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渗散和存留用纤维织物和制备该织物的方法

文档序号:105478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渗散和存留用纤维织物和制备该织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渗散及存留介质、一种制造该介质的方法和一种纤维织物。
有吸附能力的制品目前已经发现了其广泛的应用领域,但许多这种制品只能用于有限的用途或甚至是单一的用途。典型的这类制品是尿垫;失禁护理用品;女性护理用品,如卫生巾和内用棉条;过滤件;抹布;外科手术衣和被单;保护垫;伤口敷料,如绷带;及其类似物。一些这样的制品具有有吸附能力的内芯,它外覆一层纤维,经常是非织造织物,通常称为衬层或着体层。对于与身体接触的制品,该衬层通常是贴近皮肤的。
许多有吸附能力的制品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与液体的渗散、容量和存留等参数有关。与液体渗散、容量和存留有关是因为它们或多或少地影响该制品吸收液体而不泄漏的能力。它们对美学质量也有影响,例如外观,尤其是用中和用后的外观。
液体渗散,有时称为芯吸,通常涉及液体离开液体侵入点前往吸附制品的其余部分的运动。事实上,渗散使得吸收制品能有更多的部分来吸收液体。对存留感兴趣是因为它对减少泄漏有作用。结果,为了提高液体渗散和存留能力,过去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开发工作。无论如何,在液体渗散和存留方面都还存在着进一步提高的机会。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面所讨论的困难和难题,并且在液体渗散和存留方面取得改进。
此难题是通过如权利要求1中的纤维织物,如独立权利要求17中的吸附制品,如独立权利要求18和19的制备液体渗散和存留介质的方法,以及如独立权利要求22的液体渗散和存留介质得以解决。
本发明其它一些优点、方面和细节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应理解为用一般条款限定本发明的首要的、无局限性的手段。
具体地讲,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渗散和存留介质,该介质是某种吸附制品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渗散和存留介质。该介质是一种纤维织物,它包括一个用一经表面活化剂处理过的纤维组成的第一区和一个曾经暴露于一电晕场中的纤维组成的第二区。第一区和第二区至少有一个所构成的部分小于该纤维织物的全部。另外,组成第二区的纤维最好也包含第一区纤维的一部分。而且,在某些实施例中,可能第一区和第二区所构成的部分均不足整个纤维织物。
在特定的实施例中,纤维织物将包括至少部分在一个方向上取向的纤维。亦即,该纤维织物的取正比(下面将给出定义)至少约为2∶1。例如,该纤维织物可以是熔喷法非织造织物。再如另一例,该纤维织物可以是一颈缩拉伸熔喷非织造织物。
第一区或第二区任一个均可包含纤维织物的全部。亦即,整个纤维织物可以要么都经过一表面活化剂处理或要么完全暴露于一电晕场内。希望是整个纤维织物均经过一表面活化剂处理。
构成第二区的纤维从本质上讲可以与构成第一区的纤维是相同的。换言之,第一区和第二区在本质上可以包括纤维织物的同一部分,当然,只要不是两个区均包括整个纤维织物。
当纤维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在一个方向上取向的纤维时,该织物特别适于基本上按照纤维取向的方向渗散液体。例如,液体在纤维取向的方向上的渗散可能至少是液体在纤维取向的大体正交方向上渗散的大约两倍。在这种情况下,该纤维织物称为具有至少约为2的液体渗散纵横比。正如一个进一步的例子,液体在纤维取向的方向上的渗散可以是液体在纤维取向的大体正交方向上渗散的三倍以上,即,该织物的液体渗散纵横比大于3左右。
本发明的纤维织物同缺少第二区的类似的织物相比还表现出液体存留能力的显著提高。一般而言,本发明的纤维织物所存留的液体至少是缺少第二区的类似织物的1.5倍。如一示例,该纤维织物可以存留的液体至少是类似织物的两倍。如另一例子,该纤维织物可以存留的液体是类似织物的三倍,如再一示例,该纤维织物可以存留的液体是类似织物的四倍。
一般而言,任何表面活化剂均可用。例如,表面活化剂可以适用于提高润湿性,这是经表面活化剂处理纤维暴露于一电晕场的结果。这类表面活化剂包括聚乙氧基化烷基替代酚类。另外,表面活化剂可适用于提高构成纤维织物的纤维的亲和力,这是先将这些纤维暴露于一电晕场的结果。这类表面活化剂包括聚硅氧烷聚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液体渗散和存留介质的方法,其包括的步骤有提供一纤维织物,用一表面活化剂对该纤维织物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处理,以形成一个包含经表面活化剂处理过的纤维的第一区,且使该纤维织物的一部分暴露于一电晕场,以形成一个包含曾经暴露于一电晕场的纤维的第二区。第一区和第二区至少有一个所构成的部分最好是小于该纤维织物的全部,而且最好是构成第二区的纤维也构成第一区纤维的一部分。希望构成纤维织物的纤维至少有一部分是在一个方向上取向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液体渗散和存留介质的方法,其包括的步骤有提供一纤维织物,将该纤维织物的一部分暴露于一电晕场,以形成一包含曾经暴露于一电晕场的纤维的第二区,且用一表面活化剂处理至少一部分纤维织物,以形成一包含经表面活化剂处理过的纤维的第一区。第一区和最好是第二区中至少一个的构成不足整个纤维织物,而且构成第二区的纤维也构成第一区纤维的一部分。同样,组成纤维织物的纤维最好是至少部分在一个方向上取向。
本发明的纤维织物可以用作吸附制品的组成部分,如尿垫;失禁护理用品;以及妇女护理用品,如卫生巾和内用棉条。例如,该织物可以用作吸收内芯和一衬层或贴体层之间的渗散层。
根据再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本发明纤维织物的液体渗散和存留介质。


