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_2

文档序号:8929647阅读:来源:国知局
[0072] 显效;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未消失,症状分级减少2级;
[0073]有效;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末消失,症状分级减少1级;
[0074] 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
[0075] 2. 3统计方法
[0076] 采用Excel整理数据资料,SPSS13. 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的采用均 数+标准差(x±s)描述,方差齐的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的采用校正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频数及构成比来描述,统计推断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均已P《0. 05为有 统计学意义。
[0077] 3研究结果 [007引 3. 1 -般资料
[0079] 本次研究治疗组28例患者中,1例疗程未到1/2者,不计入统计结果;对照组27例 患者中,4例疗程未到1/2者,不计入统计结果。
[0080] 治疗组27例,男10例,女17例对照组23例,男8例,女性15例巧组性别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年龄最大75岁,最小31岁,平均年龄56. 73 + 8. 56岁; 对照组23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56. 65 ± 11. 10岁,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 义(P> 0.05)。治疗组病程最长者55个月,最短者7个月,平均病程24. 11 ±15. 68月;对 照组病程最长者54个月,最短者8个月,平均病程24. 52 ± 15. 53月;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0. 05)。提示具有可比性。
[0081] 3. 2临床主要症状积分
[0082] (1)两组治疗前后烧屯、症状积分比较
[0083]经秩和检验,治疗前组间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相比,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提示治疗 组可W明显改善本组患者烧屯、症状,对照组对此疗效不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0084] 表1两组烧屯、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
[0085]
[0086] 注:治疗前,VS对照组,Ap〉〇.05 ;
[0087]治疗后vs治疗前,?<0. 05,□P〉0. 05
[008引积分差值,VS对照组AP<0. 05
[0089] 口)两组治疗前后反酸症状积分比较
[0090] 经秩和检验,治疗前组间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 性差异(P< 0. 05);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提示治疗组 和对照组均可W明显改善本组患者反酸症状,对照组优于治疗组(见表2)。
[0091] 表2两组反酸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
[0092]
[0093] 注:治疗前,VS对照组,Ap〉〇.05
[0094] 治疗后vs治疗前,ip<0. 05
[0095] 积分差值,vs对照组AP<〇. 05
[0096] 樹两组治疗前后胸骨后痛症状积分比较
[0097] 经秩和检验,治疗前组间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相比,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提示治 疗组可w明显改善本组患者胸骨后疼痛症状,对照组对此疗效不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见表3)。
[009引表3两组胸骨后痛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
[0099]
[0100] 注:治疗前,VS对照组,Ap〉〇. 05
[0101] 治疗后vs治疗前,?<0. 05, □P〉0. 05
[0102] 积分差值,vs对照组AP<〇. 05
[0103] (4)两组治疗前后咽喉不适症状积分比较
[0104] 经秩和检验,治疗前组间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治疗 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相比,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提示 治疗组可W明显改善本组患者咽喉不适症状,对照组对此疗效不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见表4)。
[01化]表4两组咽喉不适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 [0106]
[0107] 注:治疗前,VS对照组,Ap〉〇. 05
[0108] 治疗后vs治疗前,?<0. 05, □P〉0. 05
[0109] 积分差值,vs对照组AP<〇. 05
[0110] 脚两组治疗前后暧气症状积分比较
[0111] 经秩和检验,治疗前组间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 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 显著性差异(P< 0. 05);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提 示治疗组、对照组均可W明显改善本组患者暧气症状,且疗效相当(见表5)。
[0112] 表5两组暧气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 [011 引
[0114] 注:治疗前,vs对照组,Ap〉〇. 05
[0115] 治疗后vs治疗前,ip<0. 05
[0116] 积分差值,vs对照组AP〉0. 05
[0117] 其余症状在本次研究的个体中发生例数较少,故未予统计。
[0118] 3. 3临床症状总积分变化情况
[0119]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具有可比 性。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有 显著性差异(P< 0.05);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W改善本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治疗 前、后两组主要症状总积分差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5),提示在改善本组患者临床 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6)。
[0120] 表6两组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片:tS)
[0121]
[0122]注;vs对照组,Ap〉〇. 05 ;
[0123] 治疗后vs治疗前Ap<〇. 01 ;
[0124] 前后差值vs对照组AP<0. 05 [01巧]3. 4治疗后临床症状疗效评价
[01%] 临床症状疗有效率;治疗组有效率为74. 07%,对照组有效率为47. 83%,两组相 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7)。
[0127]表7两组临床症状有效率比较 [012 引
[0129] 注;VS对照组,Ap<0. 05
[0130] 3. 5治疗前后内镜下黏膜炎症的变化
[0131] 部分患者认为症状已彻底缓解和出于对胃镜检查的恐惧,拒绝12周后的胃镜检 查。参与胃镜复查的患者共28例,治疗组16例,治疗前LA分级情况;LA-A13例,LA-B2 例,LA-C1例;对照组12例治疗前LA分级情况;LA-AIO例,LA-B1例,LA-C1例;经fisher检验,治疗前两组患者胃镜分级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提示具有可比性。
[0132] 内镜下黏膜炎症疗效比较;治疗组胃有效率为68. 75%,对照组有效率为41. 67% (见表8)。
[0133] 表8内镜下黏膜炎症有效率比较
[0134]
[01巧]注;VS对照组AP〉〇. 05
[0136] W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W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该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 份的原料药制成:旋复梗10-14份、厚朴7-11份、黄连2-4份、吴茱萸2-4份、生姜2-4份、 煅瓦楞25-35份、柴胡7-11份、元胡索7-11份、香附10-14份、焦山栀7-11份、枳壳20-14 份、黄精13-17份、白芍13-17份、甘草4-8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 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旋复梗11-13份、厚朴8-10份、黄连2. 5-3. 5份、吴茱 萸2. 5-3. 5份、生姜2. 5-3. 5份、煅瓦楞28-32份、柴胡8-10份、元胡索8-10份、香附11-13 份、焦山栀8-10份、枳壳11-13份、黄精14-16份、白芍14-16份、甘草5-7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 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旋复梗12份、厚朴9份、黄连3份、吴茱萸3份、生姜3 份、煅瓦楞30份、柴胡9份、元胡索9份、香附12份、焦山栀9份、枳壳12份、黄精15份、白 芍15份、甘草6份。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中的应 用。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胃食管反流病为难治性胃食管反 流病。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旋复梗、厚朴、黄连、吴茱萸、生姜、煅瓦楞、柴胡、元胡索、香附、焦山栀、枳壳、黄精、白芍、甘草。本发明还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胸骨后疼痛不适、咽喉不适、烧心、反酸、嗳气等症状改善显著,临床总有效率高。
【IPC分类】A61K36/9068, A61P1/04, A61K35/618
【公开号】CN104906554
【申请号】CN201510418631
【发明人】朱生樑, 孙永顺, 王高峰, 程艳梅, 王宏伟, 刘春芳, 张秀莲
【申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