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输液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79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菌输液胶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卫生用品,尤其是一种无菌输液胶带。
传统的输液过程采用氧化锌橡皮膏及脱脂棉球或纱布固定输液穿刺部位及胶管,医务人员需将氧化锌橡皮膏撕成小条,胶脂棉或纱布加工成小块并进行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因此工作量较大,又由于氧化锌橡皮膏对不同皮肤的人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且易脱落及引起交叉感染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低医务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可克服传统方法所引起的胶布脱落,患者皮肤过敏及交叉感染现象的无菌输液胶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无菌输液胶带,设有基料1,在基料1上敷有粘剂层2,在粘剂层2的中部接有敷料3,在敷料3上接有隔离层4,隔离层4的两端与粘剂层2相接,在隔离层4上设有保护层5,保护层5的两端与粘剂层2相接。
所述的基料1为无纺布。
所述的粘剂层2为丙烯酸胶。
所述的敷料3为无纺纤维。
所述的保护层5为硅化纸。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粘着力强、透气性好,低过敏无菌及使用方便等特点,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又克服了传统方法所引起的胶布脱落,患者皮肤过敏及交叉感染现象,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述。

图1所示,一种无菌输液胶带,其特征在于设有基料1,在基料1上敷有粘剂层2,在粘剂层2的中部接有敷料3,在敷料3上接有隔离层4,隔离层4的两端与粘剂层2相接,在隔离层4上设有保护层5,保护层5的两端与粘剂层2相接。
所述的基料1为无纺布或其它无纺布。
所述的粘剂层2为丙烯酸胶或其它胶粘剂。
所述的敷料3为无纺纤维,如脱脂棉、纱布等。
所述的保护层5为硅化纸或其它防粘材料。
隔离层4为无纺布。
加工生产时,可将本实用新型及两条以上的一般胶带共置于一张纸上,进行包装,然后用γ射线或环氧乙烷进行灭菌。这样,医务人员在输液时也无需再裁橡皮膏,加工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无菌输液胶带,其特征在于设有基料[1],在基料[1]上敷有粘剂层[2],在粘剂层[2]的中部接有敷料[3],在敷料[3]上接有隔离层[4],隔离层[4]的两端与粘剂层[2]相接,在隔离层[4]上设有保护层[5],保护层[5]的两端与粘剂层[2]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输液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料[1]为无纺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输液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剂层[2]为丙烯酸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输液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敷料[3]为无纺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输液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5]为硅化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菌输液胶带,设有基料1,在基料1上敷有粘剂层2,在粘剂层2的中部接有敷料3,在敷料3上接有隔离层4,隔离层4的两端与粘剂层2相接,在隔离层4上设有保护层5,保护层5的两端与粘剂层2相接。可降低医务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克服传统方法所引起的胶布脱落、患者皮肤过敏及交叉感染现象。
文档编号A61F13/02GK2177465SQ9322999
公开日1994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18日
发明者乔巨源, 于宝珠, 柳力平 申请人:大连德利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