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科室用小儿肺部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91436发布日期:2022-12-27 18:3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给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儿科科室用小儿肺部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2.儿童患上疾病后,一般需要到儿科科室进行观察诊治,而儿童在肺部出现问题后,需要根据病情为肺部输送相关地药物进行治疗,通常是通过向鼻腔喷洒雾状药液,使得儿童吸入药液至肺部,完成肺部给药的过程。
3.现有的小儿肺部给药技术,通常是手动将针筒掺入至药瓶内,并将药液抽出至针筒内,随后再手动推出药液至雾化喷头,由雾化喷头将药液雾状地喷出至儿童鼻腔内,然而如此操作,首先手动推出药液,耗费力气,且不易控制药液喷出的速度和剂量,其次敞开的药瓶可能有灰尘等物飞入,污染药液,同时在抽取药液时,需人工下移针筒,同样操作麻烦,效率低下,并且药瓶未被固定住,可能在抽取药液时翻倒,最后需要依靠人手的力量稳住抽取药液时的针筒,十分不便。
4.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自动缓慢推出药液,自动控制闭合药瓶免受污染的儿科科室用小儿肺部给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缓慢推出药液,自动控制闭合药瓶免受污染的儿科科室用小儿肺部给药装置。
6.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第一方面,一种儿科科室用小儿肺部给药装置,包括有:外壳,外壳下部两侧均连接有导向杆;置物架,置物架滑动式连接在导向杆之间;给药组件,给药组件设置在外壳上部;雾化喷头,雾化喷头设置在给药组件上;装药组件,装药组件设置在置物架上部;插入组件,插入组件设置在外壳内上部一侧与给药组件之间。
7.进一步地,给药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连接在外壳内上部一侧;活塞筒,活塞筒连接在第一支撑架内侧;单向吸水管,单向吸水管连接在活塞筒下部一侧;单向出水管,单向出水管连接在活塞筒一侧与外壳之间,单向出水管一侧与雾化喷头相连接。活塞杆,活塞杆滑动式连接在活塞筒内侧;第一把手,第一把手连接在活塞杆上部一侧,第一把手与外壳滑动式连接;齿条,齿条连接在活塞杆下部;转动杆,转动杆转动式连接在外壳内上部一侧;齿轮,齿轮连接在转动杆中部,齿轮与齿条啮合;电机,电机安装在外壳内上部一侧,电机输出一侧与转动杆相连接。
8.进一步地,装药组件包括有:药瓶,药瓶放置有置物架上部;密封盖,密封盖连接在药瓶上部;挡板,密封盖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挡板;第一弹簧,挡板与密封盖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
9.进一步地,插入组件包括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连接在外壳内上部一侧;第一活动架,第一活动架滑动式连接在第一导杆上,第一活动架与单向吸水管滑动式连接;第二弹
簧,第二弹簧连接在第一活动架与外壳之间,第二弹簧套在第一导杆上;针筒,针筒连接在第一活动架下部一侧,针筒与外壳滑动式连接,针筒与挡板相互配合。
10.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有:第二把手,第二把手滑动式连接在置物架下部一侧;滑套,滑套连接在第二把手一侧;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对称连接在滑套与置物架之间,第三弹簧套在第二把手上;第一挡杆,滑套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挡杆;第四弹簧,第一挡杆与滑套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固定块,固定块连接在置物架下部一侧对称,第一挡杆与固定块相互配合;第二导杆,第二导杆连接在外壳内下部中间;第二活动架,第二活动架滑动式连接在第二导杆上,第二活动架与滑套相互配合,第二活动架与外壳滑动式连接;第五弹簧,第五弹簧连接在第二活动架与外壳之间,第五弹簧套在第二导杆上;压杆,压杆对称连接在第二活动架上部一侧;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连接在第一活动架一侧,第一连杆与压杆相互配合。
