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160066发布日期:2022-11-12 02:0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作为全球性的医疗问题,伤口难以快速和完全愈合依然是严峻的临床挑战。传统的伤口敷料例如绷带、纱布、脱脂棉等仅能作为物理保护的屏障来帮助愈合,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对伤口护理的需求。近年来,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在用作伤口愈合敷料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除了提供上述传统敷料所具有的物理保护作用之外,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具有特定的孔径分布,其在和皮肤紧密贴合后能够隔离细菌,允许水和氧气透过,并促进活性成分吸收。许多生物相容性很好的聚合物材料都被成功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膜。
3.然而,预先加工成型的纳米纤维膜在用于治疗一些复杂部位的伤口时,无法实现对伤口的紧密贴合,进而难以实现完全隔菌和高效促进愈合的效果。另外,预先成型的敷料在用于治疗时也需要复杂的操作。因此相比于预成型敷料,皮肤伤口原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技术有更大的优势和迫切需求。原位电纺成膜技术除了要求聚合物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也要求溶解聚合物的溶剂也是无毒和绿色的,因此可用于该技术的聚合物材料和溶剂比较少。目前市场上虽已有个别原位电纺成膜技术用于护肤领域,但该技术还并未用于医用伤口敷料领域。且该已有的原位电纺成膜技术制备的纤维膜在皮肤贴合性和力学性能方面存在不足,进而限制了其医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根据第一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制备纤维膜的方法,包括:
5.喷涂步骤,包括对覆膜形成对象物喷涂组合物,形成所述纤维膜;
6.所述组合物含有成分(a)、成分(b)、成分(c);
7.所述成分(a)包含挥发性物质;
8.所述成分(b)包含具有纤维膜形成能力且能溶解于所述挥发性物质中的疏水性聚合物;
9.所述成分(c)包含表面活性剂。
10.根据第二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第一方面的方法制得的纤维膜。
11.根据第三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成分(a)、成分(b)、成分(c);
12.所述成分(a)包含挥发性物质;
13.所述成分(b)包含具有纤维膜形成能力且能溶解于所述挥发性物质中的疏水性聚合物;
14.所述成分(c)包含表面活性剂。
15.依据上述实施例的一种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喷涂至皮肤的伤
口部位,所形成的覆膜的杨氏模量与皮肤接近,有利于伤口部位频繁活动时依然保持紧密贴合状态。
16.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纤维膜具有优异的皮肤贴合性。
17.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纤维膜具有优异的拉伸韧性。
18.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纤维膜具有优异的喷丝稳定性、皮肤贴合性、最大拉伸力、拉伸韧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实施例1中的皮肤原位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膜的示意图;
20.图2.1为实施例1制得的电纺膜的扫描电镜图;
21.图2.2为实施例7制得的电纺膜的扫描电镜图;
22.图2.3为实施例8制得的电纺膜的扫描电镜图;
23.图3.1为实施例1制得的电纺膜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图;
24.图3.2为实施例7制得的电纺膜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图;
25.图3.3为实施例8制得的电纺膜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图;
26.图4为单位面积喷涂不同时间实施例1电纺膜的隔菌性能测试结果图;
27.图5为实施例1制得的电纺膜的透气性能测试结果图;
28.图6为实施例8制得的电纺膜促进活体伤口愈合的效果图;
29.图7为实施例8制得的电纺膜促进活体伤口愈合的比例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技术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技术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31.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32.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
33.根据第一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制备纤维膜的方法,包括:
34.喷涂步骤,包括对覆膜形成对象物喷涂组合物,形成所述纤维膜;
35.所述组合物含有成分(a)、成分(b)、成分(c);
36.所述成分(a)包含挥发性物质;
37.所述成分(b)包含具有纤维膜形成能力且能溶解于所述挥发性物质中的疏水性聚
