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色素在制备治疗脑早衰和痴呆症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012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色素在制备治疗脑早衰和痴呆症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色素的药物新用途,具体涉及茶色素在制备治疗脑早衰和痴呆症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中药领域。
茶色素是从茶叶中提取的植物天然色素,是茶多酚中儿茶素经过氧化而成的一种活性色素复合物。茶色素由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组成。对于茶色素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CN1074618A公开了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该生产过程为,茶叶以煎煮取汁,碱化,浓缩,酸化,加入乙醇回流,乙醇回流液再碱化得到茶色素结晶品,经真空干燥,即得到该茶色素。用该方法制得的茶色素中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三者有恒定的比例,可作为药用。对于茶色素的药用价值报道可以概括为降低血液粘滞度、降血脂、降胆固醇、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有关茶色素用于治疗脑早衰和痴呆症的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茶色素的一种新的制药用途,即茶色素在制备治疗脑早衰和痴呆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脑早衰是多种病生理因素作用于脑组织细胞发生结构改变、代谢机制失常和脑功能衰退的临床、亚临床综合症。脑早衰多见于中年,部分已有早老性痴呆的精神症反应。痴呆是当今世界医学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老年人的痴呆有二个方面的主要原因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茶色素用于治疗脑早衰和痴呆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对心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本发明茶色素的提取方法可以按照已知的提取工艺进行提取,优选是按照下述方法提取的茶色素(1)、将茶叶按1∶15-30倍比例加水后,经一次或一次以上的煎煮取汁,煎出液用在水溶液中能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进行碱化,调节PH8-10,然后在小于70℃下加热浓缩该碱化液至原体积量的1/4-1/10,得浓缩液;(2)浓缩液用酸调至PH3-6,酸化液加入乙醇1-10体积倍量,回流0.5-2小时,得醇回流液;(3)醇回流液用在水溶液能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调节PH7-10,沉淀后过滤,得茶色素结晶,茶色素结晶真空干燥,即得茶色素产品。
本发明的茶色素是一种药物活性成分,按照常规的制剂工艺,可以以茶色素为主活性组份,加入常规的赋性剂、调味剂、崩解剂、防腐剂、润滑剂、湿润剂、粘合剂、溶剂、增稠剂、增溶剂等药物辅料,制成任何一种适合于临床上使用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体制剂、注射剂等。
由于本发明首次公开了茶色素治疗脑早衰和痴呆症以及心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的药用作用,因此,将茶色素单独或与其他活性组份或辅料配合制成药剂,只要是该药剂用于治疗脑早衰和痴呆症以及心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茶色素在制成任何一种剂型时,均具有治疗脑早衰和痴呆以及心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的作用。任何药剂,如果其组份中含有茶色素或仅以茶色素单一成分制备成药,在其包装或说明书等标识上或者在其他任何宜传品上只要注明或提示具有治疗脑早衰和痴呆症及心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的作用,则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茶色素是来源于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茶叶。因此,也可以将茶色素制成保健食品或保健药品。将茶色素制成的保健食品或保健药品,如果在其包装或说明书等标识上注明或提示有治疗脑早衰和痴呆症及心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的作用,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配方茶色素 125克药用淀粉 875克将上述组份入搅拌机,充分搅拌混匀,用胶囊机装胶囊,每粒装填1克,制得茶色素胶囊1000粒,每粒胶囊含茶色素125毫克。
