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四轮动力驱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77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方便四轮动力驱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便于肢残者驾驶的四轮动力驱动车。
目前,市场上所生产的汽车等动力车对于正常人来说,驾驶起来并不很困难,但对于残疾人来说,特别是肢残者要达到正常驾驶则很困难。一般车的离合器、油门、刹车是靠脚控制,但对于腿残人来说,不可能运用。并且车在转弯时需把方向盘打几个圈才能改变方向,同样对残疾人来说也是很有困难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肢残者可轻松地操作方向盘、离合器、刹车且驾驶起来安全,方便的四轮动力驱动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轮胎、动力驱动装置、方向盘、油门、脚刹车、底盘,在紧靠方向盘的下部设置有离合器的把手,并在驾驶员座位周围设置有方便用手刹车的刹车杆,方向盘轴与拔杆一端连接,拔杆另一端铰接于连杆与左前轮固定的V形角架的铰接点处,连杆另一端与右前轮固定的V形角架铰接,底盘为一“亚”字形框架,设置低矮。
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的把手设置在方向盘周围,无需脚踩,只需用手操作即可达到离合目的。还可利用手刹车达到刹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拔杆、连杆、V形角架等控制左、右前轮转向,方向盘只需转到半个圈就能转变方向,在行驶时,只需握住方向盘。且底盘低矮及“亚”字形框架,,便于残疾人上下,又可防止翻车。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起动方便,驾驶轻松的特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使之特别适合肢残者驾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轮及其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盘侧视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盘俯视图。
如附
图1、2、3、4所示,包括车体1、轮胎2、动力驱动装置3、方向盘4、油门5、脚刹车6、底盘7、手刹杆8、档位杆9、离合器把手11、方向盘轴12、离合器拉丝10。在紧靠方向盘4的下部设置有离合器的把手11,这样可用手控制离合器,无需用脚。另外,在驾驶员座位右侧边设置有方便用手刹车的手刹杆8。方向盘轴12与拔杆13一端连接,拔杆13另一端铰接于连杆14与左前轮15固定的V形角架17的铰接点19处,连杆14另一端与右前轮16固定的V形角架18铰接,通过方向盘4、拔杆13、连杆14、V形角架等控制左前轮15、右前轮16转弯。底盘7为一“亚”字形框架,设置低矮,这样可使车子行驶稳固,且制作简单,便于上下。本实用新型与其它车一样,有电起动和手起动,起动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性能稳定,操作方便,适合残疾人驾驶的一种四轮动力驱动车。
权利要求方便四轮动力驱动车包括车体(1)、轮胎(2)、动力驱动装置(3)、方向盘(4)、油门(5)、脚刹车(6)、底盘(7),其特征在于在紧靠方向盘(4)的下部设置有离合器的把手(11),并在驾驶员座位周围设置有方便用手刹车的手刹杆(8),方向盘轴(12)与拔杆(13)一端连接,拔杆(13)另一端铰接于连杆(14)与左前轮(15)固定的V形角架(17)铰接点(19)处,连杆(14)另一端与右前轮(16)固定的V形角架(18)铰接,底盘(7)为一“亚”字形框架,设置低矮。
专利摘要方便四轮动力驱动车,在紧靠方向盘的下部设置有离合器的把手,并在驾驶员座位周围设置有方便用手刹车的手刹杆,方向盘轴与拔杆一端连接,拔杆另一端铰接于连杆与左前轮固定的V形角架的铰接点处,连杆另一端与右前轮固定的V形角架铰接,底盘为一“亚”字形框架,设置低矮。是一种肢残者可轻松地操作方向盘、离合器、刹车且驾驶起来安全,方便的四轮动力驱动车。
文档编号A61G5/02GK2382397SQ9923350
公开日2000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11日
发明者盛选章 申请人:盛选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