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敷用抗甲状腺乳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2476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敷用抗甲状腺乳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病症药物,是关于一种外敷用抗甲状腺乳膏药物。
甲状腺机能亢进病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很高,在内分泌疾病中占第二位。从1943年以来,主要的抗甲状腺药物,一直是用咪唑类和硫脲类口服片剂。这种药剂只能部分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酶的活性,以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对已经合成并贮存在甲状腺内的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并无抑制作用。所以一般在口服咪唑类药剂后约2-3周才开始显示临床效果,约1-3个月才能控制病情。完全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每日约需服用100-120mg咪唑类药物,此剂量毒性较大,不能应用。目前常规口服剂量为30-60mg/日,此剂量只能部分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对于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以口服常规剂量药物治疗1.5~2年后,仅有50%的患者可取得持久性缓解。
近年来认为糖皮质激素对甲状腺有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抑制甲状腺对碘的摄取。以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作用,加速肾对碘的廓清以减少甲状腺对碘的利用;抑制下丘脑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降低脑垂体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反应,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抑制体内甲状腺激素变成生物活性较强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抑制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抑制甲状腺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的产生。从而抑制其对甲状腺的刺激。尽管如此,但是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相当大,长期应用会产生严重的全身付作用,并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柯兴样综合症,易发生感染,精神失常,肌病和肌痛,骨坏死和骨软化、类固醇性消化道溃疡、糖尿病等等。因此临床上目前实际上不能用于甲亢的治疗、口服咪唑类药物同样可产生肝损害。白细胞降低等不良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治疗效果好,对人体付作用小的药剂。
本发明中研制的外敷用抗甲状腺乳膏,由一个油相组分和一个水相组分混合而成,乳膏中含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抗甲状腺药物,其组分含量重量%为;1-10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20氮酮,11-40单硬脂酸、13-60液体石蜡、5-20凡士林、5-20单硬脂酸甘油酯、1-10抗甲状腺药物、0.1-2.0十二烷基硫酸钠、0.1-0.5三乙醇胺、5-20丙二醇和平衡量的蒸馏水,所说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以从氢化可的松、氟轻松、地塞米松、泼尼松和氢化泼尼松中选择。所说的抗甲状腺药物为咪唑及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其中的咪唑类药物可从甲巯咪唑(他巴唑)和甲亢平中选择,而硫脲类药物可以从丙基硫氧嘧啶和甲基硫氧嘧啶中选择
这种外敷用抗甲状腺乳膏的配制方法是把氢化可的松、氮酮、单硬脂酸、液体石蜡、凡士林、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组成油相,剩余部分混合组成水相。再把油相和水相组分分别加热到70℃左右,搅拌下把油相组分加入水相组分中,使其充分混合搅拌均至冷却,得到一种水包油型乳膏。
本发明所述的外敷用抗甲状腺乳膏Ⅱ的使用方法是将乳膏Ⅱ均匀涂敷于颈前甲状腺部位的皮肤上,每次用量为0.3克,开始每日早、中、晚各一次,待甲亢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T3、T4、VT3、FT3、FT4降至正常1-2周后,改为早晚各一次,再用2周后改为不含氢化可的松的Ⅰ号乳膏,每日一次维持治疗。
为表明本发明的进步性,以本发明的乳膏Ⅱ对52例弥漫性甲状肿伴甲亢GD患者作颈前甲状腺部位皮肤涂敷治疗病情控制后改用不含氢化可的松乳膏Ⅰ颈前涂敷维持治疗。并随机分组52例以口服常规治疗剂量的甲巯咪唑,在病情控制期如服氢化可的松每日40毫克,病情控制后停用氢化可的松。以此作为对照组Ⅰ,以对比观察药物的不良作用和毒付作用,同时在山东省立医院作临床观察,两组的疗程均为一年半。平均观察时间为17.63±9.43个月。每组中各有19例已于疗程结束后停药观察,平均观察时间为10.70±4.56个月,两组对比结果见下表。