实施例2茶色素250克蒸馏水2000毫升甜菊甙1克将茶色素溶于蒸馏水中,充分混匀,加入甜菊甙,再次搅拌混匀,用罐装机装入玻璃瓶中,每瓶装10毫升,灭菌,制得茶色素口服液。
实验例1 茶色素治疗脑早衰1000例的临床研究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46-60岁患者1150例。男856例、女294例。平均年龄54.6岁。全为城市脑力劳动者。普遍有外在因素如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条件、饮食不当、药物和职业的影响;内在因素有高血压(213例)、高脂血症(280例)、糖尿病(17例)、冠心病(36例)、TLA(28例)、脑梗塞后(42例)、脑动脉硬化(301例)等疾病的直接影响。临床和亚临床状态的表现除临床有原发病的典型症征以外,突出见于神经症倾向(586例)、植物神经功能欠稳定(697例)有轻微的、不能定位的、不典型的神经系统软体征如苯手、眼球震颤、瞳孔不等大、复视、偏盲、构音含糊、协调差、生理反射不对称、病理反射单侧可疑阳性。按KOLOKOWASKA氏法积分K>5,486例,K>10,278例、K>15 182例,有难与疲劳、厌倦区分的思维敏感性下降58例、记忆力减退103例、性格呈现病态演变201例、轻度抑郁112例、有模糊躯体症状312例等精神症反应,头颅CT示脑萎缩37例、侧脑室周围存在对称性低密度区8例,长谷川法智商85分以下44例、86-95分钟127例。
1.2 检测方法1.2.1 采用国产XD-300B型多功能彩色微循环仪专人操作,常规检查方法和定量综合统计田牛法执行观察球结膜部微循环以眼球双颞部为准,室温23℃,放大100倍观察。眼底动脉硬化像依据KEIIH-WAGNE法定度。
1.2.2 血流变学检测用国产FL型血流变仪、WX-3D型血小板粘附仪,评定测量按仪器要求。
1.2.3 血脂测定由三所医院按常规专人操作。
1.3 给药方法茶色素组1000例用江西绿色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TP胶囊,批号为赣卫药准字(1994)-139-1号。每次250MG,每日3次,口服30天后,每日125mg加维生素EI丸维持30天,疗程结束;对照组150例用云南天然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施普瑞胶囊作安慰剂,批号为滇卫药准字(1992)-101-2号,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30天后每日1粒加维生素E1粒,维持30天,疗程结束。在疗程服药期间,一律停用降血脂药、降压药和抗脑衰药如脑活素。
1.4 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自身对照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有意义。1.5疗效评定方法1.5.1 临床疗效按百分比。显效主诉减少80%以上,阳性体征基本消失、软体征K<3,降血脂有效率TC、TG、HDL、LDL分别为71%、50%、74%、76%;有效主诉减少50%以上,阳性体征部分消失、软体征K<5、降血脂有效率TC、TG、HDL、LDL分别为50%、30%、50%、50%;无效以上无变化;恶化主诉及阳性神经体征、软体征增多,降血脂中有1-2项指标异常变化。
1.5.2 球结膜微循环障碍改善依总积分值的变化轻重度的判定,以具有重大或重要病生理意义的定性指标出现的机率和速度而定。
1.5.3 血流变学变化据测量结果变化率和升降幅度评定。
2、结果和分析2.1 脑早衰的发生率。通过万例调查发现青年人80例(8‰)、老年120例(1.2%)、中年1150例(11.5%)。表明中年发病率高,呈正态分布。
2.2 球结膜微循环障碍呈中重度异常,总积分值为18.40±1.12-21.48±1.16,形态指标以微管数减少、畸形变、缺血灶1-3个突出,流态指标以血粒缓流、白色微栓、红细胞中度聚集等的出现率高达到84%-94.96%,见表1。与眼底动脉硬化像大致平行,见表2。茶色素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与对照组比较,治后亦差异显著(P<0.05-0.001),见表3。血脂的改善表明茶色素可矫正脂质代谢紊乱。
2.3 血流变性异常的改善,从茶色素治疗后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旦白元、血小板粘附率等的变化率看,给药前后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见表4。
2.4 临床疗效,见表5。可见茶色素组总有效率97.4%;施普瑞组总有效率40%、无效和恶化共60%。接受茶色素治疗后,精神症状改善达50%以上、模糊的躯体症状转好在65%。
表1 球结膜微循环主要异变指标出现机率(n.%)
注*示异常机率>90%,△示80%左右。
表2 球结膜微循环障碍与眼底动脉硬化象比较(n)眼底动脉 球结膜 微循环 障碍程度硬化程度 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 合计1°硬化 57 0 0 572°0 680 25 7053°0 150 238 388表3 两组治疗球结膜微循环积分值比较(X±S
