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鹅瘟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34476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小鹅瘟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兽药制剂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小鹅瘟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所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以精神委顿,离群独偶,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患鹅频频摇头,拉灰黄色或黄绿色稀粪,神经紊乱,小肠中后段黏膜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形如腊肠状为特征。常呈败血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对养鹅业生产危害极大。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冬末春初,主要侵害3-20日龄的雏鹅。鹅群发病呈暴发流行,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死亡率。患病的鹅群,若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本病的单一感染。临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3-5天,以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扰乱为主要表现。根据病程的长短不同,可将其临诊类型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三种。
[0003]最急性型最急性型多发生于3-10日龄的雏鹅,通常是不见有任何前驱症状,发生败血症而突然死亡,或在发生精神呆滞后数小时即呈现衰弱,倒地划腿,挣扎几下就死亡,病势传播迅速,数日内即可传播会群。
[0004]急性型急性型多发生于15日龄左右的雏鹅,患病雏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松乱,头颈缩起,闭眼呆立,离群独处,不愿走动,行动缓慢;虽能随群采食,但所采得的草并不吞下,随采随丢;病雏鹅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沾污鼻孔周围,病鹅频频摇头;进而饮水量增加,逐渐出现拉稀,排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水样稀粪,常为米浆样浑浊且带有气泡或有纤维状碎片,肛门周围绒毛被沾污;喙端和蹼色变暗(发绀);有个别患病雏鹅临死前出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据临床所见,大多数雏鹅发生于急性型,病程一般为2-3天,随患病雏鹅日龄增大,病程渐而转为亚急性型。
[0005]亚急性型通常发生于流行的末期或20日龄以上的雏鹅,其症状轻微,主要以行动迟缓,走动摇摆,拉稀,采食量减少,精神状态略差为特征。病程一般4-7天,间或有更长,有极少数病鹅可以自愈,但雏鹅吃料不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严重阻碍,成为“僵鹅”。病理变化最急性型最急性型病例,剖检时仅见十二指肠黏膜肿胀充血,有时可见出血,在其上面覆盖有大量的淡黄色黏液;肝脏肿大充血出血,质脆易碎;胆囊胀大、充满胆汁,其他脏器的病变不明显。
[0006]目前临床对于小鹅瘟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靠预防为主。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治疗小鹅瘟的中药口服液,可大大提高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无药残、安全可靠的治疗小鹅瘟用中药口服液。
[0008]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小鹅瘟的中药配方。
[0009]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鹅用中药组合物的口服液制剂的制备方法。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小鹅瘟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赤石脂20-40份、干姜20-40份、粳米20-40份、葛根20-40份、麻黄20-40份、细辛20-40份、吴茱萸20-40份、大枣20-40份、甘草20-40份、附子20-40份。
[0011]进一步地,该中药组合物的最佳原料的质量份数如下:
[0012]赤石脂40份、干姜30份、粳米40份、葛根20份、麻黄30份、细辛30份、吴茱萸40份、大枣30份、甘草20份、附子20份。
[0013]进一步地,该中药组合物是含有或不含有药用辅料的各种常规中药口服药物制剂形式。
[0014]进一步地,该组合物的口服液制剂的制备方法是:(I)将中药粉碎至60-80目,按配方量称取,三维混合得中药粉;(2)将混合后的中药粉及300-600份水分别投入到提取罐中,浸泡5-20小时;(3)加热至40-100。。提取10-15小时;(4)过滤收集药液;(5)所剩药渣继续加入300-600份水,40-100°C提取10-15小时;(6)过滤除去药渣,合并两次提取液,30-70°C减压浓缩至原体积10% -20% ;(7)灌装成瓶,每瓶250ml,即得成品。
[0015]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6](I)本发明依据中药理论,科学配伍,保留了中药方剂辨证论治的组合效应,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是一种无公害、无药残的绿色兽药。
[0017](2)本发明含有的中药成分可有效治疗小鹅瘟,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本组方具有温中解表、涩肠止痢、收敛止血的作用。
[0018](3)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是:
[0019]赤石脂:涩肠止血、收湿生肌;
[0020]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0021]粳米:健脾胃、培中气;
[0022]葛根:解表退热、升阳止泻;
[0023]麻黄:发汗解表;
[0024]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0025]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0026]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0027]大枣:温中补脾;
