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免疫细胞膜的靶向药物递送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文档序号:36508464发布日期:2023-12-29 01: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免疫细胞膜的靶向药物递送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包括免疫细胞膜、plga纳米微球和药物分子,所述药物分子包埋于所述plga纳米微球内,所述免疫细胞膜通过超声法或挤出法包覆于所述plga纳米微球外部,其中,药物分子为大分子蛋白药物或疏水性小分子药物;所述免疫细胞膜、plga纳米微球的质量比为1:1~2:1,plga纳米微球与大分子蛋白药物的质量比为1800:1~9000:1,plga纳米微球与疏水性小分子药物的质量比为60:1~2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免疫细胞膜的靶向药物递送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细胞膜由外周血液分离的人源免疫细胞提取得到,所述免疫细胞为t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所述大分子蛋白药物为组蛋白琥珀酰化酶gcn5,所述疏水性小分子药物为小分子抑制剂cpypp或西维来司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免疫细胞膜的靶向药物递送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plga纳米微球的平均粒径为200-400nm。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免疫细胞膜的靶向药物递送纳米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用所述免疫细胞膜包封包埋有药物分子的plga纳米微球通过超声法或推膜法进行,其中,所述超声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膜法包括:将所述免疫细胞膜与包埋有药物分子的plga纳米微球混匀后,对得到的混合物用挤出器进行挤出处理,所述挤出处理过程采用聚碳酸酯膜作为过滤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蛋白药物采用双乳化法包埋于所述plga纳米微球,所述疏水性小分子药物采用单乳化法包埋于所述plga纳米微球,其中,所述单乳化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乳化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冻干处理前,还包括添加冻干保护剂的步骤,所述冻干保护剂为聚乙烯醇或甘露醇,所述冻干保护剂的质量浓度为0.5%-1%(w/v)。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免疫细胞膜的靶向药物递送纳米微球在负载治疗脊柱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免疫细胞膜的靶向药物递送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基于免疫细胞膜的靶向药物递送纳米微球包括免疫细胞膜、PLGA纳米微球和药物分子,药物分子包埋于PLGA纳米微球内,免疫细胞膜通过超声法或挤出法包覆于PLGA纳米微球外部,其中,药物分子为大分子蛋白药物(组蛋白琥珀酰化酶GCN5)、疏水性小分子药物(小分子抑制剂CPYPP或西维来司钠SVT)。该基于免疫细胞膜的靶向药物递送纳米微球可靶向到体内各部位的T细胞、中性粒细胞,缓释的药物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调控脊柱的炎症反应,实现脊柱炎症的精准治疗,且该靶向药物递送纳米微球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负载治疗脊柱炎症的药物,特别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

技术研发人员:朱美灵,王翰,杨娜,沈双伟,张梦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