注△、△ △ △ P<0.001,△ △ P<0.05,▲▲、▲▲▲p<0.05▲p<0.01表4 茶色素治疗脑早衰的血流变学改变
表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显著 有效 无效 恶化TP组 392(39.20) 582(58.20)26(26.0) 0SP组 18(12.00) 42(28.00) 85(56.67)5(3.33)3、讨论和结语脑早衰是多种病生理因素作用于脑组织细胞发生结构改变、代谢机制失常和脑功能衰退的临床、亚临床综合症,若不及早干预极易导致严重后果。资料表明脑早衰多见于中年,部分已有早老性痴呆的精神症反应,临床神精系体征和软体征多见;常合并于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中;球结微血管退变、硬变、畸变,缺血区的出现、白微栓浮游,血流速粒缓;血流变性呈高粘、血凝异常。这些不但表示了内外因作用下脑局限或广泛性的血灌不良,也是发生脑功能衰退的直接病因和转机。自由基的堆集、免疫机能的下降,必将促发和加重脑衰退,DT证实有脑萎缩的征象,皆为诊断脑早衰提供了依据。球结膜微循环障碍程度与眼底动脉化像基本一致系同源于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所以可直观反映脑衰退情况,从而比甲襞部位观察优越。从双向指标监测下应用茶色素治疗看,资料也表明安全、高效,尤其是微循环的微血管数目增加、缺血灶消失、白色微栓不见、血流加快、管径的改变;同时血流变性四指标的变化率也明显,说明双向指标监测方法是敏感可比的,量化处理结果可信方便。茶色素防治干预早衰疗效确切,关键是通过松驰平滑肌痊挛以解除微动脉高压、协调管内膜分泌的活动物质、降低剪性应力而活跃微循环;通过调整红细胞压积、解聚降低纤维旦白元含量和血小板粘附性、改善血浆组分以降血粘;提高SOD活力、降低MDA效应,清除自由基以防止脂质过氧化而延衰抗老。
实验例2 茶色素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初探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40例病人均为1995年10月-1997年4月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2±13.1岁.均符合下列诊断标准(1)临床上必须有痴呆症状;(2)必须同时有患脑血管病的足够证据(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及放射影像学的证据);(3)两者必须有相互关联;(4)经Hachinski鉴别积分表及Rortera-Sanchey改变记分法排除A1zheimer氏痴呆。
1.2 给药方法茶色素由中外合资江西绿色工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赣卫药准(1994)139-1号,每粒胶囊含茶色素125mg,每日3次,每次2粒,疗程1个月。观察期间停用其它降脂及脑细胞活化药物。
1.3 观察方法受检查者在采血前一天晚上禁止进食高脂食物及禁止饮酒,第二天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治疗30天后行第二次采血,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等各项指标判定,智能变化评定均为入院时及治疗30天后经长谷川简易智能检测表(Hasegawa’s Dementia Scale)检测。
1.4 疗效评定标准智能评价21.5分以下为痴呆,疗效评定分为明显好转(智能提高10分以上),好转(智能评分提高5-9.5分)、稍好转(情绪好转反应较前灵敏,大小便可控制,智能提高不足5分)、无变化(智能评价分值无改变)、恶化(智能评价分值较前减少)。
1.5 统计分析方法采用自身对照,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血脂、甲襞微循环、血流变、智能评价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数据经我院公卫教研室STATISTIC45统计软件,微机进行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6 副作用服药后病人无不良主诉,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于治疗前后无任何变化。
2、结果2.1 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常伴有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的异常,经茶色素治疗前后输入枝管径、流速、纤维蛋白原、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压积、胆固醇、甘油三脂的变化均有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茶色素具有降血脂、抗纤溶、减少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2.2 本组病人经长谷川简易智能检测表测定,治疗前智能评价明显低于正常值(21.5分),经茶色素治疗后,患者未完全恢复正常,但评价分值变化有显著得差异(P<0.037),治疗有效率达87.5%。