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573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摩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按摩轮装置,尤指一种具有可顺应人体背部形状而自动调摆的按摩轮装置。



图1所示,以往按摩轮91是以滑轨92的架立方向受一按摩机构93带动上下位移,且按摩轮91于上下位移期间,会受按摩机构93外侧所设的一摇臂94推动,而间歇性地忽进忽出,以便对人体背部肌肉作不同按压程度的滚压按摩,且按摩轮91无论在背部上半段或下半段的按摩,其施压的凸出行程,也就是凸出施压的厚度差,都保持一定,然而由于人体背部并非平直状,而是有凹有凸,尤其在接近腰部处内凹情形甚为明显,因此按摩轮91在按压动作时,无论是在背部较凸出的上半段或接近较内凹的腰部,按摩轮91最大凸出程度与内缩程度都相同,使得按摩轮91在最内缩状态时,对于背部上半段最凸出处可能尚有相当程度的按压,然而若按摩轮91按摩至如假想线部份所示的腰部位置时,可能根本无法触及此处的肌肉;同理若以按摩轮91最凸出的状态为基准,当按摩在背部上半段最凸出的部位时肌肉受压程度将甚重,而按摩至接近腰部处的肌肉时,则感觉受压程度甚轻,其过甚与不及之间皆形成按摩上的不均匀与不舒适感;当然使用者可自行将腰部抵往或移离按摩轮91,以获得较重或较轻的按摩程度,但以人体自行调整来适应按摩轮91毕竟非为理想的设计,且此种以单一按摩轮作单点滚压按摩的方式在按压的均匀度上也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便在提供一种在按摩动作时,具有可顺应人体背部形状而自动调摆,以达到较均匀、舒适的按摩效果的按摩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按摩轮装置包含有一枢臂及枢设于枢臂两端的一对按摩轮,当其以枢臂两端的二按摩轮对人体背部进行按摩时,枢臂将顺应人体背部形状而自动调摆,并以其两端所枢设的按摩轮,对人体背部不同凹凸部位均匀滚压按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现在举出二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述如下。
图1是以往按摩装置中按摩轮对人体背部按摩的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按摩轮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按摩轮装置配合装设于一般按摩装置滑座上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按摩轮装置往后枢摆至极限的动作示意图;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按摩轮装置对人体背部按摩运作时的动作示意图(一);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按摩轮装置对人体背部按摩运作时的动作示意图(二);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按摩轮装置配合装设于摇臂上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按摩轮装置枢摆的状态变化示意图。
请先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按摩轮装置1包含有一枢臂2与二按摩轮3,其中枢臂2两端呈预定夹角状,并在中间设有枢孔21,而枢孔两侧则各具有垂直弯折面而形成一对相向的挡部22,再于由当部22往外延伸的末端枢设此二按摩轮3;整体按摩轮装置1配合安设于按摩装置8中则如图3所示,按摩装置8是在一对滑轨81间设有一对可上、下滑移动作的滑座82,滑座82中央外侧架设有按摩机构83,可在滑座82上下位移动作期间带动一对摇臂84动作;按摩轮装置1便可成对配合枢设于二摇臂84末端,而能藉摇臂84连动按摩轮装置1动作,藉以对躺靠于整体按摩装置8内侧的人体背部进行按摩;此外,在摇臂84侧面固装有一振动马达4,其轴心41上装设有一偏心配重42,而可在带动偏心配重42快速旋转时产生振动,藉此感应装设在摇臂84前端的整体按摩轮装置1获得振动效果。
