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治病、益寿装置及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955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治病、益寿装置及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现有技术对人体疾病和衰老的机理不很清楚,因而对疾病的治疗和保健的措施不力,以致有不少疾病无法根治,衰老也无法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根治许多疾病和能大大地延长人的寿命的装置。本发明认为,在宇宙相当大的范围内都存在着各向同性,密度很大,质量很小的微粒子,但它们即时速度很快,且对物体撞击的时间间隔很短,约10-10~23秒,因此,人体中任何一处如不能很好地转化这种能量,就会导致疾病或衰老。所谓由于DNA的“校对”系统出现差错而引起癌症,实质上是作用在DNA上的电磁粒子(各种能产生电磁效应的粒子、微粒子,包括中微子、微粒)撞击力发生了变化,以致DNA上某一些部位不断形成可以捕获邻近电子的电子对,最终导致“不正常”细胞的迅速分裂,从而产生了恶性肿瘤。其实,任何一种生命体的诞生、演变都是由于外来的电磁粒子的作用力发生了变化,使一些原子有机会通过所谓的化学键构成小分子,由小分子形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其中有的成为氨基酸,有的成为具有复制能力的RNA、DNA。它们既可由各种氨基酸直接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也可通过RNA或DNA合成蛋白质,而蛋白质最终演变成为何种细胞、细菌和病毒都取决于自身的结构和周围的物质(营养)分布状况,及它们各自抛射的电磁粒子,与外来的电磁粒子相互碰撞产生的作用力而决定的。同理,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取决于构成人体的所有细胞周围的营养状况和受到的电磁粒子撞击力和转化这些外力(能量)的状况。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制造一个可控制电磁粒子进入人体和任何一个部位的数量、质量、速度、方位的装置,使之能根据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选择,从而不但可以通过向人体发射与其磁力线走向相吻合的电磁粒子,使之起到疏通全身传导系统,提高和扩大大脑与神经系统、经络之间的传导能力和范围。使人很快能获得理想的气功效应并形成新的免疫系统。同时,也可用设在四周的不同频谱与能谱电磁粒子发射器向病灶区集中(聚焦)发射。并可根据需要不断改变发射方向和强度,使之达到破坏癌细胞,或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并最低限度地降低正常细胞的损伤程度,从而可彻底根治癌症、艾滋病,也可治愈多种顽症。为了加强疗效也可在身上的有关穴位处设多功能火罐式理疗器。或用火罐式磁疗器中的磁棒的N、S极的取向来引导电磁粒子从穴位处导入或导出,以此达到补泻之功能。实施本发明不仅可望根治人类的一切疾病,并可十分地有效地开发人体潜能,增加全身免疫力,大大延长寿命。图此,实施本发明专利意义重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电磁粒子发射器的制造装置。
图2是一种罐式理疗器。
图3是一种生物、植物电磁粒子发射器培养装置。
图4是一种具有治病、益寿作用的保健装置主视图。
图5是一种可转向的具有治病、益寿作用的保健装置主视图。
图6是设有旋转系统的具有治病、益寿作用的保健装置主视图。
图7是一种发射体内部的电子排列图。
图中1.发射体2.模具3.辐射设备4.隔热层5.线圈6.电流调节器7.电源图1中的电磁粒子发射体(1)的制造工艺可按用途制定。如用于需调节电磁粒子的冲击力和发射数量的场合,可采用软磁材料,如发射的电磁粒子的冲力和数量是固定的则可采用硬磁材料即永磁体材料,也可用其它金属材料如钨、铅、铝、铜、钢或合金钢等。但这些材料必需铸入可以屏蔽四周电磁粒子射入的模具(2)内,或置身于能屏蔽四周电磁粒子射入的直线磁场内。即将电磁粒子发射体置于呈直线运动的电磁粒势力范围内。也可由辐射设备(3)向电磁粒发射体〔1〕的一端进行辐射,使发射体内的电子和原子顺势向一个方向旋转,从而不断将进入发射体内的电磁粒子向一个方向抛射,直至磁体全部成型。模具(2)可由铅制成圆柱状或用常规材料制成,在模具外设有线圈(5)。模具外的线圈按棒状磁体的磁力线的园弧绕成两边高、中间凹的弧形线圈(5)。目的使之尽可能减少电磁粒子从侧面进入发射体(1)的数量。并由绕线圈运动的电子抛射的电磁粒子形成的陨击力迫使电磁粒子发射器抛射的电磁粒子形成呈直线运动。如发射体(1)是浇铸成形或直接在线圈(5)内进行高温熔炼并在其内冷却定形,在模具(2)与线圈(5)之间需设隔热层(4),它的厚度尽可能薄。电磁粒子发射器(11)也可不设发射体,直接由线圈或超导线圈制成。这样当线圈通电后即可形成一个控制侧面进入发射体的电磁粒子数量的屏蔽层。