11.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稳固组件,稳固组件包括有:第三导杆,第三导杆连接在外壳下部一侧;第三活动架,第三导杆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活动架;第六弹簧,第六弹簧连接在第三活动架之间,第六弹簧套在第三导杆上;夹板,第三活动架一侧均连接有夹板,夹板与药瓶相互配合;第二连杆,第三活动架上部一侧均连接有第二连杆;第四导杆,第四导杆对称连接在外壳内上部一侧;插杆,插杆滑动式连接在第四导杆之间,插杆与第一活动架和第二连杆相互配合;第七弹簧,第七弹簧对称连接在插杆与外壳之间,第七弹簧套在第四导杆上。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设置在外壳下部一侧。
13.进一步地,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连接在外壳下部一侧;第四活动架,第四活动架滑动式连接在第二支撑架内部一侧;第八弹簧,第八弹簧连接在第四活动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第二挡杆,第二挡杆对称连接在第四活动架上部一侧,第二挡杆与滑套和第二把手相互配合;第三把手,第三把手连接在第四活动架下部。
14.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通过推动第二把手和置物架向后移动,置物架被外壳顶住后,继续向后推动第二把手,带动滑套向后移动,推动第二活动架和压杆向后移动,从而推动第一连杆、第一活动架和针筒向下移动,达到自动下移针筒插入到药瓶内的效果;(2)本发明通过第一活动架推动插杆向下移动,推动第二连杆、第三活动架和夹板向内侧移动,将药瓶夹紧固定住,达到自动夹紧固定的效果,保证药液的抽取顺利完成;(3)本发明通过第二把手与第二挡杆配合,将第二把手固定住,将滑套、第二活动架和压杆固定住,最终将第一连杆、第一活动架和针筒固定住,达到方便稳固针筒,维持针筒插入药瓶内状态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的给药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的给药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的装药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的a部分的放大图。
21.图7为本发明的插入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的移动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的移动组件与置物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的移动组件与插入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本发明的稳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2为本发明的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导向杆,3:置物架,4:雾化喷头,5:给药组件,501:第一支撑架,502:活塞筒,503:单向吸水管,504:单向出水管,505:活塞杆,506:第一把手,507:齿条,508:转动杆,509:齿轮,510:电机,6:装药组件,601:药瓶,602:密封盖,603:挡板,604:第一弹簧,7:插入组件,701:第一导杆,702:第一活动架,703:第二弹簧,704:针筒,8:移动组件,801:第二把手,802:滑套,803:第三弹簧,804:第一挡杆,805:第四弹簧,806:固定块,807:第二导杆,808:第二活动架,809:第五弹簧,810:压杆,811:第一连杆,9:稳固组件,901:第三导杆,902:第三活动架,903:夹板,904:第二连杆,905:第六弹簧,906:第四导杆,907:插杆,908:第七弹簧,10:固定组件,1001:第二支撑架,1002:第四活动架,1003:第二挡杆,1004:第八弹簧,1005:第三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9.实施例1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儿科科室用小儿肺部给药装置,包括有外壳1、导向杆2、置物架3、雾化喷头4、给药组件5、装药组件6和插入组件7,外壳1下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导向杆2,导向杆2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置物架3,外壳1上部设有给药组件5,给药组件5上设有雾化喷头4,置物架3上部设有装药组件6,外壳1内上部前侧与给药组件5之间设有插入组件7。