合物;
38.所述成分(c)包含表面活性剂。
3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聚醚类表面活性剂。
4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泊洛沙姆(poloxamer)、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ppg)、聚丁二醇(ptmg)、聚(1,2-丁二醇)(pbg)等等中的至少一种。
4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4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泊洛沙姆的分子量可以为500~20000,包括但不限于500、600、700、800、9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8000、19000、20000。泊洛沙姆的分子量不受限制,任意分子量的泊洛沙姆均适用于本发明。
4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泊洛沙姆包括但不限于泊洛沙姆101、泊洛沙姆181、泊洛沙姆124、泊洛沙姆188、泊洛沙姆407等等中的至少一种。
4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或聚(1,2-丁二醇)的分子量≤2000。
4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乙二醇包括但不限于peg-8(分子量为400da的聚乙二醇,cas号为25322-68-3)。
46.在一实施例中,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可以仅为泊洛沙姆。
47.在一实施例中,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可以同时包含泊洛沙姆以及聚乙二醇。
48.在一实施例中,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可以为泊洛沙姆与聚乙二醇的混合物。聚乙二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peg-8。
4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泊洛沙姆在泊洛沙姆与聚乙二醇组成的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数为10%~100%,包括但不限于10%、20%、30%、40%、50%、60%、70%、80%、90%、100%。
5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挥发性物质包括但不限于醇、酸、水中的至少一种。
5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挥发性物质包括但不限于乙醇、异丙醇、丁醇、六氟异丙醇、乙酸、水中的至少一种。
5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挥发性物质包括1)乙醇、异丙醇、丁醇、六氟异丙醇、乙酸中的至少一种,以及2)水。挥发性物质中可加少量的水,水在挥发性物质中的质量占比可以是1~10%,包括但不限于1%、2%、3%、4%、5%、6%、7%、8%、9%、10%。
5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疏水性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酰胺、聚氨酯(pu)、玉米蛋白(zein)、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硅橡胶等等中的至少一种。
5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分(b)在所述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数为5%~50%,包括但不限于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0%、40%、50%等。
5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分(b)与所述成分(c)的质量比为10:(0.1~10),优选为10:(2~10),更优选为10:(3~10),更优选为10:(3~9),更优选为10:(3~8),更优选为10:(3~5)。所述成分(b)与所述成分(c)的质量比包括但不限于10:0.1、10:0.2、10:0.3、10:0.4、
10:0.5、10:0.6、10:0.7、10:0.8、10:0.9、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
5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分(a)在所述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数≥50%。
5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分(a)在所述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数为50%~90%,包括但不限于50%、60%、70%、80%、90%。
5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分(a)在所述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数为70%~90%。
5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喷涂包括但不限于静电喷涂。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现有的静电喷涂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静电纺丝装置)进行静电喷涂。
