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76107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药组合 物。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腹胀是腹部手术术后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由于麻醉剂和手术 操作引起术后肠蠕动减弱或消失所致,一般术后48h左右可自行恢复,但在某些情况下,腹 胀持续时间长且不易恢复,则会影响切口愈合,给病人带来不适,临床一般采用口服药物、 肌肉注射,其治疗效果不理想,还有采用胃肠减压,肛管排气方法,操作繁琐给病人带来插 管的痛苦;或腹胀持续时间长可发生肠粘连、肠梗阻而再次手术,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增 加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治愈 率高,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药。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药组 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香附5-9、香橼4-6、白豆蔻6-10、猴头菌4-7、 草豆蔻2-4、大四块瓦2-3、芜菁2-4、地榆叶3-5、娑罗子2-4、留兰香1-2、续随子2-4、黑牵牛 2-5、马兜铃4-7、郁李仁2-5、连钱草2-4、羊蹄根3-5、白首乌3-6,将上述原料药混合后用水 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0005] 本发明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药,成本低,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 高,但无任何的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07] 实施例1:
[0008] 采用香附、香橼、白豆蔻、猴头菌、草豆蔻、大四块瓦、芜菁、地榆叶、娑罗子、留兰 香、续随子、黑牵牛、马兜铃、郁李仁、连钱草、羊蹄根、白首乌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组分(重 量份)每服为香附6、香橼5、白豆蔻7、猴头菌6、草豆蔻3、大四块瓦3、芜菁3、地榆叶4、娑罗子 3、留兰香1、续随子3、黑牵牛4、马兜铃6、郁李仁4、连钱草3、羊蹄根4、白首乌5,取上述17味 原料总重量300克。加水1000 ml浸泡2小时,煎3小时,去渣得滤液200ml,药渣再加水300ml, 煎熬30-40分钟,去渣得滤液100ml,共得300ml药汁,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 日1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温服150ml。
[0009] 本发明香附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 胀满疼痛;香橼具有理气宽中,消胀降痰之功效;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主 湿阻气滞,脾胃不和,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胃寒呕吐,食积不消;猴头 菌利五脏,助消化猴菇菌,滋补,抗癌、治疗神经衰弱;草豆蔻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 嗳气呕逆,不思饮食等证;大四块瓦宽胸利膈,祛痰,镇咳,止痛。用于肺结核,久咳,胃肠炎, 胃痛;芜菁开胃下气,利湿解毒。治食积不化,黄疸,消渴,热毒风肿;地榆叶有凉血止血,清 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娑罗子宽中,理气,杀虫。治胃寒作痛,脘腹胀满,疳积 虫痛;留兰香祛风散寒,止咳,消肿解毒。用于感冒,咳嗽,胃痛,腹胀;续随子有逐水消肿、破 症杀虫、导泻、镇静、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黑牵牛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治风湿关 节痛、产后腰腹痛;马兜铃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郁李仁有润肺滑肠,下 气利水的功效,能治疗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肿;连钱草利湿通淋,清热解 毒,散瘀消肿;羊蹄根败毒抗癌、清热消炎、凉血止血、疗疮治癣;白首乌治久病虚弱,慢性风 痹,腰膝酸软,贫血,肠出血,须发早白。
[0010]本发明各原料药还可按下表所列重量比例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加工工艺与实 施例1相同。(单位:重量份)。
[0012] 下面结合我院进行的临床预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0013] 1、诊断标准:(1)腹部术后2周内发生肠梗阻;(2)术后肠功能短暂恢复,进食水后 再出现肠梗阻,以腹胀为主;(3)腹部X线平片和全腹CT多个小的液气平面,无高度扩张的肠 管。
[0014] 2、临床资料
[0015]所有病例均系急腹症术后出现的腹痛、腹胀患者,共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 年龄17~52岁。发病时间均在术后2~3天。其中阑尾手术52例,肠道手术36例,胆道手术12 例。均为以急腹症收住入院后行急诊手术后出现腹痛、腹胀的患者。患者大多早期腹部通气 功能不良,后期部分表现出肠梗阻症状。患者大多数舌质淡红或淡,舌苔薄黄或白腻,脉多 弦数。早期大多数患者腹部X线片提示肠管充气明显,后期部分患者X线片提示肠梗阻。血常 规大多数正常,尿常规正常。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50例。经统计学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种等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0016] 3、治疗方法
[0017] 3.1观察组采用本发明中药治疗,每日一剂分2次口服,每次早晚空腹服150ml。
[0018] 3.2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给予胃肠减压,每天给予10 %氯化钾3g,新1斯的明0.5mg im bid并热敷腹部。
[0019] 3.3每组以3天为1个疗程。
[0020] 4、疗效观察
[0021] 4.1疗效标准:2个疗程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及腹部X线片确定治疗效果。腹 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消除,肛门恢复通气通便,腹部X线片提示未见异常,为治愈。腹痛、腹胀 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肛门恢复通气,腹部X线片提示未见异常,为好转。腹痛、腹胀等临床 症状无减轻或加重者,腹部X线片提示肠梗阻,为无效。
[0022] 4.2疗效观察组50例中,治愈46例,占92 % ;好转3例,占6 % ;无效1例,占2 %。对照 组50例中,治愈34例,占68 % ;好转12例,占24 % ;无效4例,占8 %。两组对照可以看出,观察 组治愈率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香附5-9、香橡4-6、白?蔑6-10、猴头菌4-7、草?蔑2-4、大四块瓦2-3、宪普2-4、地输叶3-5、 娑罗子2-4、留兰香1-2、续随子2-4、黑牵牛2-5、马兜铃4-7、郁李仁2-5、连钱草2-4、羊蹄根 3-5、白首乌3-6,将上述原料药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药物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香附5-9、香橼4-6、白豆蔻6-10、猴头菌4-7、草豆蔻2-4、大四块瓦2-3、芜菁2-4、地榆叶3-5、娑罗子2-4、留兰香1-2、续随子2-4、黑牵牛2-5、马兜铃4-7、郁李仁2-5、连钱草2-4、羊蹄根3-5、白首乌3-6,将上述原料药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IPC分类】A61K36/9064, A61P1/00
【公开号】CN105435068
【申请号】CN201510969179
【发明人】迟岳峰
【申请人】迟岳峰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