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瓶悬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4246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瓶悬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输液用医疗器具。
目前在临床输液时,有采用线绳编织的网袋来悬挂输液瓶的,也有用塑料篮来悬挂输液瓶,前者操作不方便、而且很散乱,后者则体积大、用后所占空间也大、不易存放、成本高。不仅如此,上述悬挂物均没有固定排气管的设置,因此,使用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任意折叠、易于存放、成本低的输液瓶悬挂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由护瓶圈、托底圈、固定带、挂梁相互连接而成,在护瓶圈的外壁上分别有一对称的挂钉,与其垂直的另一侧外壁上各有一对称的带有孔的凸台,在托底圈的外壁上分别有一对称的挂钉,与护瓶圈和托底圈的挂钉相配的固定带的两端各有一异型孔,挂梁是一半圆弧形、在其两端位置分别有一与护瓶圈挂钉相连的异型孔。托底圈的内侧端面为半圆形、外侧端面为平面。护瓶圈凸台上的孔径为6-8毫米。护瓶圈、托底圈、固定带、挂梁均由塑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美观,操作方便、可任意折叠、易于存放、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是一种理想的输液瓶悬挂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塑料注塑成型的护瓶圈1、托底圈2、固定带3、3’、挂梁4相互连接而成,在护瓶圈的外壁上分别有一左右对称的挂钉5、与其垂直的另一侧外壁上各有一上下对称的并带有孔6的凸台7,孔的直径为6-8毫米,在托底圈的外壁上分别有一对称的挂钉8、护底圈的内侧端面为半圆形状,外侧端面为平面,与护瓶圈和托底圈的挂钉相配的固定带的两端各有一对称异型孔9、10,挂梁为半圆弧形其两端分别有一与护瓶圈挂钉相连的异型孔11、12。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固定带上的异型孔分别套入护瓶圈和托底圈的挂钉上,再将挂梁两端上的异型孔套入护瓶圈的挂钉上,即输液瓶悬挂器组装完毕。将输液瓶放入悬挂器时,靠护瓶圈上挂钉的转动使护瓶圈先套入瓶的上端,随即托底圈也套入瓶的上端,排气管的上端插入凸台上的孔内,此时提起挂梁挂在输液架上即可使用。如输液完成后,将悬挂器取下并折叠成一平面状、这样易于存放。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瓶悬挂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护瓶圈、托底圈、固定带挂梁相互连接而成,在护瓶圈的外壁上分别有一对称的挂钉,与其垂直的另一侧外壁上各有一对称的带有孔的凸台,在托底圈的外壁上有一对称的挂钉,与护瓶圈和托底圈的挂钉相配的固定带的两端各有一异型孔,挂梁是一半圆弧形,在其两端位置分别有一同护瓶圈挂钉相连的异型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瓶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托底圈的内侧端面为半圆形、外侧端面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瓶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护瓶圈凸台上的孔径为6-8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瓶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护瓶圈、托底圈固定带、挂梁均由塑料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输液用医疗器具,其特点在于它是由护瓶圈、托底圈、固定带、挂梁相互连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操作方便、可任意折叠、易于存放、成本低是一种理想的输液瓶悬挂器。
文档编号A61M5/14GK2143501SQ9224146
公开日1993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20日
发明者王树兴 申请人:王树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