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护理用泪道冲洗液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36421阅读:来源:国知局
] 苏木:風!名:苏方木。来源:本品为豆科云实属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 的干燥屯、材。多于秋季采伐,除去白色边材,干燥。性味:甘、咸,平。归经:归屯、、肝、脾经。主 治:行血桂疲,消肿止痛。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疲阻,胸腹刺痛,外伤肿痛。
[0032] 黄葵:别名:廳香秋葵、山油麻、假棉桃、假S捻、水芙蓉、假芙蓉。来源:锦葵科秋葵 属植物黄葵Abelmoschus moschatus化.)Medic.,W根、叶、花入药。秋季采根,鲜用或晒 干;夏秋采叶,多鲜用;夏季采花,浸于香油中。性味:微甘,凉。主治:清热利湿,拔毒排脈。 根:用于高热不退,肺热咳嗽,产后乳汁不通,大便秘结,阿米己频疾,尿路结石。叶:外用治 痴疮肿毒,攘痘,骨折。花:外用治烧烫伤。
[0033] 芙蓉叶:别名:地芙蓉、芙蓉、山芙蓉、胡李花、=变花、木棉。来源:锦葵科植物木芙 蓉化biscus mu化bi 1 is L.的叶。夏、秋季采收,晒干。性味:性凉,味微辛。主治:清肺凉血, 消肿排脈。用于肺热咳嗽、肥厚性鼻炎、淋己结炎、阔尾炎、痴巧脈肿、急性中耳炎、烧伤、烫 伤。
[0034] 新貴:别名:败酱草、遏蓝菜。来源:十字花科新貴属植物新貴化Iaspi arvense L.,W全草及种子入药。春夏采集全草,晒干;夏秋采果枝,晒干,打下种子。性味:全草:苦、 甘,平。种子:辛、苦,微溫。主治:全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和中开胃。用于阔尾炎,肺脈瘍, 痴巧肿毒,丹毒,子宫内膜炎,白带,肾炎,肝硬化腹水,小儿消化不良。种子:桂风除湿,和胃 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痛,急性结膜炎,胃痛,肝炎。
[0035] 小蜡树:别名:蚊仔树、冬青、山指甲、蚊子花、水黄杨、千张树、山雪子、青皮树、水 狗骨、转椒子、满地红、上茶叶、小刀伤。来源: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小蜡树Ligustrum sinense Lour.,W叶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性味:苦,寒。主治:清热解毒,抑菌杀菌,消肿止 痛,桂腐生肌。用于急性黄痘型传染性肝炎,频疾,肺热咳嗽;外用治跌打损伤,创伤感染,烧 烫伤。疮瘍肿毒等外科感染性疾病。
[0036] 石串莲: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别名:小绿巧、美网石豆兰、小果上叶、石链 子、石寸连、小石解。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绿石豆兰的假鱗茎。性味:甘;平。归经: 肺;肝;肾经。主治:润肺止咳;解毒消肿。
[0037] 岩松: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别名:瓦松。来源:为景天科植物黄花岩松或红 花岩松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辛,平。主治:清热消炎。治肝炎,中耳炎, 烫伤。
[003引木竹子:出处:《纲目》。别名:岭南倒抢子(《中国树木分类学》),岭南山竹子(《广州 植物志》),木竹果、冬竹子、龙樣果、罗棟子、黄牙果、染牙果(《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竹橘 (《陆川本草》)。来源:为藤黄科植物岭南山竹子的果实、果核、树皮。果实冬季成熟转黄色时 采摘,树皮全年可采。性味:①《桂海虞衡志》:"甘。"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平。"主治: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主清热,利百脉,通调水脏,止渴生津,解暑,消酒。治吐逆不食,关格 闭拒不通,脾虚下陷,肛口坠脱不敛。清热,凉大肠,去积血,利耳目,治咳逆上气。" ②《广西中草药》:"消炎止痛,收敛生肌。" 金刷把:来源:地衣类石蕊科石蕊属植物松石蕊Cladonia fallax A化ayes的全株。夏 季采收,去杂质晒干。性味:苦,平。主治:镇静,止痛,收敛。用于神经衰弱,癒痛,精神分裂 症,头目眩晕,跌打损伤;外用治烧烫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0039]马尾连:出处:《纲目拾遗》。性味:①《纲目拾遗》:"性寒,味苦。"②《四川中药志》:" 性寒,味苦,无毒。"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屯、、肝、胆、大肠四经。"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治 频疾,肠炎,传染性肝炎,感冒,麻疹,痴肿疮巧,结膜炎。①《纲目抬遗》:"去皮里膜外及筋络 之邪热、小儿伤风及痘科用。"②《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桂风凉血,消炎止频。治结 膜炎,传染性肝炎,痴肿疮巧,频疾。叶、花治关节炎。"③《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燥湿。" 马齿宽子:出处:出自《开宝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齿宽科杆物马齿宽的种子。性 味:甘;性寒。归经:肝;大肠经。主治:清肝;化湿明目。主青盲白繫;泪囊炎。
