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药物微脂粒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6382阅读:1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裹药物微脂粒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包裹药物微脂粒的制造方法。
众所周知微脂粒是由一层或数层脂质双层膜组成的微小囊泡,是载运药物的好剂型,其主要优点有四个1.微脂粒是由磷脂质构成其与细胞膜成份相同,在生物体内能被分解,不具有毒性,不会引起免疫反应,能够多次使用;2.包在微脂粒内的药物会以控制速度缓慢释放,改变药物的动力学,增加药物疗效;3.毒性高的药物用微脂粒包裹,可以减少不良的副作用。4.微脂粒的脂质组成,颗粒大小、结构、制备方法与包裹药物的选择性较大。早期的微脂粒使用天然脂质为原料,但是天然脂质中含有带负电荷的磷酸脂,使制成的微脂粒表面带负电荷,类似细胞凋亡时产生的分解颗粒,注入血液循环时,将迅速被单核吞噬系统或称作网状内皮系统(RES)吞噬;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也会将天然脂质构成的微脂粒的磷酸脂质移除,使微脂粒崩解,造成药物从微脂粒中漏出,降低药物循环的半衰期,降低疗效;中性微脂粒在贮存时,会因为胶溶而凝聚,造成沉淀,缩短药物的有效期。
美国专利5013556中公开了加入1-20%(克分子)的聚烷基醚脂质可延长微脂粒在血液循环时间,增加药效,然而实验数据显示;以高过渡温度和高含胆固醇做成直径50~100nm的微脂粒包裹抗癌药物艾酶素时,利用较大量的聚烷基醚脂质来延长微脂粒在血液循环时间将会降低抗癌药物在肿瘤部位的累积量、降低疗效。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试验,创造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裹药物微脂粒的制造方法,通过加入较低比例的聚烷基醚脂质可以增加包裹药物微脂粒的稳定性,达到增加微脂粒的储存稳定性和保证药物疗效,避免微脂粒凝集沉淀和增加药品保质期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包裹药物微脂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在制造微脂粒时或微脂粒制造完成后或利用微脂粒包裹药物时,加入0.01~1.0%(克分子)的聚烷基醚脂质,制成避免微脂粒凝集沉淀的微脂粒包裹药物;该聚烷基醚脂质包括聚烷基醚和脂质两部分组成,该聚烷基醚的分子量为200~20000。
该聚烷基醚包括聚乙二醇、聚甲基-乙二醇、聚丙二醇、聚羟基丙二醇、聚甲基-丙二醇、聚羟基丙二烯氯化物、聚乙烯基丙二醇。
该脂质包括可与聚烷基醚共价结合形成具有亲水端及可插入脂双层的亲脂性尾端的分子。
该亲脂性尾端包括至少一条碳氢链或类固醇链。
该药物包括阿拉伯胶呋喃糖胞嘧啶、胞嘧啶阿拉伯胶糖甘、顺二胺基二氯基铂、铂错合物、艾酶素、长春花硷、灭癌平、抗叶酸剂、太平行紫松醇、拓朴特素、线酶素C、七笑抑癌素。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本发明在制造包裹药物的微脂粒中加入0.01~1.0%(克分子)的聚烷基醚脂质,具有避免微脂粒凝集的功效,增加微脂粒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和储存期,提高药物的疗效。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制备包裹硫酸铵的微脂粒利用标准薄膜水合法和重复压挤法制造单层微脂粒。将不同克分子组成的二棕榈酸磷酸脂胆硷[dipamitoylphosphatidyl choline(DPPD)]、二硬脂酸磷酸脂胆硷[distearoylphosphatidyl choline(DSPC)]与胆固醇[Cholesterol(Chol](例如二硬脂酸磷酸脂胆硷∶胆固醇为3∶2或二棕榈酸磷酸脂胆硷∶胆固醇为3∶2,克分子数比)溶于氯仿,混匀后以减压干燥器去除溶剂,再以150mM[硫酸铵(NH4)2SO4],pH5.0在55℃水合,均匀混合液用液氮及水浴锅重复冰冻及解冻五次,然后用压挤器在60℃下,以0.1μm聚碳酸盐过滤膜过滤五次,再用0.05μm过滤膜过滤五次,制成包裹硫酸铵的微脂粒。
