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痹镇痛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9889阅读:8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痹镇痛酒的制作方法
《骨痹镇痛酒》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大胆创新和探索,反复配方研制而成。
世界医学认为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世界五大难题之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根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广大患者的强烈呼声。
在我国北方广大寒冷地区为多发病,常见病之一。许多患者正当青春年少就发展到了肌肉萎缩,骨骼变形,甚至出现关节强直或畸形,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多忧虑和不幸。目前我国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品有很多种类,但是真正达到根治目的确很少。西医可用激素药物取代一时的疼痛,一旦停药,即可出现同样的症状,甚至病情加重,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而且付作用大,少数患者可导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深刻认识到运用中医中药根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具有很大潜力和广阔前景。但必须有整体观和坚持局部辩证施治才能获效。治疗上应以通补结合为主,驱风祛湿散寒与通经活络为辅,益气养血并举,温经通脉与发汗解表兼顾,以疏散病邪。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祖国医学称为痹证,痹证又可分为行痹(风偏甚者),痛痹(寒偏甚者),着痹(湿偏甚者),热痹(热偏甚者),骨痹(风寒湿邪深入筋骨)。
通过学习各代医学专家著作对痹证的论述,认识到主要病因是由“风寒湿三邪侵入人体,流注经络气血运行受阻”,导致气机不畅,阻塞脉络,“不通则痛”反复发作,久治不愈,“风寒湿之邪深入筋骨,留恋不去,阻滞荣卫循行,日久形成骨痹”(老中医经验汇编47页、50)。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研究认为骨痹主要病机属于气滞血瘀,筋骨失濡养,肝肾亏损,风寒湿邪客于经络,闭阻不通。因此,治疗上首先应以通补结合为主。通就是通滞血,活血化瘀,促使人体气血运行,消除微循环障碍,改善人体局部的血液供应,增强新陈代谢。中医理论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就是以行血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乳香性味苦温补肾,温通十二经,去风伸筋,活血调气,没药苦平入十二经散结气通滞血”(老中医经验汇编50页)。“穿山甲性味微寒,性善走窜,能祛瘀散结通经,消肿利痹”(实用伤科中药与方剂)。
补就是补肝肾,“病在筋骨关节,无不累及肝肾。精血同源,损则同损,虚则同虚。虽病变复杂,症状不一,但虚是主要矛盾,故重在滋肾养肝”(名老中医秘方精选146页)。“由于肝主筋,肾主骨,肝藏血,肾藏精,故肝肾同治,精血同补”(中医骨伤科学18页)。肾气衰退气化功能失调,导致肾精血亏虚。若肝血亏虚,则血不养筋。进而使机体各关节筋骨组织细胞发生营养不良或代谢障碍,从而逐渐促使韧带,肌腱骨质充血水肿,纤维增生,导致四肢关节无力,筋骨痿软,伸屈不利,甚至强直或变形。“狗脊苦甘温,有祛风湿,补肝肾之阳,强筋骨作用。杜仲甘温,即能补肝肾之阳,强筋骨,又能镇痛。怀牛膝性味苦平,活而能补,有益肝肾之阴,强筋骨”(实用伤科中药与方剂80页、98页、38页)。选用这三味药主要补肝肾之阳,兼补肝肾之阴,养血荣筋,利关节。
中医认为“若痹久不愈,反复发作,前人称久痛入络”(各老中医秘方验方精选136页)。风寒湿邪客于经络,致经络闭阻不通,若想经络通畅,铲除风寒湿邪十分重要。痛属于寒邪偏盛,得热痛减,遇寒痛增,祛寒痛自减。肿属于湿,驱风即能祛湿,祛湿即能消肿。驱风祛湿散寒与通经活络药物合用,疗效倍增。“年见苦甘,地风苦平,二药驱风除湿力强,又能强筋,通经络,活血止痛,治疗筋骨痿软,四肢麻木,筋骨拘挛等证尤为重要。肉桂辛甘大热,对于寒邪入肌肤、经络、筋骨所致瘀血凝滞疼痛等证”有独特疗效(实用伤科中药与方剂150页、170页)。“乌梢蛇甘平,地龙咸寒,二药舒筋通络之力颇强。木瓜酸温,即能祛湿,又为舒筋活络的要药。全蝎、僵蚕性味辛平,具有息风解痉、化痰散结,通络止痛之功,用治类风湿关节炎之关节拘挛僵直、肿胀疼痛。”(实用伤科中药与方剂161页、219页、157页、221页)。
