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治疗妇科出血症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6058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实施例4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材制备而成: 麦冬15份、菟丝子15份、益母草16份、黄芪14份、茯苓11份、香附8份、刘寄奴10份、 远志11份、当归6份、枸杞子5份、山楂6份和甘草5份。
[004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41]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药效学研究 试验一: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小鼠断尾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 1、试验动物:SPF级ICR小鼠160只,雌雄各半,体重22-26g,随机分成16组,每组10 只。
[0042] 2、试验药品及给药方案: 空白对照组:等容积生理盐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7天。
[0043] 阳性对照组:妇血康颗粒(广西桂西制药有限公司),用水调配浓度成65%的混悬 液,按12g/kg的剂量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7天。
[0044] 实施例3高剂量组:实施例3制得的药物组合物,用水调配成浓度为65%的混悬 液,按12g/kg的剂量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7天。
[0045] 实施例3中剂量组:实施例3制得的药物组合物,用水调配成浓度为45%的混悬 液,按8g/kg的剂量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7天。
[0046] 实施例3低剂量组:实施例3制得的药物组合物,用水调配成浓度为25%的混悬 液,按4g/kg的剂量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7天。
[0047] 实施例4高剂量组:实施例4制得的药物组合物,用水调配成浓度为65%的混悬 液,按12g/kg的剂量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7天。
[0048] 实施例4中剂量组:实施例4制得的药物组合物,用水调配成浓度为45%的混悬 液,按8g/kg的剂量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7天。
[0049] 实施例4低剂量组:实施例4制得的药物组合物,用水调配成浓度为25%的混悬 液,按4g/kg的剂量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7天。
[0050] 3、试验方法: 1)小鼠凝血时间的测定:取8组小鼠按相应给药方案进行给药,小鼠末次灌胃给药1小 时后用一次性定量取血管插入小鼠一侧眦球后静脉丛取血,至玻璃毛细管内充满,放平,每 隔30s交替从两端折断玻璃毛细管一小段,检查有无血凝丝出现,从另一端折断进行验证, 平均两端出现血凝丝的时间,即为凝血时间。
[0051] 2)小鼠断尾出血时间的测定:另取8组小鼠按相应给药方案进行给药,小鼠末次 灌胃给药1小时后用戊巴比妥钠麻醉,以利剪将小鼠尾尖1/3处横断,待血液自行溢出时开 始计时,每隔30s用滤纸片吸去血滴一次,直到出血自然停止(滤纸吸时无血)为止,统计断 尾凝血时间。
[0052] 4、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0053] 表1药物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卞< 0. 05,,< 0. 01,< 0. 001 ;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 0· 05〇
[0054] 由表1可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本发明实施例3、实施例4药物组合 物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缩短小鼠凝血时间(P< 〇. 05),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呈现较好 的量效关系;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高剂量组的促凝血效果显著优于阳性 对照组(P< 0. 05)。以上数据表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小鼠有促凝血作用,且高剂量组 促凝血效果更优。
[0055] 表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断尾出血时间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卞< 0. 05,,< 0. 01,< 0. 001 ;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 0· 05〇
[0056] 由表2可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本发明实施例3、实施例4药物组合 物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小鼠出血时间(P< 〇. 05),并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呈现较 好的剂量效应;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高剂量组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阳性 对照组(P< 0. 05)。以上数据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小鼠有止血作用,且高剂量组止血 效果更优。
[0057] 试验二: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临床试验 1、试验对象基本资料 选取75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妇科出血症临床志愿者患者,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30 岁,其中临床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增生性出血、产后出血、卵巢囊肿出血和子 宫肌瘤出血患者各150例,将以上各类型妇科出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1组、治疗2组与对 照组三组,每组50例患者。