表1 茶色素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血流变、血脂的某些指标变化情况(X±SD)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30人后)P值输入枝管径(um) 7.9046±2.0716 8.3154±1.4048 0.141输出枝管径(um) 7.0969±2.4107 9.3923±1.4068 0.1608流速 856.8±255.28940.5±121.96 0.0028白细胞个数 35.862±19.565 21.615±11.197 0.0001纤维蛋白原(g/L)296.35±77.485 269.65±42.14 0.0001全血还原粘度(高切) 6.1195±1.1446 5.4440±0.7282 0.0001全血还原粘度(低切) 8.1963±2.1936 7.3185±1.0904 0.0001红细胞压积 48.846±4.9725 45.000±2.7613 0.0001血沉方程K值 48.518±19.544 49.498±8.372 0.5742血清总胆固醇(mmo1/L) 5.5915±0.8877 5.0737±0.8518 0.0001甘油三指(mmol/L) 1.5460±0.7148 1.1703±0.3396 0.0010注*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2茶色素治疗前后智能评价分值变化情况(X±SD)
表3 茶色素治疗前后智能改变疗效评定
3、讨论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aia,VD)是公认的老年人痴呆的最常见原因,它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种是由于多次缺血性脑梗塞引起痴呆,又称多发梗塞性痴呆(multi-infarctdementia,MD),另一种是由于慢性脑缺血而不伴有明显脑梗塞所引起的痴呆,如血管性进行皮层下脑病(Binswanger痴呆)。鉴于血管性痴呆发病机理是脑血管病的多次发作及慢性缺血性损害,因此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以预防为主,特别是预防脑血管病的复发及引起脑白质慢性缺血的腔隙状态。而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高粘血症、血小板聚集、微循环障碍及异常的血流变均是引发以上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茶色素是从茶叶中提取的水溶性多元酚及其衍生物。从本组观察的资料表明,茶色素能从多方面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复发,治疗血管性痴呆。
血液成份及血液流学方面。茶色素通过降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从而降血脂。茶色素通过降低纤维蛋白原、减少血小板聚集、调整红细胞形态、增强其变形能力,明显减少红细胞聚集从而改善血液粘滞度,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改善组织的供血供养。
血液动力学方面。从观察结果可见微循环中输入枝管径经治疗后明显增宽。血液流速也有明显改善。茶色素改善微血管,特别是肾微动脉,并影响血管紧张系统,松驰平滑肌的痉挛,增加组织灌流,从而调整异常血压。
大量资料已证实内皮素是一种多肽物质,从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调节局部血管紧张度,参与调整血压。其水平提高与动脉血栓形成有相关性。茶色素能清除缺血状态下增加的内皮素。另外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的动态平衡失调也是血管疾病形成的原因。PGI2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是强烈的血管扩张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TXA2由血小板微粒体合成释放,是强烈的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剂。两者均不稳定,可迅速转变为稳定的6-酮-PGFI-a和TXB2,而茶色素能降低TXB2/6-酮-PGFIa的比值,因而茶色素具有抑制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及复发的作用。
自由基与痴呆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缺血缺氧后产生大量的自由基,攻击生物膜,造成其功能缺失甚至完全破坏,使酶失活,并产生大量致微循环障碍的物质。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是重要的抗氧化酶,其活力可反映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而茶色素能提高血清中SOD和GSH-PX的活动,具有清除自由基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酶(LPO)含量的能力,并通过与低价铁分子形成络合物,从而清除因低价铁而引起的自由基。茶色素亦能提高硒、锗等微量元素,能提高T3、T4、T4/T8比值,调节机体免疫力,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可见茶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目前,临床上缺少一种价格适中,疗效显著得的治疗痴呆的药物,而茶色素取材广泛,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药品,口服安全,无毒无副作用,在治疗痴呆方面具有广泛的前景。
