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活动性肝炎清热祛湿中药剂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306453阅读:来源:国知局
、垂盆草、叶下珠、鹿衔草、石见穿和甘草置于砂锅中,煎 煮两次,每次30-50分钟(优选的,每次35-45分钟,更加优选的,每次40分钟),合并两次煎 液; (4) 将步骤(2)所得物以及芒硝置于步骤(3)所得的煎液中,置于有盖容器中,浸渍 2-3天,每天震荡6-10次(优选的,每天震荡7-9次,更加优选的,每天震荡8次),静置4-8 小时(优选的,静置5-7小时,更加优选的,静置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 1. 20-1. 40 (优选的,浓缩至相对密度1. 25-1. 35,更加优选的,浓缩至相对密度1. 30),加入 淀粉,混合均匀,制成手捏成团压之即散的软材,制成均匀的颗粒,以每小包6g的规格进行 封装。
[0015]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4)淀粉的用量是药粉总质量 的10%-20%,更加优选的,淀粉的用量是药粉总质量的15%。
[0016] 服用方法:每次1小包,用35_45°C的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10天一个疗程。
[0017] 所述慢性活动性肝炎清热祛湿中药剂胶囊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将麦饭石打碎,置于锅中,中火炒5-10分钟(优选的,中火炒6-9分钟,更加优选的, 中火炒7分钟),加入郁金、丹参、杭芍和三棱,继续炒20-30分钟(优选的,继续炒23-27分 钟,更加优选的,继续炒25分钟),取出,晾凉; (2) 将菟丝子、公丁香、五味子和栀子打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食用醋至没过药材, 放置1-2天,置于锅中并炒干,晾凉,研成细粉,过120-160目筛(优选的,过130-150目筛, 更加优选的,过140目筛); (3) 将步骤(1)所得物、看麦娘、垂盆草、叶下珠、鹿衔草、石见穿和甘草置于砂锅中,煎 煮两次,每次30-50分钟(优选的,每次35-45分钟,更加优选的,每次40分钟),合并两次煎 液; (4) 将步骤(2)所得物以及芒硝置于步骤(3)所得的煎液中,置于有盖容器中,浸渍 2-3天,每天震荡6-10次(优选的,每天震荡7-9次,更加优选的,每天震荡8次),静置4-8 小时(优选的,静置5-7小时,更加优选的,静置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 1. 10-1. 30 (优选1. 15-1. 25,更加优选1. 20)的稠膏,烘干,粉碎,得药粉; (5) 将步骤(4)所得药粉按照0. 4-0. 6g/粒(优选0. 45-0. 55g/粒,更加优选0. 5g/粒) 计量,按照胶囊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胶囊。
[0018] 使用方法:每次1-2粒,每日3次,10天一个疗程。
[0019] 所述慢性活动性肝炎清热祛湿中药剂片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将麦饭石打碎,置于锅中,中火炒5-10分钟(优选的,中火炒6-9分钟,更加优选的, 中火炒7分钟),加入郁金、丹参、杭芍和三棱,继续炒20-30分钟(优选的,继续炒23-27分 钟,更加优选的,继续炒25分钟),取出,晾凉; (2) 将菟丝子、公丁香、五味子和栀子打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食用醋至没过药材, 放置1-2天,置于锅中并炒干,晾凉,研成细粉,过120-160目筛(优选的,过130-150目筛, 更加优选的,过140目筛); (3) 将步骤(1)所得物、看麦娘、垂盆草、叶下珠、鹿衔草、石见穿和甘草置于砂锅中,煎 煮两次,每次30-50分钟(优选的,每次35-45分钟,更加优选的,每次40分钟),合并两次煎 液; (4) 将步骤(2)所得物以及芒硝置于步骤(3)所得的煎液中,置于有盖容器中,浸渍 2-3天,每天震荡6-10次(优选的,每天震荡7-9次,更加优选的,每天震荡8次),静置4-8 小时(优选的,静置5-7小时,更加优选的,静置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 1. 20-1. 40,制成手捏成团压之即散的软材,制成均匀的颗粒,干燥,压制成片状,包糖衣。
[0020]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4)浓缩至相对密度 1. 25-1. 35,更加优选的,浓缩至相对密度1. 30。
[0021] 服用方法:每次1-2片,每日3次,10天一个疗程。
[0022] 本发明慢性活动性肝炎清热祛湿中药剂具有清热利湿、疏肝解郁、健脾化湿、滋养 肝肾、温补脾肾的作用,不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可以修复肝脏功能,消除免疫机制,达 到自然排毒自然免疫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24] 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郁金:郁金:味辛、苦,性寒。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 归肝、心、肺经。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 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0025] 看麦娘:看麦娘:味淡,性凉。为禾本科植物看麦娘的全草。具有利湿消肿,解毒的 功效。用于水肿,水痘;外用治小儿腹泻,消化不良。
