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颅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949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式颅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颅锥的改进,主要用于非开颅性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
以往进行此项手术,主要采用普通骨锥、有槽手锥、螺旋形手锥等工具,其均有结构简单,操作不灵活等缺点。其中普通骨锥、有槽手锥均不能对穿刺深度予以控制,极易造成脑组织损伤,而且穿透能力差,操作费力。螺旋形手锥仅加装简单的控制深度的挡块,但调节费力,且易滑动,其横向性手柄使用不便,操作不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可调节穿刺深度且穿透性能强的操作灵活的颅锥。
可调式颅锥,由主体和大、小两个挡块组成。主体前端为长的螺旋纹状,主要用于锥透颅骨,中间为螺丝结构,后端为钝圆形手柄。大、小两个挡块均为中空,内亦为螺丝结构,可旋转于主体中间部分的螺丝上,旋转并对拧两个挡块,即可调节穿刺深度。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的锥颅工具相比,具有结构合理,可预设穿刺深度,调节方便,穿透性能强,手感好,操作灵活等特点,非常适合于颅骨锥孔使用。



图1为可调式颅锥结构示意
图1、螺旋体2、大挡块3、螺丝体4、小挡块5、主体 6、手柄实施例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主体5、大挡块2、小挡块4组成,在主体5的前部为螺旋体1,中间为螺纹体3,后端固定着钝圆形手柄6,大挡块2与小挡块4均为中空,内有螺纹,可对拧在螺纹体3上,旋转并对拧两个挡块,即可调节螺旋体1的长度,从而调节穿刺深度。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颅锥,其特征在于颅锥主体中部的螺纹体上装有两个可以对拧的大小挡块。
专利摘要可调式颅锥涉及一种颅锥的改进,其主要结构是颅锥主体前端为螺旋体,中部为螺纹体,套有两个可以对拧的大小挡块,用于调节前部螺旋的深度,主体后部为钝圆形手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预设穿刺深度,调节方便,穿透性能好等特点,适合于颅骨锥孔使用。
文档编号A61B17/16GK2349998SQ98222378
公开日1999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8日
发明者林书武, 胡吉庆, 刘琴 申请人:林书武, 胡吉庆, 刘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