图1是本发明的液体传输介质之一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如例1所述的一组装成品的示意性立体图,其包括一承载板、一纤维织物和一电晕遮蔽板;图3-图13全包括在内,是本发明织物的照片,表示如实例中描述的血液芯吸试验结果。
用于此处的“机器方向”一词指的是基本上与形成织物时织物通过织物成形,例如熔喷设备运动的方向相平行的方向,即与织物在其上成形的成形线的方向相平行的方向。“横向”一词用于此处是指与机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即与机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液体”一词用于此处保持其原意。在实际中,液体最经常的是水性液体。当吸附制品中采用本发明的纤维织物时,该液体一般是身体排泄物,如尿、血、月经、血清或类似物。
“液体渗散纵横比”(或“纵横比”)用于此处“是指液体在基本上平行于组成纤维织物的纤维的取向方向上的最大运动与液体在与纤维取向基本上正交方向上的最大运动的比;它通过血液芯吸过程或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来确定。这样,液体渗散纵横比是液体在与纤维取向方向基本上平行的方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除以液体在与纤维取向方向基本上正交方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所得的商。该纵横比可以在任何所需要的整套条件下确定,然而纵横比的对比对于每个所试验的纤维织物要求有同样的整套条件,试验条件对于纵横比的影响最大,这包括血液流速和试验的时间。
用于此处,“表面活化剂”一词包括单一的表面活化剂和两种或更多种表面活化剂的混合物。如果采用两种或多种表面活化剂的混合物,该表面活化剂可选自同一类或不同类,只要存在于混合物内的表面活化相互兼容即可。一般而言,表面活化剂可以是本技术领域内具有普通技能之人士所了解的任何表面活化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化剂、阳离子表面活化剂和非离子表面活化剂。除其它之外,阴离子表面活化剂的例子包括直链和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磺酸盐,以及直链或支链的烷基乙氧基磺酸盐。阳离子表面活化剂包括(例如)牛酯三甲基胺氯化物。非离子表面活化剂,也是仅为例举,这包括烷基聚乙氧基化物、聚乙氧基化烷基酚、酯肪酸乙醇酰胺、环氧乙烷、氧化丙烯和乙醇的复杂聚合物,以及聚硅氧烷聚醚。
“附着量”一词用于此处表示表面活化剂存在于一纤维织物样品的纤维上的量,它是一个百分数,其基于织物样品的原始干重计算出来,如下所示附着量百分数=100×(gSWS-gWS)/gWS其中“gSWS”(“g表面活化剂织物样品”)指的是已经使用表面活化剂样品的干重,而gWS(“g织物样品”)指的是原始样品的干重,即用表面活化剂溶液处理之前样品的干重。
本发明的液体渗散和存留介质是一个有一定长度、宽度和厚度的纤维织物。该织物包括一个包含经表面活化剂处理过的纤维的第一区和一个包含曾经暴露在电晕场内的纤维的第二区。第一区和第二区至少有一个所构成的部分小于该纤维织物的全部。另外,构成第二区的纤维也构成第一区纤维的一部分。
在特定实施例中,纤维织物将包含至少部分在一个方向上取向的纤维组成。亦即,该织物是这样形成的,在一给定方向上,例如机器方向取向的纤维多于在其它方向,例如横向取向的纤维。纤维的取向度可以表述为纤维取正比,其确定方式可以是通过测量声波在机器方向和横向上纵向通过纤维织物的速度,而后根据ASTM试验方法F89-68,——“一种柔性障碍材料模数的标准声波测试方法”评价各方向的声音模数。纤维的取正比随后可通过用机器方向的声波模数除以横向的声音模数计算出来。这样,纤维取正比即是机器方向声音模数与横向声音模数的比。
仅以举例的方式,纤维织物可以是一种用熔纺方式制备的非织造织物,它在一个方向上至少有部分纤维取向。熔喷是这种工艺的一个例子,在这种情况下,纤维取向的方向是机器方向。熔喷聚丙烯非织造织物的平均纤维取正比大约是2。
正如另一个例子,纤维织物可以是一种颈缩拉伸的熔喷非织造织物。颈缩拉伸是一个过程,它增加纤维在拉伸方向上的取向度,同时伴随织物宽度的缩小。颈缩拉伸的程度可以非常广。但是在实际中,颈缩拉伸的程度一般在约15%至约75%的范围。用于此处的颈缩拉伸百分比(PNS)是以原始样品宽度(宽度i)与颈缩样品宽度(宽度f)之间的差除以原始样品宽度(宽度),其商再乘以100计算出的PNS=100×(宽度i-宽度f)/宽度i该过程涉及使非织造织物通过一第一对咬送辊,并缠绕到一系列颠倒的S形回路上的多个顺序排列的加热辊,以将织物加热到织物的软化温度。加热辊的温度和织物的滞留时间根据织物的基础重量和制成织物的聚合物是有所变化的。例如,熔喷聚丙烯纤维织物可以穿越过一系列表面温度加热到约90℃至约150℃的蒸汽罐,接触时间约1秒至约300秒,以将织物加热到其软化点以上的某个温度。其它可利用的合适的非织造织物加热工艺包括红外线辐射、热空气、微波辐射、超声能和对流炉。加热后的织物而后通过一第二对咬送辊。第一对咬送辊的圆周线速度控制为低于第二对咬送辊的圆周线速度,从而施加一个颈缩拉伸张力。通过控制两对咬送辊之间的圆周线速度差,加热后的织物可以颈缩到一所需程度。可选用的方式是也可以控制加热辊,使其具有一个或一系列处于两对咬送辊速度之间的线速度,以便于颈缩拉伸工艺的进行。除了咬送辊这种布置之外,其它本技术领域内众所周知的张力施加方法也可以采用,例如,拉辐机和导丝辊。颈缩拉伸后的织物将保持张紧状态直至冷却后,以保留其取向一致的结构。冷却工艺可以通过使用冷却空气或冷却辊来得到强化。
颈缩拉伸后的非织造织物的纤维取正比是颈缩拉伸度或程度的函数。例如,对于一个与实施例中所用类似的熔喷聚丙烯非织造织物,经50%颈缩后其平均的纤维取正比一般为40∶1左右,而熔喷聚丙烯非织造织物经30%颈缩拉伸后,其平均比率一般为17∶1左右。
正如再一个实施例,纤维织物可以是通过液压纺丝而形成的织物。该织物由几乎全部在机器方向上取向的长丝构成;见授予Anderson的美国专利No.5,244,723,此专利在此结合作为参考。由于长丝有很高程度的机器方向的取向,将液压纺丝织物与一层或多层起支撑作用的织物结合使用可能是理想的。例如,液压纺丝织物可以粘合到另一种非织造织物上,诸如熔喷织物、联合成形织物、纺粘织物或梳理和粘合织物。另一种形式是,液压纺丝织物可以夹在另外两层非织造织物中间,这两层中有一层是或两层都是熔喷织物或经颈缩拉伸的熔喷织物。