[0026] 丹参:味苦,性寒,无毒。归心、肝经。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 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 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0027] 菟丝子:味甘,性温。归肝、肾、脾经。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 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的功效。用于阳瘘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 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0028] 垂盆草:味甘、淡,性凉。归肝、胆、小肠经。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新鲜或干燥全 草。具有清利湿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急、慢性肝炎。
[0029] 杭芍:味苦、酸,性微寒。即白芍,又称为毫芍、川芍。所谓杭芍,是白芍中质量较 好的,因产于浙江杭州的为好,故习称杭芍或杭白苟。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具有平肝止 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 自汗,盗汗。
[0030] 芒硝: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 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GOH2OX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功效。 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瘤。
[0031] 麦饭石:味甘,性温。为中酸性火成岩类岩石石英二长斑岩。中华麦饭石主要成分 有二氧化娃,氧化铝,氧化铁,氧化亚铁,氧化镁,氧化妈,氧化钠,氧化钾,二氧化钛,五氧化 二磷,氧化锰,二氧化碳,以及氟、硫、锶、钡、铜、锌等微量元素。具有解毒生肌,祛湿健脾的 功效。用于痈疽发背,痤疮,湿瘆,脚气,痱子,手指皲裂,黄褐斑,牙痛,口腔溃疡,风湿痹痛, 腰背痛,慢性肝炎,胃炎,痢疾,糖尿病,神经衰弱,外伤红肿,高血压病,老年性血管硬化,月中 瘤,尿路结石。一般作保健用品。
[0032] 叶下珠:味微苦、甘,性凉。归肝、脾经。是叶下珠科叶下珠属的植物。内服具有清 热平肝、清肝明目、消疳止痢、利尿的功效。外用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赤白痢疾,暑热 腹泻,肠炎腹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夜盲,急性结膜炎,口疮,头疮,风火赤眼,单纯性消化 不良,小儿疳积。外用用于毒蛇咬伤,指头蛇疮,皮肤飞蛇卵,小儿暑疖等。
[0033] 公丁香:性辛,味温。归肺、脾、胃、肾四经。为桃金娘科常绿乔木植物的花蕾,公丁 香及果实。花蕾含挥发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B-石竹烯,以 及甲基正戊基酮、水杨酸甲酯、潷草烯、苯甲醛、苄醇、间甲氧基苯甲醛、乙酸苄酯、胡椒酚、 a_衣兰烯等。花中还含三萜化合物如齐墩果酸、黄酮和对氧萘酮类鼠李素、山奈酚、番樱桃 素、番樱桃素亭、异番樱桃素亭及其去甲基化合物异番樱桃酚。具有温中、暖肾、降逆的功 效。用于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0034] 三棱:味辛、苦,性平。归肝、脾经。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具有破血 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用于癥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0035] 鹿衔草:味甘、苦,性温。归肝、肾经。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普通鹿蹄草的干 燥全草。具有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
[0036]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 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0037]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泻 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用于热病心烦,黄疽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 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00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