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染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08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污染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医疗器械,即一种防污染注射器。
现有的注射器,由针管和活塞组成,其针管为圆筒形,活塞为圆柱形。使用时,当拉出活塞吸入药剂时,操作者的手往往要接触活塞,造成活塞污染,当把活塞推入时,就会把污染物带到针管内,从而造成针管内污染。特别是在病房注射室集中配药或在一次点滴注射多种药剂的时候,同一支注射器要连续反复多次推拉,污染物一次一次地被活塞带入针管前部,使污染加重。目前,虽有技术规程要求操作者不要接触活塞,但在实践中很难实行。据在一家大医院的内外妇科抽样调查表明,注射器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其无污染率仅为9.9%,轻度污染率为33%,重度污染达56.1%。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可以避免针管内部污染的注射器。
技术方案这种注射器也是由针管和活塞组成,所不同的是,针管的内径设有细段和粗段,活塞的外径也相应地设有细段和粗段,细段位于前段,即针头一边,粗段设于后段。
在针管内设有一条限位槽。
采用上述方案研制的注射器,由于活塞和针管前段较细,后段较粗,在抽拉活塞时,前段活塞与针管后段管壁不能接触,即使针管后段污染了也不能传到前段去,由于针管内的药液只能在前段之内,因此避免了污染问题。此外,由于这种结构比较简单,易于制造,便于普及,所以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一种实施例。


图1是本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2是本实施例针管的主视图,图3是其左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活塞的主视图。
由图可见,这种注射器也是由针管1和活塞2所构成,针管1包括细段3、粗段4、限位槽5,活塞包括细段6、粗段7,活塞细段6的长度大于针管1前段的长度。使用时,活塞后拉,活塞粗段7也会与手接触而污染,再推进去,针管粗段4也会被污染。可是,由于活塞前段较细,且活塞前段的长度大于针管前段的长度,针管粗段前部不于活塞接触为无污染区,因此,当活塞再次拉出时,其细段3不会接触已被污染的针管粗段4,所以针管前段也不会被污染。此外,在针管内还设有限位槽5,限位槽5前部伸入针管细段少许,后端达针管边缘,限位槽的作用是限制活塞2向外抽拉的距离,当活塞前端越过限位槽前端时,空气立即由限位槽进入针管细段,活塞失去吸引药液的功能而迫使操作者停止抽拉,从而保证了针管前段的清洁。
权利要求1.一种防污染注射器,也是由针管(1)和活塞(2)组成,其特征在于针管的内径设有细段(3)和粗段(4),活塞的外径也设有细段(6)和粗段(7),其细段(3)和(6)均在前段,即针头一边,粗段(4)和(7)均在后段。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防污染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针管内设有一条限位槽(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污染注射器。目前的注射器,当活塞向外抽拉时,其后段往往会与操作者的手相接触而被污染,随着活塞的反复推入,污染物可导入针管前段而造成药剂污染。本注射器也是由针管1和活塞2组成,其针管内径和活塞外径均设有细段和粗段。使用时,抽拉活塞后,活塞细段不能与针管粗段接触,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注射器的污染问题。
文档编号A61M5/31GK2262919SQ9621325
公开日1997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6日
发明者金布和 申请人:金布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