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及制法_4

文档序号:9442193阅读:来源:国知局
[0056] 1. 4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骨密度检查显示骨密度提高2%以上; 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骨密度检查显示骨密度值有所提高,但不足2% ; 无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骨密度无增加。
[0057]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观察病例数X100%。
[0058] L5治疗结果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
[0059]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结果:由表1可知,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可知实验组 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〇. 05)。
[0060] 本发明选择白芍、豇豆根、百灵草、黑脂麻、丹参、毛冬青、知母和山槟榔等共15味 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方中,白芍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作用;豇豆根健脾益 气,解毒;百灵草活血通络;黑脂麻补肝肾,润五脏;毛冬青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女贞子补 肝肾,强腰膝;娃娃拳健脾益气,祛风除湿,固精止带;奶浆参补肝肾。全方共奏补肾活血, 强筋壮骨之功。患者服用3个疗程后实验组有效率为98%,对照组仅为78%,实验组治疗效 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0061] 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 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白芍8-14 ;豇豆根9-15 ;百灵草6-12 ;黑脂麻9-13 ;丹参7-12 ;毛冬青10-16 ;知母7-14 ; 山槟榔9-12 ;女贞子7-13 ;山茱萸9-14 ;娃娃拳6-15 ;白术8-13 ;老君须6-11 ;牛马藤3-8 ; 奶浆参9-1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 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白芍10-12 ;豇豆根11-13 ;百灵草8-10 ;黑脂麻10-12 ;丹参 8. 5-10. 5 ;毛冬青12-14 ;知母9-12 ;山槟榔10-11 ;女贞子9-11 ;山茱萸10. 5-12. 5 ;娃娃 拳 8-13 ;白术 9. 5-11. 5 ;老君须 7. 5-9. 5 ;牛马藤 4. 5-6. 5 ;奶浆参 9. 5-10. 5。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 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白芍11 ;豇豆根12 ;百灵草9 ;黑脂麻11 ;丹参9. 5 ;毛冬青13 ;知母 10. 5 ;山槟榔10. 5 ;女贞子10. 5 ;山茱萸11.5 ;娃娃拳10. 5 ;白术10. 5 ;老君须8.5 ;牛马 藤5.5 ;奶浆参10。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 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制备方法如下: (1) 将豇豆根、山槟榔、毛冬青和老君须混合,加食盐水拌匀,将药材用双层锡纸包住, 最外层加黄泥包裹住,置于无烟武火上烤制,取出放凉,剥去黄泥,去锡纸,备用; (2) 将山茱萸果肉绞碎成泥状,备用;黑脂麻置于热锅中,文火翻炒,边炒边散入盐粒, 文火炒焦,取出,研末,备用; (3) 将丹参、奶浆参、白术、白芍、牛马藤、女贞子、知母、娃娃拳和百灵草置于药锅内,加 水漫过药面,文火煎煮34-56分钟(优选文火煎煮45分钟),过滤,滤液、药渣备用; (4) 将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与步骤(3)所得药渣混合,加5-8倍量的清水(优选加 6. 5倍量的清水),大火加热至沸,转小火煎煮25-43分钟(优选转小火煎煮35分钟),过滤, 滤液与步骤(3)所得滤液合并,备用; (5) 将步骤(2)处理后的原料药加入到步骤(4)所得滤液中,拌匀,灭菌封装,即得。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1)中武火烤制30-50分钟(优选的武火烤制35-45分钟,更加优选的武火烤制40分钟)。6.