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淋巴结炎的外敷膏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63659阅读:来源:国知局
精。治急性乳腺炎,肺炎,肺脓疡,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 染;肾虚腰痛,头昏,遗精,滑精。
[0019] 野菊花:基原:为菊科菊属植物野菊花或岩香菊的根或全草。药性:苦、辛,寒。归 肝、心经。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明目。主治感冒,痢疾,痈肿,疔疮,目赤肿痛,眩晕,瘰疬,湿 瘆。
[0020] 黄柏:基原: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性状: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 状。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粉皮;内表 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校纹。性味:苦,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 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主治: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瘘蹵,骨蒸劳热,盗汗,遗 精,疮疡肿毒,湿瘆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0021] 蝴蝶树:基原:为忍冬科植物蝴蝶荚莲的根或茎。性味:苦酸辛,微温。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健脾消积;祛风止痛。主疮毒;淋巴结炎;小儿疳积;风热感冒;风温痹痛 响铃草:基原:为豆科野百合属植物假地蓝或条叶猪屎豆的根或全草。药性:苦、微酸, 平。归肺、肝、肾经。功用主治:养肝肾,止咳喘,利湿,主治耳鸣,耳聋,头目眩晕,遗精,月经 过多,白带,久咳痰血,哮喘,肾炎,小便不利,扁桃体炎,腮腺炎,疔疮肿毒。
[0022] 扁竹兰:基原:为百合科植物柄叶开口箭的根莖。性味:辛苦,寒,小毒。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主感冒风热;咳嗽咽痛;扁桃体炎;淋巴结炎;跌打骨折; 胃痛吐血;外伤出血。
[0023] 柴胡:基原: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性味:苦、凉。归经:归 肝、胆经。功效: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 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0024] 一年蓬:基原:为菊种植物一年蓬的全草及根。性味:《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 平,味淡。"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助消化。治消化不良,肠炎腹泻,传染性肝炎,淋巴结炎,血 尿。药理作用:茎、叶以石油醚、乙醚、氯仿洗涤后的水提取物,有降血糖作用。
[0025] 白药子:基原:为防己科植物金线吊乌龟的块根。化学成份:白药子含生物碱 1. 79~1. 88%。根含金线吊乌龟碱,异汉防己碱轮环藤宁碱、小檗胺、高阿莫灵碱、金线帛 乌龟胺、金线吊乌龟醇灵碱、木防己碱、汉防己碱、奎宁、罂粟碱、可待因、吗啡、小檗碱。性 味:苦辛,凉。归经:入脾、肺、肾经。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痛。用于痈疽肿毒,腮腺炎, 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0026] 大叶马尾连:基原:为毛茛科植物大叶唐松草的根及根茎。药理作用:1.抗癌作 用,2.抗菌作用,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厚果唐松草次碱、唐松草西宾碱及唐松草飞宁碱 均有降压作用,厚果店松草次碱4mg / kg静注于兔,可使血压下降2. 39kPa,持续3min,唐 松草西宾碱静注0.1 mg / kg,血压下降2. 66-2. 93kPa,作用持续30s ;唐松草飞宁碱静注 0. 1-lmg / kg,可使血压下降I. 33-3. 06kPa,维持30s。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大肠; 肝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解毒。主主治痢疾;腹泻;目赤肿痛;湿热黄疸。