6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覆膜形成物包括人或动物的皮肤表面。
61.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喷涂至皮肤的伤口部位,所形成的覆膜的杨氏模量与皮肤接近,有利于伤口部位频繁活动时依然保持紧密贴合状态。
6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纤维膜包括医用纤维膜。该纤维膜喷涂至人或动物的皮肤表面后,具有隔菌作用,避免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63.根据第二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第一方面任意一项的方法制得的纤维膜。
64.在一实施例中,纤维膜的厚度为5~500μm,纤维膜的厚度包括但不限于5μm、10μm、20μm、30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200μm、300μm、400μm、500μm等等。可以通过控制静电喷涂的时间,获得所需的纤维膜厚度。
65.根据第三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成分(a)、成分(b)、成分(c);
66.所述成分(a)包含挥发性物质;
67.所述成分(b)包含具有纤维膜形成能力且能溶解于所述挥发性物质中的疏水性聚合物;
68.所述成分(c)包含表面活性剂。
6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挥发性物质包括但不限于醇、酸、水中的至少一种。
7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挥发性物质包括但不限于乙醇、异丙醇、丁醇、六氟异丙醇、乙酸、水中的至少一种。
7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挥发性物质包括1)乙醇、异丙醇、丁醇、六氟异丙醇、乙酸中的至少一种,以及2)水。
7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疏水性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酰胺、聚氨酯(pu)、玉米蛋白(zein)、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硅橡胶等等中的至少一种。
7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聚醚类表面活性剂。
7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泊洛沙姆(poloxamer)、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ppg)、聚丁二醇(ptmg)、聚(1,2-丁二醇)(pbg)等等中的至少一种。
7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泊洛沙姆的分子量为500~20000。
7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泊洛沙姆包括但不限于泊洛沙姆101、泊洛沙姆181、泊洛沙姆124、泊洛沙姆188、泊洛沙姆407等等中的至少一种。
7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或聚(1,2-丁二醇)的分子量≤
2000。
7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乙二醇包括但不限于peg-8(分子量为400da的聚乙二醇,cas号为25322-68-3)。
7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分(b)在所述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数为5%~50%,包括但不限于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0%、40%、50%等。
8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分(b)与所述成分(c)的质量比为10:(0.1~10),优选为10:(2~10),更优选为10:(3~10),更优选为10:(3~9),更优选为10:(3~8),更优选为10:(3~5)。所述成分(b)与所述成分(c)的质量比包括但不限于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
8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分(a)在所述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数≥50%。
8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分(a)在所述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数为50%~90%,包括但不限于50%、60%、70%、80%、90%。
8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分(a)在所述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数为70%~90%。
8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用于对覆膜形成对象物进行喷涂,形成纤维膜。