一般而言,纤维织物的纤维可以是任何成分的。作为实际应用,纤维可以用合成材料制成。合成材料包括热固化和热塑性的聚合物。“聚合物”一词的含义包括两种或多种聚合物的混合物,或者由两种或多种初始材料或单体物质制成的无序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
热固化聚合物的例子,仅为举例说明,这包括,醇酸树酯,如邻苯二甲酸酐-甘油树酯、顺丁烯二酸-甘油树酯、己二酸-甘油树酯和邻苯二甲酸酐-季戊四醇树酯;烯丙基树酯,其中一些单体在聚酯混合物中起不挥发交键剂的作用,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异酞酸二烯丙酯、顺丁烯二酸二烯丙酯和氯酸二烯丙酯;氨基树酯,如苯胺-甲醛树酯、脲醛树酯、双氰胺-甲醛树酯、蜜胺-甲醛树酯、氨磺酰-甲醛树酯和尿素-甲醛树酯;环氧树酯,如交键的氯甲代氧丙环-双酚A树酯;酚醛树酯,如苯酚甲醛树酯,包括线型酚醛树酯和可熔酚醛树酯;以及热固化聚酯类,硅酮类和氨基甲酸乙酯类。
热塑性聚合物的例子只为举例说明包括,封端的聚缩醛类,如聚氧化甲烯或聚甲醛、聚三氯乙醛、聚正戊醛、聚乙醛、聚丙醛及类似物质;丙烯酸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及类似物质;碳氟化合物,如聚四氟乙烯、全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氯三氟乙烯、乙烯-氯三氟乙烯共聚物、聚偏氯乙烯、聚氟乙烯及类似物质;聚酰胺类,如聚6-氨基乙酸或聚己内酰胺、聚己二酰己二胺、聚癸二酰己二胺、聚11-氨基十一酸及类似物质;聚芳族聚酰胺类,如聚亚氨-1,3苯撑亚氨间苯二酰或聚间苯二酰间苯二胺及类似物质;聚对苯二甲撑类,如聚对苯二甲撑、聚氯代对苯二甲撑及类似物质;聚芳醚类,如聚氧-2,6-二甲基-1,4苯撑或聚苯撑氧及类似物质;聚芳砜类,如聚氧-1,4-苯撑砜-1,4-苯撑氧-1,4-苯撑-异丙叉-1,4-苯撑、聚磺酰-1,4-苯撑氧-1,4-异丙叉-4,4′-双苯撑及类似物质;聚碳酸酯类,如聚双酚A或聚二氧化羰基-1,4-苯撑异丙叉-1,4-苯撑及类似物质;聚酯类,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环己二醇酯-1,4-二甲基对苯二酸酯或聚氯甲撑-1,4环乙基甲氧基对苯二酰及类似物质;聚酰亚胺类,如聚苯均四酰亚胺-1,4-苯撑及类似物质;聚烯烃类,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1、聚丁烯-2、聚戊烯-1、聚戊烯-2、聚3-甲基戊烯-1、聚4-甲基戊烯-1及类似物质;乙烯系聚合物类,如聚乙酸乙烯酯、聚偏氯乙烯、聚氯乙烯及类似物质;二烯系聚合物类,如聚1,2-丁二烯-1,3、聚1,4-丁二烯-1,3、聚异戊二烯、聚氯丁二烯及类似物质;聚苯乙烯类;前述物质的一些共聚物,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物。
该材料希望是由某种热塑性聚合物制备的纤维组成。更希望该热塑性聚合物是一种聚烯烃。热塑性聚烯烃的例子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1、聚丁烯-2、聚戊烯-1、聚戊烯-2、聚3-甲基戊烯-1、聚4-甲基戊烯-1及类似物质。另外,这些名词的含义包括两种或多种聚烯烃的混合物,以及由两种或多种不饱合单体制备的无规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因为其商业上的重要性,最希望的聚烯烃是聚乙烯和聚丙烯。
正如已经指出的,本发明的纤维织物包括一个由经一表面活化剂处理过的纤维构成的第一区和一个由曾经暴露在一电晕场中的纤维构成的第二区。第一区和第二区至少有一个所构成的部分小于该纤维织物的全部。
“区”一词用于此处指的是构成纤维织物给定部分或体积的纤维。因此,一个区有长度、宽度和厚度,而且其各自分别小于或等于纤维织物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第一区内的纤维已经经过某种表面活化剂的处理。该表面活化剂最好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化剂。在某些特定的实施例中,该表面活化剂适于提高纤维的润湿特性,这是将经表面活化剂处理过的纤维暴露于一电晕场中的结果。例如,当纤维是由聚丙烯制成的时,表面活化剂可以是聚环氧烷基替代酚。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表面活化剂适于提高构成纤维织物的纤维的亲和力,这是首先将纤维暴露于电晕场中的结果。例如,当纤维是用聚丙烯制成的时,表面活化剂可以是聚硅氧烷聚醚。
典型情况下使用的表面活化剂的量将足以取得所需的渗散和(或)存留效果。这个量的变化范围很广。实际中,基于纤维的重量,存在于第一区中的纤维上的表面活化剂的量将处在约0.1%至约5%(重量百分比)的范围。比较理想的是,存在于纤维上的表面活化剂的量处于0.3%至3%(重量百分比)的范围。
现在转到第二区,其中的纤维暴露在一个电晕场中。“电晕场”一词用于此处指的是离子化气体的电晕场。一般而言,电晕场的产生和将纤维暴露于电晕场中均可根据本技术领域中具有普通技能的人士所熟知的程序来实现。纤维所暴露的“电晕场”的放射剂量或能量密度可以在约0.6至323千焦耳每平方米(kJ/m2)的范围(大约相当于处于约1至约500瓦特分每平方英尺(W-min/ft2)的范围)。该剂量最好是在约10至约226kJ/m2的范围,(约15至约350W-min/ft2)。
一般而言,使纤维在材料中的取向(如果在材料形成后进行的话)、用表面活化剂对纤维进行处理和纤维在电晕场中的暴露可以按任意顺序进行。最普通的是,纤维织物首先是用表面活化剂对其进行全部或部分处理以形成一第一区。而后该织物或其一部分恰如其分地暴露于一个电晕场以形成一第二区。这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纤维织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种由纤维构成的材料,用表面活化剂至少对纤维的一部分进行处理,且至少将纤维的一部分暴露于一电晕场。构成织物的纤维最好是至少有一部分在一个方向上取向的。
