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t引导的三叉神经定向仪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503499阅读:来源:国知局
述前后定位坐标尺403为分别固定于两所述纵向定位坐标尺402外侧的长方体状结构的固定件B,每个所述固定件B的外端面延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条形凹槽B4031,且每个所述固定件B的内端面分别设有一卡合于对应位置的所述条形凹槽A4021内的滑动件B4032及设置于每个所述滑动件B4032上的锁紧件B4033。
[0075]基于上述所述,本发明还包括两控制所述U型架404上下转动的转动件60及两分别用以固定两所述转动件60的固定件C70 ;两所述转动件60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所述左滑动臂4041及右滑动臂4042的末端固定连接,两所述固定件C70的内端面分别设有一卡合于两所述条形凹槽B4031内的滑动件C701及分别设置于两所述滑动件C701上的锁紧件C702 ;每个所述转动件60分别可转动的固定于两所述固定件C70外,且所述弧形凹槽5011的弧心所在位置位于两所述转动件60的转轴之间的连接线上。
[0076]如此,不论所述第二固定块502处于所述弧形凹槽5011上的任何位置,因其所固定的穿刺针401的针尖所在位置不变,即永远与所述弧形凹槽5011的弧心相重合,而当所述U型架404通过两所述转动件60沿上下方向转动时,所述弧形凹槽5011的转动轨迹所构成的球面的球心与也所述弧形凹槽5011的弧心相重合,进而,不论所述U型架404怎么转动,所述穿刺针401的针尖所在位置依然与患者颅底骨内卵圆孔中心位置相重合。
[0077]从而,在具体实施时,医生可根据患者头部及脸部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所述U型架404的上下转动位置及所述第二固定块502的左右转动位置,使所述穿刺针401从患者面部较适当的位置进针,以使准确无误的将所述穿刺针401的针尖送至患者颅底骨卵圆孔,进而实施三叉神经半月节手术。
[0078]再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框架201呈四边形结构,四边形结构的所述主体框架201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及右下角分别开设有一贯穿至所述环形槽口2011的螺纹孔2012,所述头颅固定件202为四个分别螺纹旋接于四个所述螺纹孔2012的螺纹柱,每个所述螺纹柱的顶端分别形成锥形结构。
[0079]如此,使病人平躺,并将病人的头部放置于所述环形槽口 2011内时,分别通过四个所述螺纹柱在所述主体框架201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及右下角的移动与调整,即可将患者头部的颅盖骨加以固定,固定效果好的同时,患者头部也不会松动及摇动,使得本发明实施较果更佳。
[0080]需要说明的是,为使得所述穿刺针401在后续的颅底骨扫描时无伪影,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针401采用不形成伪影的金属材料制作,如采用钛材质、银汞合金材质、银材质等,具体的,不一一举例说明。
[0081]且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框架201、纵向定位坐标尺402、前后定位坐标尺403、U型架404、横向定位坐标尺405及第一固定块501均为销镁合金材质;所述头颅固定件202及第二固定块502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左侧CT扫描板301、右侧CT扫描板302、上侧CT扫描板303及下侧CT扫描板304均为有机玻璃材质;所述基板10为塑料材质;所述左侧CT扫描板301、右侧CT扫描板302、上侧CT扫描板303及下侧CT扫描板304上所设有的标记线均为钡材料制作。
[0082]如此,即使得本发明整体结构坚固耐用而又不显笨重,使得使用方便。
[0083]更进一步的,具体实施时,本发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201的后端下方的用以托起患者头部的支起托架(未图示),所述支起托架(未图示)的高度可调。
[0084]如此,在初始状态时,可通过所述托起支架(未图示)预先将患者头部托起固定,进而,可再通过所述头部固定装置20将患者头部彻底固定,使得便于医生操作方便的同时,也能加快手术速度。
[0085]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块501上还设有两将其与所述连接架4043相固定的锁紧件D5012。
[0086]如此,通过所述锁紧件D5012的作用,即可将所述第一固定块501与所述连接架4043相固定。
