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及制法_3

文档序号:9442193阅读:来源:国知局
、女贞子、知母、娃娃拳和百灵草置于药锅内,加 水漫过药面,文火煎煮34分钟,过滤,滤液、药渣备用; (4) 将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与步骤(3)所得药渣混合,加5倍量的清水,大火加热 至沸,转小火煎煮25分钟,过滤,滤液与步骤(3)所得滤液合并,备用; (5) 将步骤(2)处理后的原料药加入到步骤(4)所得滤液中,拌匀,灭菌封装,即得。
[0036] 本发明所得汤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两次,每次120_150mL,温热服用,30天一疗 程。
[0037] 典型病例:张XX,男,66岁,退休干部。患者于2012年4月13日来我院治疗。患 者自3年前在医院体检时检查出患有骨质疏松症,此后日常饮食中多饮牛奶及服用钙片来 保护骨质,本以为这样骨质疏松症得以消除,但是腰腿疼痛等毛病不见缓解,患者与家人在 公园中游玩时,不慎跌倒,被家人送往我院治疗。检查:患者腰痛不能站立,脉弦细,舌淡,苔 薄。X线提示第三、四腰椎压迫性骨折及骨骼密度降低,骨质透亮度增加。诊断为骨质疏松 症。
[0038]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汤剂,服用方法:每天两次,每次 120-150mL,温热服用,30天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患者腰痛减轻,继续治疗两个疗程,患 者腰痛症状完全消失,X线检查显示骨密度提高3. 5%。患者自感痊愈。
[0039] 实施例2 -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45g/份):白芍14份;豇豆根15份;百灵草12份;黑脂麻13份;丹参12份;毛冬青16份; 知母14份;山槟榔12份;女贞子13份;山茱萸14份;娃娃拳15份;白术13份;老君须11 份;牛马藤8份;奶衆参11份。
[0040] 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1) 黑脂麻、山槟榔、女贞子和牛马藤(切薄片)置于密闭容器中,加入0. 15倍原料药量 的食盐水和〇. 12倍原料药量的黄酒,拌匀,密封闷制15分钟,转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炒焦 为度,取出,研末,备用; (2) 丹参、白术、山茱萸和奶浆参混合,置于药锅内,加3. 5倍量的清水,文火煎煮两次, 每次各煎煮26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备用; (3) 将豇豆根、知母、白芍、百灵草、毛冬青、娃娃拳和老君须分别洗净,沥干,切2-3cm 长段,加入到步骤(2)所得滤液中浸泡20分钟,然后文火加热煎煮至微沸,保持微沸状态12 分钟,过滤,滤液备用,药渣再加4倍量的清水,文火煎煮29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 浓缩至75°C相对密度为I. 16-1. 19的清膏,备用; (4)将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加入到上述清膏中,加入含量为1. 7%的糊精细粉和含 量为2. 2%的蔗糖细粉,搅拌均匀,按照颗粒剂的加工方式制成颗粒剂,即得。
[0041] 本发明所得颗粒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15-20g,温水冲服,30天一个疗 程。
[0042] 实施例3 -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60g/份):白芍10份;豇豆根11份;百灵草8份;黑脂麻10份;丹参8. 5份;毛冬青12份; 知母9份;山槟榔10份;女贞子9份;山茱萸10. 5份;娃娃拳8份;白术9. 5份;老君须7. 5 份;牛马藤4. 5份;奶衆参9. 5份。
[0043] -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将山茱萸果肉置蒸笼内,文火加热蒸黑为度,取出,干燥,研末备用;白术切薄片,加 〇. 2倍量的白醋,文火加热炒至药材呈淡黄色,取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2) 豇豆根、毛冬青、牛马藤和知母混合,加0.9倍量的白酒浸泡10分钟,然后至蒸锅内 隔水蒸煮32分钟,取出,晒干,备用; (3) 将黑脂麻、女贞子和山槟榔混合,置于热锅内,文火加热翻炒,边炒边淋入0. 3倍量 的麻油,翻炒至药材表面鼓起,取出,备用; (4) 将步骤(2)和(3)处理后的原料药与白芍、百灵草、丹参、娃娃拳、老君须和奶浆参 一同粉碎成细粉,与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95目筛,得混合细粉,炼蜜为丸,制 成赤豆大小的丸剂,即得。
[0044] 本发明所得丸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6-8丸,温水送服,30天一个疗程。
[0045] 典型病例:刘XX,女,71岁,退休教师。患者于2014年4月19日来我院就诊。患 者自述:自两年前腰背疼痛频繁发生,长期站立或久坐疼痛加重。以前身高165cm,现在身 体佝偻、驼背,失常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检查为严重骨质疏松症,此后子女为 其购买钙片服用,平时多饮用大骨汤,半年后复查骨密度没有明显变化。家人不知所措,四 处寻医问药,后经朋友介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我院治疗。检查:患者腰背疼痛为主,直立 时后伸疼痛加剧,仰卧时疼痛减轻,X线提示:脊椎出现鱼尾样双凹形,椎间隙增宽,骨密度 降低。确诊为骨质疏松症。
