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20669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累计透皮渗透量;(^为各取样点时取样液的浓度;V为接受池体积;Ci为 各取样点取样液的浓度;\为取样液体积。
[0049] 各有效成分的透皮渗透率=透皮渗透量/样品中有效成分总量X 100%
[0050] 实施例2、实施例3制备的凝胶剂测定方法同实施例1制备的凝胶剂
[0051] 结果,实施例1-3制备的凝胶剂中各有效成分的透皮渗透率在Ih时间点均大于 50%,在3h时间点均大于80%,表明本发明制备的凝胶剂体外透皮吸收良好。
[0052] 实施例5 :皮肤刺激性试验
[0053] 动物及试验分组:符合GLP要求的实验兔24只,分为正常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每 组分为三个样品组,分别为实施例1-3制备的凝胶剂,每个样品组使用实验兔4只,雌雄各 半。
[0054] 给药方式:皮肤给药,采用临床用药浓度,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
[0055] 观察指标:在每次去除药物后Ih以及再次贴敷前观察记录红肿及水肿、涂敷部位 是否有色素沉着、出血点及其发生时间及消退时间,并对红斑及水肿进行评分。
[0056] 结果:未见红斑水肿等现象,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凝胶剂均无皮肤刺激 性。
[0057] 实施例6 :皮肤过敏性试验
[0058] 动物及分组:豚鼠50只,分为样品组1、样品组2、样品组3、赋形剂组和阳性对照 组,每组10只豚鼠,三个样品组分别为实施例1-3制备的凝胶剂。
[0059] 致敏:取0. 2g样品、赋形剂、1 % 2, 4-二硝基氯代苯,分别涂抹在各组动物左侧脱 毛区,涂完药后用二层无菌纱布和一层玻璃纸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和绷带加以固定,6 小时后用温水洗净涂抹区域的药物。第7天和第14天以同样方法重复一次,共计三次。
[0060] 激发:末次给药致敏后14天,取0. 2g样品、赋型剂、0. 1% 2, 4-二硝基氯代苯,分 别涂抹在各组动物右侧脱毛区,涂完药后用二层无菌纱布和一层玻璃纸覆盖,再用无刺激 性胶布和绷带加以固定,6小时后用温水洗净涂抹区域的药物。
[0061] 观察指标:激发接触去掉药物后即刻观察,然后于24、48、72h再次观察皮肤过敏 反应情况。
[0062] 结果:未观察到皮肤红斑、水肿和其他异常反应,表明实施例1-3制备的凝胶剂均 无皮肤过敏性。
[0063] 实施例7:临床资料
[0064] 1. 一般资料:
[0065] 2012年至2014年来院就诊的带状疱瘆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 治疗3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四组的年龄、性别、发病期等无显著差异。
[0066] 2.观察指标:
[0067] 结痂时间、疼痛好转时间、疼痛消失时间。
[0068] 3.治疗方法:
[0069] 治疗1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凝胶剂,挤出适量涂抹在患处的皮肤上,涂抹 均匀并完全覆盖,一天四次;治疗2组、治疗3组分别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实施例3制备的 凝胶剂,使用方法和使用量同治疗1组。
[0070] 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乳膏。
[0071] 4.疗效判断标准:
[0072] 治愈:结痂时间短于4天;疼痛好转时间短于4天、疼痛消失时间短于6天;
[0073] 有效:结痂时间不超过6天;疼痛好转时间不超过6天、疼痛消失时间不超过8 天;
[0074]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0075] 5.治疗结果:
[0076] 观察治疗结果,见表1。
[0077] 表1治疗结果
[0078]
[0079] 由表/可以看4,采用本i;明的凝ik剂总有λ率在^3 %以上,明i优于对照组,临 床应用过程中,均未出现毒、副作用。
[008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批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 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瘆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的: 阿昔洛韦2-4 %、盐酸利多卡因1-3 %、他克莫司0. 05-0. 15 %、维生素B120. 04-0. 06%、凝胶基质0. 5-1. 5%、中和剂1-1. 5%、保湿剂4-6%、溶剂25-35%、增溶 剂1-3%、促吸收剂0. 5-1. 5%,余量为水; 所述凝胶基质为卡波姆94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盐、明胶或淀粉中的一种或任 意几种; 所述中和剂为三乙醇胺或氢氧化钠; 所述保湿剂为甘油; 所述溶剂为乙醇; 所述增溶剂为吐温80 ; 所述促吸收剂为月桂氮卓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带状疱瘆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百分 比的原料制成的: 阿昔洛韦3%、盐酸利多卡因2%、他克莫司0. 1 %、维生素B120. 05%、凝胶基质1 %、中 和剂1. 2%、保湿剂5%、溶剂30%、增溶剂2%、促吸收剂1%,余量为水。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带状疱瘆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基质为卡 波姆940。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带状疱瘆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剂为三乙 醇胺。5. 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带状疱瘆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100克的凝胶剂的制备步骤为: (1) 取处方量的凝胶基质,加25-35重量倍的水溶解,滴加中和剂调节pH值至5. 5~ 6. 0 ; (2) 另取处方量盐酸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加4-6重量倍的水溶解; (3) 将阿昔洛韦、他克莫司加溶剂溶解,然后加入保湿剂; (4) 将步骤⑵和步骤(3)的溶液加入到步骤⑴的凝胶基质溶液中,再加入促吸收 剂、增溶剂,搅拌均匀,然后加水至l〇〇g,搅拌均匀,即制得成品凝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凝胶剂,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的:阿昔洛韦2-4%、盐酸利多卡因1-3%、他克莫司0.05-0.15%、维生素B12 0.04-0.06%、凝胶基质0.5-1.5%、中和剂1-1.5%、保湿剂4-6%、溶剂25-35%、增溶剂1-3%、促吸收剂0.5-1.5%,余量为水;所述凝胶基质为卡波姆94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盐、明胶或淀粉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所述中和剂为三乙醇胺或氢氧化钠;所述保湿剂为甘油;所述溶剂为乙醇;所述增溶剂为吐温80;所述促吸收剂为月桂氮卓酮;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凝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凝胶剂中各药物组分具有协同效应,能降低药物的使用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IPC分类】A61K9/06, A61K31/51, A61K31/436, A61P29/00, A61K31/522, A61K31/167, A61P31/22
【公开号】CN104922130
【申请号】CN201510267584
【发明人】李绍文, 戴晓莉
【申请人】济南新斯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