[0087]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深度标尺5021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502上。
[0088]如此,通过所述深度标尺5021做参照,当深度标尺5021刻度调至“O”时,置入标准长度的穿刺针401,即可使得所述穿刺针401在穿刺的过程中,所述穿刺针401的针尖所至位置精准的到达人头颅内卵圆孔中心位置。且所进针的标准长度固定,可方便在卸下所述穿刺针401后重新装置所述穿刺针401时,不必重新量度所述穿刺针401的进针深度,使得本发明使用方便,并且,所述深度标尺5021同时也有利于穿刺针401尖达颅底卵圆孔中心后,进一步调整深度标尺5021,进一步进针准确至卵圆孔后部的三叉神经半月节。
[0089]结合上述所述,以下将再次结合附图I及附图2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实施方法等作补充说明;
[0090]首先,如图I所示,在所述主体框架201上安装CT颅骨扫描定位装置30,即安装所述左侧CT扫描板301、右侧CT扫描板302、上侧CT扫描板303及下侧CT扫描板304,再在所述主体框架201上安装头部固定装置20,即安装四个螺纹柱,并将本发明放置于CT机床上。
[0091]准备工作完毕后,使得病人平躺,将病人的头部从所述主体框架201的前端伸入所述环形槽口 2011,通过所述托起支架(未图示)托起至合适高度,再通过所述头部固定装置20,即调整四个所述螺纹柱的伸入长度,使得穿刺患者头部的头皮,将其分别抵接至人的颅盖骨来将患者头部进行固定。
[0092]后续的,再将CT机床上的病人及固定病人头颅的本发明通过CT机床置入CT机内进行颅底骨扫描,以使扫描到患者头部颅底骨内的卵圆孔及对患者头部颅底骨内的卵圆孔中心位置进行定位,确定其所在位置的纵向坐标值X、前后坐标值Y及横向坐标值Z ;
[0093]其次,在卵圆孔中心位置定位好后,拆卸所述左侧CT扫描板301、右侧CT扫描板302、上侧CT扫描板303及下侧CT扫描板304,进而,依次安装所述前后定位坐标尺403、U型架及横向定位坐标尺405。
[0094]安装好后,根据所述卵圆孔中心位置的纵向坐标值X、前后坐标值Y及横向坐标值Z来依次调节所述纵向定位坐标尺402所在位置的X坐标、前后定位坐标尺403所在位置的Y坐标、U型架上横向定位坐标尺405所在位置的Z坐标,使得其分别与所述纵向坐标值X、前后坐标值Y及横向坐标值Z保持一致。
[0095]进而,再将所述第二固定块502上用以指示进针深度的标尺调至为“0”,使得进针为标准长度,并从病人面部方向进针穿刺置入标准长度的穿刺针401,其针尖所至位置即与所述患者头部颅底骨内的卵圆孔中心位置相重合。
[0096]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后续步骤中,在确定好所述穿刺针401的针尖所在位置后,还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块502沿所述弧形凹槽5011内的滑动及通过所述U型架404的转动来灵活调节所述穿刺针401的进针方向,即以所述弧形凹槽5011的弧心(患者头颅骨内卵圆孔实际位置)为球心,来选择所述穿刺针401的针尖穿刺方向。
[0097]在临床手术时,经实践得出,所述穿刺针401的进针点穿刺位置为患者面部口角外2.5cm处,此处进行穿刺为最适当的穿刺位置,进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可将所述穿刺针401的针尖穿刺位置点指定为从患者面部口角外2.5cm处进行穿刺,具体的实施,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块502的滑动及所述U型架404的转动来加以调整,其他实施例等,在此,不做一一举例说明。
[0098]如此,即完成了本发明的定位工作。
[0099]且为确保定位的到位,后续的,还可进行第二次CT扫描,以检查相应的穿刺针401的针尖是否精准的处于相应的卵圆孔的中心位置,确认好以后,再做相应的手术,即可使得进一步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0100]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CT引导的三叉神经定向仪,能对患者头部颅底骨内的卵圆孔的纵向位置X、前后方向的位置Y及横向位置Z进行精准定位,进而,使得能辅助医生在患者面部方向进针至患者颅底卵圆孔安全实施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手术,在本发明定位精准,科学性强,安全性高的同时,本发明的操作也比较简单,按照本发明的操作步骤实施,对于没有经验的医生,也可安全、准确的来应用本发明,进而,本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