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延迟内插的心脏标测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8717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本文还公开了其他方法和医疗装置。
[0102]图1为系统10的示意图,该系统10出于诊断和/或治疗目的而进入体内目标组织区域。图1整体示出配置在心脏左心房中的系统10。作为另外一种选择,系统10可配置在心脏的其他区域中,诸如左心室、右心房或右心室。虽然图示实施例示出用于消融心肌组织的系统10,但作为另外一种选择,系统10(以及本文所述的方法)可被配置为用于其他组织消融应用,诸如消融前列腺、脑部、胆囊、子宫、神经、血管以及身体其他区域的组织的程序,包括不一定基于导管的系统中。
[0103]系统10包括标测探针14和消融探针16。在图1中,通过合适的经皮进入将每一者穿过静脉或动脉(例如,股静脉或股动脉)分别引入所选心脏区域12中。
[0104]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标测探针14和消融探针16可组装在一体化的结构中,以便在心脏区域12中同时引入和配置。
[0105]标测探针14可具有柔性导管主体18。导管主体18的远端带有三维多电极结构20。在图示实施例中,结构20呈限定开放内部空间22的篮状形式(参见图2),但可使用其他多电极结构,其中电极结构的几何形状和电极位置可为已知的。多电极结构20带有多个标测电极24 (在图1上未明确示出,但在图2上示出),每个标测电极均具有电极位置和通道。每个电极24可被配置为感测解剖区域中的固有生理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24可被配置为检测解剖结构内的固有生理活动的激活信号,例如心脏活动的激动时间。
[0106]电极24电连接至处理系统32。可将信号线(未示出)电连接至篮状结构20上的每个电极24。线延伸通过探针14的主体18并且将每个电极24电连接至处理系统32的输入端,这将在后面更详细地描述。电极24感测解剖区域(例如心肌组织)中的固有电活动。所感测的活动(例如激活信号)由处理系统32处理,以通过生成解剖标测图(例如矢量场标测图)来协助医生识别心脏内适于诊断和/或治疗程序(例如消融术)的一个或多个部位。例如,处理系统32可识别近场信号分量,即源自与标测电极24邻近的细胞组织的激活信号,或源自阻塞性远场信号分量的激活信号(即源自非相邻组织的激活信号)。例如,近场信号分量可包括源自心房心肌组织的激活信号,而远场信号分量可包括源自心室心肌组织的激活信号。可进一步分析近场激活信号分量以找到病变的存在,并确定适于消融以对病变进行治疗(例如消融治疗)的位置。
[0107]处理系统32包括用于接收和/或处理所获得的激活信号的专用电路(例如,离散逻辑元件和一个或多个微控制器;特定应用的集成电路(ASICs);或者特殊配置的可编程装置,诸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系统32包括通用微处理器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可优化用于处理激活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或DSP),微处理器执行指令以接收、分析和显示与所接收的激活信号相关的信息。在此类具体实施中,处理系统32可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进行部分信号处理。程序指令可包括例如由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执行的固件、微码或应用程序代码。上述具体实施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读者将理解的是,处理系统32可采用任何合适的形式。
[0108]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系统32可被配置为测量与电极24相邻的心肌组织中的固有电活动。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系统32被配置为检测与被标测的解剖特征中的主导转子或发散激活模式相关的固有电活动。例如,主导转子和/或发散激活模式可在引发和维持心房纤颤中发挥作用,并且转子路径、转子芯和/或发散焦点的消融可有效终止心房纤颤。在任一情况下,处理系统32对所感测的激活信号进行处理,以生成相关特性的显示,诸如AH)标测图、矢量场标测图、轮廓标测图、可靠性标测图、电描记图、心脏动作电位等等。医生可使用相关特性来识别适用于消融治疗的部位。
[0109]消融探针16包括带有一个或多个消融电极36的柔性导管主体34。该一个或多个消融电极36电连接至射频(RF)发生器37,该发生器37被配置为将消融能量递送至该一个或多个消融电极36。消融探针16可相对于待治疗的解剖特征以及结构20移动。当该一个或多个消融电极36相对于待治疗的组织定位时,消融探针16可定位在结构20的电极24之间或与结构20的电极24相邻。
[0110]处理系统32将供医生查看的相关特性的显示输出至装置40。在图示实施例中,装置40为CRT、LED或其他类型的显示器,或打印机。装置40以对医生最有用的格式呈现相关特征。另外,处理系统32可生成显示在装置40上的位置识别输出,该位置识别输出有助于医生引导消融电极36与被识别为消融部位处的组织发生接触。
[0111]图2示出标测导管14的实施例,该标测导管在远端处包括适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10的电极24。标测导管14具有柔性导管主体18,其远端带有三维结构20,该三维结构20被配置为带有标测电极或传感器24。标测电极24感测心肌组织中的固有电活动,例如激活信号,所感测的活动随后由处理系统32处理,以协助医生通过所生产和所显示的相关特性来识别具有心律紊乱或其他心肌病变的一个或多个部位。随后该信息可用于确定向所识别的部位施加适当治疗(如消融)的适当位置,并且/或者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消融电极36导航至所识别的部位。
[0112]图示三维结构20包括基座构件41和端盖42,在基座构件41和端盖42之间,柔性样条44在这两者之间大致以周向隔开的关系延伸。如上所述,三维结构20呈限定开放内部空间22的篮状形式。在一些实施例中,样条44由诸如镍钛合金或硅橡胶的弹性惰性材料制成,并且以弹性预拉紧状态连接在基座构件41和端盖42之间,以弯曲并适形于其接触的组织表面。在图示实施例中,8个样条44形成三维结构20。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使用更多或更少的样条44ο如图所示,每个样条44带有8个标测电极24。在三维结构20的其他实施例中,可在每个样条44上设置更多或更少的标测电极24。在图示实施例中,三维结构20相对较小(例如,直径为40mm或更小)。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三维结构20甚至更小或更大(例如,直径为40mm或更大)。
[0113]可滑动护套50可沿导管主体18的主轴移动。向前(S卩,朝向远端)移动护套50使得护套50移至三维结构20上方,从而使结构20收缩成适合在解剖结构(诸如心脏)的内部空间中引入和/或移除的紧凑薄型状态。与此相反,向后(即,朝向近端)移动护套50将三维结构20暴露在外,从而允许结构20弹性展开并且呈现图2所示的预拉紧位置。
[0114]将信号线(未示出)电连接至每个标测电极24。线延伸穿过标测导管20的主体18进入到柄部54,线在柄部54中连接至外部连接器56,该连接器56可为多针连接器。连接器56将标测电极24电连接至处理系统32。有关标测系统以及标测导管生成信号的处理方法的进一步细节在以下专利中有所讨论:名称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uiding MovableElectrode Elements within Multiple Electrode Structure(引导多电极结构内的可移动电极元件的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专利N0.6,070,094,名称为“Cardiac Mapping andAblat1n Systems (心脏标测和消融系统)”的美国专利N0.6,233,491,以及名称为“Systems and Processes for Refining a Registered Map of a Body Cavity(用于细化体腔的配准标测图的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专利N0.6,735,465,这些专利的公开内容据此以引用方式明确并入本文。
[0115]为了举例说明系统10的操作,图3为包括多个标测电极24的篮状结构20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O在图示实施例中,篮状结构包括64个标测电极24。标测电极24以8个电极(标记为1、2、3、4、5、6、7和8)为一组被设置在8个样条(标记为A、B、C、D、E、F、G和H)的每一个上。虽然64个标测电极24的布置方式示出为设置在篮状结构20上,但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标测电极24可以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