另一种替代方式,纤维织物可以先全部或部分暴露于一电晕场以形成一第二区。而后用表面活化剂对该织物或其一部分恰如其分地进行处理以形成一第一区。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方法所包括的步骤是,提供一种包含纤维的材料,使纤维的一部分暴露于一电晕场,以及用表面活化剂对纤维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处理。构成该织物的纤维最好有一部分是在一个方向上取向的。
如果需要,纤维的一部分可以首先用一第一种表面活化剂处理,而纤维其它的或不同的部分可以用一第二种表面活化剂处理。再者,介质纤维的全部或只是部分暴露于一电晕场。所有这些,以及其它一些对于本技术领域中具有普通技能者是显而易见的方法和步骤的排列和组合是包含在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之内的。
当液体施加到本发明的纤维织物上时,该液体将从施入点流走。对于由取向纤维构成的织物,优先的流动方向是取向的方向。参见图1可更容易地说明这一概念。图1给出了本发明纤维100一个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该纤维织物100具有长度102、宽度104和厚度106,构成介质100的纤维的取向方向以线108表示。当液体于110处侵入纤维织物100时,液体自110处通过纤维织物运动开。液体在基本平行于纤维的取向方向上的最大运动由线112表示。液体在基本上垂直于纤维的取向方向上的最大运动由线114表示。液体渗散纵横比是线112的长度除以线114的长度。
因为这种纤维织物特别适于作下列吸附制品的组成部分,如尿垫、失禁护理用品和妇女护理用品,所以该纤维织物的长度一般大于其宽度。换言之,参见图1,长度102将大于宽度104。结果,第一区和第二区各自一般也分别是长度大于其宽度。当纤维织物的第二区的长度大于其宽度时,所施加的液体优先流动的方向将是与第二区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结果,为了最大限度地在第二区的长度方向上渗散液体,构成纤维织物的纤维的取向方向和第二区的长度方向最好是一致的。
在这些例子中,第二区的长度方向总是与纤维的长度方向一致。出于这个原因,将施加液体之处110考虑为由纤维织物的表面所确定的平面上一个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是方便的。坐标的Y轴平行于长度102,且X轴平行于纤维织物100的宽度104。液体在平行于纤维织物的长度(或第二区的长度)的方向上的运动可以描述为“Y方向”的运动。
正如已经指出的,将纤维暴露于电晕场要么可以(a)提高对纤维进行过处理的表面活化剂的润湿特性,或者可以(b)增加纤维与随后要用其对纤维进行处理的表面活化剂的亲和力。结果,通过选用表面活化剂可以对渗散和存留性能进行控制。渗散和存留性能也可以通过将纤维暴露于电晕场的方式进行控制。
为了说明前述原理,一种由聚烯烃,例如聚丙烯制备的纤维织物,可以用一种表面活化剂,例如聚乙氧基化烷基酚进行处理。这样,第一区将构成纤维织物的全部。然后,经表面活化剂处理过的织物,在暴露于电晕场之前,可用遮蔽板进行遮蔽,从而形成一个小于整个纤维织物的第二区。例如,该遮蔽板可以有一个矩形孔,矩形孔的较长方向基本平行于构成纤维织物的纤维的取向方向。如果纤维织物是熔喷非织造织物,侵入织物的液体在第二区的运动一般将使纵横比至少约为2。如果纤维织物是颈缩拉伸的熔喷非织造织物,侵入织物的液体在第二区的运动一般将导致纵横比大于3。
当与缺少第二区的类似织物相对比时,本发明的纤维织物还表现出液体存留性的显著提高。一般而言,本发明的纤维织物所能存留的液体是缺少第二区的类似织物的1.5倍。例如,此纤维织物所能存留的液体至少是类似织物的1.5倍。作为另一个例子,此纤维织物可存留的液体是类似织物的3倍。再一个例子,此纤维织物可存留的液体是类似织物的4倍。
下面将用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这些例子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构成限制。
例 一一种熔喷聚丙烯非织造织物基本按照授予Wisneski和Norman的美国专利No.4,663,220中所述在中试设备上制备,该织物具有约51克每平方米或gsm(1.5盎司每平方码)的基础重量。所用的聚丙烯型号为PF-015(Himont公司,Wilmington,特拉华州)。该织物如前所述经过50%的颈缩拉伸。加热辊为直径约61cm(约24英寸)的蒸汽罐,加热温度约113℃。织物在第一对咬送辊处的线速度约18cm/s(约36英尺/分)。该织物以约23cm/s(约45英尺/分)的线速度越过蒸汽罐,以约31cm/s(约62英尺/分)的线速度通过第二对咬送辊。
将该颈缩拉伸织物切成约18cm×25cm(7英寸×10英寸)的片(横向或CD×机器方向或MD)。通过将织物片单个地在500ml含0.12%(重量百分比)Triton X-102的去离子水溶液中浸泡约三分钟,而将一种聚乙氧基化辛基苯酚表面活化剂Triton X-102(Kohm和Haas公司,费城,宾西法尼亚州)专门地施用在非织造织物片上,附着量为0.5%至0.6%。每500ml表面活化剂溶液浸泡二片。在表面活化剂溶液中浸泡之后,织物片通过一个Atlas试验室挤压装置(Atlas电器装置公司,芝加哥,依利诺斯州),压轧设定值为13.6kg(30磅),而后在一烟罩内干燥。
一些干燥后的经表面活化剂处理、50%颈缩拉伸的熔喷聚丙烯非织造织物暴露于一分区的电晕场中。这种在分区电晕场中的辐照是这样完成的,用胶带将各个非织造织物片粘在在一个承载板上,如图2所示用一遮蔽板覆盖该织物,并使所得到的组合件通过一个电晕场。图2示出了组合件200,其包括承载板202、一片非织造织物204和遮蔽板206。承载板202是一片约20cm×30cm(8英寸×12英寸)的Earth WiseTM牌文件夹。非织造织物片204的短(CD)边置于承载板上,使该短边与承载板202的短边邻接,而织物的长(MD)边则与承载板的两个长边平行且是等距离的。由织物的两个长边和另一个短边所确定的织物204的两个角用两小片胶带(HighlandTM牌,3M公司,圣保罗,明尼苏达州)固定在承载板202上。电晕遮蔽板是通过用胶带将两个文件夹粘在一起并切出如图所示的两个矩形部分而制成的。该遮蔽板通过将电晕辐照限制在织物处于遮蔽板中两矩形开口之下的部分而形成一个电晕处理区。织物的两侧暴露于电晕场,这要求从承载板上移开织物,将板翻转,并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将该板用胶带粘贴在位。参考图2,表1给出了承载板202、非织造织物204和遮蔽板206的尺寸。