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侵袭人体是发病的外因,而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则是发病的内因。中医理论认为“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病久使气血伤耗,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益气与养血并举以扶正气。因为气血在风寒湿痹症的发生与发展及转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内经》不仅详尽阐述了气血的概念,而且十分明确地论述了气血与运动系统器官如骨骼、筋、肌肉等关系。指出骨骼、肌肉、筋的生长和功能依靠气血的滋养。骨骼、肌肉、筋的病变,往往是气血紊乱引起”(中医骨伤科学3页)。黄芪、甘草性味甘平温,补中益气,升阳固表,而且能增破瘀之力,且可扶正祛邪。“当归性味甘辛温,即能生血活血,又能活血祛瘀,很适用于风湿痹痛,经络不通所致的瘀滞和血虚之症,具有瘀滞可祛,血虚可补,为治血病之要药”(实用伤科中药与方剂89页)。
对一些久病不愈的骨痹病人,配合使用温经通脉发汗解表药物以疏散病邪。因为发汗解表能使人体腠理开张,毛孔开放,有利于达到驱除风寒湿邪之目的。麻黄性味苦温,即能发汗解表,又能温经散寒,宣通气血。桂枝性味辛甘温,发汗解表,又可温经通脉,调和荣卫。苍术性味苦温,发汗解表,驱风除湿力也强。
诸药合用,相互协调,标本同治,具有活血化瘀,温补肝肾,强筋骨,消肿镇痛,驱风祛湿,温经散寒,益气养血,发汗解表,扶正祛邪之功效。可以从根本上抑制骨质再生,并通过药物产生的长久抗力逐渐将增生的骨质消化。
组方乳香50克、没药50克、穿山甲50克、狗脊75克、杜仲50克、怀牛膝50克、年见75克、地风75克、肉桂30克、地龙50克、乌梢蛇75克、木瓜50克、全蝎50克、僵蚕50克、黄芪50克、甘草50克、当归75克、麻黄50克、桂枝50克、苍术50克。
50度白酒10公斤。
君药乳香、没药、穿山甲行气活血祛瘀,配合补肝肾药狗脊、杜仲、怀牛膝为主。
臣药年见、地风、肉桂、驱风祛散寒,配以地龙、乌梢蛇木瓜、全蝎、僵蚕舒筋活络,通经止痛为辅。
佐药黄芪、甘草、当归。
使药麻黄、桂枝、苍术。
用法成年人每天服两次,分早晚各服半两(25毫升),服药期间忌腥、辣、凉、年高体弱妇女儿童可酌情减量,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保质期两年。
制做方法20种草药按一定量的比例配好,装坛浸于50度白酒中,封闭、冬浸15天、夏浸10天,然后隔水加热,煮沸40至50分钟后过滤,冷冻沉淀,装瓶备用。
也可制成丸药,将草药按一定量配好共为细面,炼蜜为丸如绿豆粒大小,每次服10克,温开水送服,一日服2--3次,空腹服。
《骨痹镇痛酒》与现有的同类药酒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
镇疼力强,药力持久,口服后人体吸收快,久服无付作用,能使许多患者达到根治目的。因为加热能将药物的有效成份溶解出来,使药力增加。又充分利用酒的舒筋活络,善走窜的性能,酒助药力,速达病区。
功效集中,主治范围突出重点。克服同类药酒功效多,药力分散,主治范围广而且无重点。
《骨痹镇痛酒》主要适用于治疗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得热痛减,遇寒痛增的骨痹症,均有显著疗效,对湿热痹症则无效。
治疗范围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肌肉萎缩、骨骼变形、关节痿软、拘挛强直或畸形等症。在病的早、中期,若能较长时间的坚持服药,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根治目的。在晚期,病情发展到很严重程度,若能坚持服药或间断服药,大部分患都能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症状,生活能达到自理。
因此,投入临床使用后,收到了很大的临床效应和社会反响。
权利要求
1.以往各代医学专家治疗骨痹证,通常把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经活络做为君药起主帅作用。骨痹镇痛酒则不同,其特征是以通滞血,补肝肾为君药,起主导作用。只有消除微循环障碍,改善人体局部的血液供应,才能促使臣药速达病区发挥作用。病在筋骨关节,无不累及肝肾,导致肝肾精血亏虚,虚是主要矛盾。
2.益气与养血并举以扶正气,气血在骨痹症的发生与发展及转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骨骼,肌肉,筋的病变,往往是气血紊乱引起。”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则是发病的内因。
3.使用发汗解表药能促使人体腠理开张,毛孔开放,有利于驱除风寒湿邪,增加疗效。
4.组方乳香50克、没药50克、穿山甲50克、狗脊75克、杜仲50克、怀牛膝50克、年见75克、地风75克、肉桂30克、地龙50克、乌梢蛇75克、木瓜50克、全蝎50克、僵蚕50克、黄芪50克、甘草50克、当归75克、麻黄50克、桂枝50克、苍术50克、50度白酒10公斤。
全文摘要
骨痹镇痛酒具有活血化瘀,温补肝肾,强筋骨,消肿镇痛,驱风祛湿,温经散寒,益气养血,发汗解表,扶正祛邪之功效。可以从根本上抑制骨质再生,并通过药物产生的长久抗力逐渐将增生的骨质消化。功效集中,镇痛力强,药力持久,口服后人吸收快。主要用于治疗久治不愈的骨痹症,均有显著疗效。组方:乳香、没药、穿山甲、狗脊克、杜仲、怀牛膝、年见、地风、肉桂、地龙、乌梢蛇、木瓜、全蝎、僵蚕、黄芪、甘草、当归、麻黄、桂枝、苍术。
文档编号A61K35/56GK1198339SQ9711264
公开日1998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0日
发明者鲍春明 申请人:鲍春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