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160066发布日期:2022-11-12 02: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备纤维膜的方法,包括:喷涂步骤,包括对覆膜形成对象物喷涂组合物,形成所述纤维膜;所述组合物含有成分(a)、成分(b)、成分(c);所述成分(a)包含挥发性物质;所述成分(b)包含具有纤维膜形成能力且能溶解于所述挥发性物质中的疏水性聚合物;所述成分(c)包含表面活性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醚类表面活性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包括泊洛沙姆、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聚(1,2-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泊洛沙姆的分子量为500~20000;优选地,所述泊洛沙姆包括泊洛沙姆101、泊洛沙姆181、泊洛沙姆124、泊洛沙姆188、泊洛沙姆407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或聚(1,2-丁二醇)的分子量≤2000;优选地,所述聚乙二醇包括peg-8。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类表面活性剂为泊洛沙姆。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包含泊洛沙姆以及聚乙二醇。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包括peg-8。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泊洛沙姆在泊洛沙姆与聚乙二醇组成的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数为10%~100%。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挥发性物质包括醇、酸、水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挥发性物质包括乙醇、异丙醇、丁醇、六氟异丙醇、乙酸、水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挥发性物质包括1)乙醇、异丙醇、丁醇、六氟异丙醇、乙酸中的至少一种,以及2)水;优选地,所述疏水性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酰胺、聚氨酯、玉米蛋白、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硅橡胶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成分(b)在所述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数为5%~50%;优选地,所述成分(b)与所述成分(c)的质量比为10:(0.1~10);优选地,所述喷涂包括静电喷涂;优选地,所述覆膜形成物包括人或动物的皮肤表面;优选地,所述纤维膜包括医用纤维膜。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得的纤维膜。10.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含有成分(a)、成分(b)、成分(c);所述成分(a)包含挥发性物质;所述成分(b)包含具有纤维膜形成能力且能溶解于所述挥发性物质中的疏水性聚合物;
所述成分(c)包含表面活性剂。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挥发性物质包括乙醇、异丙醇、丁醇、六氟异丙醇、乙酸、水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醚类表面活性剂;优选地,所述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包括泊洛沙姆、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聚(1,2-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泊洛沙姆的分子量为500~20000;优选地,所述泊洛沙姆包括泊洛沙姆101、泊洛沙姆181、泊洛沙姆124、泊洛沙姆188、泊洛沙姆407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或聚(1,2-丁二醇)的分子量≤2000;优选地,所述聚乙二醇包括peg-8;优选地,所述挥发性物质包括醇、酸、水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挥发性物质包括乙醇、异丙醇、丁醇、六氟异丙醇、乙酸、水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挥发性物质包括1)乙醇、异丙醇、丁醇、六氟异丙醇、乙酸中的至少一种,以及2)水;优选地,所述疏水性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酰胺、聚氨酯、玉米蛋白、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硅橡胶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成分(b)在所述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数为5%~50%;优选地,所述成分(b)与所述成分(c)的质量比为10:(0.1~10);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用于对覆膜形成对象物进行喷涂,形成纤维膜;优选地,所述喷涂包括静电喷涂;优选地,所述覆膜形成物包括人或动物的皮肤表面;优选地,所述纤维膜包括医用纤维膜;优选地,所述聚醚类表面活性剂为泊洛沙姆;优选地,所述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包含泊洛沙姆以及聚乙二醇;优选地,所述聚乙二醇包括peg-8;优选地,所述泊洛沙姆在泊洛沙姆与聚乙二醇组成的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数为10%~100%。

技术总结
一种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喷涂步骤,包括对覆膜形成对象物喷涂组合物,形成所述纤维膜;所述组合物含有成分(A)、成分(B)、成分(C);所述成分(A)包含挥发性物质;所述成分(B)包含具有纤维膜形成能力且能溶解于所述挥发性物质中的疏水性聚合物;所述成分(C)包含表面活性剂。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喷涂至皮肤的伤口部位,所形成的覆膜的杨氏模量与皮肤接近,有利于伤口部位频繁活动时依然保持紧密贴合状态。态。态。


技术研发人员:邓扬 刘赣 李洋 梁浩新 傅岳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百达联康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1
技术公布日:2022/11/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