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27915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 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 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0003]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 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 血糖大于或等于11. 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1. 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 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 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 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0004] 2. 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 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 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0005] 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一般可将糖尿病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 型等。
[0006] ( 1)阴虚热盛:表现为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 滑数或弦数。采用养阴清热治疗。
[0007] (2)气阴两虚: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 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采用益气养 阴治疗。
[0008] (3)阴阳两虚: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或浮肿 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采用温阳育阴治疗。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发明一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较好效果的中药 制剂,并研制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备工艺。
[0010]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发明人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结合制剂技术发明了一个全新的中 药组方和一套制备工艺,利用该制备工艺和组方制成的成品制剂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 显著效果。从而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0011] 该中药组方以重量份计组方如下:生地17-33份、山莱英21-35份、赤巧9_21份、 黄芩10-22份、石膏14-26份、茯苓11-23份、泽泻10-24份、钩藤10-20份、山药8-19份、 肉苁蓉7-10份、黄精15-27份、天花粉13-25份、麦冬9-19份、羚羊角6-10份、酸枣仁8-16 份、陈皮8_18份、远志7-15份、玉竹10-22份、地骨皮9-21份、荆芥8-16份、积实7-15份、 甘草9-15份。
[0012] 在实践中摸索的具有最优治疗效果的两个组方配比为: 1、生地25份、山茱萸28份、赤芍15份、黄芩16份、石膏20份、茯苓17份、泽泻17份、 钩藤15份、山药13份、肉苁蓉8份、黄精21份、天花粉19份、麦冬14份、羚羊角8份、酸枣 仁12份、陈皮13份、远志11份、玉竹16份、地骨皮15份、荆芥12份、积实11份、甘草12 份。
[0013] 2、生地27份、山茱萸29份、赤芍14份、黄芩17份、石膏21份、茯苓15份、泽泻15 份、钩藤16份、山药15份、肉苁蓉9份、黄精22份、天花粉18份、麦冬13份、羚羊角7份、 酸枣仁13份、陈皮12份、远志11份、玉竹15份、地骨皮14份、荆芥13份、枳实10份、甘草 11份。
[0014] 与上述中药组方相配套的制备工艺为以下步骤: (1) 按中药组方称取各味药材,分别粉碎,备用; (2) 将所有药材加入初始药材8-12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12-24小时,回流煎煮2-5小 时,过滤,再加入初始重量5-9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3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 滤液,浓缩至65°C相对密度为1. 16-1. 21的浓缩液备用; (3) 将步骤(2)的滤渣加6-10倍重量的浓度为60-8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5 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65°C相对密度为1. 16-1.21的浓缩液 备用; (4) 将步骤(2)和(3)所得的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65°C相对密度为1. 29-1. 34的中 药浸膏,备用; (5) 添加适当的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将步骤(4)的中药浸膏制成临床需 要的成品剂型,如胶囊剂、片剂、丸剂、散剂、颗粒剂、口服液、糖浆剂等剂型。
[0015] 本发明中药制剂所用中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用: 生地: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 血,养阴,生津。
[0016] 山茱萸: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 经;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0017] 赤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 血,散瘀止痛。
[0018] 黄芩: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0019] 石膏: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04*2H20),采挖 后,除去泥沙及杂石。味甘、辛,性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0020] 茯苓: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渗湿 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0021] 泽泻:本品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利小便,清 湿热。
[0022] 钩藤: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 钩茎枝。味甘,性凉;归肝、心包经;清热平肝,息风定惊。
[0023] 山药: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莖。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 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0024] 肉苁蓉:本品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味甘、咸,性温;归肾、 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0025] 黄精: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味甘,性平;归脾、 肺、肾经;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0026] 天花粉: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 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0027] 麦冬: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的干燥块根。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 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0028] 羚羊角:本品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味咸,性寒;归肝、心经;平肝息风,清肝 明目,散血解毒。
[0029] 酸枣仁: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 补肝,宁心,敛汗,生津。
[0030]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理 气健脾,燥湿化痰。
[0031] 远志:本品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味苦、辛、性温;归心、肾、肺 经;安神益智,祛痰,消肿。
[0032] 玉竹: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润燥, 生津止渴。
[0033] 地骨皮:本品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味甘,性寒;归肺、肝、肾 经;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0034] 荆芥: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 风,透疹。
[0035] 枳实: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味苦、辛、酸,性 温;归脾、胃经;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0036] 甘草: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味甘,性平;归心、 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0037]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组方分析: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组方是以生地、山茱萸、石膏、黄精、天花粉、玉竹、黄芩为君药,养阴 生津、补肝益肾、泻火止渴、清热燥湿;以茯苓、泽泻、钩藤、地骨皮、赤芍、山药为臣药,清热 利尿、平肝息风、凉血除蒸、生津益肺;以麦冬、肉苁蓉、酸枣仁、陈皮为佐药,润肺清心、补肾 益精、补肝生津、燥湿化痰;以羚羊角、远志、荆芥、枳实为使药,清肝明目、安神益智、解表散 风、化痰散痞;以甘草调和诸药性,使诸药协同配合、阴阳搭配、互为辅助、共同作用,从而达 到养阴生津、补肝益肾、泻火止渴、清热燥湿、润肺清心、解表散风、化痰散痞等功效,对2型 糖尿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