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及方法_5

文档序号:8348075阅读:来源:国知局
可进一步实施为,当控制电路感测到电极上的接触达到预设条件时,例如,施力够大、已被接触、及/或接触状态良好时,让心电图测量自动开始,或甚至可实施为装置因此而被启动。
[0137]另一方面,为了提供使用者更流畅且方便的操作流程,还可通过于电极附近设置感应器的方式而检测电极是否已设置于预设的位置,例如,耳戴结构是否已配戴于耳朵上,指戴结构是否已配戴于手指上,承载结构上的电极是否已设置于手臂,以及压脉带是否已环绕于手臂等,在此,该感应器可为电容式、电阻式、光感应等形式,没有限制,并且,还可进一步实施为利用如声音或屏幕显示等方式而通知使用者电极已设置于预设位置,亦有助于让使用者更轻松地进行操作。
[0138]如此一来,上述用以检测电极接触是否良好的感测或检测,就可进一步实施为在感应到电极已设置于预设位置上后再执行,并且,同样可通过如声音或屏幕显示的方式再次通知使用者电极接触已完成,让整体操作流程更为顺畅。
[0139]因此,通过本发明上述与血压计相结合的电极位置,使用者可轻松且方便地在使用血压计的过程中完成进行心电信号测量所需的电极设置,因而可自然地纪录下心电图,而也由于心电图可提供详细的心脏电性活动,因此,本发明装置所能提供的相关于心血管健康的信息可更为详细且精准,举例而言,通过控制电路中的处理器执行一预载的程序,或是将心电图传送至外部装置后通过执行其所具备的一程序,可判断心律不齐的种类为何,例如,分辨PAC与PVC,以及其他的心律不齐症状,例如,AF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1n)、心跳过慢、心跳过快、心跳暂停等,另外也可知道是否具有心律不齐以外的症状,例如,通过观察ST值(ST level)可得知是否具有心肌梗塞症状,或观察QRS波的振幅而得知是否有心室肥大等。
[0140]进一步地,通过血压读值与心电图间彼此的相关性,两种信号间将可进行相互参照,以获得代表其他生理状况的信息,例如,PTT(脉波传递时间,脉波传播通过一段动脉所花的时间),另外,动脉脉搏与心电信号间的比较也有助于移除噪声/人为干扰源,以取得正确的各式心血管信息的判读。
[0141]此外,再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亦可根据所取得的心电信号而提供相关心率变异率(HRV,Heart rate variability)的信息,以让使用者藉此而了解自律神经活动,这是因为,自律神经系统是影响血压的因素之一,当交感神经的活性增加时,血管收缩会使得血压上升,而副交感神经的活性增加则相反地可让血压下降。
[0142]所以,基于所具备的心电信号测量功能,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通过取得精准的RRI (R-R Interval, R-R间隔)序列,亦即,心率变化,进而计算获得HRV,并进行HRV分析,以提供相关自律神经活动的信息,如此一来,当配合上血压测量时,使用者就能实时了解血压与自律神经之间的关系,举例而言,可让使用者知道高血压的成因是否与自律神经有关,以及若已知有关,则可了解生理及心理上的调整,例如,放松,呼吸导引训练等,是否正确地影响了自律神经,进而实现对血压的影响。
[0143]其中,所进行的该HRV分析可依需求而有不同选择,例如,可进行频域分析(Frequency domain),以获得可用来评估整体心率变异度的总功率(Total Power,TP),可反应副交感神经活性的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 Power,HF),可反应交感神经活性、或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同时调控结果的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 Power,LF),以及可反应交感/副交感神经的活性平衡的LF/HF(低高频功率比)等,另外,亦可在进行频率分析后,通过观察频率分布的状态而得知自律神经运作的和谐度;或者,也可进行时域分析(TimeDomain),而获得可作为整体心率变异度的指标的SDNN,可作为长期整体心率变异度的指标的SDANN,可作为短期整体心率变异度的指标的RMSSD,以及可用来评估心率变异度之中高频变异的R-MSSD、NN50、及PNN50等。
[0144]在此,需要注意地是,通过心电信号而取得RRI序列的程序可在血压测量之前或之后进行,只需能实时反应当下的血压值与自律神经间的关系即可,没有限制;另外,由于进行HRV分析所需的取样时间较长,例如,一般而言约需5分钟的时间,且需要使用者处于放松的状态,因此,可进一步选择在电极与皮肤间的接触不需使用者自行施力的情形下进行,例如,采用耳戴结构或指戴结构而承载电极时,或者在电极通过环绕压脉带而接触皮肤的情形下进行,因此,同样可依使用者使用习惯而选择,没有限制。