[0040] 木贼:出处:《嘉佑本草》。别名:木贼草(《木草经疏》),锥草(《盛京通志》),节节草 (《植物名实图考》),节骨草(《东北药植志》),擦草、无屯、草(《山西中药志》)。来源:为木贼科 植物木贼的全草。夏、秋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按粗细扎成小捆,阴干或晒干。性味:甘苦,平。 ①《嘉枯本草》:"味甘微苦,无毒。"②《纲目》:"溫。"③《本草正》:"味微苦微甘。"归经:入肺、 肝、胆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少阳二经血分。"③ 《本草汇言》:"入手、足=阳经。"主治:疏风散热,解肌,退繫。治目生云繫,迎风流泪,肠风下 血,血频,脱肝,追疾,喉痛,痴肿。①《嘉枯本草》:"主目疾,退繫膜。又消积块,益肝胆,明目, 疗肠风,止频及妇人月水不断。"②《纲目》:"解肌,止泪,止血,去风湿,痛痛,大肠脱肛。"③ 《本草正》:"发汗,解肌。治伤寒,追疾。去风湿,散火邪。"④《玉揪药解》:"平疮瘍肿硬,吐风 狂疲诞。治痴痘療痛,疗毒,巧肿,汗斑,粉渣,崩中赤白诸证。" 空青:出处:《本经》。别名:青油羽、青神羽(《石药尔雅》),杨梅青(《本草图经》)。来源: 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成球形或中空者。性味:甘酸,寒。有小毒。①《本经》:"味甘, 寒。"②《吴普本草》:"神农:甘酸。"③《别录》:"酸,大寒,无毒。"④《玉揪药解》:"味苦,性 寒。"归经:《本草经疏》:"入肝。"主治:明目,去繫,利资。治青盲,雀目,繫膜内障,赤眼肿痛, 中风口歪,手臂不仁,头风,耳聋。①《本经》:"主青盲,耳聋,明目,利九资,通血脉。"②《另U 录》:"益肝气,疗目赤痛,去肤繫,止泪出,利水道,下乳汁,通关节,破坚积,令人不忘。" 所述冲洗液由W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成:石串莲10-20重量份、囊距翠雀12-26重 量份、黄葵15-35重量份、戟叶石韦13-33重量份、苏木7-14重量份、至青1-3重量份、石格11-21重量份、木竹子13-32重量份、蛛兰叶10-20重量份、岩松14-28重量份、金银花15-35重量 份、木贼12-22重量份、马尾连11-31重量份、白芥子2-4重量份、新貴15-25重量份、赶风柴 11-31重量份、马齿宽子12-22重量份、山姜15-35重量份、淮通13-27重量份、小蜡树11-21重 量份、草金杉15-35重量份、芙蓉叶16-28重量份、黃草14-22重量份、桂枝15-35重量份和鹰 不扑12-24重量份。
[0041] 所述冲洗液由W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成:石串莲11-18重量份、囊距翠雀14-25重量份、黄葵15-32重量份、戟叶石韦14-32重量份、苏木8-12重量份、至青1-2重量份、石 格12-20重量份、木竹子14-30重量份、蛛兰叶10-20重量份、岩松15-25重量份、金银花16-33 重量份、木贼14-21重量份、马尾连12-30重量份、白芥子2-3重量份、新貴16-24重量份、赶风 柴12-30重量份、马齿宽子14-20重量份、山姜16-34重量份、淮通14-26重量份、小蜡树12-20 重量份、草金杉16-34重量份、芙蓉叶17-26重量份、黃草15-20重量份、桂枝16-32重量份和 鹰不扑13-24重量份。
[0042] 所述冲洗液由W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成:石串莲14重量份、囊距翠雀20重量 份、黄葵30重量份、戟叶石韦16重量份、苏木10重量份、空青1重量份、石格18重量份、木竹子 25重量份、蛛兰叶17重量份、岩松22重量份、金银花32重量份、木贼20重量份、马尾连15重量 份、白芥子2重量份、新貴22重量份、赶风柴14重量份、马齿宽子20重量份、山姜32重量份、淮 通24重量份、小蜡树16重量份、草金杉32重量份、芙蓉叶25重量份、黃草16重量份、桂枝20重 量份和鹰不扑17重量份。
[0043] 所述冲洗液由W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成:石串莲10-20重量份、囊距翠雀12-26重量份、黄葵15-35重量份、戟叶石韦13-33重量份、苏木7-14重量份、至青1-3重量份、石 格11-21重量份、木竹子13-32重量份、蛛兰叶10-20重量份、岩松14-28重量份、金银花15-35 重量份、木贼12-22重量份、马尾连11 -31重量份、白芥子2-4重量份、新貴15-25重量份、赶风 柴11-31重量份、马齿宽子12-22重量份、山姜15-35重量份、淮通13-27重量份、小蜡树11-21 重量份、草金杉15-35重量份、芙蓉叶16-28重量份、黃草14-22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