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多用途无菌操作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7317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多用途无菌操作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工作台,尤其是医院护士进行配药输液准备工作所用的无菌操作工作台。
目前医院中,护士为配药输液而进行的各种准备工作,如药瓶瓶盖的开启,配药时药液的吸取、混合、振荡及其各种器具的消毒、烘干等操作过程是暴露在空气中,即暴露在未经处理的含尘带菌的空气中进行的。这就难免造成在上述配药输液准备工作的各个操作环节中,由于空气污染而带来的病菌入侵的可能性,也就给病员的治疗带来一定的不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工作台面空间充斥着无尘无菌空气的医用工作台,以解决配药输液准备工作的操作中由于空气所带尘埃病菌而造成的药物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设计实现的。
医用多用途无菌操作工作台,具有一工作台面,工作台面上方有一空气净化装置,它与工作台面以及带有开口的侧面壁形成一个工作台面空间,工作台面空间内配置有紫外线消毒灯。
采用了如上的设计后,空气从输送空气的出口管吹出,经空气净化装置除去粉尘和细菌后,成为净化空气,进入工作台面空间,最后净化空气经侧面壁开口处排出。于是,护士配药输液准备工作的各种操作就都置于净化空气的氛围中进行,因此,避免了由于暴露于空气中操作而造成的药物污染问题,这就确保了输液前为病员配备输液药物的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透视图。

图1中,工作台面1上方配置有空气过滤装置4,一般采用亚高效空气过滤器。亚高效空气过滤器用金属外框,丙纶纤维制成。亚高效空气过滤器与工作台的侧面板用镙钉固定,以方便折卸检修、更换。亚高效空气过滤器以及右侧壁2、后侧壁7、左侧壁8构成工作台面空间,台面空间的高度以方便操作为准。工作台面空间内设置一紫外线消毒灯5,台面空间前侧面开口处设置有滑动推拉门3。一般情况下,送风系统出口管可置于亚高效空气过滤器上方,空气经出口管流出,然后进入亚高效空气过滤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空气过滤器上部构成一个进风口6。在使用时,此进风口6可直接与送风系统的出口管连接。进风口6上可安装一个铝质网孔板,以降低空气流速,起到均流的作用。进风口6也可设置在亚高效空气过滤器的上方侧面。
使用时,关闭推拉门3,开启紫外线消毒灯5,对台面空间内部及各种器具进行紫外线消毒杀菌。然后送风系统送风,开启推拉门3。空气经过亚高效空气过滤器,滤尘效尘可达到96~99%,除去粉尘、细菌后成为净化空气进入工作台面空间,最后经由开启的推拉门3排出进入大气中。工作台面空间内可以配置配药输液准备工作所需的各种器具、仪器。如,自动切削瓶盖机、瓶盖收集盒、自动消毒喷雾器、远红外自动烘干机、自动加液装置、自动吸液装置、自动振荡机、温度计离心机、照明灯等。因此,配药输液的各项准备工作就都置于工作台面空间的无菌空气的氛围中进行,同时,因为操作时工作台面空间呈正压,在推拉门3开启的情况下,外界空气也不会从推拉门3进入而造成药物污染。工作台面1采用耐酸碱材料制成,此处采用不锈钢板。推拉门3采用有色透明材料制作,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紫外线消毒灯5的紫外线对入眼的伤害。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多用途无菌操作工作台,具有一工作台面(1),其特征在于工作台面(1)上方有一空气净化装置(4),它与工作台面(1)以及带有开口的侧面壁形成一个工作台面空间,工作台面空间内配置有紫外线消毒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空气净化装置(4)为亚高效空气净化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带有开口的侧面壁由右侧壁(2)、后侧壁(7)、左侧壁(8)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侧面壁开口处设置有滑动推拉门(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推位门(3)采用有色透明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多功能无菌操作工作台,工作台面(1)和空气净化装置(4)以及左侧面壁(8)、右侧面壁(2)、后侧面壁(7)组成一个工作台面空间,该空间内配置有紫外线消毒灯(5)。使用时,经紫外线对工作台面空间内器具消毒后,空气经空气净化装置(4)处理后进入工作台面空间,从而形成无菌操作空间。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医院护士进行配药输液的各项准备工作。
文档编号A61G15/00GK2231094SQ9524185
公开日1996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13日
发明者罗杰, 罗万福 申请人:罗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