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沙眼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_4

文档序号:8370880阅读:来源:国知局
时灭菌; 第二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将3重量份硬脂酸、1. 5重量份 十八烷基醇、1. 5重量份单硬脂酸甘油酯、5重量份液状石蜡、8重量份二甲基硅油混合加热 至85°C,在不断搅拌下加入3重量份维生素 E溶解,获得油相; 第三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将1. 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 钠、1. 5重量份三乙醇胺、2重量份羟苯乙酯、1000重量份蒸馏水混合加热至85°C,获得水 相; 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油相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第三步获得的水相中,充分搅拌1 小时,使乳化,在70°C的温度下加入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末,搅拌均匀,分装。
[0065] 实施例2滴眼剂 本发明滴眼剂的制备过程为: a、 取石耳21g、桑寄生23g、墨旱莲21g、骨碎补33g、玉竹llg、北沙参26g、玄参33g、卤 碱6g、西施舌22g、雀卵21g、千里光17gj丘蝴llg、竹浙14g、白蒺藜26g、菊花13g、石决明 21g、天名精12g、苦壶卢21g、川弯32g、鸡血藤30g、泽泻16g、油桐根8g、宽丝子35g、露兜穷 花8g、合萌26g、车前子24g、桑叶16g、猪苓14g、苣荬菜13g、石萝蘑17g、地骨皮15g、青蒿 14g和甘草9g。
[0066] a、按重量份数比取蚯蚓,放在凉开水中浸泡48小时,浙水后放入容器中,加入蚯 蚓重量0. 2倍的氯化钠,半小时后过滤,取滤液备用; b、 取所述剩余原料药加入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 水煎煮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滤过,减压浓缩得80°C时相对密度为1. 10的浸膏1, 药渣备用; c、 将药渣加90%乙醇浸泡1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160 目滤过,10000转/分钟离心,取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 浓缩相对密度为60°C时1. 25的浸膏2 ; d、 将步骤a中滤液与浸膏1和浸膏2混合,加入混合物总质量的80倍的蒸馏水,并加 入浓度为4%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6. 0-7. 0,再加入0. 2%活性炭煮沸10分钟,滤过,分 装,灭菌,即得滴眼剂。
[0067] 实施例3颗粒剂 取石耳19g、桑寄生19g、墨旱莲25g、骨碎补35g、玉竹15g、北沙参28g、玄参31g、卤碱 8g、西施舌17g、雀卵16g、千里光14g、虫丘蝴19g、竹浙12g、白蒺藜30g、菊花18g、石决明18g、 天名精17g、苦壶卢20g、川芎30g、鸡血藤32g、泽泻13g、油桐根6g、菟丝子31g、露兜穷花 10g、合萌20g、车前子25g、桑叶14g、猪茶16g、苣荬菜12g、石萝蘑13g、地骨皮16g、青蒿15g 和甘草6g。
[0068]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倍的水,加热至沸腾回 流3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 0. 09Mpa下减压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 175 °C、出风温度85 °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 3倍的蔗糖粉和0. 1倍的糊精,制 成颗粒,于50°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69] 毒性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报告 试验方法:以本发明实施例2的滴眼剂为对象,选择20只小白鼠进行试验,分为对照组 和试验组,各10只,取临床日用量的3倍给试验组的10只小白鼠静脉注射,观察7日。结果 20只白鼠均健存,其活动、饮食、毛发、排泄物未发现异常,未见毒性反应。毒性试验证明,该 药未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0070] 2、急性毒性试验报告 急性毒性试验:应用NIH小鼠6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7~24g,进行急性毒性 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 实施例3制备的颗粒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5. 74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 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28. 7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 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 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 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颗粒剂LD50>28. 7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 为57. 4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4. 6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 计,平均用药剂量为〇.〇77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1g计)口服灌胃 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745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3的颗粒剂急性毒性低, 临床用药安全。
[0071] 3、过敏试验报告 取健康白色豚鼠18只,体重250-300g,雌雄兼用,试验前剔除两侧背毛,每侧3X3cm, 随机分为试验组、空白对照组(基质)和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用2,4_二硝基氯苯,致 敏用1 %浓度,激发用〇. 1 %浓度。取本发明实施例1的软膏剂〇. Ig涂于背部去毛区,隔日 1次,共3次。于末次接触后14天,在背部同一区域涂抹本品0. lg,6h后去除药品后即刻观 察,并于24、48、72h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用同法激发接触和观察。 试验结果:阳性对照组动物皮肤在致敏1小时后即出现局限性红斑和轻微水肿,24小时过 敏反应症状加重,并有硬结形成,致敏率为100 %,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动物皮肤均未出现 任何过敏反应症状,致敏率为ο %。
[0072]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选择2006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沙眼患者共计132例,260 目艮。其中,男85例,女47例,其中,I期+78眼,I ++93眼,II期+33眼,II期++56眼。将 该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四组间年龄、病程、分期等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别(P>0. 05),具 有可比性。
[0073] 软膏剂治疗组:33人,65眼,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软膏剂擦上下睑结膜及穹 窿部结膜,,每日3次,7天为一个疗程。
[0074] 滴眼剂治疗组:33人,65眼,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滴眼剂,每日3次,将浓度 为0. 5%的滴眼剂对准眼角进行滴药,每次滴药2-3滴,7天为一个疗程。
[0075] 滴眼剂+颗粒剂治疗组:33人,65眼,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滴眼剂,每日3 次,将浓度为〇. 5%的滴眼剂对准眼角进行滴药,每次滴药2-3滴,同时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 制备的颗粒剂,每日3次,每次Sg的剂量,7天为一个疗程。
[0076] 西药对照组:33人,65眼,滴0. 05%利福平眼药水每日4次;7天为一个疗程。
[0077] 诊断标准: 参考1979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制定的沙眼诊断标准和分期: 诊断标准: (1)上穹窿部和上睑版结膜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增生或滤泡形成,或二者兼有。
[0078] (2)用放大镜或裂隙灯角膜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血管翳。
[0079] (3)上穹窿部或/和上睑结膜出现瘢痕。
[0080] (4)结膜刮片有沙眼包涵体。
[0081] 在第一项的基础上,兼有其他三项中之一者可诊断沙眼。
[0082] 分期:①第一期(沙I ):为进行活动期,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有活动性病变(血 管模糊充血,乳头及滤泡)。②第二期(沙II):为退行结瘢期,有活动性病变同时也有瘢痕 出现。③第三期(沙III) :为痊愈期,仅有瘢痕而无活动性病变。此外还以+、+ +、+ + + 表示病变(滤泡与乳头)的范围,占上睑睑板1/3以下的面积为+,1 / 3-2 / 3为+ +,超 过2 / 3则为+ + +,作为轻、中、重的不同表示。角膜血管翳的记录方法,是将角膜水平 地分为四等分,按血管醫侵犯面积,以+、+ +、+ + +、+ + + +记录之。
[0083]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睑结膜滤泡、乳头消失,炎症消退,疤痕形成,角膜血管翳萎缩。好转: 症状消失,睑结膜病变大部分形成疤痕。角膜血管翳基本趋萎缩。
[0084] 无效:仍有症状,睑结膜的乳头和滤泡无减少 治疗效果 参见表1和表2,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沙眼,相对于西药在治 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