30.给药组件5包括有第一支撑架501、活塞筒502、单向吸水管503、单向出水管504、活塞杆505、第一把手506、齿条507、转动杆508、齿轮509和电机510,外壳1内上部前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架501,第一支撑架501内侧连接有活塞筒502,活塞筒502下部前侧连接有单向吸水管503,活塞筒502前侧与外壳1之间连接有单向出水管504,单向出水管504前侧与雾化喷头4相连接,活塞筒502内侧滑动式连接有活塞杆505,活塞杆505上部后侧连接有第一把手506,第一把手506与外壳1滑动式连接,活塞杆505下部连接有齿条507,外壳1内上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杆508,转动杆508中部连接有齿轮509,齿轮509与齿条507啮合,外壳1内上部右前侧安装有电机510,电机510输出左侧与转动杆508相连接。
31.装药组件6包括有药瓶601、密封盖602、挡板603和第一弹簧604,置物架3上部放置有药瓶601,药瓶601上部连接有密封盖602,密封盖602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挡板603,挡板603与密封盖602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604。
32.插入组件7包括有第一导杆701、第一活动架702、第二弹簧703和针筒704,外壳1内上部前侧连接有第一导杆701,第一导杆701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活动架702,第一活动架702与单向吸水管503滑动式连接,第一活动架702与外壳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703,第二弹簧703套在第一导杆701上,第一活动架702下部前侧连接有针筒704,针筒704与外壳1滑动
式连接,针筒704与挡板603相互配合。
33.当使用者需要向儿童肺部给药时,初始状态下,药瓶601内部装有足量药液,推动置物架3向后移动,带动药瓶601向后移动至针筒704下方,随后推动第一活动架702向下移动,第二弹簧703被压缩,带动针筒704向下移动,针筒704移动至密封盖602内接触到挡板603后,将推动挡板603向外侧移动,第一弹簧604被压缩,使得针筒704插入到药瓶601内,此时手动推动第一把手506向后移动,带动活塞杆505向后移动,针筒704将药瓶601内的药液抽出至第一活动架702内,并通过单向吸水管503抽入至活塞筒502内,而后即可松开第一活动架702,在第二弹簧703的作用下,推动第一活动架702和针筒704向上移动,针筒704远离挡板603后,在第一弹簧604的作用下,推动挡板603向内侧移动,密封药瓶601,需要为儿童肺部给药时,则启动电机510,带动转动杆508和齿轮509转动,带动齿条507向前移动,从而带动活塞杆505和第一把手506向前移动,将活塞筒502内的药液推出,通过单向出水管504排出至雾化喷头4,由雾化喷头4将药液雾状地喷出,即可将雾化喷头4对准儿童鼻腔,儿童吸入药液至肺部,完成给药,最后关闭电机510,雾化喷头4停止喷药,并拉动置物架3和药瓶601向前移动,恢复至原状态,如此往复,达到简单操作实现肺部给药的效果。
34.实施例2如图1、图2、图8~图12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移动组件8,移动组件8包括有第二把手801、滑套802、第三弹簧803、第一挡杆804、第四弹簧805、固定块806、第二导杆807、第二活动架808、第五弹簧809、压杆810和第一连杆811,置物架3下部前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把手801,第二把手801后侧连接有滑套802,滑套802与置物架3之间左右对称连接有第三弹簧803,第三弹簧803套在第二把手801上,滑套802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挡杆804,第一挡杆804与滑套802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805,置物架3下部前侧左右对称连接有固定块806,第一挡杆804与固定块806相互配合,外壳1内下部中间连接有第二导杆807,第二导杆807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活动架808,第二活动架808与滑套802相互配合,第二活动架808与外壳1滑动式连接,第二活动架808与外壳1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809,第五弹簧809套在第二导杆807上,第二活动架808上部后侧左右对称连接有压杆810,第一活动架702后侧连接有第一连杆811,第一连杆811与压杆810相互配合。