表1 适用于图2的尺寸尺寸标识号英寸 cm208 8 25.4210 1230.5212 7 17.8214 1025.4
216 825.4218 12 30.5220 11 27.9222 0.75 1.9224 0.75 1.9226 25.1228 2.5 6.4230 25.1电晕场由一个带CXC-5电源(Corotec公司,Collinsville,康涅狄格州)的Corotec试验室电晕处理站产生。该处理站用一对旋转金属辊作为电极,辊子的轴线处于一竖直平面内。两个辊的周长约30.5cm(12英寸)、直径约9.7cm(3.8英寸)。上辊是阳极而下辊是阴极。下辊上装配了一个与上辊相接触的2cm厚的绝缘橡胶辊套,因此在电极之间提供一个2mm空间。上辊约33cm(13英寸)长而下辊约40.6cm(约16英寸)长。两辊以相反方向转动,线速度约6cm/s(12英尺/分)。
电晕处理在空气中进行,能量密度级为每侧非织造织物12至20千焦耳每平方米(kJm-2)。能量密度指的是所吸收的能量是电极宽度和织物通过电晕场的速度的函数。用输出功率(kW)除以电极密度(m)再除以线速度(m/s),而后再用所得的值乘以织物通过电极间的次数,可以计算出能量密度。结果是以千瓦·秒/平方米表示的能量密度,它等值于千焦耳/平方米。制备的不同的纤维织物有四种,归纳于表2;电晕能量密度的值是以kJm-2给出的。
表2 纤维织物处理一览织物表面活化剂附着量 电晕场能量密度(重量百分比)1-A 0.601-B 0.5221-C 0.61161-D 0.5220每片经表面活化剂处理的非织造纤维,无论曾否暴露于电晕场,均切成两半,切口与长边平行。此切口形成约9cm×25cm(3.5英寸×10英寸)的两片织物。而后每片进行修边,去“顶”约5cm(2英寸),从而形成一片约9cm×13cm(3.5英寸×8英寸)的织物。对于曾暴露于电晕场中的织物片,其“顶”部即是用胶带粘接到承载板那一端的部分。
而后对专门施以TritonX-102表面活化剂和经多种等级分区电晕辐照,包括无电晕辐照的织物片进行血液芯吸特性试验。进行每次试验都是除去KotexMaxi垫(Kimberly-Clark公司,Neenah,威斯康星州)的内衬或外表层,并将所要测试的非织造织物片置于该垫的吸收内芯的上面而重新组装成一个垫。曾暴露于分区电晕场的织物片置于Kotex垫的吸收内芯上时,使约1.9cm(3/4英寸)宽的分区区域大约处于垫的中间。
该重新组装的Maxi垫置于充满水的结肠造口术袋的顶部,后者再置于一试验支架上。结肠造口术袋上的一个孔与一压力计相联。试验支架提升,带动Maxi垫组件以约2kPa(0.3磅/平方英寸)的压力压靠在一有机玻璃板上。该板有一个钻通的孔,其中设有一根钝头针。Maxi垫组件的取向是朝向该板的,所以板中的针基本是处于覆盖该垫的织物的大致中间。该针通过一细管与一盛有牛血的注射器相联,该注射器由一注射器泵驱动,设定为每小时输出约4ml液体。但是,血液输出的实际量多少取决于血液自注射器通过细管运动到有机玻璃板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牛血被泵到覆盖各Maxi垫的织物上,时间30分钟。Maxi垫组件的所有组成部分(即,织物和Maxi垫吸收内芯)在各次试验的之前和之后都要称重,以确定各组成部分所含血的量。另外,为了计算纵横比,每次试验后都要测量织物上血液所污染的尺寸。
表3和表4中归纳了纤维织物和Maxi垫吸收内芯在血液芯吸试验中的血液渗散和(或)存留特性,用所用纤维织物来加以区别,即试验1-A、1-B、1-C和1-D。血液芯吸试验前后各组成部分的重量示于表3。各组成部分所存血液的量在表4中给出,同时给出的是血液存在于两组成部分中的量和与血液存在总量的百分比,即百分比=100×〔组成部分的量/(织物量+芯量)〕所有列于表3的重量的单位为克。各个试验的纵横比计算出,并列于表4中。表4还包括Y方向渗散距离的测量值。
表3牛血芯吸试验的结果(重量)试验 组成部分初始重量终了重量(克)(克)1-A织物 1.112 1.252芯 11.781 13.6401-B织物 0.970 1.516芯 10.322 11.7271-C织物 0.925 1.467芯 11.601 12.9881-D织物 0.974 1.502芯 11.915 13.278表4 牛血芯吸试验的结果(计算值和测量值)差 别 Y方向试验 组成部分 量 百分数 纵横比 (cm)1-A 织物0.1407.0 1.2 5.0芯 1.85993.0N/RaN/R1-B 织物0.54628.05.9b11.8芯 1.40572.0N/R N/R1-C 织物0.54228.16.2 12.5芯 1.38771.9N/R N/R1-D 织物0.52827.96.2b13.5芯 1.36372.1N/R N/R
a无关。血液在内芯的渗散类型总体讲反应出织物的渗散类型。但是,内芯渗散类型与织物渗散类型的相关性只是近似的,因为由于存在着皱折或折线,内芯邻接织物的表面不是平滑的。
再者,内芯是设计为用于吸收,不是渗散。因此认为内芯纵横比的计算和Y方向的测量与本发明无关。
b存在于织物内的大部分血液的纵横比。见此表后面的讨论。
从试验1-B、1-C和1-D明显可见,分区电晕后处理导致血液在织物中存留的增加。在每一例中,纤维织物所存留的血量是织物1-A的4倍,织物1-A是与织物1-B、1-C和1-D相同,但缺少第二区的织物。
试验1-B、1-C和1-D还显示出,分区电晕后处理导致血液在织物中的渗散更大。在每个试验均得到纵横比大约提高5倍的结果。请注意,Y方向渗散距离在两倍以上。
为更好地表明本发明纤维织物所带来的渗散能力的改善,即纵横比的增大和Y方向渗散距离的增加,图3-图6分别给出了血液芯吸试验终了时织物1-A至1-D的照片。自表2可以看出,织物1-A至1-D每个均有构成整个纤维织物的第一区。但是,织物1-A没有第二区,且纵横比为1.2。由图3可见,血液分布类型大致是圆形;即,血液在织物的长方向或机器方向的渗散只比织物的方向或横向上的渗散稍好。在图4-图6中明显可见液体渗散类型是长的。从这些图中的暗色图像还可明显看出,液体的存留也增加了。