实验例3 茶色素治疗血管性老年痴呆症480例疗效对比观察1、资料和方法1.1.1 资料两组病例均系我们地区中心近年来的门诊及住院病人,茶色素组480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0.6岁);男性360例,女性120例;其中高脂血症400例,患高血压及有其病史者50例,冠心病16例脑梗塞后遗症14例。对照组80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2岁);男性62例,女性18例;其中高脂血症50例,高血压11例,冠心病9例,脑梗塞后遗症10例。
1.1.2 诊断两组病例均有明显的反应迟钝、有时答非所问、记忆力减退、情感淡漠或情绪易激动,或时哭时笑,浑身倦怠无力,终日倦倦欲懒于言语或言语颠三倒四、思维差、糊涂,检查感觉与肌力下降,头颅CT检查有不同程度和脑萎缩。经血流变与微循环检测,提示有血流变异常与微循环障碍。
1.2.1 药物治疗组使用中外合资江西绿色制药有限公司出品的批号为赣卫药准(1994)139-1号,每粒含茶色素125MG的茶色素胶囊;对照组使用维脑路通片加使脑力新胶束。
1.2.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除对其它疾病进行对症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口服茶色素胶囊250MG(体质弱小者125MG)每日三次,饭前服;对照组口服维脑路通片4#,使脑力新胶束1粒,每日三次,饭后服。两组均服药30天。
1.3 仪器与检测方法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毫升,应用国产XBH-31型旋转式粘度计,检测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及体外血栓的长度、湿重、干重,并治疗前后的检测。甲襞微循环的检测参照全国微循环检测方法和要求条件,应用国产XG-5B1型微循环黑白电视电脑测量诊断仪,治疗前后检测左手无名指甲襞微血管袢的形态、流态等12项指标。
2 结果2.1 疗效治疗组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恢复正常(P<0.01),微循环12项指标恢复正常(P<0.01),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对照组在治疗后血流变8项指标与微循环12项指标及患者症状未见明显改善(P>0.05)。见表1和表22.2 毒副作用两组治疗后均未见特殊不良反应。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比较(X±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比较(X±S)) n=560
3、讨论血管性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多发作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形成血流变异常和微循环障碍的主要原因,由于多余的脂肪在血管内壁的沉淀,破坏了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壁变脆,弹性减小,管腔变得狭窄,使血流变检测各项指标异常的血液在已硬化的动脉血管内流动,再加上微循环的障碍,脑组织细胞则长期供血供氧不足,以致形成脑萎缩,而形成血管性老年痴呆。如不改善和控制这一现象,患者病情会进行性加剧。临床经静点维脑路通、脑活素、藻酸双脂钠、口服维脑路通、使脑力新等药,均难以扭转局面。而茶色素胶囊解决了这一多年来解决不了的疑难病症,无疑这是广大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的福音。
茶色素是一类生物活性很强的物质,有增强毛细血管的作用,有抗质过氧化作用,降低血脂、抗凝促纤溶、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抗动脉粥样硬化及增强免疫学的功能,尤其我们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它在降低血浆粘度和提高血液流过速度方面,有很特殊明显的疗效。经茶色素治疗的老年痴呆证患者疗效显著,服药后不但血流变与微循环的检测指标有明显改善,而且浑身倦怠无力、感情淡漠及情绪激动、糊涂、肢体无力等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头颅CT复查均有所好转,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
