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3445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 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一个月或在过去的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功能性消化不良 属于中医"痞满"范畴,消化不良属脾虚气滞证居多,多因外邪侵袭、饮食所伤、劳倦思虑、情 志不畅等原因怫郁气机,损伤脾胃,脾胃升降失司,致胃肠功能紊乱。脾虚木乘,肝气横逆犯 胃,胃失和降,胃气郁滞,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气病及血而导致"湿阻"、"食积"、"痰结"、"血 瘀"等病理产物产生,出现上腹痞满、疼痛、嗳气早饱等一系列症状。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 二脏关系密切,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虚为本,气滞血瘀、食积痰湿等邪实为标。 脾虚气滞为基本病机,贯穿于本病的始终,治宜标本同治,以健脾理气为基本治法。
[0003]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宄现状如下: 鸡内金【别名】鸡肫皮。【来源】本品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 肫,趁热立即剥下内壁(不要先用水洗,否则难剥离且易破碎),洗净,干燥。【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 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脾虚无积者慎服。【摘录】 《中华本草》。
[0004] 毕澄茄【别名】澄茄、毗陵茄子、毕澄茄、毕茄。【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荜澄茄或 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果实,在果实充分成长而未成熟仍呈青色时采收,连果枝摘下,晒干。干 燥后,摘下果实(每粒须连小柄)。【性味】辛、温。【归经】归脾、肾经。【功能主治】温暖脾 肾,健胃消食。治食积气胀,脘腹冷痛,反胃呕吐,肠鸣泄泻,痢疾,痰癖。【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1.5~6g。【注意】阴虚血分有热,发热咳嗽禁用。【摘录】《中华本草》。
[0005] 三叶鬼针草【别名】鬼针草。【来源】为菊科植物三叶鬼针草的全草。夏、秋季采 收,晒干或鲜用。【性味】苦、辛,温。【归经】归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泻。用 于肠炎腹泻、阑尾炎、感冒咽痛、肝炎、蛇虫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摘录】 《中华本草》。
[0006] 东庵子【别名】沙蓬米、沙米、登相干、登粟、吉刺儿。【来源】为藜科植物沙蓬的 种子。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后打下种子,去掉杂质,晒干。【性味】甘;性平。【归经】 入肺;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食调中。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 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注意】脾阴虚,胃火盛者不 宜用;能落胎,孕妇宜少食。【摘录】《中华本草》。
[0007] 焦山楂【别名】执、粱梅、执子、鼠查、羊梂、赤爪实、棠梂子、赤枣子、山里红果、酸 赛,鼻涕团、柿楂子、山里果子、茅楂、猴楂、映山红果、海红、酸梅子、山梨、酸查。【来源】为 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山楂采得后,横切成厚1.5~3 毫米的薄片,立即晒干。野山楂采得后,晒干即可,或压成饼状后再晒干。商品山楂片称为 〃北山楂〃;野山楂称为〃南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归经】入脾、胃、肝经。【功能主 治】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 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 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注 意】多食耗气,损齿,易饥,空腹及羸弱人或虚病后忌之。【摘录】《中华本草》。
[0008] 胡颓子叶【别名】蒲颓叶。【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片。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酸,平,无毒。【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止 咳平喘;止血;解毒。主肺虚咳嗽;气喘;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痈疽;痔疮肿痛。【用法用 量】内服:煎汤,9~15g。【注意】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0009] 莱菔子【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成熟种子。5-8月,有果充分成熟采收 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放干燥处贮藏。【性味】辛、甘,平。【归经】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降气化痰。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腹泻,下痢后重;咳嗽多痰,气逆 喘满。【用法用量】5-10g。【摘录】《中华本草》。
[0010] 炒谷芽【别名】蘖米、谷蘖、稻蘖、稻芽。【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粟的成熟果实 经发芽干燥而得。将粟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6_时,晒干或 低温干燥。【性味】甘,温。【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 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谷芽善化积滞, 用于积滞不消。【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注意】胃下垂者忌用。【摘录】《中华本 草》。
[0011] 炒麦芽【别名】大麦蘖、麦蘖、大麦毛、大麦芽。【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 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〇. 5cm 时,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 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注意】凡痰火哮喘及孕妇,切不可用。【摘录】《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 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目的。
[0013]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 制备而成:鸡内金10份、毕澄茄6份、三叶鬼针草10份、东庵子15份、焦山楂15份、胡颓子 叶10份、莱菔子15份、炒谷芽30份、炒麦芽30份。
[0014]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男21例,女39例,平均年龄55. 63岁,病程 1~8年;对照组男26例,女34例,平均年龄55. 22岁,病程1~7年。2组性另I」、年龄及病程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0015]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 腹灼烧感;(1).上述消化不良的症状在1年中持续4周以上。(2).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和 十二指肠的溃疡,糜烂和肿瘤性病变,也无这类疾病病史。(3). B超,X线,CT,MRI和有关 实验室检查排除了肝,胆,胰腺疾病。(4).无精神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及肾 脏病存在。(5).无腹部手术史。
[0016] 2、试验方法 2. 1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剂,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
[0017] 对照组口服吗丁啉10mg,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
[0018]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 1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症状和体征改善100% (皮损完全消失,症状消失); 显效:症状和体征改善60%以上(含60% ); 有效:症状和体征改善20%以上(含20% ); 无效:症状及体征改善2〇%以下。
[0019] 3.2治疗结果见表1。
[0020] 表1两组疗效比较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材制备而成:鸡内金10份、毕澄茄6份、三叶鬼针草10份、东庵子15份、焦山楂15份、胡颓 子叶10份、莱菔子15份、炒谷芽30份、炒麦芽30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 称取:鸡内金10份、毕澄茄6份、三叶鬼针草10份、东庵子15份、焦山楂15份、胡颓子叶 10份、莱菔子15份、炒谷芽30份、炒麦芽30份;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滤渣加 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份,即得煎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 称取:鸡内金10份、毕澄茄6份、三叶鬼针草10份、东庵子15份、焦山楂15份、胡颓子叶10 份、莱菔子15份、炒谷芽30份、炒麦芽30份;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 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散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 称取:鸡内金10份、毕澄茄6份、三叶鬼针草10份、东庵子15份、焦山楂15份、胡颓子叶10 份、莱菔子15份、炒谷芽30份、炒麦芽30份;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 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胶囊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鸡内金10份、毕澄茄6份、三叶鬼针草10份、东廧子15份、焦山楂15份、胡颓子叶10份、莱菔子15份、炒谷芽30份、炒麦芽30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IPC分类】A61P1-14, A61K36-8998, A61K35-57
【公开号】CN104857379
【申请号】CN201510286748
【发明人】田丽华
【申请人】田丽华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