[0046]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丸剂,服用方法:每天三次,每次6-8 丸,温水送服,30天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大有好转,腰背疼痛减轻,继续治 疗两个疗程,患者腰背疼痛消失,腰腿活动自如,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实验室检查骨密度 明细提高。患者自感痊愈。
[0047] 实施例4 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50g/份):白芍12份;豇豆根13份;百灵草10份;黑脂麻12份;丹参10. 5份;毛冬青14 份;知母12份;山槟榔11份;女贞子11份;山茱萸12. 5份;娃娃拳13份;白术11. 5份; 老君须9. 5份;牛马藤6. 5份;奶浆参10. 5份。
[0048] -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稠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将山茱萸果肉置蒸笼内,文火加热蒸黑为度,取出,干燥,研末备用;百灵草和娃娃 拳混合,加〇. 25倍量的蜂蜜拌匀,文火加热炒干为度,捣碎成细粉,备用; (2) 豇豆根、白术片、牛马藤和老君须一同置于炒制容器内,武火炒至焦黄色,取出干 燥,研细粉,与步骤(I)所得原料药粉混合,置于通透袋中,备用; (3) 将除步骤(1)和(2)以外的原料药置于中药提取器中,加入6倍量的冷水,室温下 浸泡3小时,然后武火加热煮沸5分钟,转文火慢煎36分钟,过滤,药渣同步骤(2)所得通 透袋一同加清水没过药面,文火煎煮18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备用; (4) 将步骤(3)所得滤液减压浓缩至80°C相对密度为1. 21-1. 23的稠膏,干热灭菌,冷 却,封装,即得。
[0049] 本发明所得稠膏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20_30g,温水调服,30天一个疗 程。
[0050] 实施例5 -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55g/份):白芍11份;豇豆根12份;百灵草9份;黑脂麻11份;丹参9. 5份;毛冬青13份; 知母10. 5份;山槟榔10. 5份;女贞子10. 5份;山茱萸11. 5份;娃娃拳10. 5份;白术10. 5 份;老君须8. 5份;牛马藤5. 5份;奶浆参10份。
[0051] -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将豇豆根、山槟榔、毛冬青和老君须混合,加食盐水拌匀,将药材用双层锡纸包住, 最外层加黄泥包裹住,置于无烟武火上烤制40分钟,取出放凉,剥去黄泥,去锡纸,备用; (2) 将山茱萸果肉绞碎成泥状,备用;黑脂麻置于热锅中,文火翻炒,边炒边散入盐粒, 文火炒焦,取出,研末,备用; (3) 将丹参、奶浆参、白术、白芍、牛马藤、女贞子、知母、娃娃拳和百灵草置于药锅内,加 水漫过药面,文火煎煮45分钟,过滤,滤液、药渣备用; (4) 将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与步骤(3)所得药渣混合,加6. 5倍量的清水,大火加 热至沸,转小火煎煮35分钟,过滤,滤液与步骤(3)所得滤液合并,备用; (5) 将步骤(2)处理后的原料药加入到步骤(4)所得滤液中,拌匀,灭菌封装,即得。
[0052] 本发明所得汤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两次,每次120_150mL,温热服用,30天一疗 程。
[0053] 试验例:为表明本发明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实施例5)的治疗效果,对 30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I. 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2012年7月,在4所医院筛选300例骨质疏松患者,其中男性171例,女 性129例;年龄在54-85岁,平均年龄63. 5±2. 5岁,病程在1年-5年,所有患者随机分为 实验组2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意义 (P> 0. 05),具有可比性。
[0054] 1. 2诊断标准 (1)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全身无力,多以腰脊部疼痛为明显,逐渐加重,轻微外伤 可致骨折。(2)脊椎常有后突畸形;(3) X线表现:脊椎可出现鱼尾样双凹形,椎间隙增宽, 有Schmorl结节,胸椎呈楔形样变;(4)骨矿密度测定:骨矿密度测定减少13%以上为骨质 疏松症。
[0055] 1. 3治疗方法 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所得所得药物,服用方法:每天两次,每次120-150mL,温热服用,30 天一疗程。对照组服用其它药物(如骨松宝颗粒、钙尔奇、阿法骨化醇胶囊等常规药物)。共 观察治疗三个疗程。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