第一螺纹座6与放置槽4内壁相接触,所述固定板3后侧设有第一锥齿轮7,所述第一锥齿轮7贯穿固定板3与第一螺纹杆5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7后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8,两个第二锥齿轮8之间设有第一外桶9和第一内柱10,所述第一外桶9套设于第一内柱10一端外部,所述第一外桶9前后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内部设有第一滑块12,两个第一滑块12分别与第一内柱10靠近第一外桶9的一端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桶9和第一内柱10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锥齿轮8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桶9和第一内柱10两端外壁均套设有第一支撑柱13,所述第一外桶9和第一内柱10外壁均通过轴承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柱13内壁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柱13分别与两个固定板3后侧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螺纹座6之间设有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设置于第一螺纹杆5远离放置槽4的一侧,所述固定座14顶部固定设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靠近第一螺纹杆5的一侧固定设有气囊16,所述连接板15远离气囊16的一侧固定设有输液管17,所述输液管17靠近气囊16的一端贯穿连接板15并与气囊16固定连通,所述输液管17靠近气囊16的一端内壁固定嵌设有加热丝40,所述输液管17内部固定设有两个隔块18,两个隔块18关于输液管17中心轴线上下对称设置,所述隔块18的径向截面设置为直角梯形,所述隔块18径向截面的锐角边角靠近输液管17中心设置,所述连接板15顶部固定连通有供液管19,所述供液管19底端贯穿连接板15并与气囊16固定连通,所述供液管19顶端外壁螺纹连接有密封盖20。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调节装置为第二螺纹杆21,所述第二螺纹杆21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凹槽2两侧内壁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21两端外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座22,所述第二螺纹座22底部与凹槽内腔底部相接触,两个第二螺纹座22顶部分别与两个固定板3底部固定连接,便于调节两个固定板3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1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23,所述第二凹槽23内部设有第三螺纹杆24,所述第三螺纹杆24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二凹槽23两侧内壁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24两端外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座25,所述第三螺纹座25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板25,所述支撑板25设置于基板1底部,所述支撑板25前端底部固定设有夹板26,所述夹板26底部开设有限位槽27,所述限位槽27内部设有丝杆28,所述丝杆28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限位槽27前后两侧内壁连接,所述丝杆28前端外壁套设有第一夹持板29,所述丝杆28前端外壁通过轴承与第一夹持板29内壁连接,所述丝杆28后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夹持板30,所述第一夹持板29和第二夹持板30底端均贯穿限位槽27并延伸至限位槽27底部,所述夹板26后侧设有第三锥齿轮31,所述第三锥齿轮31贯穿夹板26与丝杆28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31后侧啮合有第四锥齿轮32,两个第四锥齿轮32之间设有第二外桶33和第二内柱34,所述第二外桶33套设于第二内柱34一端外部,所述第二外桶33前后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二滑槽35,所述第二滑槽35内部设有第二滑块36,两个第二滑块36分别与第二内柱34靠近第二外桶33的一端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桶33和第二内柱34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四锥齿轮32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桶33和第二内柱34两端外壁均套设有第二支撑柱37,所述第二外桶33和第二内柱34外壁均通过轴承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柱37外壁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柱37分别与两个夹板26后侧固定连接,便于提高整体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1顶部后侧铰接有防护盖38,便于对基板1上的设备进行防护。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38顶部固定设有把手,便于用户进行拿取。

进一步地,所述隔块18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较强的弹性,能够回弹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杆5、第二螺纹杆21和第三螺纹杆24两端螺纹螺向均相反,所述第一螺纹杆5、第二螺纹杆21和第三螺纹杆24两端螺纹分别关于第一螺纹杆5、第二螺纹杆21和第三螺纹杆24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使第一螺纹杆5、第二螺纹杆21和第三螺纹杆24转动时,能分别带动其上的两个第一螺纹座6、第二螺纹座22和第三螺纹座25同时向内或者向外移动。

本发明还包括该耳鼻喉科用的给药器的给药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户打开防护盖38,然后将药液经供液管19输送至气囊16内部,让后通过密封盖20将供液管19进行封堵;

步骤二:然后用户将基板1上的第一夹持板29放置于肩膀后侧,然后用户通过第三锥齿轮31的转动带动两个第三螺纹座25和其上的夹板26同时向内移动,其在向内移动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用户的两肩距离进行调节,两个夹板26向内移动的同时,第二外桶33和第二内柱34相互收缩;

步骤三:用户通过其中一个第四锥齿轮32的转动带动受第二滑块36和第二滑槽35限位的第二外桶33和第二内柱34进行转动,第二外桶33和第二内柱34转动的同时带动另一个第四锥齿轮32进行转动,两个第四锥齿轮32转动的同时分别带动两个第三锥齿轮31进行转动,两个第三锥齿轮31转动的同时带动丝杆28转动,丝杆28带动其上的第二夹持板30向第一夹持板29方向移动,其在移动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肩宽进行夹持调节;

步骤四:用户通过第二螺纹杆21的转动带动受第一凹槽2限位的两个第二螺纹座22同时向内移动,并将固定板3上的输液管17移动至患者耳内,此过程可根据不同用户进行距离的调节,两个第二螺纹座22向内移动的同时,第一外桶9和第一内柱10相互进行收缩;

步骤五:用户再通过其中一个第二锥齿轮8的转动,带动受第一滑块12和第一滑槽11限位的第一外桶9和第一内柱10进行转动,第一外桶9和第一内柱10转动的同时带动另一个第二锥齿轮8的转动,两个第二锥齿轮8分别通过啮合的第一锥齿轮7带动第一螺纹杆5转动,第一螺纹杆5转动的同时带动受放置槽4限位的两个第一螺纹座6同时向内移动,并对气囊16施加压力,受到压力后的气囊16,将内部的药液输送至输液管17内,同时输液管17内的加热丝40也可对药液进行加热,使其与人体体温接近,这样即可避免患者出现眩晕的情况,之后通过这股压力对两个隔块18进行冲击使其打开一个缺口,然后药液经缺口喷至患者的耳内,喷出之后,隔块18不受冲击力进行回弹复位将输液管17进行封堵,避免药液回流;

步骤六:操作结束之后,用户通过第二螺纹杆21带动两个第一螺纹座6同时向外进行移动,使固定板3上的输液管17与患者分离,之后用户再通过第二外桶33和第二内柱34带动两个第四锥齿轮32转动,然后第四锥齿轮32通过啮合的第三锥齿轮31带动丝杆28转动,丝杆28则带动第二夹持板30与患者肩膀分离,此时可将基板1整体取下,然后翻转防护盖38对基板1上的设备整体进行防护。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