8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喷涂包括但不限于静电喷涂。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现有的静电喷涂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静电纺丝装置)进行静电喷涂。
8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覆膜形成物包括人或动物的皮肤表面。
8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纤维膜包括医用纤维膜。
8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醚类表面活性剂为泊洛沙姆。
8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包含泊洛沙姆以及聚乙二醇。
9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乙二醇包括peg-8。
9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泊洛沙姆在泊洛沙姆与聚乙二醇组成的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数为10%~100%。
92.鉴于现有用于临床伤口愈合的纱布等敷料产品难以达到理想的隔菌透气及促愈合等效果,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医用的皮肤原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一次操作即可获得优于纱布的促愈合效果,不用频繁多次操作,可广泛适用不同的伤口部位,特别是具有不规则形状和需要频繁活动的伤口部位。类似的原位电纺成膜方法虽然已有制造覆膜用于护肤领域,但并未用于医用伤口敷料领域,且已有的原位电纺成膜技术制备的纤维膜皮肤贴合性及力学性能不足。本发明可以解决该问题,使得本产品具有可长时间使用的医用效果。
93.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通过便携式静电纺丝装置将组合物原位喷涂到皮肤伤口表面进而形成具有隔菌透气及促伤口愈合功能的纳米纤维膜。
94.在一实施例中,组合物包括成分a、b和c。a选自醇、水和酸等1种或2种以上的挥发性物质。b选自具有纤维膜形成能力的疏水性聚合物。c选自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其中b占组合物总质量分数为5~50%,b和c的质量比为10:10~10:0.1。
95.在一实施例中,挥发性物质a为溶剂,具体可以为乙醇、异丙醇、丁醇、六氟异丙醇、乙酸及水等,或者两种以上前述溶剂的混合物等。
96.在一实施例中,具有成纤维能力的疏水性聚合物b包括但不限于聚己内酯(pcl)、
聚乳酸(pl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酰胺、聚氨酯(pu)、玉米蛋白(zein)、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硅橡胶等等中的至少一种。
97.在一实施例中,c为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分子量为500~20000的泊洛沙姆(poloxamer)、分子量为2000以下的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ppg)、聚丁二醇(ptmg)或聚(1,2-丁二醇)(pbg)等等中的至少一种。
98.在一实施例中,通过便携式电纺装置将组合物喷涂到皮肤伤口表面得到特定厚度的能够完全覆盖伤口的纳米纤维膜。
99.与常规的医用纱布技术相比,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能够在复杂伤口表面形成一层与皮肤紧密贴合的纤维膜,从而实现高效隔菌作用,且该纤维膜的杨氏模量和皮肤更接近,有利于伤口部位频繁活动时依然保持紧密贴合状态。
100.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在整个伤口治疗期间只需操作一次,避免频繁更换纱布造成的二次伤害,且获得比纱布更好的促伤口愈合的效果。
101.实施例1~10
102.实施例1~10旨在设计电纺膜的组合物配方,并测试喷丝稳定性、皮肤贴合性、拉伸性能等。
103.实施例1~10的静电喷涂方法如下:
104.确定便携式电纺装置喷涂纳米纤维膜的技术参数,将配制好的纺丝溶液加入电纺装置中,选择针头规格为23g,打开开关,调节电压为10kv,室温25℃,相对湿度45~65%,使伤口与喷射口距离为10~15cm,直接在患处覆盖伤口促修复电纺纤维膜。实施例1、7、8制得的电纺膜形貌如图2.1、图2.2、图2.3所示。
105.图1所示为皮肤原位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膜的示意图。
106.按表1配制各实验组配方。
107.表1中,各实施例在使用挥发性组分乙醇的基础上,配方还包括:
108.1)pvb与poloxamer 101、181、124、188、407等不同泊洛沙姆组合;
109.2)pvb与poloxamer 101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得到的组合物;
110.3)pvb与peg-8混合;
111.4)pvb与poloxamer 101及peg-8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得到的组合物。
112.按表1中的配比,配制各实施例的配方后,参照图1,使用便携式电纺装置在人体皮肤表面喷涂纳米纤维膜,然后对各个配方的纳米纤维膜进行感官评价性能评分,同时进行理化性能测试,并进行评分。
113.皮肤原位静电纺丝不同的组合物,评价形成的纳米纤维膜的喷丝稳定性、膜的皮肤贴合性及透明度等感官性能以及拉伸性能。
114.各试剂的购买来源说明如下:
115.pvb:日本积水化学bm-1。