实施例2制备包裹艾酶素(doxorubicin)的微脂粒包裹硫酸铵的微脂粒,用分子筛管柱(Sephadex G-50,Pharmacia)移除微脂粒外的硫酸,每10μmole磷酸脂加入1mg的艾酶素,加热至60℃并震荡(100rpm)30分钟,接着以冰块迅速冷却3分钟,回温后用分子筛管柱移去微脂粒外的艾酶素,冲提液用PH7.2的缓冲液(100mMDEPES,144mM Nacl,PH7.2)或0.9%氯化钠溶液,收集微脂粒部分,即完成微脂粒的制备。完成的微脂粒以0.22μm过滤膜过滤,并通入氩气以利保存。
实施例3制备包裹拓朴特素(topotecan)的微脂粒包裹硫酸铵的微脂粒用分子筛管柱(Sephadex G-50,Pharmacia)移除微脂粒外的硫酸铵,每10μmole磷酸脂加入1mg的拓朴特素,加热至60℃并震荡(100rpm)30分钟,接着以冰块迅速冷却3分钟,回温后用分子筛管柱移去微脂粒外的拓朴特素,冲提液用PH7.2的缓冲液(100mMDEPES,144mM Nacl,pH7.2)或0.9%氯化钠溶液,收集微脂粒部分,即完成微脂粒的制备,完成的微脂粒以0.22μm过滤膜过滤,并通入氩气以利保存。
实施例4不同含量及分子量的聚烷基醚对微脂粒储存稳定度的影响实验分别对上述实施例1~2制成的两种包裹不同药物(硫酸铵、艾酶素的微脂粒加入0.2、0.6、0.99%(克分子)的聚乙二醇衍生二硬脂酸磷酸脂乙醇胺(聚烷基醚部份分子量2000或5000的衍生物),在37℃中保存24小时再储存于4℃下,于不同的时间点观察微脂粒聚集沉积的程度并取出未沉积的悬浮液部份测量残存的磷酸脂含量,试验结果见表1和表2。表1包裹硫酸铵的微脂粒加入不同比例的聚烷基醚脂质对微脂粒聚集沉淀的影响
*代表沉淀程度,其中*越多表示沉淀越多;NP代表没有沉淀;PEG代表聚烷基醚脂质由表1可知包裹硫酸铵的微脂粒加入含量愈高及聚烷基醚分子量愈大的聚烷基醚脂质,愈可以减少微脂粒的聚集沉淀,加入0.6莫耳%和0.99莫耳%PEG5000-DSPE的微脂粒,可在4℃保存200天以上不会聚集沉淀。表2包裹艾酶素微脂粒加入不同比例的聚烷基醚脂质对微脂粒聚集沉淀的影响
*代表沉淀程度,NP代表没有沉淀由表2可知包裹艾酶素的微脂粒性质与包裹硫酸铵的微脂粒相似,加入含量愈高及聚烷基醚分子量愈大的聚烷基醚脂质,愈可以减少微脂粒的聚集沉淀,如加入0.6莫耳%和0.99莫耳%的PEG5000-DSPE的微脂粒,可以在4℃保存90天以上,不会聚集沉淀。
实施例5微脂粒回收率的测定由于制造微脂粒的材料(DSPC)属于磷脂质(phospholipid),每一个分子带有一个磷酸根,因此测量溶液中磷酸根的含量可得知微脂粒溶液中脂质的浓度,我们利用巴妥雷特磷酸测量法(Bartlett,1959)测量磷酸根,方法如下将适量待测样品和0、20、40、80μ1标准磷酸根溶液(phosphorus standard,6.5mmol/ml,Sigma Chemical,St.Louis,MO,USA)分别加入试管中,再个别加入400μl(NH4)2SO4混合均匀,在170℃试管干浴槽中作用30分钟,取出放凉,加入9%H2O2100μl,再置入170℃试管干浴槽中作用30分钟,取出放凉;加入0.22%钼酸氨4.6ml,一边以震荡器震荡一边从管口加入100μl维生素C15%后,置于100℃沸水浴中煮十分钟,取出放凉;以光谱仪在波长830nm下测量其吸光值,将所得资料和阳性对照溶液作线性回归,可得知待测样品的磷含量,再回推微脂粒溶液的脂质浓度,结果见表3。回收率=(待测溶液的脂质浓度/微脂粒沉积前脂质浓度)×100%表3包裹拓朴特素微脂粒加入不同比例的聚烷基醚脂质三天后对微脂粒聚集沉淀的影响,未沉积部份磷酸脂(微脂粒)占原始磷酸脂含量的百分比。
