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静脉注射的蛋白质粒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6279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合静脉注射的蛋白质粒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减少在手术和内科治疗中的大量出血,并能够加速内科治疗和手术痊愈速度的蛋白质粒子,尤指一种适合静脉注射的蛋白质粒子。
众所周知,人体血液充足是健康之本,许多手术及内科治疗、例如癌症手术,均会引起失血。然而输血又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可能会引起艾滋病和引入肝炎病毒;另外,尤其对于血小板缺乏的病人,失血过多则更是危险甚大。因而,在临床上急需一种对凝血有帮助的物质来解决上述这些问题。
由于此类物质其功效如同血小板,可减少开刀和手术病人及血小板缺乏的病人的失血量,因而在将其注射入人体后,对其性质要一定的要求。其一人体微血管的直径为7微米,那么此类物质微粒直径必须小于7微米;其二此物质微粒本身不应在血流中凝聚,但能在伤口处凝聚,此物质微粒不会引起血细胞在血管中凝聚,但会参与或促进血细胞在伤口处凝聚。
此类物质微粒有助于血液凝聚,那么这些微粒必须具有能够允许它们参与血液凝固的表面分子,例如纤维蛋白原。
现在技术中,如K.J.Widder等人在《药理及化学治疗法的发展》,Vol.16,213-271中的“抗癌试剂生物物理示踪中的磁活性微球体及其他载体”一文所涉及的,用蛋白质水溶液和油通过加热或聚合得到的乳化液合成蛋白质微球体。然而由于蛋白质在此过程中极易变质而使此微粒其半衰期很短。因而在实际治疗中需要其能够在血管中保存至少一天以上不会变质的粒子。
Oppenhein等人在美国专利US4,107,288,“注射组合物中有效的极微粒子及其生产方法”中提出另一种方法,其中通过使用一种相反的增溶剂来调节去溶剂试剂的浓度而使蛋白质溶液达到一个去溶剂极限。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在反应开始时条件极不稳定,在反应过程中间伴随着导致球体生成的大量的聚合,并伴随超过血凝程度的聚合现象出现。血凝球体直径大于7微米,超过了血管直径,这就会造成血管阻塞并引起危险。因而在实际治疗中需要其不会凝聚且其直径比7微米小得多的微粒。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静脉注射的蛋白质粒子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此粒子在悬浮液中不凝聚,其直径比1微米小,在其表面连有纤维蛋白原时可起到良好的凝血效果。
本发明的此种适合静脉注射的蛋白质粒子是由人体白蛋白经以下方式制成1、首先制造蛋白质粒子悬浮液,其中a、在渗透压适当的缓冲液中,溶解蛋白质粉末;b、向a中所述的蛋白质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c、向b中所述的蛋白质和表面活性剂混合液中加入交联剂;d、向c中所述的蛋白质、表面活性剂和交联剂中加入醇溶液。
即刻,出现一混浊的蛋白质球体悬浮液,此悬浮液适于静脉注射并且不会阻塞血管。
本发明中,所述的蛋白质溶液是人体白蛋白溶液。
本发明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
本发明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可以选自四癸基硫酸钠(Sodiumtetradecylsulfate)、Tween-80 TritonX-151中的一种本发明中,所述的交联剂分子是包括戊二醛(glutaraldahyde)的共价小分子。
本发明中,所述缓冲溶液PH值范围为4-8。
本发明中,所述的渗透压范围为14-680mOsm。
2、对上述的人体白蛋白的球体悬浮液再处理成粉末,包括进行稀释、过滤、渗析、再过滤、离心分离、电泳分离和色谱柱分离,再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及冷冻后的粉末重构化。其中在此过程中需加入缓冲液或改变缓冲液及加入防腐剂等生物相溶体,这些试剂的种类和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这样,就制成本发明的适合静脉注射的蛋白质粒子。
本发明的蛋白质粒子其用途在于如果在人体白蛋白球体悬浮液混浊出现后,将表面蛋白质加到悬浮液中的球体中,这样,球体上末反应的交联部分将通过共价健将表面蛋白原连到人体白蛋白球体表面上;其中,本发明中的表面蛋白可以是纤维蛋白原。那么此蛋白质粒子悬浮液组合物适合于静脉注射,这种组合物其微粒直径小于7微米,且此微粒本身在血管中不凝聚,但能在伤口处凝聚,此微粒不会引起血细胞在血管中凝聚,但会参与或促进血细胞在伤口处凝聚。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尽管以下实施例是使用人体白蛋白,但是人体其它蛋白质、如免疫蛋白、肌红蛋白、胶原和明胶同样也可使用并能够形成球体。