116.peg-8:广州汇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7.泊洛沙姆101、泊洛沙姆181、泊洛沙姆124: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8.泊洛沙姆188、泊洛沙姆407:西安天正药用辅料有限公司(生产商为德国巴斯夫公司)。
119.喷丝稳定性
120.使用静电喷雾装置进行液状组合物的喷雾性评价,喷丝稳定性的赋分规则如下:
121.1分:纺丝时纤维飞散蓬松,喷丝不连续,难以形成覆膜。
122.2分:纺丝时纤维飞散,勉强能够形成覆膜。
123.3分:纺丝稳定,覆膜的形成良好。
124.皮肤贴合性
125.对各实施例中形成的覆膜,评价覆膜与皮肤的紧密贴合性。从与皮肤垂直的方向用手指触摸覆膜并赋予微细振动负载,并且在与皮肤平行的方向用手指往返地对覆膜施加剪切力,对之后的覆膜状态进行目测观察,由此进行紧密贴合性评价,皮肤贴合性赋分规则如下:
126.1分:用手指在垂直方向赋予微细振动负载时,覆膜几乎全部剥离。
127.2分:用手指在垂直方向赋予微细振动负载时,形成覆膜的纤维剥离一部分。
128.3分:虽然垂直方向时不发生剥离,但在平行方向施加剪切力时,覆膜几乎全部剥离。
129.4分:虽然垂直方向时不发生剥离,但用手指在平行方向施加剪切力时,覆膜或纤维剥离一部分。
130.5分:垂直方向不发生剥离,并且即使在平行方向施加剪切力时,覆膜或纤维也不发生剥离。
131.最大拉伸力
132.对所形成的的覆膜使用拉力试验机(深圳市铭宇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型号my-dl-20)测试拉伸断裂力(即最大拉伸力),评价其拉伸性能,覆膜规格为2*4cm,厚度为50μm。最大拉伸力的赋分规则如下:
133.1分:最大拉伸力≥0n且<0.8n。
134.2分:最大拉伸力≥0.8n且≤1.2n。
135.3分:最大拉伸力>1.2n。
136.拉伸韧性
137.由拉力试验机测得拉伸形变率,通过拉伸形变率评价拉伸韧性,拉伸韧性的赋分规则如下:
138.1分:拉伸形变率<80%。
139.2分:拉伸形变率≥80%且≤160%。
140.3分:拉伸形变率>160%。
141.测试及评分结果见表1。
142.表1
[0143][0144]
从表1可见,实施例1中的成分(c)单独使用peg-8,其皮肤贴合性相对较差,容易起皱和脱落,且拉伸韧性相对比较差。实施例2、7中的成分(c)单独使用p101,皮肤贴合性和拉伸韧性都显著优于实施例1。实施例8、9中,成分(c)在使用p101的基础上加入peg-8,同样具有优异的皮肤贴合性和拉伸韧性。证明泊洛沙姆的加入显著提升皮肤贴合性和拉伸韧性。
[0145]
从表1可见,实施例2、7、8、9制得的纤维膜在喷丝稳定性、皮肤贴合性、最大拉伸力、拉伸韧性方面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0146]
实施例10制得的纤维膜也具有较好的喷丝稳定性,在皮肤贴合性、最大拉伸力、拉伸韧性方面也具有较好的性能。
[0147]
测试例1
[0148]
本测试例旨在测试电纺膜理化性质。
[0149]
图2.1、图2.2、图2.3、图3.1、图3.2、图3.3为测得的纳米纤维膜的相关理化性能结果图,包括纳米纤维直径、力学性能等。从图2.1、图2.2、图2.3可见,实施例1、7、8制得的电纺膜的纳米纤维直径分别为3.97
±
0.322μm、3.99
±
0.570μm、5.95
±
0.323μm。
[0150]
从图3.1、图3.2、图3.3可见,实施例1、7和8最大拉伸力分别为1.75n、0.88n、1.35n;拉伸形变率分别为133%、190%、167%。
[0151]
测试例2
[0152]
本测试例旨在测试电纺膜的隔菌性能。
[0153]
按不同纺丝时间制备不同厚度电纺膜,用打孔器将膜制成圆片,灭菌备用。在10ml离心管中添加培养基至液面与管口齐平,在管口处覆盖电纺膜。菌液经过稀释,制备成1*109cfu/ml浓度的细菌悬液。将20μl细菌悬液滴在各电纺膜表面。将培养基放入37℃恒温培养箱,30min后取出并揭开各样品,取离心管中的培养基进行稀释,常规涂板后将培养板置入37℃培养箱培养12h,取出进行菌落计数。
[0154]
图4为测试单位面积喷涂不同时间实施例1电纺膜的体外隔菌性能测试结果图,可见,静电喷涂10s,培养基表面有127个菌落;静电喷涂40s,降低至9个菌落;静电喷涂50s、60s、70s、80s、90s、100s,均没有菌落,证明电纺膜厚度与单位面积喷涂时间成正比,从而证明一定厚度的电纺膜具有隔菌作用。
[0155]
测试例3
[0156]
本测试例旨在测试电纺膜的气体透过性。
[0157]
在两个50ml离心管管口分别紧密覆盖实施例1电纺膜,管中分别装有30ml去离子
水和5%(v/v)热的醋酸溶液,然后分别滴一滴甲基橙在两个电纺膜表面。5分钟后,观察甲基橙溶液颜色变化。如图5所示,不含醋酸组的甲基橙依然是黄色,而含有醋酸组的甲基橙颜色变成橙色。这是由于醋酸从电纺膜下面透过,被上面的甲基橙吸收。该结果直观地表明具有隔菌作用的电纺膜也具有透气性。
[0158]
测试例4
[0159]
本测试例旨在评估电纺膜活体伤口愈合效果。
[0160]
本测试例使用健康雄性c57bl/6小鼠,体重为20~25g,实验前接受适应性喂养3-5天。麻醉后剔除背部的毛,使皮肤充分暴露。用75%酒精对小鼠背部进行消毒,用眼科剪修剪出直径为8mm的全皮层伤口,动物分成3组:对照组为空白组和普通纱布包扎组,实验组为实施例8电纺膜组。分别于第0、3、7、10及14天观察小鼠伤口愈合情况,并最终计算出伤口愈合比例。愈合比例是指伤口愈合的面积占伤口原始面积的百分比。如图6所示,空白组的伤口愈合速率最慢,且在伤口愈合初期有明显的炎症现象,纱布组要稍好于空白组,然而纱布组由于会粘连伤口组织,多次更换时会造成伤口二次伤害,减缓愈合速率,而电纺膜实验组的愈合效果则显著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且伤口愈合期间并未观察到显著的炎症。通过定量计算,如图7所示,得到在14天终点时空白组、纱布组和电纺膜组的愈合比例分别为52.9%、74.7%和84.5%。前述结果表明电纺膜相比于纱布,具有更好的促进活体伤口愈合的效果。
[0161]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