[0028]甘草:调和诸药;
[0029]本方赤石脂、干姜、粳米、葛根、吴茱萸合用可起到升阳、固涩止泻、收敛止血的目的。对于由小鹅瘟引起的腹泻、血便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麻黄、附子、细辛表里双解,温中解表,大枣温中和胃健脾,甘草调和诸药之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1]实施例1
[0032]一种治疗治疗小鹅瘟的中药口服液,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赤石脂40份、干姜30份、粳米40份、葛根20份、麻黄30份、细辛30份、吴茱萸40份、大枣30份、甘草20份、附子20份。其制备方法是:(I)将中药粉碎至80目,按配方量称取,三维混合得中药粉;(2)将混合后的中药粉及500份水投入到提取罐中,浸泡10小时;(3)加热至100°C提取12小时;⑷过滤收集药液;(5)所剩药渣继续加入500份水,100°C提取12小时;(6)过滤除去药渣,合并两次提取液,60°C减压浓缩至原体积10% ; (7)灌装成瓶,每瓶250ml,即得成品。
[0033]实施例2
[0034]一种治疗治疗小鹅瘟的中药口服液,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赤石脂40份、干姜30份、粳米30份、葛根30份、麻黄30份、细辛30份、吴茱萸40份、大枣30份、甘草20份、附子20份。其制备方法是:(I)将中药粉碎至80目,按配方量称取,三维混合得中药粉;(2)将混合后的中药粉及500份水投入到提取罐中,浸泡10小时;(3)加热至100°C提取12小时;⑷过滤收集药液;(5)所剩药渣继续加入500份水,100°C提取12小时;(6)过滤除去药渣,合并两次提取液,60°C减压浓缩至原体积10% ; (7)灌装成瓶,每瓶250ml,即得成品
[0035]实施例3
[0036]一种治疗治疗小鹅瘟的中药口服液,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赤石脂40份、干姜40份、粳米40份、葛根20份、麻黄30份、细辛30份、吴茱萸40份、大枣30份、甘草30份、附子30份。其制备方法是:(I)将中药粉碎至80目,按配方量称取,三维混合得中药粉;(2)将混合后的中药粉及500份水投入到提取罐中,浸泡10小时;(3)加热至100°C提取12小时;⑷过滤收集药液;(5)所剩药渣继续加入500份水,100°C提取12小时;(6)过滤除去药渣,合并两次提取液,60°C减压浓缩至原体积10% ; (7)灌装成瓶,每瓶250ml,即得成品
[0037]临床试验
[0038]实验例:
[0039]山东某鹅场,小鹅3000只,发病500只。临床鉴定为小鹅瘟。对其中300只使用实施例1所制得产品。每瓶拌料100公斤,每日一次,治疗三天。用药第第二天症状明显缓解,精神转好,采食量增加,腹泻基本停止。第三天痊愈。停药后,未出现反复。治愈率达到95 %,未出现死亡病例。另200头使用黄芪多糖配合诺氟沙星,连续治疗三天,治愈率82 %,死亡2只。
[0040]实验证明实施例1所制得广品减效快速,疗效确切,不易反复。
[004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的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小鹅瘟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赤石脂20-40份、干姜20-40份、粳米20-40份、葛根20-40份、麻黄20-40份、细辛20-40份、吴茱萸20-40份、大枣20-40份、甘草20-40份、附子2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鹅瘟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最佳原料的质量份数如下: 赤石脂40份、干姜30份、粳米40份、葛根20份、麻黄30份、细辛30份、吴茱萸40份、大枣30份、甘草20份、附子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小鹅瘟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含有或不含有药用辅料的各种常规中药口服药物制剂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小鹅瘟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可以是口服液。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小鹅瘟的中药口服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是(I)将中药粉碎至一定目数,按配方量称取,三维混合得中药粉;(2)将混合后的中药粉、水溶液分别投入到提取罐中,浸泡一定的时间;(3)加热至一定温度,提取一定时间;(4)过滤收集提取液;(5) 二次向药渣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继续在一定温度下提取一定时间;(6)合并两次提取液,在一定温度下减压浓缩至一定体积;(7)灌装成瓶,即得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小鹅瘟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目数为60-80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小鹅瘟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次提取时间均为10-15小时。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鹅瘟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由赤石脂、干姜、粳米、葛根、麻黄、细辛、吴茱萸、大枣、甘草、附子制备而成。该中药组合物可以是口服液,其制备步骤是:(1)将中药粉碎至60-80目,按配方量称取,三维混合得中药粉;(2)将混合后的中药粉及300-600份水分别投入到提取罐中,浸泡5-20小时;(3)加热至40-100℃提取10-15小时;(4)过滤收集药液;(5)所剩药渣继续加入300-600份水,40-100℃提取10-15小时;(6)过滤除去药渣,合并两次提取液,30-70℃减压浓缩至原体积10%-20%;(7)灌装成瓶,每瓶250ml,即得成品。发明所提供的中药口服液可有效治疗小鹅瘟,治愈率90%以上。组方具有温中解表、涩肠止痢、收敛止血的功效。
【IPC分类】A61K9-08, A61K36-9068, A61K33-26, A61P31-20
【公开号】CN104548042
【申请号】CN201510034044
【发明人】曲荟芬, 李琳, 刘志辉, 桑慧霞, 陈丽
【申请人】施瑞客(天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