病情治疗组对照组I甲亢病情开始减轻时间(天)5.4±4.229.4±13.8甲亢病情完全消失时间(天)24.2±14.675.9±36.6甲状腺明显缩小发生率(%)61.538.5甲状腺血管杂音减轻或消失发生率(%)90.440.4T3、T4降至正常(天) 12.6±8.9 58.1±28.8甲亢反复发生率(%)9.630.8药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9.632.7停药后复发率(%)5.826.9柯兴样综合症发生率(%)011.5引起血压增高发生率(%)07.7引起血糖增高发生率(%)036.5药物性肝损害07.7实验结果表明以本发明乳膏Ⅱ治疗甲亢,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Ⅰ,几乎无不良付作用与药物毒付作用,而且对一些不能口服的危急患者,可以迅速控制甲亢危急症兆。
另外亦以随机分组52例,以不含氢化可的松的外敷用抗甲状腺乳膏Ⅰ涂敷治疗,作为第二对照组,临床对比观察其治疗效果,两组的对比结果见下表。
病情治疗组对照组II甲亢病情开始减轻时间(天)5.4±4.220.1±16.1甲亢表现消失时间(天)24.2±14.664.4±51.2甲状腺明显缩少发生率(%)61.517.3甲状腺血管杂音减轻发生率90.432.7(%)T3、T4转为正常时间(天) 12.6±8.9 31.7±22.7临床试验表明,氢化可的松与甲巯咪唑在甲亢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提高对甲亢的治疗效果。
下面再用几个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组分实例一实例二氢化可的松5克/氟轻松/0.5克氮酮5克5克单硬脂酸11克11克液体石蜡15克15克凡士林5克5克单硬脂酸甘油酯5克5克丙基硫氧嘧啶/5克甲巯咪唑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0.5克0.5克三乙醇胺2毫升2毫升丙二醇5毫升5毫升水41.5毫升46毫升下面再用几个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效果,按上述的使用方法作甲亢治疗。
例1,××,52岁,重度甲亢患者,并发甲亢性心脏病、快速心房纤颤,Ⅲ度全心心力衰竭,口服大量甲基硫氧嘧啶半个月无效出现甲亢危象先兆。用本发明乳膏Ⅱ号治疗7天后先兆表现消失。
例2,×××,62岁,患者合并甲亢心脏病及冠心病,持续性房颤、肺炎、药物引起白细胞减少至2.2~2.7×109/L体温39℃,心率140次/分。在不能口服甲基硫氧嘧啶的情况下,以本发明乳膏Ⅱ外敷治疗,第10天病情明显改善,心率降至76次/分,第14天T3、T4降至正常,第25天白细胞升至5.2×109/L,第42天病情明显好转出院。随访26个月,可参加一般劳动,无复发病症。
以上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有下述优点1、由于本发明所述的乳膏可以外敷到颈前甲状腺部位的皮肤上药物直接透过皮肤进入甲状腺内,控制甲亢病情快,能迅速控制甲亢危象前兆,并能迅速纠正甲亢性并发症。
2、药物使用剂量小,对人体全身无药物毒付作用,也无激素付作用,使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甲亢成为现实。
3、按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治疗甲亢,甲亢反复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口服药物治疗方法。
本发明为甲亢患者提供了一种既方便又经济的新的治疗药与方法提高了甲亢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痛苦,该药物生产工艺简单,原材料充足,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外敷用抗甲状腺乳膏,包括一个油相组分和一个水相组分,其特征在于乳膏中含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抗甲状腺药物,其组分含量(重量%)为1-10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20氮酮11-40单硬脂酸、13-60液体石蜡,5-20凡士林、5-20单硬脂酸甘油酯,1-10抗甲状腺药物、0.1-2.0十二烷基硫酸钠,0.1-0.5三乙醇胺、5-20丙二醇和平衡量的蒸馏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敷用抗甲状腺乳膏的配制方法,是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氮酮、单硬脂酸、液体石蜡、凡士林、单硬脂酸甘油酸混合组成油相,其余部分混合组成水相,把油相组分和水相组分分别加热到70℃左右,搅拌下把油相组分加入水相组分中,充分混合搅拌至冷却,得到一种水包油型乳膏。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敷用抗甲状腺乳膏,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以从氢化可的松、氟轻松、地塞米松、泼尼松和氢化泼尼松中选择。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敷用抗甲状腺乳膏,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抗甲状腺药物为咪唑及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所说的咪唑类抗甲状腺药物可从甲巯咪唑(他巴唑)和甲亢平中选择,所说的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可以从丙基硫氧嘧啶和甲基硫氧嘧啶中选择。
全文摘要
一种外敷用甲状腺乳膏,含有抗甲状腺药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药物渗透促进剂,直接外敷于颈前甲状腺部位的皮肤上。通过药物直接透过皮肤进入甲状腺内治疗甲亢病症。使用药物剂量小,能迅速控制甲亢危象前兆和迅速纠正甲亢性并发症。无激素副作用,使用安全。按本发明药物治疗的甲亢患者,复发率很低,治疗效果好。该药物生产工艺简单,原材料充足,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61K9/107GK1085079SQ93111370
公开日1994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24日
发明者陈凌, 张鉴, 徐德凤, 任娟清 申请人:陈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