[0058] 2、试验药物及试验方法 治疗1组:服用实施例3制备的胶囊剂,每粒胶囊含药物0. 5g,每次服用2粒,每天2 次,连续服用10天。
[0059] 治疗2组:服用实施例4制备的胶囊剂,每粒胶囊含药物0.5g,每次服用2粒,每 天2次,连续服用10天。
[0060] 对照组:服用妇血康颗粒(广西桂西制药有限公司),一次10克,一日2次,连续服 用10天。
[0061] 3、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判定确定标准。
[0062] 痊愈:治疗后阴道出血3-5天内停止,经量恢复正常(行经总量< 80ml); 显效:治疗后阴道出血5-10天内停止,经量较治疗前减少1/3或< 100ml; 有效:治疗后阴道出血10天内停止,月经周期、经量均有所改善; 无效:治疗后阴道出血未停止,月经周期、经量无明显改善。
[0063] 4、治疗结果,如表3所示。
[0064] 表3治疗效果
5、试验结论 试验数据显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于常见的妇科出血症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 膜增生性出血、产后出血等的治疗效果显著,治疗1组和治疗2组总体痊愈率分别为76%和 74. 8%,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90. 4%,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的治疗效果。临床试验结果 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治疗妇科出血症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可作为临床治疗妇 科出血症药物推广使用。
[0065] 由于已经通过以上较佳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或范围内,任 何针对本发明的替换/或组合来实施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显而易见 的,且包含在本发明之中。
【主权项】
1. 一种制备治疗妇科出血症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称取以下重量份中药材:麦冬10-20份、菟丝子10-20份、益母草10-18份、黄芪 8-16份、茯苓8-12份、香附6-14份、刘寄奴6-12份、远志8-14份、当归6-10份、枸杞子 4-6份、山楂2-6份和甘草2-6份备用;取麦冬洗净,干燥后粉碎,过60-80目筛,将得到的 粗粉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中,加入粗粉重量的30-45%体积分数为60-85%的乙醇, 调控二氧化碳流量为15_20L/h,萃取压力为15-20MPa,萃取温度为40-60°C,萃取时间为 1. 5-2h,减压分离制得到麦冬提取物,保留麦冬残渣; S2:取菟丝子、益母草、黄芪、茯苓、香附、刘寄奴和远志,洗净,干燥后粉碎,合并麦冬残 渣,加入药材总重量12-18倍量体积分数为60-80%的乙醇,微波提取8-15分钟,微波功率 为400-600W,提取温度为40-60°C,过滤并保留滤渣,滤液减压浓缩至60°C下相对密度为 1. 10-1. 20的浸膏,制得提取物A; 53 :取当归、枸杞子、山楂和甘草,洗净,干燥后粉碎,与S2中的药渣合并,加入药材总 重量8-12倍量的水浸泡30-60分钟,回流提取2-3次,每次3-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 减压浓缩至60°C下相对密度为1. 10-1. 20的浸膏,制得提取物B; 54 :合并麦冬提取物、提取物A和提取物B,减压干燥,粉碎,过80-100目筛,即得。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治疗妇科出血症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材制备而成:麦冬10份、菟丝子10份、益母草10份、黄 芪8份、茯苓8份、香附6份、刘寄奴6份、远志8份、当归6份、枸杞子4份、山楂2份和甘 草2份。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治疗妇科出血症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材制备而成:麦冬20份、菟丝子20份、益母草18份、 黄芪16份、茯苓12份、香附14份、刘寄奴12份、远志14份、当归10份、枸杞子6份、山楂 6份和甘草6份。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治疗妇科出血症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材制备而成:麦冬14份、菟丝子14份、益母草14份、 黄芪12份、茯苓10份、香附10份、刘寄奴8份、远志10份、当归8份、枸杞子4份、山楂4 份和甘草4份。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治疗妇科出血症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材制备而成:麦冬15份、菟丝子15份、益母草16份、 黄芪14份、茯苓11份、香附8份、刘寄奴10份、远志11份、当归6份、枸杞子5份、山楂6 份和甘草5份。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治疗妇科出血症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药物组合物为口服液、糖浆剂、颗粒剂或散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治疗妇科出血症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所述的制备治疗妇科出血症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为称取以下原料:麦冬、菟丝子、益母草、黄芪、茯苓、香附、刘寄奴、远志、当归、枸杞子、山楂和甘草,将原料分别处理,经洗净、干燥、粉碎、提取、过滤、浓缩制得提取物,合并提取物,干燥、粉碎、过筛,再利用现代通用的制剂技术制备成所需中药制剂。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还具有药效稳定、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和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此外,本发明制备的药物组合物药材与药量配伍科学,具有敛血止血、调经止痛、补血活血、滋补肝肾等方面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妇科出血症,具有疗效显著,有效减缓患者痛苦,副作用低,标本兼治等优势。
【IPC分类】A61P7/04, A61K36/8968, A61P15/00
【公开号】CN105362647
【申请号】CN201510910520
【发明人】庄孝红
【申请人】杨献美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