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拉转滚动轮式按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10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拉转滚动轮式按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械,特别是一种自动拉转滚动轮式按摩机。
目前按摩器的种类很多,有适用于脚部的踏式按摩垫和按摩用月球车,也有适用于背部的自动鞭绳式按摩器等,上述按摩器械均要靠人手或人体的推拉及重压而实现按摩,不仅费力,而且在实施动作按摩时无法从事任何工作,比如看书等,因此,近期出现了一些电动按摩器械,有振动式的,也有靠传动机构带动按摩爪转摆进行某一局部按摩的,振动式的不仅按摩效果差,而且也需自己或别人用双手操拿,因此,仍未脱离人力握拿操控的局限性,而后者所提及的靠动力驱动的按摩爪类按摩器械的按摩部位,按摩面积都较小,即只适用于身体的某一局部按摩、而对于人体的后部的大面积的腰背部,下肢后部侧无法实现连续的往复式按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既无需人手推压施力,又可对人体进行往复局部定位或往复移动大面积按摩的省力、高效的自动拉转滚动轮式按摩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有一鞭绳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鞭绳式按摩器的纵向的两端分别与牵拉带相连,而牵拉带均与驱动器内套设的环形转动皮带的外露段相连并随转动皮带在一定弧段内往复转动,故当牵拉带往复转动时,鞭绳式按摩器也产生往复转动并对人体的套兜部位进行往复滚压式按摩,驱动器是由一扁状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机,由电机驱动的齿轮及与环形皮带相套兜的转带牙轮以及设于壳体四角处的导轮构成,使用时,可将壳体系扎在某一物体上或支架上,而鞭绳式按摩器套兜在人体按摩部位的外周侧。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如下
第1只要将可进行往复转动的鞭绳式按摩器套兜在人体需按摩的部位,再开启驱转器的启动钮,鞭绳式按摩器即可在驱转器内部环形带及牵拉带带动下往复转动一定弧度,以实施对人体的某一部位进行自动的定位式按摩。
第2通过将驱转器固定在临时支架的不同的纵向部位就可实现对人体颈部直至小腿部不同部位的按摩要求,具有固定换位方便、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第3在实施按摩时,因无需人手牵拉施力,故不仅省力,而且人的双手还可作一些辅助性工作。
第4通过鞭绳按摩器纵向换位及左右横向的兜压按摩及人体撑靠力以及转体,就可达到转换按摩部位及加大接触力度的效果。使一机达到多种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附图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
图1中按摩驱动器的内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图4是图2的A-A削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
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有一鞭绳式按摩器4和一电机221,其特征在于鞭绳式按摩器4的纵向两端与两牵拉带3外露端相连,两牵拉带3的另一端与按摩驱转器2内部的传动机构22的环形带226相连并同步往复转动,按摩驱转器2是由一个外壳21,设置在外壳21内部的传动机构22构成的,壳体21上设有与固定物1相连接的固定机构23。参见
图1至图4及图5。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鞭绳式按摩器4的纵向两端与牵拉带3的外露段套环31相套连,驱转器2的壳体21呈两半扣合状构成的扁盒状壳体,在壳体21内的传动机构22包括设置在壳体内前半部的电机221,由电机轴头上的齿轮驱转的齿轮付222、与齿轮付222中的大齿轮同轴的是一与环形皮带226相套兜的转带牙轮223,在壳体21内部的四拐角处各装有一均与环形皮带226的内环侧相套兜接触并自由转动的导轮225,在转带牙轮223的周侧相邻处设有一与环形皮带226内环侧相套兜的张紧轮224,壳体21中部或后部设有与固定物1相套合或栓系固定的固定机构23,壳体21上外延伸有与外配电源插座相插拔的电源导线25,在壳体21内设有与环形皮带226上触块2261相碰触的微动开关227,壳体21上表面设有控制其内电机启停的控制开关24。参见
图1至图5。
壳体21上的固定机构23是设置在壳体后部两侧的两条对称并与固定物捆系的扎带。参见图2-图4。
壳体21上的固定机构23是由与外配平行滑杆11相穿套的透孔231和与透孔的孔口处外延伸相滑配的滑套232构成,滑套232上开设有定位螺钉拧入固定的螺孔2321,透孔231位于壳体21的中部。参见图2-5在壳体21的左右两侧壁上开有环形皮带226导出的导出槽口213,位于壳体21四角处的四个导轮225呈前宽后窄的梯形状设置,前部的两导轮225设置在壳体两侧的靠向前壁板处的导出槽口213处并呈左右对称外凸状,在外凸的两导轮225和两内藏的后导轮225之间的壳体左右两侧壁214呈前宽后窄的向内倾斜状,环形皮带226位于两倾斜状侧壁214的外侧,两柔质的牵拉带3连接在环形皮带226外侧并向壳体前外侧延伸。参见
图1至图4与平行滑杆11相固定和调位的固定机构23的透孔231及滑套232是两个并排的平行间隔设置状或三角形设置。参见图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参见
图1和图5。
