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众有效部位在制备抗疟药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9883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贯众有效部位在制备抗疟药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有效部位的制药新用途,具体讲是贯众有效部位在制备抗疟药剂中的应用,属于药物领域。
贯众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其性味苦、凉,药用功用是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对于贯众的研究,目前发现其主要作用有驱虫作用、抗病毒作用、抗菌作用和对子宫的作用。临床上主要将贯众用于预防感冒、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胆道蛔虫病、用于收缩子宫等。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有关贯众有效部位用于抗疟的报道。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中草药贯众的药物新用途,即,贯众有效部位在制备抗疟药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贯众有效部位是按照常规的提取工艺从中草药贯众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优选是从东北贯众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贯众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如下取东北贯众药材,粉碎后,用乙醚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室温放置1-2周,析出黄褐色沉淀,滤集沉淀,用乙醚充分溶解后搅拌均匀,抽滤,如此反复处理至滤液为淡黄色为止,沉淀自然干燥,得浅黄包粉末,即为贯众有效部位。收率一般为2.2-2.6%,熔点为180-183℃,经薄层层析色谱鉴定,其中含东北贯众素(dryocrassin)80%以上。
本发明所述的贯众有效部位也可以制备成东北贯众素纯品。
本发明所述的贯众有效部位以及东北贯众素纯品制备成药剂后,具有抗疟疾的作用。
按照常规制剂工艺,可以将本发明所述的贯众有效部位以及东北贯众素纯品制备成任何一种适用于临床使用的药物制剂,例如,胶囊散剂、丸剂、膏剂、口服液体制剂、注射剂等。
将贯众有效部位制备成片剂的方法如下取东北贯众药材,粉碎后,用乙醚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室温放置1-2周,析出黄褐色沉淀,滤集沉淀,用乙醚充分溶解后搅拌均匀,抽滤,如此反复处理至滤液为淡黄色为止,沉淀自然干燥,得浅黄色粉末,即为贯众有效部位。取贯众有效部位1份,加入10份药用淀粉,混合均匀,制成软材,造粒,整粒,入压片机压片,制得片剂。
经实验研究,证明本发明所述的贯众有效部位以及东北贯众素纯品具有良好的抗疟效果。实验例1本发明贯众有效部位对NK173株伯氏鼠疟原虫ED50及SD50的测定一、实验材料虫株NK173株伯氏鼠疟原虫。
药品抗疟一号(含贯众有效部位),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提供。
动物昆明种小鼠,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动物中心提供。
仪器OLYMPUS显微镜。二、试验方法及结果实验采用常规四天抑制法,昆明种小鼠,体重18-21克。雄性,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动物,腹腔定量接种1×107个鼠疟原虫/只,给药剂量分别为50.4、72、103、147、210、300mg/kg,另设一组为接种对照组,接种疟原虫后,当日口服给药,每天一次,连续四天,第五天尾部取血涂片,Giemsa染色法染色,显微镜观察疟原虫转阴情况及感染鼠疟原虫数,计算转阴率及感染率。结果见表表 抗疟一号ED50及SD50测定组别 剂量mg/kg 动物数 寄生率% 抑制率% 转阴率%接种剂对照10 13.5±4.16- 0抗疟一号50.4 10 6.27±2.73 53.6 07210 1.59±1.49 88.2 10103 10 0.80±0.95 94.1 10147 10 1.01±1.29 92.5 30210 10 0.03±0.06 99.8 60300 10 0100 100
抗疟一号对NK173株伯氏鼠疟原虫ED50为174.4mg/kg(95%可信限146.3-207.8mg/kg)。SD50为47.6mg/kg(95%可信限29.4-77.07mg/kg)。
经测定,本发明的贯众有效部位的LD50为802.7mg/kg。其治疗指数的计算如下LD50/ED50=802.7/174.4=4.60LD50/SD50=802.7/47.6=16.9实验证明,贯众有效部位对疟疾具有很好治疗作用。实验例2一号抗疟活性的测定(SD50)(ED50)1、实验材料药品抗疟一号(含贯众有效部位),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化学室提供,用蒸馏水及少许吐温-80配成混悬液。
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动物中心提供。
虫株NK173株伯氏鼠疟原虫和抗氯喹株NK173伯氏鼠疟原虫。2、试验方法实验采用常规四天抑制法,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每组10只动物,腹腔定量接种1×107个感染NK173株伯氏鼠疟原虫的红细胞液0.2ml,设6个剂量组,分别为50.4、72、103、147、210、300mg/kg,另设接种对照组;同样腹腔定量接种1×107个感染抗氯喹株NK173伯氏鼠疟原虫的红细胞液0.2ml,设5个剂量组,分别为50.4、72、103、147、210mg/kg,另设接种对照组,接种疟原虫当日口服给药,每天一次,连续四天,第五天尾部取血涂片,Giemsa染色法染色,显微镜观察原虫转阴情况,根据组中转阴动物数计算其转阴率及显微镜观察计数每组动物的疟原虫感染率,算出半数转阴率ED50及半数抑制率SD50。
抗疟一号对两组虫株的抗疟活性比较见下表。剂量 正常株 抗氯喹株mg/kg 转阴率% 抑制率% 转阴率% 抑制率%50.4 0.0 53.60.0 58.172 0.0 88.20.0 76.6103.010.094.110.090.4147.033.392.510.095.2210.060.099.860.099.5300.0100.0 100.0/ /半数效量 174.4 47.6183.8 49.5(mg/kg) (ED50) (SD50) (ED50) (SD50)结论抗疟一号对抗氯喹株基本上无交叉抗性。
权利要求
1.贯众有效部位在制备抗疟疾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其中所述的贯众是东北贯众。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其中所述的贯众有效部位是按照下述方法提取得到的取东北贯众药材,粉碎后,用乙醚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室温放置1-2周,析出黄褐色沉淀,滤集沉淀,用乙醚充分溶解后搅拌均匀,抽滤,如此反复处理至滤液为淡黄色为止,沉淀自然干燥,得浅黄色粉末,即为贯众有效部位。
4.东北贯众素在制备抗疟疾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贯众有效部位的新制药用途,具体说是贯众有效部位在制备抗疟疾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P33/00GK1202367SQ9711245
公开日1998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13日
发明者江佩芬, 高增平 申请人:北京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