织物1-B、1-C和1-D每个均有一第二区,其包括一部分第一区的纤维。对于每个织物,该第二区是一个大约2cm(0.75英寸)宽的区域,平行于织物的长方向且位于距织物的两个长边大约等距离之处。这些第二区之间的区别是它们所暴露的电晕场的能量密度不同。
从图4至图6(包括图4、图6在内)明显可以看出,即使在能量密度低到22kJm-2的情况下,血液在与织物长方向平行的方向,即机器方向上的渗散获得了显著提高。对于织物1-B,大部分血液的纵横比为5.9,此数值列于表4。如果该纵横比用血液在横向上最大运动来计算,得到的值是3.4(见图4)。图5示出了织物1-C的情况,基本上全部血液只在第二区,即第一区曾暴露于电晕场的部分内渗散,因此使纵横比提高到6.2。图6示出,大部分血液均在织物1-D的第二区内渗散,只有少量血液的条纹渗散到第二区之外。
两种现象各自或共同对在织物1-B和1-D中所观察到的横向渗散起作用。首先,遮蔽法可能使处于遮蔽板下的纤维受到一些电晕场的辐照。第二,血液在横向上的渗散可能与速度有关。织物1-C中所见的结果(图5)提示第一种现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速度相关现象应该导致所有三种织物均有一些横向渗散,而不只是织物1-B和1-D有。
例二重复例一的步骤,只是各片非织造织物先暴露于分区电晕场,然后再用一种聚硅氧烷聚醚表面活化剂处理,而不用Triton X-102。该聚硅氧烷聚醚有如下结构式
该表面活化剂具有约6000的数字平均分子量、约11,100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和16,000的Z平均分子量。该表面活化剂的多渗散度为1.85。用表面活化剂对织物进行处理是将织物浸入500ml含0.25%(重量百分比)表面活化剂的去离子水溶液中。织物片在经过电晕场预先处理后的5分钟内即浸入表面活化剂溶液,浸泡时间根据电晕场辐照程度的不同在约30秒至2分钟之间变化。观察发现,表面活化剂溶液优先润湿曾经暴露于电晕场的区域。在表面活化剂溶液内浸泡后,织物片悬挂于烟气罩内干燥。不对表面活化剂的附着量进行测量。制备出如表5中所归纳的三种不同的纤维织物,在该表中,电晕能量密度值是以kJm-2给出的。
表5纤维织物处理一览织物表面活化剂附着量电晕场能量密度(重量百分比)2-A N/D 662-B N/D 1102-C N/D 220
该织物片随后即如例1所述进行血液芯吸特性试验。表6和表7汇总了血液芯吸试验后Maxi垫组件一些组成部分(即,织物片及其下面的吸收内芯)的血液渗散和(或)存留特性。
表6牛血芯吸试验结果(重量)试验 组成部分 初始重量(克)终了重量(克)2-A织物 0.883 1.170芯 11.765 13.3302-B织物 0.944 1.307芯 10.575 12.1182-C织物 0.932 1.272芯 10.225 11.696表7牛血芯吸试验结果(计算值和测量值)差别Y方向试验 组成部分 量百分数 纵横比 (cm)2-A织物0.287 15.53.88.8芯 1.565 84.5N/RaN/R2-B织物0.363 19.03.29.8芯 1.543 81.0N/RN/R2-C织物0.340 18.83.59.8芯 1.471 81.2N/RN/Ra无关。见表4脚注。
从表6和表7中的数据明显可以看出,分区电晕预处理随后用聚硅氧烷聚醚表面活化剂进行后处理可以制备出能有效进行血液渗散的织物。在每种情况下,纵横比均大于3,且Y方向渗散明显,处于8.8cm至9.8cm范围。并不期望受理论约束,表6和表7中所看到的结果假设是由于在表面活化剂的经过电晕预处理的区域内构成织物的聚丙烯的亲和力的提高所造成的。为了验证这个假设,将水滴置于各织物上,经电晕预处理的区域和未曾暴露于电晕场的区均有。对于每种织物,置于经电晕预处理区的水滴瞬时即透入织物。然而,在电晕预处理区以外的部分,只有几滴水滴在1秒-2秒后透入织物,大部分水滴在1分钟后才要么散开要么仍保持珠状。尽管对于每种织物都是整个织物均暴露于表面活化剂溶液,但是表面活化剂在织物上电晕预处理区以外部分上的附着表现出最少。
为了再次更好地示出本发明纤维织物所带来的渗散的改善,图7至图9分别给出了血液芯吸试验终了时织物2-A至2-C的照片。织物2-A、2-B和2-C每个均有包括一部分第一区纤维的第二区。同样,第二区是一个宽约2cm(0.75英寸)的区域,平行于织物的长方向且位于距织物的两长边大约等距离处。这些第二区之间的区别只是它们所暴露的电晕场的能量密度不同。但是,每个第二区的形成都在第一区形成之前。从图7至图9可以看出,基本上全部血液均在织物的第二区内渗散。
正如上面所指出的,借助在形成第二区之后形成第一区,表面活化剂只附着于第二区中的纤维或只对这些纤维有亲和力。结果,第一区和第二区是连接的。即,两个区具有同样的纤维且均不是该纤维织物的全部。
例三一种基础重量约51gsm(1.5osy)的熔喷聚丙烯非织造织物如例1所述进行30%的颈缩拉伸,只是通过第一对咬送辊、越过蒸汽罐和通过第二对咬送辊的线速度分别为约21cm/s(41英尺/分)、约23cm/s(45英尺/分)和27cm/s(53英尺/分)。该颈缩拉伸织物切成18cm×25cm(7英寸×10英寸)的片。一套试样(织物3-A和3-B)在织物的横向(CD)以约17.8cm(7英寸)的尺寸切断,而其它套(织物3-C和3-D)以同样的尺寸在机器方向(MD)切断。这样,织物3-A和3-B中纤维的取向方向是平行于纤维织物的长方向的,而织物3-C和3-D中纤维的取向方向是正交于纤维织物的长方向的。通过如例1所述将每个织物片单独浸泡2分钟,Triton X-102表面活化剂专门施用于织物片上,干附着量在0.6%至0.7%(重量百分比)的水平。
一些经表面活化剂处理并干燥后的织物如例1所述暴露于一分区电晕场。制备了4种不同的织物,归纳于表8之中;在表中,电晕能量密度值以kJm-2给出。
表8 纤维织物处理一览织物表面活化剂附着量电晕场能量密度(重量百分比)3-A 0.7 03-B 0.7 1163-C 0.7 03-D 0.6 116电晕辐照后,随后对织物片进行血液芯吸特性试验,也如例1所述。表9和表10归纳了血液芯吸试验后Maxi垫组件一些组成部分(即织物片及其下面的吸收内芯)的血液渗散和(或)存留特性。