电流调节器(6)控制电源(7)进入线圈的电流,这样也就可以控制屏蔽层的强度,进而控制电磁粒子发射体抛射电磁粒子的强度和射程。由于电磁粒子发射体(1)内部的电子及各种粒子在外来的向同一方向旋转的电磁粒子不断的打击下,使其产生陀螺效应。因而内部的各种粒子也随之同向旋转,这同硬磁材料充磁的机理是相同的。因此,当可直接将发射体(1)处在一个呈直线走向的磁场内进行“充磁”后,必然得到能发射呈直线的电磁粒子发射体。它能单独使用,用于不需调节发射电磁粒子的强度的场合。如制成针状、棒状形的电磁粒子发射体,可向人体的病区或穴位发射电磁粒子,或将发射体图1固定在负压罐(3)内,使其能长时间吸附,不断向人体输入所需的微好,还可起到火罐的治疗作用,因此与火罐式理疗器组合使用,能进一步提高疗效。也可制成片状直接贴在皮肤上或制成远距离作用于人体的电磁粒子发射体(1)。不论是何种形式的电磁粒子发射体,它们向人体发射的电磁粒子必须恰到好处。电磁粒子发射体(1)发射的电磁粒子的速度、质量、数量可参照模拟气功师发出的外气。电磁粒子发射体可根据病情和用途制成不同能量级的产品供选用。为了增强疗效,可采用配穴治疗。也可将电磁粒子发射体按人体的磁力线走向排列,使人处在一个大型“充磁机”内。为了增强效果可将“充磁机”设在金字构造的装置内或设在可以屏蔽相当数量和大质量的电磁粒子的设施内。“充磁机”上的电磁粒子发射体全部按人体磁力线走向的弧形加工定型。电磁粒子发射体也可以用微生物或植物制成。图4中的(9)是具有屏蔽侧面电磁粒进入内部的生物培养器(9),它可以用密度很大的金属制成。也可以在培养器(9)外设线圈(5)或在底部设有电磁粒子发射器(11)。培养液容器(12)通过阀门(13)和输入口(14)进入培养器(9)。可选用铁质成份较大的树木的种子进行栽培,用控制电磁粒子进入植物体内数量和特制培养器的体积迫使植物内的电子对捕俘电子来控制其生长,并使之形成能定向抛射电磁粒子的发射体(1)。电磁粒子发射体(1)的体积和发射功率均可按需要制定。这些电磁粒子发射器可安排在球形或椭圆形的舱壁上。舱壁上可密布根据需要调节发射角度和深度的转向装置(16),使之能根据癌症的部位、深度、体积大小的不同进行自由调节,从而可以在尽可能少地损伤正常细胞的前提下,利用聚集在癌细胞上的电磁粒子所产生的作用力,破坏癌细胞的结构。也可以说是补用聚焦的原理,使病灶区域内的温度上升,增加了各单元的碰撞几率,从而破坏癌细胞固有的结构。也可以根据需要设制所需的能谱和频谱的电磁粒子发射器,将其按人体磁力线走向,和穴位以及经络走向排列。在舱体(16)上设有出入口(17),舱体(16)可设有夹层,以便通过供热或供冷气来调节舱内(18)的温度。在舱体外设有金字塔构造物(19),并设有门(20)和锁(21)。也可将舱体(16)设在金字塔构造物内。在支架(22)上设转动装置(23)。使其可根据需要转动位置,以便在睡觉和互作时不改变内部电磁场与人体的方位,并设有扶梯(15)图6中的舱体(16)外设有可旋转舱(24)和轴承(25)和门(20)、窗(10)旋转舱(24)由传动轮(26)带动。传动轮可以是皮带轮,也可以是齿轮。在旋转舱(24)的底部设有滚珠轴承(27),能量转化器的外层(28)由向内发射电磁粒子的发射体(1)组成,或本身是一个个一次成形的电磁粒子发射体(1)与线圈组成,可通过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来随时改变电磁粒子发射体(1)发射方向。在其内可设再一层发射电磁粒子强度比外层(28)更强的电磁粒子发射体,它由导体或许多电磁粒子发射体组合构成,或整层的发射体(1)均向底部聚磁体(32)排列,使之截导的电磁粒子流向一个方向运动,能按其按需要向外输送,并可控制电磁粒子进入舱内。也可通过控制旋转舱(24)的转速来控制进入舱体(16)到达人体的电磁粒子的数量、质量和速度。旋转舱(24)可由连体转子(28)带动,连体转子由排列在连体定子(29)上的电磁粒子发射体(11)向连体转子的旋转方向发射电磁粒子所产生的冲力和在其运动前方产生负压区而驱动的。定位轴(30)即将外层(28)与舱体(16)固定,它与旋转体可采用磁悬浮配合,也可用滚动轴承配合。定位轴(30)上设有电磁闸,当人体出入舱体时,可锁定旋转体。各层壳体上设有门窗。图1中的发射器的制造装置可放在进行制造发射体。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治病、益寿及制造工艺其特征是电磁粒子发射体(1)在舱体(160内,按人体的磁力线走向和穴位以及经络走向排列。舱体(16)上没有出入口(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粒子发射体,其特征在于整层的电磁粒子发射体均向底部集磁体(32)排列。
全文摘要
多功能治病、益寿装置及制造工艺是以利用万物的运动规律,通过电磁粒子发射体、器的发射的角度,方位和能阻挡外来电磁粒子的舱壁以及能旋转的舱壁来控制,电磁粒子的射向、流量、流速使之成为具有治病、保健、益寿的装置,可望治愈多种不治之症。
文档编号A61N5/00GK1123189SQ9411399
公开日1996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3日
发明者王建成 申请人:王建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