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药艾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66886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药艾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艾灸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添加了中药成分的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药艾条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现代生活压力较大的社会,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思虑太过,劳累过度,饮食不节,营养不匀,调理不当,人们很容易出现脾胃不好和现象,中医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需要经过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之后才能转化为精微物质,然后输送到全身各处,起到滋养全身的作用,而脾胃虚弱、气血不和、则容易导致脘腹胀痛或腹泻、食欲减退与食后腹胀,嗳气、恶心、呃逆、呕吐、厌食、消化不良,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欢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加重等脾胃虚寒症,所以除了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外,艾灸可健脾和胃,调理脾胃虚寒症。
[0003]艾灸是最古老的中医自然保健疗法,没有副作用,操作起来也更简单,花费低廉,特别适合普通家庭使用,艾灸它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调和气血、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补中益气,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的作用,现有一般的艾灸都是用纯艾条进行保健,也用中药艾条,但现有的中药艾条针对性不强,选用的中药价格昂贵,成本高,不能适应普通家庭用于防病治病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艾绒里添加了健脾和胃的中药,且药源广价格低,无毒无副作用,能温经散寒,通经达络,可使人体气血运行通畅,扶正祛邪,特别针对食欲不振、腹胀,嗳气,打隔,胃酸,胃肠消化不良、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欢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加重等脾胃虚寒症状进行艾灸的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药艾条的制作方法。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健脾和胃灸的中药艾条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三年陈艾绒70-85%,中药粉30-15%,所述中药粉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是:白术3-5、香附3-5、苍术3-5、藿香8-10、陈皮3_5、莱菔子3_5。
[0006]所述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三年陈艾绒80%,中药粉20%,所述中药粉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是:白术5克、香附5克、苍术5克、藿香10克、陈皮5克、莱菔子5克。
[0007]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药艾条的制作方法,其步骤为:
A、按照重量配比分别称取中药白术、香附、苍术、藿香、陈皮、莱菔子,打成粉末并过100目筛混合成中药粉。
[0008]B、按重量百分比将艾绒平铺在桑皮纸上,再按重量百分比取中药粉均匀掺在艾绒里,卷成直径1.8厘米长15厘米的圆柱形,成为中药艾条
一种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药艾条的制作方法的使用方法是: 选取脾俞、足三里、胃俞、中脘、天枢等穴位,温灸时将灸条点燃,对准穴位,以感觉温热舒适,灸至皮肤潮红为度,一般每个穴位灸10?15分钟为宜或艾罐灸20?3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可间隔2-3天进行。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成本低,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在艾绒中添加了健脾和胃的药物,燃烧时,中药的药气和艾绒的药气,都透过灸热的皮肤为毛细血管所吸收,绕过了脾胃的吸收和肝脏的处理等环节,直达病灶和血液里,既快又安全,又没有负作用,艾绒的药气和中药的药气相互增效,大大增强了其渗透力,走窜力,增强了灸感,选取有针对性的穴位进行施灸,使得疗效大增,方中白术:具有健脾益气;香附:能够理气解郁;苍术:健脾燥湿、解郁辟秽;藿香:化湿和中、解表、解暑;陈皮: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宽中,降逆化痰;莱菔子:消食导滞,降气化痰;诸药共用,起到健脾益气,理气和胃,消食导滞,特别针对食欲不振、腹胀,嗳气,打隔,胃酸,胃肠消化不良、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欢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加重等脾胃虚寒等方面的疾病的人群的调理与防治。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一种健脾和胃灸的中药艾条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三年陈艾绒70-85%,中药粉30-15%,所述中药粉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是:白术3-5、香附3-5、苍术3-5、藿香8-10、陈皮3_5、莱菔子3_5,本发明原料重量百分比是,三年陈艾绒80%,中药粉20%,所述中药粉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是:白术5克、香附5克、苍术5克、藿香10克、陈皮5克、莱菔子5克。
[0011]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药艾条的制作方法,其步骤为:
A、按照重量配比分别称取中药白术、香附、苍术、藿香、陈皮、莱菔子,打成粉末并过100目筛混合成中药粉。
[0012]B、按重量百分比将艾绒平铺在桑皮纸上,再按重量百分比取中药粉均匀掺在艾绒里,卷成直径1.8厘米长15厘米的圆柱形,成为中药艾条
一种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药艾条的制作方法的使用方法是:
选取脾俞、足三里、胃俞、中脘、天枢穴位,温灸时将灸条点燃,对准穴位,以感觉温热舒适,灸至皮肤潮红为度,一般每个穴位灸10?15分钟为宜或艾罐灸20?3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可间隔2-3天进行。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成本低,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特别针对食欲不振、腹胀,嗳气,打隔,胃酸,胃肠消化不良、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欢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加重等脾胃虚寒等方面的疾病的人群的调理与防治。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药艾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三年陈艾绒70-85%,中药粉30-15%,所述中药粉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是:白术3-5、香附3_5、苍术3-5、藿香8-10、陈皮3-5、莱菔子3-5。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药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三年陈艾绒80%,中药粉20%,所述中药粉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是:白术5克、香附5克、苍术5克、藿香10克、陈皮5克、莱菔子5克。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药艾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重量配比分别称取中药白术、香附5、苍术5、藿香10、陈皮5克、莱菔子,打成粉末并过100目筛混合成中药粉; B、按重量百分比将艾绒平铺在桑皮纸上,再按重量百分比取中药粉均匀掺在艾绒里,卷成直径1.8厘米长15厘米的圆柱形,成为中药艾条。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药艾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脾俞、足三里、胃俞、中脘、天枢等穴位,温灸时将灸条点燃,对准穴位,以感觉温热舒适,灸至皮肤潮红为度,一般每个穴位灸10?15分钟为宜或艾罐灸20?3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可间隔2-3天进行。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药艾条的制作方法,中药艾条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三年陈艾绒70-85%,中药粉30-15%,所述中药粉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是:白术3-5、香附3-5、苍术3-5、藿香8-10、陈皮3-5、莱菔子3-5,制作方法:按照重量配比分别称取中药打成粉末并过100目筛混合成中药粉按重量百分掺在艾绒里制成中药艾条,选取有针对性的穴位进行施灸,针对性强,特别针对食欲不振、腹胀,嗳气,打隔,胃酸,胃肠消化不良等脾胃虚寒等方面疾病的人群的调理与防治。
【IPC分类】A61K36/8905, A61P1/14, A61H39/06
【公开号】CN104983988
【申请号】CN201510352104
【发明人】胡秀萍
【申请人】胡秀萍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