表9牛血芯吸试验结果(重量)试验 组成部分 初始重量 终了重量(克) (克)3-A织物 0.99 1.18芯 11.63 13.403-B织物 0.91 1.51芯 11.77 13.083-C织物 0.91 1.19芯 11.52 13.243-D织物 0.92 1.51芯 11.92 13.36表10牛血芯吸试验结果(计算值和测量值)
差 别 Y方向试验 组成部分 量 百分数 纵横比 (cm)3-A织物0.199.7 1.0 5.5芯 1.7790.3N/RaN/R3-B织物0.6031.46.5 13.0芯 1.3168.6N/R N/R3-C织物0.2814.01.7 5.0芯 1.7286.0N/R N/R3-D织物0.5929.10.7 10.0芯 1.4470.9N/R N/Ra无关。见表4脚注。
从试验3-A和3-B可以清楚地看出,分区电晕后处理强化了用Triton X-102表面活化剂处理过的30%颈缩拉伸熔喷织物的血液存留和渗散能力,这已由织物3-B和3-A相比纵横比提高6.5倍和Y方向渗散距离增大两倍以上得以证明。再者,液体存留增加了大约3倍。试验3-C和3-D表明,即使织物颈缩拉伸的方向(即机器方向)与垂直于织物和KotexMaxi垫的吸收内芯的长方向的方向一致,分区电晕辐照(总是与平行于垫的长方向的方向一致)仍然对血液渗散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由纵横比缩小和Y方向渗散距离增大2倍,对于织物3-C分别从1.7和5.0cm,对于织物3-D分别从0.7和10.0cm得以证明。织物3-D的液体存留大约是织物3-C的两倍。
图10至图13分别给出了血液芯吸试验终了时织物3-A至3-D的照片。从表8可以看出,织物3-A至3-D均有一个包括整个纤维织物的第一区。但是,织物3-A和3-C没有第二区。
织物3-A给出的纵横比为1.0。尽管其形状不规则,图10示出血液在平行于织物长边方向上的运动基本与在垂直于该边缘方向上血液的运动相同,从而得出纵横比为1.0。图11证明了表10中给出的织物3-B的纵横比6.5。即,基本全部血液均在第二区内渗散。
织物3-B和3-D各自均有一个包括一部分第一区纤维的第二区。对于每个织物,第二区是一宽约2cm的区域,它平行于织物的长方向且位于距织物的两长边近乎等距离之处。对于每个织物,电晕场的能量密度均相同。
应该记得,织物3-C和3-D是这样切割的,纤维取向的方向垂直于纤维织物的长边。图12表明,当织物缺少一第二区时,血液优先沿与纤维取向方向平行的方向渗散,即向垂直于织物长边的方向渗散。图13证明了第二区对血液渗散的强烈影响;尽管不是纤维取向的方向,但还是获得了10.0cm的Y方向渗散距离。
例四对如前例所述的标准熔喷聚丙烯非织造织物重复例1的步骤。该织物具有约51gsm(1.5osy)的基础重量,且所用聚丙烯类型为HF-015(Himont公司,Wilmington,特拉华州)。
如表11中所汇总,制备了三种织物(表中,电晕能量密度值以kJm-2给出)。
表11 纤维织物处理一览织物 表面活化剂附着量电晕场能量密度(重量百分比)4-A0.9 04-B0.9 04-C0.8 116该织物随后如例1所述进行血液芯吸特性试验。表12和表13归纳了血液芯吸试验后Maxi垫组件一些组成部分(即织物片及其下面的吸收内芯)的血液渗散和(或)存留特性。
表12牛血芯吸试验结果(重量)试验 组成部分 初始重量(克) 终了重量(克)4-A织物0.941.28芯 11.84 13.564-B织物0.951.41芯 12.16 13.674-C织物0.881.65芯 11.71 12.88
表13牛血芯吸试验结果(计算值和测量值)差别 Y方向试验 组成部分 量百分数 纵横比 (cm)4-A 织物 0.3416.51.4 8.5芯 1.7283.5N/RaN/R4-B 织物 0.4623.41.0 7.7芯 1.5176.6N/R N/R4-C 织物 0.7739.71.9 13.5芯 1.1760.3N/R N/Ra无关。见表4脚注。
作为对照物,织物4-A和4-B的平均纵横比是1.2。另一方面,织物4-C的纵横比为1.9。两对照织物所存血液的平均量大约是各织物所受血液总量的20%。但是,织物4-C存留了它所受血液总量的40%。因此,即使没有通过对纤维织物进行颈缩拉伸使纤维具有明显的在Y方向的取向,电晕辐照,即第二区的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例五重复例3针对织物3-C和3-D的步骤,只是纤维织物是例4中所用标准熔喷聚丙烯非织造织物。如归纳于表14,制备了两种织物(表中电晕能量密度值以kJm-2给出)。在两种织物中,纤维取向方向垂直于纤维织物的长方向。
表14纤维织物处理一览织物表面活化剂附着量电晕场能量密度(重量百分比)5-A 0.8 05-B 0.8 116
随后织物如例1所述进行血液芯吸特性试验。表15和表16归纳了血液芯吸试验后Maxi垫组件的一些组成部分(即织物片及其下面的吸收内芯)的血液渗散和(或)存留特性。
表15牛血芯吸试验结果(重量)试验组成部分 初始重量(克)终了重量(克)5-A 织物 1.00 1.13芯11.72 13.595-B 织物 1.07 1.63芯12.22 13.49表16牛血芯吸试验结果(计算值和测量值)差 别Y方向试验 组成部分 量 百分数 纵横比 (cm)5-A织物0.136.51.44.5芯 1.8793.5 N/RaN/R5-B织物0.5630.6 0.811.0芯 1.2769.4 N/RN/Ra无关。见表4脚注。
织物5-A和5-B获得了与织物3-C和3-D所得到的相似的结果。当织物缺少一第二区时,血液优先沿与纤维取向方向相平行的方向,即垂直于织物长边缘的方向渗散。再次注意,第二区对于血液的渗散和存留均有强烈影响。尽管存在纤维取向的方向,仍然获得了11.0cm的Y方向渗散距离。另外,血液存留从6.5%增加到接近31%。
在结合特定实施例详细表述了本说明书的同时,可以理解,对于那些本技术领域内的专业人士在理解了前述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很容易地设想出一些这些实施例的替代型、改变型和等效型。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任何与之等效的内容来评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纤维织物,其包括一个包含经过某种表面活化剂处理的纤维的第一区,和一个包含曾经暴露于一电晕场的纤维的第二区;其中第一区和第二区至少有一个所构成的部分小于该纤维织物的全部,而且构成第二区的纤维至少也包含一部分第一区的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织物,其中第一区包括经过两种或两种以上表面活化剂混合物处理的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织物,其中该第一区包括一个由第一种表面活化剂处理过的第一部分纤维;和一个由第二种表面活化剂处理过的第二部分纤维。
