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蚊虫叮咬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637494阅读:来源:国知局
得的止痒外用中药组合物;摄像机为索尼HDR-CX405。
[0028]2 方法
2.1实验1
本发明止痒外用中药组合物对组胺依赖的痒觉的治疗作用,将B6小鼠分为正常组、造模组、阳性药物治疗组、本发明药物组,一共4组,每组10只。用电动剃刀将小鼠颈部被毛剔除,并在实验环境中适应3天后用于实验。实验当天正常组皮下注射50 yL生理盐水,30 min后注射生理盐水50 μ L;造模组皮下注射50 μ L生理盐水,30 min后注射100 μ Μ的组胺50 y L;阳性药物超声溶解于2 mL超纯水中,离心取上清液备用,阳性药组实验时皮下注射50 μ L阳性药水溶液,30 min后注射100 μ Μ的组胺50 μ L;本发明药物组实验时皮下注射50 μ L止痒中药组合物水溶液,30 min后注射100 μ Μ的组胺50 μ L ;所有动物第二次注射完毕后,将小鼠放置于透明塑料桶中进行行为学观察,用摄像机记录30 min,采用电脑分析抓挠次数。比较每组小鼠抓挠的均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0029]2.2 实验 2
本发明止痒外用中药组合物对非组胺依赖的痒觉的治疗作用,将B6小鼠分为正常组、造模组、阳性药物治疗组、本发明药物组,一共4组,每组10只。用电动剃刀将小鼠颈部被毛剔除,并在实验环境中适应3天后用于实验。实验当天正常组皮下注射50 yL生理盐水,30 min后注射生理盐水50 μ L;造模组皮下注射50 μ L生理盐水,30 min后注射8 mM的氯喹50 yL;阳性药物超声溶解于2 mL超纯水中,离心取上清液备用,阳性药组实验时皮下注射50 μ L阳性药水溶液,30 min后注射8 mM的氯喹50 μ L ;本发明药物组实验时皮下注射50 μ L止痒中药组合物水溶液,30 min后注射8 mM的氯喹50 μ L ;所有动物第二次注射完毕后,将小鼠放置于透明塑料桶中进行行为学观察,用摄像机记录30 min,采用电脑分析抓挠次数。比较每组小鼠抓挠的均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0030]3 结果
3.1实验1 实验结果见图1。
[0031]图1表明,注射组胺后造模组小鼠抓挠次数显著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给予阳性药及中药组合物组后,组胺导致小鼠的抓挠次数显著降低(P < 0.05)。
[0032]3.2 实验 2
实验结果见图2。
[0033]图2表明,注射氯喹后造模组小鼠抓挠次数显著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给予阳性药及中药组合物组后,氯喹导致的抓挠次数显著降低(P< 0.05)。
[0034]4结论与讨论
目前关于瘙痒的研究多集中在组胺依赖的和非组胺依赖的痒觉通路上,因此本实验选择了世界公认的两种致痒物质组胺(组胺依赖)和氯喹(非组胺依赖)作为制造瘙痒模型的工具药物,考察本发明中止痒外用中药组合物是否对两种通路的痒都有治疗作用。本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中药组合物能显著抑制组胺、氯喹所引起的小鼠抓挠反应,具有显著的止痒功效。本实验选择夏季常用的治疗蚊虫叮咬的有效药物季德胜蛇药作为阳性对照,并与本发明药物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证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与季德胜蛇药疗效一致,并在剂型上优于季德胜蛇药(片剂),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的特点。
[0035]实施例4
一种外用止痒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重楼12 g、蜈蚣1 g、干蟾皮1 g、地锦草6 g、垂盆草9 g、薄荷3 g、冰片0.5 go
[0036]以上所述的垂盆草为新鲜垂盆草茎叶。
[0037]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具体病例:
马某某,女,35岁,常年在野外作业,2015年8月12日,被蚊虫叮咬后局部皮肤发热红肿,奇痒难耐。用棉签沾取2 mL实施例4所制备获得的止痒中药组合物,涂抹于皮肤瘙痒处,每隔1小时涂抹1次,共涂抹3次。用药1次后瘙痒明显减轻,肿块逐渐消退,发热红肿的症状逐渐减轻,用药3次后无明显瘙痒感,局部皮肤恢复至正常颜色。
[0038]张某,男,29岁,野外穿行草丛中被蚊虫叮咬,局部红肿,瘙痒剧烈,抓挠至出现血痕。用棉签沾取2 mL实施例4所制备获得的止痒中药组合物,涂抹于皮肤瘙痒处,每隔1小时涂抹1次,共涂抹3次。用药1次后瘙痒明显减轻,用药3次后无明显瘙痒感,局部皮肤红肿消退。
【主权项】
1.一种外用止痒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重楼12?20 g、蜈蚣1?3 g、干蟾皮1?3 g、地锦草6?15 g、垂盆草8?15 g、薄荷3?8 g和冰片0.5?2 g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用止痒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重楼15 g、蜈蚣2 g、干蟾皮2 g、地锦草10 g、垂盆草10 g、薄荷5 g、冰片1 g。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用止痒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重楼、蜈蚣、干蟾皮、地锦草、垂盆草、薄荷粉碎,加药物重量的8?10倍量的去离子水,中火煮沸后,小火煎煮1?2小时,过滤得到提取液,加入滤渣重量的8?10倍量的去离子水,重复煎煮3次; (2)将3次煎煮的提取液合并,在40?45°C条件下进行真空旋转蒸发,浓缩至一定体积; (3)将冰片研磨,加药物重量2?3倍的无水乙醇溶解,与(2)混合,用去离子水定容至.50 mL,得到治疗蚊虫叮咬引起瘙痒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引起瘙痒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制成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原料主要包括重楼、蜈蚣、干蟾皮、地锦草、垂盆草、薄荷和冰片。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止痒外用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简单、治疗费用低廉、来源天然、配伍科学,起效快、疗效好,无明显毒副作用,主治各种蚊虫叮咬导致的瘙痒。
【IPC分类】A61K35/648, A61P17/02, A61K36/896, A61P17/04, A61K35/65, A61K31/045
【公开号】CN105395784
【申请号】CN201510872398
【发明人】简暾昱, 陈剑, 赵磊, 马丽, 吕寒, 童贝
【申请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