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宁(口服)胶囊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7147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病宁(口服)胶囊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品及其制备工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成药抗病宁(口服)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艾滋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性疾病,目前我国已开始流行,但目前尚无特效药医治,中成药治疗更是空白。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对于性病、艾滋病病毒感染阳性者和患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的中成药抗病宁(口服)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涉及中成药抗病宁(口服)胶囊及其制备工艺,其抗病宁(口服)胶囊主要由野菊花、一枝黄花、白花蛇舌草和甘草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组合的用量比例为野菊花25-35份,一枝黄花25-35份,白花蛇舌草25-35份,甘草4-10份。其制备方法为按上述比例将原料组合后,进行煎汁、浓缩、变浸膏、真空干燥、磨成粉、装胶囊即成抗病宁(口服)胶囊。野菊花的作用是清热解毒,一枝黄花的作用是抗菌、抗病毒、退热,白花蛇舌草的作用是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甘草的作用是抗病毒。所制成的抗病宁(口服)胶囊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肿瘤的功能。经研究,该药的有效成份斛皮素、芸竿甙、皂甙、熊果酸、甘草素等对艾滋病毒有极大的拮抗和抑制作用。经临床验证,它对性病、艾滋病毒感染阳性者和患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和积极效果。一是由于目前尚未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而本发明的有效成份,经研究,对艾滋病有极大的拮抗和抑制作用,所以对艾滋病病毒感染阳性者和患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二是使用范围广,由于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肿瘤的功能,所以也特别适用于性病的治疗。三是携带服用方便。本发明适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阳性者和患者及性病患者的预防和治疗。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取野菊花25份,一枝黄花35分,白花蛇舌草35份,甘草5分,组合后按照其制备工艺煎汁-浓缩-变浸膏--真空干燥-磨成粉-包装成胶囊即成抗病宁(口服)胶囊。
实施例二取野菊花30份,一枝黄花30分,白花蛇舌草30份,甘草10分,组合后按其制备工艺煎汁-浓缩-变浸膏--真空干燥-磨成粉-包装成胶囊即成抗病宁(口服)胶囊。
实施例三取野菊花35份,一枝黄花30分,白花蛇舌草30份,甘草5分,组合后按其制备工艺煎汁-浓缩-变浸膏-真空干燥-磨成粉-包装成胶囊即成抗病宁(口服)胶囊。
本发明对于性病、艾滋病病毒感染阳性者和患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中成药抗病宁(口服)胶囊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野菊花、一枝黄花、白花蛇舌草、甘草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宁(口服)胶囊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抗病宁(口服)胶囊的原料组合比例是野菊花25-35份,一枝黄花25-35份,白花蛇舌草25-35份,甘草4-1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宁(口服)胶囊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制备的工艺流程为原料组合-煎汁-浓缩-变浸膏-真空干燥-磨成粉-装胶囊即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成药抗病宁(口服)胶囊及其制备工艺。主要由野菊花、一枝黄花、白花蛇舌草和甘草组成。其特征在于组合的用量比例为野菊花25-35份、一枝黄花25-35份、白花蛇舌草25-35份、甘草4-10份。其制备工艺是按比例将原料配合后,进行剪汁—浓缩—变浸膏—真空干燥—磨成粉—包胶囊即成抗病宁(口服)胶囊。本发明适用于性病、艾滋病毒感染阳性者和患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文档编号A61K9/48GK1156595SQ9610109
公开日1997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7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7日
发明者田渭法 申请人:田渭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