实验例4茶色素对心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的治疗研究材料和方法一、病人选择全部病例均为确诊后的心脑血管病病人,其中冠心病16例(40%),脑血管病24例(60%),年龄46~67岁,平均60.11±9.0岁,男25例,女15例。
入组标准(1)神志清楚,智能正常(长谷川简易智能评分>24分)除外由于失语或病情严重而不能配合检查者。
(2)经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总分>50分者入抑郁症组,共14例。
(3)经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总分>50分者入焦虑症组,共26例。
二、给药方法口服茶色素,每次125mg,每日三次。原发病治疗继续(如阿斯匹林,消心痛,丹参,706代血浆,溶栓剂,脑活素等),禁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三、疗效评定1、治疗前及治疗后第二、四、六周各记录一次,以得出SDS和SAS减分率。
2、临床疗效评定按四等级法痊 愈症状全部消失显著进步症状大部分消失,程度明显减轻进步症状部分消失,程度部分减轻无 效症状无变化或恶化显效以上为显效率,进步以上为有效率。四、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表1 抑郁性神经症治疗前后SDS评定比较X±SDnSDS P治 疗 前 1457.7±4.6治疗后二周 1452.8±4.1 0.01<P<0.05治疗后四周 1448.7±3.1 <0.01治疗后六周 1043.8±2.1 <0.01表2焦虑性神经症治疗前后SAS评定比较X±SDnSDS P治 疗 前 2659.6±4.4治疗后二周 2652.3±3.2 <0.05治疗后四周 2548.4±2.9 <0.01治疗后六周 2043.2±2.8 <0.01由表1、表2可以看出,治疗后SDS及SAS总分均明显降低,以治疗4周后疗效明显,SDS及SAS减分率各为15.6%和18.8%,第六周时效果最佳,减分率各为24.1%和38.0%,经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抗焦虑治疗优于抗抑郁。
表3 临床疗效评定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 无效例数% 例数 % 例数 %例数%抑郁性神经症 1 (14) 3(21) 9 (64)1 (7)焦虑性神经症 2 (7) 6(26) 17(65)1 (7)
可见茶色素对抑郁症组有效率达93%,焦虑症组有效率96%;显效率各为29%及31%。
副作用用TESS量表评定,没有发现副作用。
讨论患心脑血管病以后,尤其脑卒中以后,由于身本突然致残这一突出事件的影响,生活不能自理,生活圈子变小,加之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作用,使这类病人可同时伴有各种心理障碍。国外文献报告其发生率为47%,国内报告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发生率55%,冠心病后发生率65.7%,以焦虑、睡眠紊乱、情绪不稳、易激惹表现为突出。其发生机制认为与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一垂体肾上腺轴功能调节失调有关,而焦虑/抑郁可加重躯体症状,影响神经功能和心功能恢复,且抑郁/焦虑病人交感张力增高,迷走张力降低,进一步降低心室缺血室颤阈、易触发恶性心律失常,增加心脏猝死危险。所以应重视心理行为的治疗。茶色紊是由茶叶中提取的生活物质,大量的研究表明,其可清除自由基生成,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本组结果显示的茶色素可改善患者的各种躯体不适,尤对情绪不稳,睡眠紊乱,焦虑等作用,可能与茶色素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稳定交感神经功能,稳定交感神经系统一下丘脑一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有关,同时也与其可改善心脑血供,改善心、脑功能有关。经初步研究体会,茶色素对心脑血管病后焦虑性神经症及抑郁性神经症都有一定疗效,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
1.茶色素在制备治疗脑早衰的药物中的应用。
2.茶色素在制备治疗痴呆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3.茶色素在制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中的应用。
4.茶色素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茶色素的新用途,即茶色素治疗脑早衰、血管性痴呆症及心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的新用途。
文档编号A61P25/00GK1208633SQ9711635
公开日1999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18日
发明者孙刘根, 周世喜, 马晓晶, 张巧俊, 李超英, 施圣光, 乔香兰 申请人:江西省绿色工业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