[0145]当执行完测量后,根据本发明的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可通过显示元件而让使用者得知测量结果,例如,血压读值、平均心率、心律不齐指示、心率变异率参数等;另外,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亦可包括一存储器,以用来储存信号、分析结果、及/或相关的信息,而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存储器则实施为可移除式存储器的形式,以让使用者可方便地进行数据传输、或可带着储存有测量/分析结果的可移除式存储器至门诊咨询医生;此外,根据本发明装置亦可进一步包括一通信模块,以执行一有线通信,例如,USB连接,或无线通信,例如,蓝牙或WIFI,而将所取得的信号、测量/分析结果等数据传送至一外部装置,例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以进行显示及/或执行进一步的计算及分析,在此,与该外部装置间的传输亦可进一步实施为实时传输,没有限制。
[0146]因此,由上述可知,通过本发明电极位置的设计,使用者可自然且方便地于测量血压期间同时记录下心电图,然而,由于心律不齐并非每次测量血压时都会发生,但血压值却是需要每日定时且长期进行记录的生理信号,因此,在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构想中,亦提供了在仅进行血压测量的情况下先行筛选是否具有心律不齐事件的机制,如此一来,使用者就可选择在筛选出有心律不齐可能事件后再进行心电信号的测量即可。
[0147]而可进行如此的先行筛选的基础则在于,测量血压的过程中,压脉带的充气除了可测得血压值外,亦可检测到动脉脉搏,因此,通过分析连续动脉脉搏就可得知与脉搏相对应的心脏跳动情形,进而筛选出是否有心律不齐可能事件,例如,早发性收缩(PrematureBeats),心室颤动(AF, Atrial Fibrillat1n),心跳过快(Tachycardia)、心跳过慢(Bradycardia)、心跳暂停(Pause)等各种症状。
[0148]所以,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进一步实施为具有心律不齐检测单元,通知信息产生单元,以及心电图分析单元。
[0149]其中,该心律不齐检测单元可根据血压测量期间通过压脉带所取得的连续动脉脉搏而判断是否具有一心律不齐可能事件;该通知信息产生单元可用以在血压测量期间及/或结束后产生通知信息,以供使用者了解已出现心律不齐可能事件,并提醒使用者进行心电信号测量;该心电图分析单元则可通过分析所取得的心电图,而提供更多相关心脏的信息,例如,通过分析波形可得知心律不齐的种类以及是否有其他心脏症状等信息。
[0150]所以,如图31所示,当使用者进行血压测量时,其可如一般进行血压量测一样,将充气式绑带设置于肢体上,例如,上臂或手腕,并开始充气程序,此时,除了取得血压读值夕卜,亦同时会取得动脉脉搏,因此该心律不齐检测单元即可利用所取得的脉搏而判定是否出现心律不齐可能事件,之后,若判断结果发现并未出现心律不齐可能事件,则如一般的血压测量一样,使用者可得知所测得的血压值以及平均心率,而若判断结果显示具有心律不齐可能事件时,则除了血压读值及平均心率等测量血压时可获得的信息外,该通知信息产生单元会通过产生通知信息而让使用者实时得知已检测到心律不齐可能事件,并提醒使用者需进行心电信号测量,同时间,根据本发明的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即进入一可测量心电信号的状态,以让使用者可因此而记录下心电图,之后,该心电图分析单元即可通过分析心电图而进一步提供使用者更多有关心脏的信息。
[0151]因此,通过这样的方式,使用者无须改变使用习惯,可利用与测量血压相同的操作方式进行血压测量,只需在出现心律不齐可能事件时通过接触与血压计整合在一起的电极进行心电信号测量而记录下心电图,就可立即得知根据心电图的分析结果,故不仅操作使用上方便,亦有助于获得更具正确性的相关心律不齐的信息。
[0152]在此,需要注意地是,由于判断心律不齐可能事件的基础在于分析动脉脉搏,因此,也可在不测量血压的情形下,仅通过压脉带的充气而取得动脉脉搏,亦可达到同样的效果,因此可依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而变化,没有限制。
[0153]另外,亦需要注意地是,当于血压测量期间、压脉带充气状态下取得动脉脉搏时,考虑到充气不足时可能无法测得脉搏,以及充气压力过大时亦会对血管造成压迫而影响测量的正确性,因此,在实际实施时,动脉脉搏的检测可实施为仅在特定的压脉带充气条件下才进行,举例而言,可利用过程控制而设定在充气压力固定的情形下进行,或者,也可设定于充气达一定压力值(也就是,接触力达一定程度)以上才进行脉搏测量。
[0154]取得连续动脉脉搏后,该心律不齐检测单元在分析该连续动脉脉搏时,采用的方式是,先分别计算出每个脉搏间的时间间隔,以得出脉搏的时间序列特征,之后,再将此时间序列特征与各种心律不齐种类的时间序列特征,例如,早发性收缩、AF、心跳过慢、心跳过快、心跳暂停等各种心律不齐症状的时间序列特征进行比较,并在出现相符时,判断为具有心律不齐可能事件。
[0155]在此,具优势地,本发明在检测是否具有心律不齐可能事件时,可适度地通过调整程序的参数值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因为只需通过分析随后进行的心电信号测量所获得的心电图,就可立即确认该心律不齐可能事件的正确与否,如此一来,即使灵敏度提高亦不容易产生误判,因此,通过本发明的概念,就可自然地达到高准确率的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