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 药学上可接受的颗粒剂,制备方法如下: (1) 黑脂麻、山槟榔、女贞子和牛马藤(切薄片)置于密闭容器中,加入食盐水和黄酒,拌 匀,密封闷制12-18分钟(优选密封闷制15分钟),转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炒焦为度,取出, 研末,备用; (2) 丹参、白术、山茱萸和奶浆参混合,置于药锅内,加2. 5-4. 5倍量的清水(优选加3. 5 倍量的清水),文火煎煮两次,每次各煎煮18-34分钟(优选每次各煎煮26分钟),合并两次 煎液,过滤,滤液备用; (3) 将豇豆根、知母、白芍、百灵草、毛冬青、娃娃拳和老君须分别洗净,沥干,切2-3cm 长段,加入到步骤(2)所得滤液中浸泡16-26分钟(优选浸泡20分钟),然后文火加热煎煮至 微沸,保持微沸状态6-18分钟(优选保持微沸状态12分钟),过滤,滤液备用,药渣再加3-5 倍量的清水(优选药渣再加4倍量的清水),文火煎煮20-38分钟(优选文火煎煮29分钟), 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75°C相对密度为1. 16-1. 19的清膏,备用; (4)将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加入到上述清膏中,加入含量为I. 7%的糊精细粉和含 量为2. 2%的蔗糖细粉,搅拌均匀,按照颗粒剂的加工方式制成颗粒剂,即得。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食盐水为原料药量的0. 13-0. 17倍(优选的食盐水为原料药量的0. 14-0. 16倍, 更加优选的食盐水为原料药量的〇. 15倍)。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黄酒的量为原料药量的0.08-0. 16倍(优选的黄酒的量为原料药量的0. 10-0. 14 倍,更加优选的黄酒的量为原料药量的〇. 12倍)。9.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 药学上可接受的丸剂,制备方法如下: (1) 将山茱萸果肉置蒸笼内,文火加热蒸黑为度,取出,干燥,研末备用;白术切薄片,加 0. 15-0. 25倍量的白醋(优选加0. 2倍量的白醋),文火加热炒至药材呈淡黄色,取出,干燥, 粉碎成细粉,备用; (2) 豇豆根、毛冬青、牛马藤和知母混合,加0. 6-1. 3倍量的白酒浸泡7-15分钟(优选加 〇. 9倍量的白酒浸泡10分钟),然后至蒸锅内隔水蒸煮24-40分钟(优选隔水蒸煮32分钟), 取出,晒干,备用; (3) 将黑脂麻、女贞子和山槟榔混合,置于热锅内,文火加热翻炒,边炒边淋入 0. 24-0. 38倍量的麻油(优选边炒边淋入0. 3倍量的麻油),翻炒至药材表面鼓起,取出,备 用; (4) 将步骤(2)和(3)处理后的原料药与白芍、百灵草、丹参、娃娃拳、老君须和奶浆参 一同粉碎成细粉,与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80-110目筛(优选过95目筛),得 混合细粉,炼蜜为丸,制成赤豆大小的丸剂,即得。10.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 药学上可接受的稠膏剂,制备方法如下: (1) 将山茱萸果肉置蒸笼内,文火加热蒸黑为度,取出,干燥,研末备用;百灵草和娃娃 拳混合,加0. 2-0. 3倍量的蜂蜜拌匀(优选加0. 25倍量的蜂蜜拌匀),文火加热炒干为度,捣 碎成细粉,备用; (2) 豇豆根、白术片、牛马藤和老君须一同置于炒制容器内,武火炒至焦黄色,取出干 燥,研细粉,与步骤(1)所得原料药粉混合,置于通透袋中,备用; (3) 将除步骤(1)和(2)以外的原料药置于中药提取器中,加入4. 5-7. 5倍量的冷水 (优选加入6倍量的冷水),室温下浸泡2-4小时(优选室温下浸泡3小时),然后武火加热煮 沸5分钟,转文火慢煎30-42分钟(优选转文火慢煎36分钟),过滤,药渣同步骤(2 )所得通 透袋一同加清水没过药面,文火煎煮14-22分钟(优选文火煎煮18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 液,备用; (4) 将步骤(3)所得滤液减压浓缩至80°C相对密度为1. 21-1. 23的稠膏,干热灭菌,冷 却,封装,即得。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白芍8-14;豇豆根9-15;百灵草6-12;黑脂麻9-13;丹参7-12;毛冬青10-16;知母7-14;山槟榔9-12;女贞子7-13;山茱萸9-14;娃娃拳6-15;白术8-13;老君须6-11;牛马藤3-8;奶浆参9-11。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本组方配伍精准,疗效迅速,不仅具有补肾活血,强筋壮骨之效,还能增强成骨细胞的活血,促进成骨的形成;药源易得,药材成本低廉,能够减轻患者负担。
【IPC分类】A61P19/10, A61K36/8964
【公开号】CN105194251
【申请号】CN201510661612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李涛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5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