当把按摩驱转器2固定在固定物的某一部位时,再开动驱动器2的电机221,该传动机构22则带动环形皮带226作一定弧长度内的往复转动,在环形皮带226转动时,与其内侧段长外侧面相连的牵拉带3也随其转拉移动并同时牵拉套兜在人体被按摩部位上的鞭绳式按摩器4也往复转动,以达到对人体某一部位定位接触效果,而往复转动量是由设在壳体21内的两个行程触动开关227和固定在皮带226上的外凸触块2261实现的,在按摩时,人体是套于鞭绳式按摩器4与壳体21之间的,通过站立的人体的略后倾程度来增加接触施力的程度,当人体的脸部朝向驱转器2一侧时,进行的是人体后部的按摩,当人体脸部背向驱转器2时,进行的是腹部及前身的按摩,同理,也可将下肢同时或单独置于其中进行腿部按摩。
也可通过反向装设的坐椅152使人坐在其上进行按摩,即当人体反跨在坐椅152而面朝向支架1时,进行的可是肩背部的按摩,而当人正坐在坐椅152中而面背向支架1时,进行的是腹部减肥按摩或压触减肥。坐椅152沿滑道153调整位置时可改变人体与支架1的距离,即加大按摩力度,同时,也是为适应不同胖瘦人的需要,而牵拉带3上的套环31可设置相间隔多个,以实现兜围长度的不同,同时,鞭绳按摩器4应与其采用可分离和卡套的活动连接方式,以便人的进入或退出。
图5使用时,可通过扎带式的固定机构23与椅子类固定物固定住,而按摩器驱转器2朝向人体一侧。
图1所示实施例是另一种固定方式,即固定物1是一个L支架,支架上设有两根或三根平行滑杆11,滑杆下端均与台板15固定,而驱转器2上的透孔231从滑杆11上端套入并固定在某一高度位置上,比如后背,当需调整按摩位置时,可旋松旋紧螺钉233,使驱转器2沿滑杆11滑调至另一高度位置,再将螺钉233拧入滑套232并顶紧滑杆11,即可将驱转器2定位。
权利要求1.自动拉转滚动轮式按摩机,有一鞭绳式按摩器(4)和一电机(221),其特征在于鞭绳式按摩器(4)的纵向两端与两牵拉带(3)外露端相连,两牵拉带(3)的另一端与按摩驱转器(2)内部的传动机构(22)的环形带(226)相连并同步往复转动,按摩驱转器(2)是由一个外壳(21),设置在外壳(21)内部的传动机构(22)构成的,壳体(21)上设有与固定物(1)相连接的固定机构(2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拉转滚动轮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鞭绳式按摩器(4)的纵向两端与牵拉带(3)的外露段套环(31)相套连,驱转器(2)的壳体(21)呈两半扣合状构成的扁盒状壳体,在壳体(21)内的传动机构(22)包括设置在壳体内前半部的电机(221),由电机轴头上的齿轮驱转的齿轮付(222)、与齿轮付(222)中的大齿轮同轴的是一与环形皮带(226)相套兜的转带牙轮(223),在壳体(21)内部的四拐角处各装有一均与环形皮带(226)的内环侧相套兜接触并自由转动的导轮(225),在转带牙轮(223)的周侧相邻处设有一与环形皮带(226)内环侧相套兜的张紧轮(224),壳体(21)中部或后部设有与固定物(1)相套合或栓系固定的固定机构(23),壳体(21)上外延伸有与外配电源插座相插拔的电源导线(25),在壳体(21)内设有与环形皮带(226)上触块(2261)相碰触的微动开关(227),壳体(21)上表面设有控制其内电机启停的控制开关(24)。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拉转滚动轮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壳体(21)上的固定机构(23)是设置在壳体后部两侧的两条对称并与固定物捆系的扎带。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拉转滚动轮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壳体(21)上的固定机构(23)是由与外配平行相穿套的透孔(231)和与透孔的孔口处外延伸相滑配的滑套(232)构成,滑套(232)上开设有定位螺钉拧入固定的螺孔(2321),透孔(231)位于壳体(21)的中部。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拉转滚动轮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在壳体(21)的左右两侧壁上开有环形皮带(226)导出的导出槽口(213),位于壳体(21)四角处的四个导轮(225)呈前宽后窄的梯形状设置,前部的两导轮(225)设置在壳体两侧的靠向前壁板处的导出槽口(213)处并呈左右对称外凸状,在外凸的两导轮(225)和两内藏的后导轮(225)之间的壳体左右两侧壁(214)呈前宽后窄的向内倾斜状,环形皮带(226)位于两倾斜状侧壁(214)的外侧,两柔质的牵拉带(3)连接在环形皮带(226)外侧并向壳体前外侧延伸。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拉转滚动轮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与平行滑杆(1)相固定和调位的固定机构(23)的透孔(231)及滑套(232)是两个并排的平行间隔设置状或三角形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拉转滚动轮式按摩机,有一鞭绳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鞭绳式按摩器的纵向的两端分别与牵拉带相连,而牵拉带均与驱动器内套设的环形转动皮带的外露段相连并随转动皮带在一定弧段内往复运动,故当牵拉带往复转动时,鞭绳式按摩器也产生往复转动并对人体的套兜部位进行往复滚压式按摩,驱动器是由一扁状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机,由电机驱动的齿轮及与环形皮带相套兜的转带牙轮以及设于壳体四角处的导轮构成,使用时,可将壳体系扎在某一物体上或支架上,而鞭绳式按摩器套兜在人体按摩部位的外周侧。
文档编号A61H15/00GK2282424SQ9621364
公开日1998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18日
发明者张力, 马芳 申请人:张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