上述整体按摩轮装置1在装组时,枢臂2的挡部22是朝向摇臂84,使枢臂2枢摆的弧度有所限制,因枢臂2往前或往后倾摆时,将以其上、下端的挡部22分别抵及摇臂84的上、下侧面而受阻,以避免枢臂2过度偏摆造成按摩轮3抵触滑座82,影响运行的顺畅性,进而限制枢臂2的偏摆角度,此由图4可见,该图是枢臂2往后倾摆时,枢臂2上端的挡部22抵触而受限于摇臂84上侧侧面的示意图;实际上,枢臂2只须具有小角度的摆动弧度,便足以配合人体背部各处凹凸的差异程度自动调整枢摆,此参阅图5与图6可见,按摩轮装置1在枢臂2两端成对枢设有按摩轮3,因此在运行时,人体背部将有两点同时受二按摩轮3抵压;其中,当二按摩轮3所抵触的两部位,若恰为人体凸出程度相当的两部位时,二按摩轮3大致保持如图5所示的垂直状态,也就是不前倾,也不后倾;当整体按摩轮装置1往下位移至如图6所示状态时,由于枢臂2下端按摩轮3所抵触人体背部的部位,比上端按摩轮3所抵触的部位内凹,因此枢臂2将形成略往后倾摆的状态;当然若按摩轮装置1上移至接近颈部处时,则枢臂2将形成前倾状态,也就是上端按摩轮3所抵触人体背部的部位较下端所抵触的部位内凹。
总上所述,枢臂2上、下端所枢设的二按摩轮3在按摩人体背部时,是随人体背部不同的凹凸形状自行调整至最均匀的抵压状态,所以即使是人体背部明显内凹的部位,也可获得均匀、舒适的按摩效果,而本实用新型此一构造不但明显不同于以往仅以单一按摩轮作单点滚压按摩的构造外,更已明显改善了以往有背部较凸出部位受压程度明显较重、凹入部位受压程度明显较轻的缺点。
请再参阅第二实施例,如图7所示,枢臂5在中间设有轴体51,轴体51两旁各设有一挡柱52,并同样在枢臂5两末端枢装一对按摩轮6;而枢臂5可将中间处的轴体51枢装于摇臂7末端,同时其二挡柱52插入于摇臂7面上所对应开设的二弧槽71内,以便使枢臂5枢摆的弧度有所限制,其枢摆情形请参阅图8,当枢臂5往前倾摆时,可见枢臂5的二挡柱52抵触于摇臂7的二弧槽71下端而受限;当枢臂5往后倾摆时,由假想部份可见枢臂5的二挡柱52抵触于摇臂7的二弧槽71上端,藉此使枢臂5枢摆的弧度有所限制;当然,若枢臂5仅设有一挡体52,而摇臂7也仅开设一相对应的弧槽71,则两者对应装组后,同样可达到限制枢臂5枢摆弧度的效果。
综观上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在按摩作动时,具有可顺应人体背部形状而自动调摆的枢臂,并藉枢臂上、下端所枢设的按摩轮,对人体背部不同凹凸形部位作更均匀、舒适的滚压按摩,所以的确非常实用与进步。
权利要求1.一种按摩轮装置,其是配合安设于一般按摩装置中,而按摩装置是在一对滑轨间设有一对可上、下滑移动作的滑座,滑座中央外侧架设有按摩机构,可在滑座上下位移动作期间带动一对摇臂动作,其特征在于按摩轮装置还包含有两端呈预定夹角状的枢臂及枢设在枢臂上、下端的一对按摩轮,且枢臂是可活动旋转地安设在前述按摩装置的摇臂上。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枢臂两端设有可于枢摆至预定弧度时抵及摇臂上下侧侧面的挡部。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枢臂面上设有挡柱,此挡柱插入摇臂面上所对应开设的弧槽内。
专利摘要一种按摩轮装置,包括有一两端呈预定夹角状的枢臂及枢设于枢臂上、下端的一对按摩轮;当将枢臂配合安设于一般按摩装置的摇臂上,使其整体随摇臂上、下位移动作时,枢臂将顺应人体背部形状而自动调摆,并以其两端所枢设的按摩轮,对人体背部不同凹凸部位均匀滚压按摩。
文档编号A61H15/00GK2149889SQ9320065
公开日1993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15日
发明者王水木 申请人:福隆交通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