4.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款所述的纤维织物,其中该纤维织物具有至少为大约2∶1的纤维取正比。
5.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款所述的纤维织物,其中该纤维织物包括一种熔喷非织造织物。
6.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款所述的纤维织物,其中该纤维织物包括一种颈缩拉伸的熔喷非织造织物。
7.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款所述的纤维织物,其中该纤维织物适于主要在纤维的取向方向上渗散液体。
8.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款所述的纤维织物,其中该纤维织物适于提供至少约为2的液体渗散纵横比。
9.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款所述的纤维织物,其中该纤维织物适于提供大于约3的液体渗散纵横比。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款所述的纤维织物,其中该纤维织物适合存留同缺少第二区的类似织物相比至少是其约1.5倍的液体。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款所述的纤维织物,其中该纤维织物适合存留同缺少第二区的类似织物相比至少是其约2倍的液体。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款所述的纤维织物,其中该表面活化剂适于使纤维的润湿性提高,这是将表面活化剂处理的纤维暴露于电晕场的结果。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款所述的纤维织物,其中该表面活化剂适于使构成纤维织物的纤维的亲和力增强,这是先将纤维暴露于一电晕场的结果。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款所述的纤维织物,其中该表面活化剂是一种聚硅氧烷聚醚。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款所述的纤维织物,其中该第二区的长尺寸方向基本平行于纤维织物的纤维的取向方向。
16.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款所述的纤维织物,其中该第一区和第二区本质上包含该纤维织物的相同部分。
17.一种具有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款所述的纤维织物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吸附制品。
18.一种制备液体渗散和存留介质的方法,其包括的步骤有提供一种纤维织物;用某种表面活化剂对该纤维织物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处理,以形成一包含用表面活化剂处理过的纤维的第一区;和将该纤维织物的一部分暴露于一电晕场,以形成一个包含曾经暴露于一电晕场的纤维的第二区;其中第一区和第二区至少有一个所构成的部分小于该纤维织物的全部,而且构成第二区的纤维至少也包含一部分第一区的纤维。
19.一种制备液体渗散和存留介质的方法,其包括的步骤有提供一种纤维织物;将该纤维织物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一电晕场,以形成一个包含曾经暴露于一电晕场的纤维的第二区;和用某种表面活化剂对该纤维织物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处理,以形成一个包含用表面活化剂处理过的纤维的第一区;其中第一区和第二区至少有一个所构成的部分小于该纤维织物的全部,而且构成第二区的纤维至少也包含一部分第一区的纤维。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纤维织物具有至少为大约2∶1的纤维取正比。
21.如权利要求18至2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区的长尺寸方向基本平行于包含纤维织物的纤维的取向方向。
22.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至16所述的纤维织物构成的液体渗散和存留介质。
全文摘要
一种纤维织物,其包括一个包含经过表面活化剂处理的纤维的第一区和一个包含曾经暴露于电晕场的纤维的第二区。第一区和第二区至少有一个所构成的部分小于该纤维织物的全部。另外,构成第二区的纤维织物也包含一部分第一区的纤维。第一区和第二区本质上可以包含纤维织物的相同部分,只要两个区不都包容整个纤维织物。第一区和第二区所构成的部分可以都小于整个纤维织物。该纤维织物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在一个方向上取向的纤维。第一区或第二区均可包括整个纤维织物。即,整个纤维织物可以都用表面活化剂处理或暴露于电晕场。
文档编号A61F13/15GK1175198SQ95197670
公开日1998年3月4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1日
发明者R·B·奎恩希三世, D·J·麦克豆瓦尔, E·D·戈德斯拜, A·Y·罗曼斯-荷斯, G·R·瓦尔特曼 申请人: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