实施例1没有纤维蛋白原形成微粒的方法将人体白蛋白粉末放入0.9%的氯化钠溶液中,并加入浓度在0.05mg/ml-15mg/ml的表面活性剂,如四癸基硫酸钠、tween-80或TritonX-151,形成浓度在5-20%。(重量体积比)的蛋白质溶液。然后向含有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的含2ml上述蛋白质溶液的系列试管中加入2ml以氯化钠溶液稀释过的,其浓度范围为0.01-3.0%的戊二醛。10分钟以后,再加入10ml的乙醇(用水稀释到80%(体积比)),这时溶液立刻出现混浊。再过10分钟,以5倍体积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来观察此悬浮液是否澄清,结果为否定的。此后以1000倍的的显微镜观察此悬浮液,发现此悬浮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微米。
同时也发现,用浓度为1-2.5mg/ml的TritonX-151和浓度为100-200mg/ml的白蛋白制面的合剂效果最好。另外也发现用浓度为1--12mg/ml的四癸基硫酸钠制成的合剂其微粒直径的变异系数最小。
权利要求
1.一种适合静脉注射的蛋白质粒子,其中此粒子是按以下方式制备的a、在渗透压适当的缓冲液中,溶解蛋白质粉末;b、向a中所述的蛋白质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c、向b中所述的蛋白质和表面活性剂混合液中,加入交联剂;d、向c中所述的蛋白质、表面活性剂和交联剂中加入醇溶液。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粒子,其中,所述的蛋白质溶液是人体白蛋白溶液。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粒子,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蛋白质粒子,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是选自四癸基硫酸钠、Triton X-151或Tween 80的中的一种。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粒子,其中,所述的交联剂分子是包括戊二醛的共价小分子。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粒子,其中,所述的缓冲溶液范围为PH=4~8。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粒子,其中,所述的渗透范围为14-680mOsm。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粒子,其中,所述的醇溶液为乙醇溶液。
9.按照权利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蛋白质粒子,其中,其制备过程还包括将此蛋白质粒子悬浮液制成粉末。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蛋白质粒子的生产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及分离、干燥、重构过程。a、在渗透压适当的缓冲液中,溶解蛋白质粉末;b、向a中所述的蛋白质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c、向b中所述的蛋白质和表面活性剂混合液中,加入交联剂;d、向c中所述的蛋白质、表面活性剂和交联剂中加入醇溶液的悬浮液。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蛋白质粒子,其中,该粒子可用于静脉注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可减少在手术和内科治疗中的大量出血,并能够加速内科治疗和手术痊愈速度的蛋白质粒子,尤指一种适合静脉注射的蛋白质粒子。本发明的此种适合静脉注射的蛋白质粒子是由人体白蛋白经以下方式制成首先制造蛋白质粒子悬浮液,其中在渗透压适当的缓冲液中,溶解蛋白质粉末;向所述的蛋白质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然后再向所述的蛋白质和表面活性剂混合液中加入交联剂;最后再向所述的蛋白质、表面活性剂和交联剂中加入醇溶液,就制成了本发明的适合静脉注射的蛋白质粒子。
文档编号A61P7/08GK1150047SQ9511794
公开日1997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6日
发明者徐家祥 申请人:徐家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