[0027] 连翘:基原: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性状:本品呈长卵形至卵形,稍 扁。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突起的小斑点,两面各有1条明显的纵沟。顶端锐尖。性 味:苦,微寒。归经:归肺、心、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用于痈疽、瘰疬、 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0028] 扶桑叶:基原:为锦葵科植物朱槿的叶。化学成份:叶和茎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和 β-谷留醇。药理作用:叶和茎的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有轻度兴奋作用,对离体大鼠子宫、 蟾蜍腹直肌、大鼠后肢灌流及麻醉狗血压(0.1 g / kg静脉注射)均无明显作用。性味:味 甘;淡;性平。归经:心;肝经。功能主治:消热利湿;解毒。主白带;淋证;疔疮肿毒;腮腺 炎;乳腺炎;淋巴结炎 老虎刺:基原:夹竹桃科老虎刺,以根入药。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消炎,解热,止 痛。主治黄疸型肝炎,胃痛,风湿关节炎,疮,疖,淋巴腺炎,急性结膜炎,牙周炎,咽喉炎。
[0029] 本发明提供的外敷膏剂组方科学,制备方法简单,所得产品携带方便、安全有效。 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八本发明外敷膏剂专治淋巴结炎症,能够活血通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强效清除体 内邪毒,行通气血,消肿散结,并且能刺激相应的淋巴器官,增强其免疫抵抗能力,避免病毒 再次侵害,从而达到彻底治愈淋巴疾病的目的。
[0030] 么本组方配伍精确,所选材料皆为传统中药材料,无任何毒副作用;药物直达病 患,药效作用持久,既能平复表征,又可消除病根,达到标本兼治目的; J、本组方药源易得,药材成本低廉,能够减轻患者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32]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淋巴结炎的外敷膏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45g/份):当归13份;百蕊草11份;野菊花12份;黄柏8份;蝴蝶树6份;响铃草8份;扁 竹兰10份;柴胡12份;一年蓬9份;白药子8份;大叶马尾连11份;连翘13份;扶桑叶10 份;老虎刺8份。
[0033] -种治疗淋巴结炎的外敷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当归洗净,切薄片,置于米醋中浸泡25分钟,取出,置于炒至容器中,文火加热,炒 至药材表面略有焦斑,取出放凉,研磨成细粉,备用;白药子置于白酒中闷润,取出,置于炒 热的粳米中,继续中火加热翻炒至梗米深黄略有焦斑,筛去粳米,放凉,碾碎成细粉,备用; (2) 将野菊花、连翘和扶桑叶置于中药干燥机中于50°C干燥28分钟,然后转至中药粉 碎机中粉碎成细粉,备用; (3) 将黄柏、蝴蝶树、扁竹兰、老虎刺和大叶马尾连置于中药提取器中,加入4倍原料药 量的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回流提取32分钟,第二次回流提取 15分钟,合并两次醇提液,过滤,回收乙醇,滤液减压浓缩至75°C相对密度为1. 20-1. 25的 稠膏,备用; (4) 将石蕊草、响铃草、柴胡和一年蓬置于中药罐中,加入清水没过药面3-5cm,室温下 浸泡2小时,武火加热煮沸,转文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20分钟,第二次煎煮10分钟,合 并两次煎液,双层棉纱布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85°C相对密度为1. 28-1. 30的稠膏,备用; (5) 将步骤(3)和步骤(4)所得稠膏合并,加入步骤(1)和步骤(2)处理后的原料药粉 以及其它辅料(含量为总药量的11%的冰片和含量为总药量的7%的氮酮),机械搅拌14分 钟,按照20g/贴的计量摊在已裁好的棉布上,即得。
[0034] 本发明所得外敷膏剂的使用方法是:将患处清洗干净,取大小适宜的本贴剂,加温 软化,贴在患处,3天更换一次,6天为一个疗程。
[0035] 实施例2 -种治疗淋巴结炎的外敷膏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25g/份):当归20份;百蕊草15份;野菊花18份;黄柏13份;蝴蝶树12份;响铃草13份; 扁竹兰15份;柴胡16份;一年蓬13份;白药子15份;大叶马尾连16份;连翘17份;扶桑 叶16份;老虎刺16份。
[0036] -种治疗淋巴结炎的外敷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当归洗净,切薄片,置于米醋中浸泡45分钟,取出,置于炒至容器中,文火加热,炒 至药材表面略有焦斑,取出放凉,研磨成细粉,备用;白药子置于白酒中闷润,取出,置于炒 热的粳米中,继续中火加热翻炒至梗米深黄略有焦斑,筛去粳米,放凉,碾碎成细粉,备用; (2) 将野菊花、连翘和扶桑叶置于中药干燥机中于60°C干燥42分钟,然后转至中药粉 碎机中粉碎成细粉,备用; (3) 将黄柏、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