由表3可知微脂粒聚集沉淀后,将使溶液中微脂粒数目减少,加入0.6莫耳%和0.99莫耳%的PEG5000-DSPE可使微脂粒完全悬浮在溶液中,不会聚集沉淀。
实施例6微脂粒的粒径分析微脂粒的粒径大小和分布,直接影响药效和稳定性微脂粒的粒径分析系使用粒径分析仪(N4 plus,COULTER,U.S.A.)来进行,此仪器是利用雷射散射法为原理,测定微脂粒的粒径分布,因为在溶液中悬浮时,每一个微脂粒都会呈现自由运动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之为布朗运动,在雷射光照射下,藉由仪器侦测到从微脂粒折射来的散射光,再予以转换成数值资料,所获得的资料经电脑运算之后,即可得知微脂粒的粒径分布及粒径平均值,结果见表4表4包裹硫酸铵的微脂粒加入不同的比例的聚烷基醚脂质对微脂粒直径的影响
由表4可知,加入不同比例及不同长度的聚烷基醚脂质会对微脂粒的颗粒大小有影响,加入愈高比例及聚烷基醚愈长的聚烷基醚脂质会使微脂粒的直径增加愈多,表示聚烷基醚会插入微脂粒中,增加稳定性和药物疗效。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裹药物微脂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在制造微脂粒时或微脂粒制造完成后或利用微脂粒包裹药物时,加入0.01~1.0%(克分子)的聚烷基醚脂质,制成避免微脂粒凝集沉淀的微脂粒包裹药物;该聚烷基醚脂质包括聚烷基醚和脂质两部分组成,该聚烷基醚的分子量为200~200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裹药物微脂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聚烷基醚包括聚乙二醇、聚甲基-乙二醇、聚丙二醇、聚羟基丙二醇、聚甲基-丙二醇、聚羟基丙二烯氯化物、聚乙烯基丙二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裹药物微脂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脂质包括可与聚烷基醚共价结合形成具有亲水端及可插入脂双层的亲脂性尾端的分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裹药物微脂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亲脂性尾端包括至少一条碳氢链或类固醇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裹药物微脂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包括阿拉伯胶呋喃糖胞嘧啶、胞嘧啶阿拉伯胶糖甘、顺二胺基二氯基铂、铂错合物、艾酶素、长春花硷、灭癌平、抗叶酸剂、太平行紫松醇、拓朴特素、线酶素C、七笑抑癌素。
全文摘要
一种包裹药物微脂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在制造微脂粒时或微脂粒制造完成后或利用微脂粒包裹药物时,加入0.01~1.0%(克分子)的聚烷基醚脂质,制成避免微脂粒凝集沉淀的微脂粒包裹药物;该聚烷基醚脂质包括聚烷基醚和脂质两部分组成,该聚烷基醚的分子量为200~20000。本发明的方法具有避免微脂粒凝集的功效,增加微脂粒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和储存期,提高药物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K31/70GK1262925SQ99100709
公开日2000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11日
发明者郑瑞菁 申请人:台湾微脂体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