35.推动第二把手801向后移动,带动滑套802、第一挡杆804和固定块806向后移动,从而带动置物架3和药瓶601向后移动,置物架3移动至顶住外壳1后不再移动,此时继续推动第二把手801,带动滑套802和第一挡杆804继续向后移动,第三弹簧803被拉伸,使得第一挡杆804被推动向内侧移动,第四弹簧805被压缩,第一挡杆804远离固定块806后,在第四弹簧805的作用下,推动第一挡杆804向外侧移动,滑套802移动至接触到第二活动架808后,将推动第二活动架808和压杆810向后移动,第五弹簧809被压缩,从而推动第一连杆811向下移动,带动第一活动架702向下移动,最终使得针筒704插入到药瓶601内,抽出药液,药液抽取完毕后,松开第二把手801,在第三弹簧803的作用下,推动滑套802、第一挡杆804和第二把手801向前移动,第一挡杆804移动至为接触到固定块806后,被推动向内侧移动,第四弹簧805被压缩,第一挡杆804移动至原位置后,在第四弹簧805的作用下,推动第一挡杆804向外侧移动,插入到固定块806内,将滑套802和第二把手801固定住,再拉动第二把手801、滑套802、第一挡杆804和固定块806向前移动,带动置物架3和药瓶601向前移动,而滑套802远离第二活动架808后,在第五弹簧809的作用下,推动第二活动架808和压杆810向前移动远离
第一连杆811,使得第一活动架702和针筒704向上复位,带动第一连杆811向上移动,恢复至原状态,如此往复,达到自动下移针筒704插入到药瓶601内的效果。
36.还包括有稳固组件9,稳固组件9包括有第三导杆901、第三活动架902、夹板903、第二连杆904、第六弹簧905、第四导杆906、插杆907和第七弹簧908,外壳1下部前侧连接有第三导杆901,第三导杆901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活动架902,第三活动架902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905,第六弹簧905套在第三导杆901上,第三活动架902前部内侧均连接有夹板903,夹板903与药瓶601相互配合,第三活动架902上部后侧均连接有第二连杆904,外壳1内上部前侧左右对称连接有第四导杆906,第四导杆906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插杆907,插杆907与第一活动架702和第二连杆904相互配合,插杆907与外壳1之间左右对称连接有第七弹簧908,第七弹簧908套在第四导杆906上。
37.第一活动架702下移至接触到插杆907后,将推动插杆907向下动,第七弹簧908被压缩,插杆907移动至接触到第二连杆904后,将推动第二连杆904向内侧移动,带动第三活动架902和夹板903向内侧动,第六弹簧905被压缩,使得夹板903将药瓶601夹紧固定住,药液抽取完毕后,第一活动架702向上移动远离插杆907,在第七弹簧908的作用下,推动插杆907向上移动远离第二连杆904,在第六弹簧905的作用下,推动第三活动架902、第二连杆904和夹板903向外侧移动,将药瓶601松开,如此往复,达到自动夹紧固定的效果,保证药液的抽取顺利完成。
38.还包括有固定组件10,固定组件10包括有第二支撑架1001、第四活动架1002、第二挡杆1003、第八弹簧1004和第三把手1005,外壳1下部前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架1001,第二支撑架1001内部前侧滑动式连接有第四活动架1002,第四活动架1002与第二支撑架1001之间连接有第八弹簧1004,第四活动架1002上部前侧左右对称连接有第二挡杆1003,第二挡杆1003与滑套802和第二把手801相互配合,第四活动架1002下部连接有第三把手1005。
39.第二把手801和滑套802向后移动至接触到第二挡杆1003后,将推动第二挡杆1003向下移动,第八弹簧1004被压缩,第二把手801移动通过第二挡杆1003后,在第八弹簧1004的作用下,推动第四活动架1002和第二挡杆1003向上移动,使得第二挡杆1003挡住第二把手801,将滑套802、第二活动架808和压杆810固定住,最终将第一活动架702和针筒704固定住,保持针筒704插入药瓶601内的状态,药液抽取完毕后,拉动第三把手1005向下移动,带动第四活动架1002和第二挡杆1003向下移动,第八弹簧1004被压缩,第二挡杆1003不再挡住第二把手801,第二把手801和滑套802向前移动复位,最终使得第一活动架702和针筒704向上复位,松开第三把手1005,在第八弹簧1004的作用下,推动第四活动架1002和第二挡杆1003向上移动,恢复至原状态,如此往复,达到方便稳固针筒704,维持针筒704插入药瓶601内状态的效果。
4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