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9820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心绞痛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治疗和预防心绞痛的电子医疗仪器。
目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主要采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因其起效时间较长(5-10分钟)治疗时具有某些付作用,长期服用后会产生耐药性,其它治疗方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起效快、无创伤、无药物付作用的电子医疗仪器,通过对人体至阳穴的刺激作用达到治疗和预防心绞痛,为心脏病患者解除痛苦的目的。
心绞痛治疗仪作为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它由cmos门电路构成振荡器和单稳态电路、一级功率放大电路、过压保护和指示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及输出电极组成。振荡器输出方波,经微分后触发单稳态电路得到一定宽度的脉冲,经功率放大后,从变压器的输出端可以得到稳定的特定频率及波形的电脉冲。
它与现有技术比较,例如电子健美减肥器(专利号87250202)采用了BG1、BG2、BG3三级功放,但它的输出功率并不大,既无过压保护又无过流保护。本治疗仪采用的新颖设计克服了上述弊病,而且成本有所降低。
本设计的功率放大电路和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及指示电路紧密结合。功率放大电路仅用一个功放晶体管。过压保护和指示电路由一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串联组成。该电阻用以减小功放管所承受的反向电压,并限制输出电压的最高幅度。过流保护电路由一电阻组成,它与输出电位器串联,使输出脉冲达到足够强度又防止电流过大灼伤患者。
本治疗仪的特征还在于两输出电极大小不同,连接主穴--至阳穴的输出电极较小,可得到较大电流密度,定位更加准确,有利于改善刺激疗效。另一电极面积较大,置于胸前剑突下较敏感部位,可减小针刺感。治疗时主、配穴采用大小不同输出电极,尚未见之于其它治疗仪器。
本心绞痛治疗仪,输出电脉冲的特征是频率为50-300Hz的双向波形。其频率和波形是根据生理学刺激阈值的关系,消除极化作用和临床实验要求选定的。因此可以说本实用新型是科研和临床应用、电子技术和实验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经过周密的科学实验和临床验证,疗效肯定。解放军第266医院在“按压至阳穴治疗心绞痛”的科研工作中(已获得1989年军内科技进步二等奖),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彩色多普勒心动图等先进手段作了大量对照试验,证明使用本仪器刺激人体至阳穴可以使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在两个时相中均得到扩张,可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大左室顺应性,降低氧耗量(约24.3%),因而可以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心绞痛。
解放军第266医院内二科经临床使用,医治200例,显效率达百分之九十。
(2)治疗时起效快(一般不到半分钟)、作用持久、无创伤性、无药物付作用。
(3)本仪器体积小、耗电省、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患者可以随身携带,随时进行治疗。
下面结合电原理图一,描述该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中与非门1、2和R1、C1组成多谐波振荡器;与非门3、4和R2、R3、C3组成单稳电路;R4、C2为微分电路;BG1与变压器T1构成功放级,输出治疗所需电脉冲;R5和LED为过压保护电路,LED兼作工作指示用。R6作为输出过流保护,可防止大电流灼伤患者。输出电极中,连接主穴电极的面积约为另一电极的一半。
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心绞痛用的电子医疗仪器。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它由cmos门电路构成的振荡器和单稳态电路、一级功率放大电路、过压保护和指示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及输出电极组成。从变压器的输出端可以得到稳定的特定频率及波形的电脉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绞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功率放大电路仅用一个功放晶体管;过压保护和指示电路由一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串联组成;过流保护电路由一电阻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绞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两个输出电极大小不同,连接主穴--至阳穴的输出电极较小,另一电极面积较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绞痛治疗仪输出电脉冲,其特征是频率为50-300Hz的双向波形。
专利摘要心绞痛治疗仪是一种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心绞痛用的电子医疗仪器。本实用新型是在我国传统医学经络学说的指导下,通过现代医疗技术科学论证,采用现代电子技术研制而成,电路设计上有其特点和创新。它所产生的特定频率和波形的电脉冲作用于人体至阳穴,即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氧耗量(约24.3%),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心绞痛的发生,并具有起效快(一般不到半分钟)、作用持久、无创伤性、无药物副作用等优点。经临床使用显效率达百分之九十。
文档编号A61N1/32GK2052668SQ8921402
公开日1990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1989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1989年7月19日
发明者郭孝群, 陈鹏飞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仪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