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4913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0003]结核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可由菌群中先天耐药菌发展而形成,也可由于在人体中单独使用一种抗结核药而较快产生对该药的耐药性,即获得耐药菌。耐药菌可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影响疗效。
[0004]有较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
[0005]新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随访中病灶增多增大,出现空洞或空洞扩大,痰菌检查转阳性,发热等临床症状加重。随访中病灶吸收好转,空洞缩小或消失,痰菌转阴,临床症状改善。空洞消失,病灶稳定,痰菌持续转阴性(I个月I次)达6个月以上;或空洞仍然存在,痰菌连续转阴I年以上。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药以西药为主,价格较高,副作用较多的缺陷,而中药汤药又有煎煮和服用不太方便的缺点,并且有些中成药中还掺有西药成分。生产一种高效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采用本发明配方得到的药,可有效地从根本上治疗结核病,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0007]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如下:
参须5-7份、黄芪5-7份、云茯苓6-8份、侧柏叶10-12份、牛黄2_4份、当归3_5份、冰片3-5份、当归4-6份、山茱萸8-10份、艾叶10-12份、红花7_9份、川芎3_5份、丹参1_3份、黄精2-4份、麦冬2-4份、葛根7-9份、甘枸杞6-8份、五味子4_6份、蜂蜜5_7份。
[0008]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优选为:参须6份、黄芪6份、云茯苓7份、侧柏叶11份、牛黄3份、当归4份、冰片4份、当归5份、山茱萸9份、艾叶11份、红花8份、川芎4份、丹参2份、黄精3份、蜂蜜6份、麦冬3份、葛根8份、甘枸杞7份、五味子5份。
[0009]上述的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可以将其加工成一种口服液,也可以加工成胶囊,还可以加工成药丸。
[0010]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配比取原料,加药材重量5-6倍水,煎煮2_3h,过滤取药液后,与蜂蜜混匀,浓缩而成。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配方制成的药品,针对结核病的病因,以治本为主。通过补养气血、活血化瘀,达到改善人体新陈代谢,有效抑制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采用中草药为原料,益气、健脾、补肾,改善血液循环,改善患者气阴二虚,倦怠乏力,等症状,毒副作用小,成本较低,治疗效果好,治疗时间短。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如下:
参须5份、黄芪5份、云茯苓6份、侧柏叶10份、牛黄2份、当归3份、冰片3份、当归4份、山茱萸8份、艾叶10份、红花7份、川芎3份、丹参I份、黄精2份、麦冬2份、葛根7份、甘枸杞6份、五味子4份、蜂蜜5份。加药材重量5倍水,煎煮2h,过滤取药液后,与蜂蜜混匀,浓缩,将其加工成一种口服液。
[0013]实施例2
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为:参须6份、黄芪6份、云茯苓7份、侧柏叶11份、牛黄3份、当归4份、冰片4份、当归5份、山茱萸9份、艾叶11份、红花8份、川弯4份、丹参2份、黄精3份、蜂蜜6份、麦冬3份、葛根8份、甘枸杞7份、五味子5份。加药材重量6倍水,煎煮3h,过滤取药液后,与蜂蜜混匀,浓缩,将其加工成一种胶囊。
[0014]实施例3
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如下:
参须7份、黄芪7份、云茯苓8份、侧柏叶12份、牛黄4份、当归5份、冰片5份、当归6份、山茱萸10份、艾叶12份、红花9份、川弯5份、丹参3份、黄精4份、麦冬4份、葛根9份、甘枸杞8份、五味子6份、蜂蜜7份。加药材重量6倍水,煎煮2.5h,过滤取药液后,与蜂蜜混匀,浓缩,将其加工成一种成药丸。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如下: 参须5-7份、黄芪5-7份、云茯苓6-8份、侧柏叶10-12份、牛黄2_4份、当归3_5份、冰片3-5份、当归4-6份、山茱萸8-10份、艾叶10-12份、红花7_9份、川芎3_5份、丹参1_3份、黄精2-4份、麦冬2-4份、葛根7-9份、甘枸杞6-8份、五味子4_6份、蜂蜜5_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优选为:参须6份、黄芪6份、云茯苓7份、侧柏叶11份、牛黄3份、当归4份、冰片4份、当归5份、山茱萸9份、艾叶11份、红花8份、川芎4份、丹参2份、黄精3份、蜂蜜6份、麦冬3份、葛根8份、甘枸杞7份、五味子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可以将其加工成一种口服液,也可以加工成胶囊,还可以加工成药丸。
4.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配比取原料,加药材重量5-6倍水,煎煮2-3h,过滤取药液后,与蜂蜜混匀,浓缩而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如下:参须5-7份、黄芪5-7份、云茯苓6-8份、侧柏叶10-12份、牛黄2-4份、当归3-5份、冰片3-5份、当归4-6份、山茱萸8-10份、艾叶10-12份、红花7-9份、川芎3-5份、丹参1-3份、黄精2-4份、麦冬2-4份、葛根7-9份、甘枸杞6-8份、五味子4-6份、蜂蜜5-7份。采用本发明配方制成的药品,针对结核病的病因,以治本为主。通过补养气血、活血化瘀,达到改善人体新陈代谢,有效抑制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采用中草药为原料,益气、健脾、补肾,改善血液循环,改善患者气阴二虚,倦怠乏力,等症状,毒副作用小,成本较低,治疗效果好,治疗时间短。
【IPC分类】A61K35-644, A61K9-48, A61K9-08, A61K31-045, A61K9-20, A61K36-8969, A61P31-06, A61K35-413
【公开号】CN104666884
【申请号】CN201310605091
【发明人】王树林
【申请人】王树林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